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疫情發展進入了真正「可防可控」的拐點階段後,國外疫情的表現卻讓人看著心焦,著急上火。
只檢測重症,不檢測輕症;完全躺平不管了的「群體免疫療法」
;如果需要時,放棄老人優先救治存活可能性更高的年輕人,的「災難醫療」指導手冊,才讓我們這些還宅在家中「保家衛國」的普通人真正見識了病毒的威力。
儘管造成目前這種蔓延態勢的原因非常多,但普通人本身對病毒的不了解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認虎做貓,即使鄰居已經被咬死,也認為是鄰居人品不行所致,直到自己猛虎臨門,才能如夢方醒。
病毒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影響?最近看了一本《病毒星球》(【美】卡爾 齊默著/劉暘譯),將其中有價值,有意思的部分分享給大家。
如同聽羅胖講書不等於你讀過書一樣,看讀書筆記,也不等於你讀過此書。只為引發興趣,躬身讀書。
01病毒是什麼?
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是「新冠病毒」——新的有帽子(樣子)的病毒。
那麼病毒到底是什麼?和我們比較熟悉的細菌不同,病毒是一種神奇的非生非死的存在。
早年間,人們認為病毒是一種奇特的蛋白質;1936年,英國科學家明確了病毒由95%的蛋白質和5%的神奇長條狀分子——核酸構成。多年之後,科學家明確了這種核酸是核糖核酸,即RNA。
這樣異常簡單的構成,讓病毒只有一個使命,複製、複製、複製,再複製。
02什麼是感冒?為什麼會難受?
千百年來,造成人們感冒的「元兇」是一種叫「鼻病毒」的病毒。總體上,它只是寄生、繁殖。
但遭到鼻病毒感染的細胞會釋放一種名為「細胞因子」的信號分子,把附近的免疫細胞都召喚過來。就是這些免疫細胞讓人們產生感冒症狀,先是炎症,之後是嗓子刺癢,接著感染的部位就會分泌大量粘液(是的,鼻涕)。
要從感冒中康復,不僅需要等免疫系統幫我們把體內的病毒全部幹掉,還得等免疫系統自己平靜下來。
(此次疫情中,有些身強體壯的人也進入重症,一部分人便是由於免疫系統太強,久久不能平靜,持續免疫耗費身體資源,產生免疫風暴,導致重症,甚至死亡)
03老外一直說的流感是什麼?
國外很多民眾認為此次新冠疫情只是一場大號流感,並不是全無道理。
流感也同樣是由於病毒感染導致的。但顯然國外此前並沒有從中國情況中認識到,此次新冠病毒到底有多厲害。
流感,influenza,是一個義大利語,是影響(influence)的意思,可以追述到中世紀。
每幾十年來就有一輪。1918年的一次流感爆發,導致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5億人患病,5000萬人死亡。
而且由於流感病毒次次不同,且不斷變異。每次威脅的人群也很不同。
與認為老人和孩子在流感中最危險不同,在1918大流感中,免疫系統最強的青年最為脆弱。一些理論認為是免疫風暴導致。也有科學家認為1918年的流感病毒和1889年的大流感期間的病毒相似。老一代人在上一次病毒中獲得了抗體。
雖然流感病毒的殺傷力仍讓人捉摸不透,但其來源卻已經非常確鑿——鳥類。感染人類所有的流感病毒,都能從鳥類那裡找到身影。
所以,不要吃野生鳥類,不要吃野生動物。不要接觸野生鳥類,也不要接觸野生動物。
04病毒「繁殖」
為什麼說現在還遠沒有到對疫情放鬆的階段?
因為病毒不但會複製、會變異(由於基因組少,可能變異類型比較少),還會生孩子你說厲害不厲害!
拿流感來說,攜帶流感病毒的鳥類身上,有1/4都同時攜帶著兩種甚至更多種病毒株,病毒之間相互交換基因,就有可能獲得新的適應性狀。由此,從野生鳥類傳到雞,再傳給哺乳動物。在極個別的情況下,通過基因重配,來自鳥類和人的病毒(是的,人類自身也攜帶大量的病毒)基因會結合到一起。新的病毒株能輕易在人和人之間擴散。又因為這個新病毒從未在人群中傳播過,因此所向披靡,沒有什麼能阻止它的腳步。
禽流感病毒一旦演化成人類的病原體,這些不同病毒之間會繼續交換基因,基因充沛同樣可以幫助這些病毒躲過被消滅的命運。在人類的基因系統熟識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質值錢,他們早已通過小小的病毒X生活獲得了新的偽裝。
所以,新冠病毒現在才是小試牛刀,還展示七十二變的本領。
疫情當前,生命是最寶貴的。宅在家,吃飯運動,讀書看報,就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
祝世界健康,祝每個群體都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