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恢復軍銜制,大校軍銜為何沒取消?軍隊基數大,成關鍵所在
大校軍銜在少將之下,上校之上,屬於校級軍官中等級最高的一級軍銜,也是世界上較為罕見的軍銜。就目前而言,軍銜體制中有大校軍銜的軍隊,主要有中國、越南、朝鮮、摩洛哥等少數國家。我軍大校軍銜經歷了設置、廢除、恢復三個時期。我軍恢復大校軍銜的背景,就是我軍恢復軍銜制。1988年恢復軍銜制,我軍取消了大元帥、元帥、大將、大尉等軍銜,保留了大校軍銜。那麼,大校軍銜為何沒取消?
我軍自從建國後,一直面臨著軍隊基數大的問題。雖說我軍人數達到了歷史最低水準,可依舊有220萬現役部隊以及數十萬武警部隊,軍隊基數還是很大。不可忽略的是,我軍能夠保持現有規模部隊,也是經歷了多次裁軍。在歷次裁軍中,規模最大的當屬「百萬大裁軍」。從1985年一直到1987年,我軍逐漸裁撤了一百萬現役部隊,將人數從400萬降至300萬。
「百萬大裁軍」在我軍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世界軍事發展潮流,已經向信息化、現代化、多兵種聯合作戰方向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阿馬島戰爭,高科技、信息化、海陸空聯合作戰的戰爭新樣式令世界驚豔,自然也包括中國。同時期的中國軍隊,雖然擁有南疆自衛還擊作戰的實戰經歷,可自身也有龐大臃腫、信息化作戰能力低、機械化程度不高、沒有實行軍銜制等諸多問題。
「百萬大裁軍」之後,我軍面貌煥然一新。儘管人數降下來了,可軍隊基數依舊很大。所以,1988年恢復軍銜制與1955年首次實行軍銜制,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都是軍隊基數大。軍隊基數大,就意味著要解決一個將級軍官多的問題。
其實,這一問題在1955年首次實行軍銜制已經得到了解決。當年我軍按照蘇聯專家的意見,擬設準將軍銜。我軍考慮到控制將級軍官人數的現實需要,參考了朝鮮軍銜,設置了一個大校軍銜,作為上校軍銜和少將軍銜之間的緩衝軍銜,以此來控制將級軍官。因而,我們也就不難明白1988年恢復軍銜制,廢除了大尉、大將、元帥、大元帥軍銜,為何卻保留大校軍銜的深層次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大元帥軍銜是設而未授,元帥、大將兩個軍銜所授高級將領,都是在戰爭年代立下了赫赫軍功。所以,大元帥、元帥、大將軍銜不再設置。至於大尉軍銜被廢除,主要是考慮年輕軍官的晉升問題。按照55式軍銜,尉級軍官有四級,除了大尉,還有少尉、中尉、上尉。如此一來,大尉的存在並不利於年輕幹部的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