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畫家橋社創始人 埃裡希·赫克爾的悲劇性油畫

2020-12-14 藝術寶庫美術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

埃裡希·赫克爾(埃利希·黑克爾 Erich Heckel,1883-1970年)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版畫家。德勒斯登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與其他幾位建築系的同學共同創立了表現派社團「橋社」。

主要作品有:《桌邊的兩個男人》、《兩姐弟》、《卡拉馬卓夫兄弟》等。

《兩姐弟》

赫克爾的作品表現的多是悲劇性主題。病人、小丑、孤寂者等飽受磨難的人物形象,看上去憔悴而鬱悶,使他的畫面充滿痛苦、不安、悲哀和絕望。他善於在戲劇性的情節中描繪人物的思索、焦慮和病態的精神面貌。他使用方的或帶尖角的形狀造型,傳達某種強烈的感情,並揭示出人物複雜的心理。粗放的線條、簡化的自然形體、沉悶的色彩則強化了其作品的表現力。

《朗讀會》

早期油畫採用印象主義技法,色調明亮、鮮豔。

《沼澤地的中午》1907年

《摩洛哥》1909年

《小屋裡的孩子》1910年

《橋》1910年

《沉睡的男人》1910年

《沉睡的女人》

以後受立體主義影響,形象結構顯示出幾何形的變化。幾何狀輪廓線勾勒出簡約的景物和裸女。

《林間小路》

《桌邊的兩個男人/桌邊二男子》描繪了兩個男子正在室內桌旁交談的場景。右邊的男子身體前傾正說著什麼,而左邊的聽者一臉愁容,雙眉緊鎖。這種心事重重、面色憔悴的人物形象正是赫克爾作品中常出現的典型形象。畫中背景的牆面上,掛著一幅基督蒙難圖,暗示了該畫的悲劇性主題。

《桌邊的兩個男人》1912年

赫克爾成熟期的作品強調色彩對比,並且喜歡用急速運轉的大筆觸勾畫形象,產生一種粗獷、有力的藝術效果。

《玩樂器的女孩》1913年

《在布魯日》1914年

《士兵》1916年

《閱讀中的女子》人物的面部被勾勒得略顯畸形,五官皺在一起,造型讓人聯想起非洲的雕像,線條粗狂。作品顏色豔麗,大塊的紅色凸顯出作者創作時的熱情及無拘無束。這幅以粉色蠟筆和平塗顏料快速完成的小尺寸畫像,洋溢著淳樸自然的風味。

《閱讀中的女子》

與其他幾位橋社畫家一樣,他們都有追求「內在需要」的表現。但他似乎在壓抑自己的內心的激情而使得畫面趨於和諧與穩定,保持嚴謹、冷靜而克制的風格。

《羅凱洛爾》1917年

《女士來訪》1917年

1920年後,赫克爾轉向了風景畫。造型語言的震撼表現力削弱了,色彩更加自然柔和。

他也是一位多產的版畫家,有木刻版畫、銅版畫和石版畫,有些是蝕刻版畫的作畫方法。

木刻版畫《在原野中的人》

銅版畫

表現主義的畫家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西方藝術史:現代流派 扭曲怪誕的表現主義藝術概論【124】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畫家中最有才華的基爾希納【125】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繪畫之父-生存死亡與壓抑的蒙克【126】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繪畫先驅 面具下孤獨狂歡的畫家 恩索爾【126】

藝術寶庫帶您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供藝術家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

相關焦點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油畫家橋社創始人之一 施密特-羅特魯夫
    德勒斯登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與其他幾位建築系的同學共同創立了表現派社團「橋社」。他的藝術以簡單的形、均勻的純色、偏紅的色調給人以強有力的節奏。在橋社的繪畫中,他的作品代表一種粗野大膽奔放的表現主義風格。作品帶有建築感,比其他人具有更原始、更基本的力量。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流派橋社畫家 埃米爾·諾爾德的狂熱色彩油畫
    《運河》1906年諾爾德應施密特的邀請加入橋社,成為這個團體中最有才華的畫家。1908年,諾爾德成為柏林分離派的成員。1911年,他加入了康定斯基的青騎士社。「顏色,是畫家的基本材料。顏色有它們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歡笑和痛苦,夢想和喜悅。它們熾熱而神聖,如同情歌和愛欲,如同聖曲和讚美詩!」諾爾德是一位多產的畫家。除油畫外,其木刻版畫作品亦相當出名。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藝術家 抽象動物題材油畫家馬爾克作品欣賞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弗朗茲·馬爾克(弗蘭茨·馬克 Franz Marc,1880—1916年)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青騎士社的創始人之一。馬爾克的狗酣睡在雪地裡擺出一種令人愉悅的姿態,象徵著藝術家對一個更美好、更具精神的和諧世界的希望。同時,觀者也能感受到主題中純真和情感的分量,使人感到滿足和放鬆。《狗躺在雪地裡》1912年後期在德勞內奧費主義及義大利未來主義的影響下,畫面傾向於抽象性。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明亮鮮豔繪畫作品欣賞 油畫家奧古斯特·麥克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奧古斯特·麥克(馬凱/馬克 August Macke,1887-1914年)德國表現主義畫家,青騎士社團的成員。,這樣表現出大自然中與天空不在一個平面上。《瑞士弗萊堡大教堂》1914年《告別》1914年表現主義的畫家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畫家橋社創始人之一 埃裡希·赫克爾【126】
  • 西方藝術史:美國電影導演新表現主義畫家 朱利安·施納貝爾「130」
    《鮑伯的世界》1980年,油畫顏料、蠟、陶器,木材和帆布做底《為了那個知道恐懼的人》1981年,油畫顏料、瓷片、車身填充膏、木製品,木板《大海》1981年,油畫顏料、瓷片,木板《史前:榮耀、榮譽、特權和貧窮》1981年,油畫顏料、鹿角,馬皮上
  • 西方藝術史第 79 期丨德國表現主義:橋社和青騎士
    西方藝術史第 79 期德國表現主義:橋社和青騎士【藝舍藝術匯】的西方藝術史 橋 社 橋社,1905年成立於德勒斯登,由德勒斯登理工學院建築專業的一群學生:恩斯特·路德維格·基希納、埃裡希·黑克爾、E.布萊爾和卡爾·施米特·魯特勒夫發起,是對腐敗的學院派藝術的反叛。 1906年10月,橋社在一家燈具廠的臨時陳列館裡舉行了首次展覽,之後又連續舉行過幾次。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肖像作品油畫家「俄國的馬蒂斯」亞夫倫斯基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老猶太人》1893年阿歷克賽(塞)·馮·亞夫倫斯基(阿歷克謝·馮·雅弗林斯基,Alexej von Jawlensky,1864-1941年)活躍在德國的俄羅斯表現主義畫家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明亮鮮豔繪畫作品欣賞 油畫家奧古斯特·麥克
  • 西方藝術史:英年早逝天才的義大利畫家莫蒂裡安尼的「無眼美女」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莫蒂裡安尼《自畫像》1919年阿美迪歐·莫蒂裡安尼(阿米地奧·莫迪裡阿尼 Amedeo Clemente Modigliani,1884-1920年)義大利著名的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
  • 西方藝術史: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廢墟中的詩人」基弗...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畫家,雕塑家,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對二十世紀末的世界文化產生了重要意義。1969年,基弗從事過行為藝術,他身穿納粹軍服,舉著右臂高呼勝利口號(納粹分子招呼用語,在當時屬於非法行為),在許多歐洲城市裡讓人給他拍照。他想用這浩大的帶有征服意味的「佔領」計劃喚醒人們不想再正視的記憶,反省、剖析揭露人們的靈魂深處,「治療」德國人民的「集體健忘症」。
  • 西方藝術史:最難以理解最富詩意的瑞士表現主義畫家 保羅·克利
    帕納斯山是代表藝術與音樂的聖山,該作品名稱表達了畫家渴望抵達藝術峰巔的心願。《帕爾納蘇斯山》1932年由于堅決反對希特勒主義,克利受到納粹的指控和驅逐,於1933年離開德國,回到故鄉瑞士定居。西方藝術史:英年早逝天才的義大利畫家莫蒂裡安尼的「無眼美女」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畫家中最有才華的恩斯特·基爾希納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表現主義的藝術恩斯特·路德維格·基爾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年)德國表現主義畫家、版畫家,是橋社最有才華和最為敏感脆弱的一位。《橋社畫家肖像/橋社四人組》《暴風雨中的帆船》1912年也許是由於他身體多病、性格內向的緣故,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某種病態的焦慮與壓抑,並帶有一些神經質傾向。選取的題材多是都市生活的陰暗面,是戰前德國社會的大環境寫照。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先鋒派俄羅斯女性油畫家 馮·韋雷夫金作品
    ,青騎士社主要成員之一,青騎士畫家阿歷克塞·馮·亞夫倫斯基的終身伴侶。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肖像作品油畫家「俄國的馬蒂斯」亞夫倫斯基)西方藝術史:俄羅斯美術巡迴展覽畫派現實主義代表畫家 列賓Repin)。
  • 弘石課堂 周宏智教授講西方現代藝術史(6) 德國表現主義 青騎士
    6年之後,也就是1911年,康定斯基和馬克在慕尼黑髮起了另一個重要的表現主義藝術團體——「青騎士」。從藝術成就上看,」青騎士「對現代藝術的影響比」橋社「更為深刻和廣泛,尤其是它的兩位重要成員——康定斯基和保羅·克利。
  • 西方藝術史:東西合璧的日本近代畫家 竹內棲鳳的繪畫
    亞洲美術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獅子》竹內棲鳳(Takeuchi Seihō,1864-1942年)日本畫家並且還研究西方油畫、水彩和攝影技術,把西方繪畫光、空氣的表現手法融入到繪畫中,畫風精妙洗鍊。《柳鷺》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狩野派」畫家 狩野常信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江戶前期著名畫家狩野常信( Kano Tsunenobu,1636-1713),幼名三位,號養樸、古川叟、耕寬齋、青白齋、紫薇翁、寒雲子等,世稱中務卯法印。《鷹》《竹鶴圖》《水墨松鶴圖 》《白鷺圖》《柳鳩圖》《牡丹圖》亞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的美術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西方藝術史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第一個給自己畫自畫像的畫家是誰?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一幅畫是哪個?達利《記憶的永恆》靈感來自哪本書?這些新奇有趣的問題來自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如果你是西方藝術史的入門者,相信這些問題一定會勾起你的興趣。更有意思的是,講故事的高手意公子,把這些問題用淺白風趣的語言,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藝術故事。
  • 西方藝術史:日本新古典主義的歷史人物畫家 安田靫彥「110」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安田靫彥(やすだ ゆきひこ,1884 - 1978年)本名安田新三郎,是大正至昭和時期的日本畫家,與前田青邨齊名的歷史畫泰鬥。《黎明富士》1962年《曙光富士山》《飛鳥之春的額田王》1964年他的歷史畫充滿寫實性、詩情和浪漫,他以敏銳的感性和豐富的知性將古典美升華到了新古典主義。
  • 西方藝術史:現代繪畫大師 立體主義藝術家 喬治·勃拉克「122」
    立體主義的藝術喬治·勃拉克(布拉克 Georges Braque,1882—1963年),法國畫家,現代繪畫大師,立體主義繪畫創始人之一。早期專注於印象派繪畫,在1906年轉向野獸派。他的立體主義則是受塞尚繪畫視覺真實以及畫面結構的影響,使畫成為一種建築,使對象成為某種比現實還要真實之物。他的立體主義作品色彩和諧,線條典雅流暢。
  • 淺談西方抽象主義油畫產生的社會時代文化背景及其畫面表現
    西方抽象主義油畫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是繼西方古典主義油畫、印象主義油畫之後興起的又一種油畫繪畫主要表現形式,曾在20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的西方畫壇風靡一時。抽象主義油畫代表人物畢卡索也因此被譽為西方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