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肖像作品油畫家「俄國的馬蒂斯」亞夫倫斯基

2020-12-17 藝術寶庫美術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

《老猶太人》1893年

阿歷克賽(塞)·馮·亞夫倫斯基(阿歷克謝·馮·雅弗林斯基,Alexej von Jawlensky,1864-1941年)活躍在德國的俄羅斯表現主義畫家。他和康定斯基、庫賓、加伯利埃爾·門特以及其他一些人是慕尼黑新藝術家同盟創始人。他雖然沒有參加青騎士社團的畫展,但與該派極為接近。以熱情洋溢、色彩斑斕的肖像畫聞名,被稱為「俄國的馬蒂斯」。

《自畫像》1905年

《自畫像》1912年

《自畫像》1917年

他早期畫了許多靜物畫,後來受印象派的影響,開始「在色彩中尋找和諧」,畫面真誠而奔放。

《靜物與葡萄酒瓶》1904年

《橙藍色花瓶》1908年

《鮮花和橘子的靜物》1909年

《靜物》1910年

《有海棠的靜物畫》1911年

《靜物》1912年

《日本花卉》1913年

《有水壺的靜物》1913年

《瓶子麵包紅色牆紙燕子的靜物》1915年

《花瓶裡的布呂芒》1918年

亞夫倫斯基在1896年離開俄羅斯前往慕尼黑旅行, 1903年前往法國,並受到印象派的影響。

《布列塔尼》1905年

《駝背》1905年

《鮑爾》1912年

亞夫倫斯基畫過一些風景畫, 他在表現主義時期的作品是鬱鬱蔥蔥、色彩豐富,後來轉向抽象和簡化的公式化風格。

《樹林裡的房子》1903年

《多爾夫斯特拉斯》1908年

《羅特·阿本德-布萊·伯格》1910年

《Rote Giebel - Rote Dcher》1910年

《布勞爾伯格》1910年

《普雷羅教堂》1911年

《BerglandschaftmitHusern》1912年

《奧伯斯多夫山》1912年

一戰期間, 亞夫倫斯基開始以聖伯萊克斯風景為創作對象。

《變異》1916年

他藝術生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畫人的頭像臉部和半身像,透過對人的臉部深入思索人的精神本質。他用發光的純色平塗的方法創作,沒有立體感的臉部,顏色光亮而透明,以豐富 、肉感的線條勾畫著物體的輪廓。

《舞者》1909年

《西曾德夫人》1909年

《持牡丹花的姑娘》1909年

《戴紅帽的肖科》1909年

《戴寬簷帽的肖科》是亞夫倫斯基的女性肖像畫中最有力和最具風格的一個。模特是一個來自慕尼黑附近村莊的年輕女孩,精心打扮成一個年輕時尚的女性形象。她在亞夫倫斯基的寒冷的工作室裡擺姿勢之前, 喜歡喝一杯熱巧克力,導致雅弗林斯基給她起了個綽號「一杯 Schokko」。

華麗生動的火紅色上衣,黃綠色的鮮亮的臉,表情卻像面具般。短促的筆觸和明亮涼爽色調的反映出梵谷和塞尚的影響。

《戴寬簷帽的肖科》1910年

《戴花帽的年輕女孩》背景和衣服主色為紅橙色,黑色線條勾出簡約的輪廓,襯託出女孩黃綠色的臉。她略微低頭,雙眼微閉,長長的睫毛顯得楚楚動人。筆觸粗獷潦草,色彩強烈對比又相互制約平衡,表現出創作時的飽滿情緒。

《戴花帽的年輕女孩》1910年

1910年起, 他開始專注於描繪女性的肖像,穿著五顏六色或異國情調的裝束,大多表情生動,造型簡單而放大,線條輪廓鮮明,色彩互補強烈,筆法和用色充滿變化。他的畫筆記錄下每一張獨特的面孔,生動而富有個人氣息的表情。

《紅色花》1910年

《伊蓮娜》1911年

《紫羅蘭頭巾》1911年

《坐著的女人》1911年

《紅頭髮的蒼白女人》1912年

《西班牙女孩》1912年

《思考的女人》1912年

《藍頭》1912年

《拿綠色扇子的女人》1912年

《女人肖像》1912年

《公主(西班牙)》1913年

《黑色和綠色的臉》1913年

《藍色頭紗》1913年

《女孩肖像》

畫家後來寫道:「在這些年裡, 我用強大的、發光的顏色畫出了大圖畫, 而不是自然主義或客觀。我用了大量的紅色, 藍色, 橙色, 黃色, 和鉻氧化物綠色。我的形式是強烈的輪廓和來自內在狂喜的巨大力量。」

《LiegendesMdchen》1917年

《MystischerKopf》1917年

《MystischerKopf》1917年

《神秘的頭腦》1917年

《救世主面孔》系列作品,簡化正面大頭像,圍繞中心,採用閉眼閉唇模式,以幾何結構表現五官,通過色彩和圖形的排列,表現感官情緒。

《救世主的臉:烈士》1919年

《救世主的臉佛陀》1921年

《冥想》1936年

表現主義的畫家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明亮鮮豔繪畫作品欣賞 油畫家奧古斯特·麥克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藝術家 抽象動物題材油畫家馬爾克作品欣賞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流派橋社畫家 埃米爾·諾爾德的狂熱色彩油畫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油畫家橋社創始人之一 施密特-羅特魯夫

藝術寶庫帶您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供藝術家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

相關焦點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先鋒派俄羅斯女性油畫家 馮·韋雷夫金作品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韋勒金自畫像》瑪麗安·馮·韋雷夫金(韋勒金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肖像作品油畫家「俄國的馬蒂斯」亞夫倫斯基)西方藝術史:俄羅斯美術巡迴展覽畫派現實主義代表畫家 列賓Repin)。
  • 西方藝術史:英年早逝天才的義大利畫家莫蒂裡安尼的「無眼美女」
    人物造型和表情得到了強調,表情大方自然、泰然自若,人物氣質纖細瘦削、嬌弱、高雅,具有表現主義抒發感情因素的特徵。他的大部分肖像作品都不畫眼珠,眼睛做簡化平塗處理,顯得空洞而無神。莫迪利亞尼曾說:「當我了解你的靈魂時,我會畫你的眼睛。」正因為眼睛太重要了,所以他選擇不畫它,而是用整個畫面去表現這「靈魂的入口」。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明亮鮮豔繪畫作品欣賞 油畫家奧古斯特·麥克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奧古斯特·麥克(馬凱/馬克 August Macke,1887-1914年)德國表現主義畫家,青騎士社團的成員。散步者》1907年《Münsterkirche in Bonn》1907年《圖恩湖花園》1907年《圖恩湖花園的石榴樹》《用水泵的孩子們》麥克描繪景物、肖像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油畫家橋社創始人之一 施密特-羅特魯夫
    在橋社的繪畫中,他的作品代表一種粗野大膽奔放的表現主義風格。作品帶有建築感,比其他人具有更原始、更基本的力量。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畫家橋社創始人 埃裡希·赫克爾的悲劇性油畫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繪畫 面具下孤獨狂歡的畫家 詹姆斯·恩索爾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流派橋社畫家 埃米爾·諾爾德的狂熱色彩油畫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埃米爾·諾爾德(Emil Nolde,1867-1956年)德國著名油畫家和版畫家,表現主義藝術家和橋社成員之一。除油畫外,其木刻版畫作品亦相當出名。《預言家》版畫,1912年表現主義的畫家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西方藝術史:現代流派 扭曲怪誕的表現主義藝術概論【124】西方藝術史:
  • 西方藝術史:美國電影導演新表現主義畫家 朱利安·施納貝爾「130」
    美國「新表現主義」運動的代表。《安東尼奧莫利納大道》1992年《安東尼奧莫利納大道》1992年新表現主義是帶有具象的、有表現主義特徵的繪畫,興起於德國,之後漫延到了全歐洲和美國,朱利安·施納貝爾到了80年代是美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繪畫之父-生存死亡與壓抑的蒙克「126」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年)是具有世界聲譽的挪威藝術家,西方現代表現主義繪畫藝術的先驅。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畢卡索、馬蒂斯和德國法國的一些藝術家都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藝術家 抽象動物題材油畫家馬爾克作品欣賞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弗朗茲·馬爾克(弗蘭茨·馬克 Franz Marc,1880—1916年)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青騎士社的創始人之一。這些畫以富有表現主義色彩的對比鮮明飽滿的顏色,紅色、黃色、藍色、白色和紫色的動物們為主題,生活在色彩斑斕而抽象的自然風景中。《公牛》《狼》早期作品以自然主義的學術風格為主,畫風落寂憂鬱。
  • 弘石課堂 周宏智教授講西方現代藝術史(6) 德國表現主義 青騎士
    他的早期繪畫也曾受到印象主義、野獸派以及俄國民間藝術等多種風格的影響,從1909年開始逐漸地演變為一種遠離客觀物象、只通過基本造型元素達到表現效果的形式,這種抽象的藝術風格一直延續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德國女性油畫家 加布裡埃爾·穆特127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 《布勞的多佛斯特拉斯》 《從波恩住宅的陽臺看出去》這件作品描繪了從陽臺上看到的街頭場景,黑色的輪廓線,遠處房屋的屋頂起伏的線條像山丘。
  • 西方藝術史第 79 期丨德國表現主義:橋社和青騎士
    西方藝術史第 79 期德國表現主義:橋社和青騎士【藝舍藝術匯】的西方藝術史是按照藝術流派的時間順序整理每個流派選取幾個左右代表人來講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裨益除了法國的野獸派,德國的橋社和青騎士也是表現主義兩個十分重要的藝術運動。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畫家中最有才華的恩斯特·基爾希納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表現主義的藝術恩斯特·路德維格·基爾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而這些表現主義作品上所充斥著的極度緊張的線條與筆觸的形式張力,在某種意義上正反映了基希納自身那瀕於崩潰的精神世界。《佛朗茲坐在雕刻的椅子前》1910年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場與紅塔》、《街道》、《橋社四人組》、《街頭五個女人》、《馬戲團的騎士》。
  • 西方藝術史:蘇聯美術 戰後年代的雕塑作品欣賞
    1945年這一期間,先後創作了《馬雅可夫斯基肖像》(1927)、《高爾基肖像》(1928年)、《巴甫洛夫肖像》(193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肖像》(1933年)等多幅肖像雕塑。 1952年,他又完成了為爭取自由而被處死的希臘戰士貝洛揚尼斯肖像,那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自塑像》在構思和形式感上尤顯其技巧的功力。藝術家採用截胸的構圖,認真塑造自己當年的精神狀貌。柯年科夫喜歡留須,他目光銳利,頭向左肩方向轉去,前胸上只塑出一隻左手,其餘均被略去。
  • 西方藝術史:18世紀英國美術 肖像畫家喬舒亞·雷諾茲
    19世紀歐洲及美國美術18、19世紀英國美術喬舒亞·雷諾茲(Sir Joshua Reynolds,1723—1792)是英國18世紀偉大的學院派肖像畫家18歲到倫敦學畫,後出訪義大利,深受古典主義影響,1752年他回到英國後即成為英國最負盛名的肖像畫家。雷諾茲是典型的上流社會畫家,英國傳統的貴族氣派和新興資產階級的紳士風度被他用義大利的古典主義風格融為一體,引起整個歐洲的注目。他的作品具有巴洛克的氣質,形象真實生動,富貴堂皇,注重心理刻畫。雷諾茲是英國皇家美術院的創建者之一,並任第一任院長。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畫家橋社創始人 埃裡希·赫克爾的悲劇性油畫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埃裡希·赫克爾(埃利希·黑克爾 Erich Heckel,1883-1970年)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主要作品有:《桌邊的兩個男人》、《兩姐弟》、《卡拉馬卓夫兄弟》等。《兩姐弟》赫克爾的作品表現的多是悲劇性主題。病人、小丑、孤寂者等飽受磨難的人物形象,看上去憔悴而鬱悶,使他的畫面充滿痛苦、不安、悲哀和絕望。他善於在戲劇性的情節中描繪人物的思索、焦慮和病態的精神面貌。
  • 西方藝術史: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廢墟中的詩人」基弗...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畫家,雕塑家,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對二十世紀末的世界文化產生了重要意義。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基弗,作品中有很多殘餘、廢墟、灰燼的烙印,有「成長於第三帝國廢墟之中的畫界詩人」之稱。
  • 現當代藝術欣賞(馬蒂斯與野獸派)
    1905年,巴黎秋季沙龍展覽,馬蒂斯、馬爾凱、德朗等幾位青年畫家展出的作品,充滿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強烈色彩,有人說「這只不過是一堆油漆在公眾面前打翻了」。恰巧,他們的作品中間有一件古典風格的雕塑,《吉爾·布拉斯》雜誌的記者路易·沃塞爾不由得驚叫起來:「多那泰羅被關在了野獸籠中!」不久,這句話便在《吉爾·布拉斯》雜誌登出,「野獸派」畫家一舉成名。
  • 西方藝術史:野獸派繪畫的領袖人物 從繪畫到剪紙 亨利·馬蒂斯
    《開著的窗戶》是在1905年野獸派畫展上馬蒂斯展出的代表作品。窗臺上擺著花盆,長著藤蔓順著兩邊的窗框一直往房頂爬。窗外能看到大海、天空和船隻。用了鮮豔的綠色、藍色、紫色、橙色、淡紅色、白色、藍色。筆觸運用了點彩畫派技巧,大大小小的筆觸信手拈來。
  • 世界繪畫大師收藏的頂級繪畫大師的作品
    這個展覽有趣的地方在於藝術家搖身成為了收藏家——參展的作品由於幾乎都出自大師之手,而這些本身富有名望的作品經過另外一位藝術大師的肯定和珍藏後,更增添了額外的魅力和地位,這裡面有馬蒂斯收藏過的德加、弗洛伊德青睞的柯羅、凡·戴克收藏過的提香等,展覽的巧妙之處在於把大約60張藏品與這些收藏者自己的作品並排陳列,這種配對是一個動態的而且最原始的對,有助於清晰地尋摸藝術史傳承的線索——藝術家會選擇什麼樣的作品掛在他們的牆上
  • 馬蒂斯靜物作品集
    ,涉及靜物、風景、肖像、人物、人體等不同題材。從這些作品的不同表現,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不斷提高的歷程。 大膽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線條是馬蒂斯的獨特風格,風趣的結構、鮮明的色彩及輕鬆的主題令他的作品享譽世界,與畢卡索並稱為20世紀世界美術的兩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