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流感》和《血疫》,我才明白病毒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2020-12-15 看電影的阿飛

前言:這次新型肺炎病毒來襲,讓我明白,人類這種「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其實是多麼的脆弱!或許這條食物鏈本來就是一個莫斯比環,沒有誰站在最頂端,大家都是捕食者,也都是彼此的獵物。

但近百年的飛速發展史,讓人類忘記了這一點。因為人發明出了足以毀滅地球的武器;創造了歷史上最偉大富饒的文明;甚至都開始暢想永生不死。

此時,病毒悄不聲的到來,給人們來了一悶棍子。「傻瓜,我在盯著你呢」

正文:1月23日,我從石家莊回家準備過年,本以為這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春節,回家陪陪家人,彼此訴說一下生活的煩惱。卻發現,坐地鐵需要戴口罩,測量體溫,心裡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當網上有肺炎病毒報導,大家哄搶口罩時,我沒有太多的注意,以為這又是一次過度恐慌罷了。

就像「福島核洩漏」人們哄搶食鹽一樣,畢竟這樣的先例太多。在資源有限,人口眾多的國度,我們本能的去搶佔一些多餘的物資。

但是,我沒有想到,這次是真的「狼來了」!

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封城。新型肺炎病毒來了,在此之前,我從未對聽說過這個名字。但在隨後的日子裡,這個名字簡直讓我耳朵起繭子。

短短幾天,各地公共運輸暫停,小區設置門禁;我才回過神兒來,這是一次不亞於「非典」的疫情,不同以往的謠言,它會真的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春節期間,一切聚會活動停止;春節後,大多數企業也延遲復工,一時間,忙碌的人們都停止了流動。

我宅在家裡,無聊至極,找了兩部關於疫情的電影開始看。企圖從「視覺」上了解一下,「疫情」到底是什麼樣子!也想見識見識,人類是如何戰勝「病毒」的!

我選了兩部很具有代表性的影視作品;一部是韓國的《流感》,一部是美劇《血疫》

《流感》

《流感》是2013年的韓國災難電影,當年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一時間,韓國民眾戴口罩、勤洗手,似乎全體國民的衛生安全意識都在一瞬間提高了。

影片講述的是:由偷渡客引發的流感在韓國盆塘地區登陸爆發,患者感染後便會迅速吐血死亡,流感病毒的迅速擴散導致整座城市被封閉。

韓國政府派遣軍隊和醫療隊深入,目的卻不是救助民眾,而是將所有感染者消滅。知道真相的盆塘市民奮起反抗。

美國人看到這種情況,決定將所有人射殺,韓國總統極力反對,就在雙方對峙不下的時候,女主角的女兒被發現體內有抗體,政府停止了作戰計劃,與民眾和解,最終解決了病毒危機。

在這部電影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什麼是「病毒式」爆發

流感病毒登陸盆塘市時,只有一個傳染者,在短短數日內,整個城市內卻出現成千上萬的病例。

一傳十,十傳百;一次不經意的咳嗽,一次不經意間握手、揉眼睛;病毒就在這樣的不經意間,爬進了人的體內,迅速的吸食掉一個人的生命。

而人類引以為傲的繁華城市,實際上為病毒的快速流動,提供了絕佳的便利;汽車、地鐵讓病毒的擴散速度超乎所有人想像。

而處於宏觀世界的人們對「病毒速度」一無所知,當醫生向政府議員報告此事時,議員滿臉寫著「滿不在乎」「多大點兒事兒啊」!

人類總有這樣的思維習慣,對待未知的危險,企圖用已有的經驗去理解危險;但陌生的危險不會在意人類的無知,它們洶湧而來。

當患病的市民越來越多,整座城市陷入癱瘓時,議員傻眼了!

「無知」導致危機被進一步擴大。

病毒由點到面式的擴散傳播,人的恐慌亦是如此。恐懼、逃離、憤怒、不安、焦躁、絕望各種情緒在盆塘這座城市醞釀,等待爆發。直至人類社會失控。

救治,沒有解藥。是舍卒保車;還是?

如何面對流感患者?如何對待這座城市?對外界的人來說,盆塘市民已經是燙手的山芋;放他們出來?醫生無法保證他們沒有被感染;繼續封鎖等待?那等於讓他們去死!

人道主義在此時也陷入了兩難境地,是斷臂療傷,還是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到最後一刻?

這些事實證明,在微生物、病毒面前,人類所有的道德準則都無法有效應對;因為它們沒有情感,它們存在的唯一目標就是擴大地盤,繁衍生存。平時應對壞人的管理制度、應急措施,此時都是脆弱的裝飾品。

影片中,韓國總統陷入了兩難。在病毒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即便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亦無法阻擋流感的步伐。

電影的結局是,疫區一位醫生為救女兒,從恢復患者體中提取出抗體,成功的救治了女兒。最終,盆塘市的倖存者們得到拯救。

看完後,我查了一下資料,如此兇殘的病毒會不會在真實世界上演?

值得慶幸的是,現實中的病毒並不會這麼殘暴,多數病毒為了生存,並不會迅速的殺死自己的宿主,它會潛伏在人類身上,它會留著人類的性命,讓患者有機會求救,接觸更多的惡人;通過每一次接觸,來擴大自己的地盤,達到自己的利益做大化。所以,現實中的病毒更加聰明。

我們也有機會利用病毒的「小聰明」,快速做出反應,切斷它的傳播渠道。

但這些傳播渠道太難切斷了,這些渠道是人與人之間表達「愛」的渠道,它們是媽媽親吻女兒,哥哥擁抱弟弟。病毒就是利用人與人間的「關愛」將自己從一個宿主傳播到另一個宿主;實現病毒大爆發。

它也會利用人們的恐慌,讓人們四處逃竄,讓自己的領地幾何級增長。

總而言之,人類的群居生活方式,讓病毒興奮不已,它們迅速的繁殖、變異;佔領越來越多的健康軀體。

《流感》的最後,人類並沒有戰勝病毒,那些感染者都在痛苦中死掉了,其他人則是幸運的躲過了病毒。這能算得上勝利嗎?我不知道 。

《血疫》

我看的另一部《血疫》,是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的是一群科學家阻止「伊波拉」病毒大範圍爆發的故事。

他們是一群不為人知的英雄,也是我們口中常說的,代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人。病毒這種危險一直潛伏在人類身邊,「怪物」遲早會回來,是英雄們發出的警告。

在這部美劇中,我體會到更多的是,人類社會對病毒這種危險的無知,無論是美國高級官員,還是實驗室的科學家;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掉以輕心。

他們之所以疏忽病毒的危險,不是因為他們知識上的無知,他們都是病毒學專家;而是因為他們本能的心存僥倖,他們對「萬分之一」的概率無知;「萬分之一的爆發機率」等於「百分之百不會爆發」,這是他們的想法,但病毒往往會抓住那「萬分之一」的機會,毀滅人類。

我突然聯想起了比爾·蓋茨在非洲推廣廁所的事兒。當時看到比爾·蓋茨這條新聞時,身邊所有人都在想,這位世界首富又看到了什麼商機呢?

現在,我明白了,比爾·蓋茨應該看到的是危機。因為資料顯示糞便、體液往往是很多病毒傳播的源頭。

比爾蓋茨曾說過:在未來幾十年裡,如果有什麼東西可以殺掉上千萬人,那更可能是個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而不是戰爭;不是飛彈,而是微生物。在全世界範圍內,大家其實都投資不足,研究不到位,更沒有足夠的準備來應對突發傳染病。

可惜,比爾·蓋茨這樣先知先覺的人總是少數,我們能在一直幸運的生活在少數人的保護之下嗎?未知。

看完兩部影視作品後,我發現幾個問題。

1為何要掩蓋真相?

在這兩部作品中,相關負責人在被告知危險後,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秘而不宣。(雖然是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拍出的作品)

無論是韓國還是美國,官員們對民眾沒有任何信心。他們固執的認為,一旦將這些壞消息告知他們,引發的恐慌,將帶來更大的災難。

畢竟這種先例也不少,比如人口密集區發生火災,人們擁擠下樓,踩踏事故引發的死亡,比喪生火海的人數多得多!

故而,官員們害怕人群的恐慌;因為他們見識過恐慌引發的後果。但病毒爆發的後果,他們從未真正的見識過。

說實話,我理解他們的想法,但不認同。

「真相」意味著恐慌嗎?

民眾在聽到壞消息時,真的會慌作一團嗎?

火災中,人們會擁擠踩踏逃生,一是因為人的自私本性;二是因為,人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迅速逃生;如果他們經歷過逃生演練,明白有秩序的下樓,遠比無序的蜂擁更高的存活機率時;他們會選擇有序的撤退。

就拿汶川地震來說,震區有一所安縣桑棗中學,這所學校的校長4年堅持組織學生緊急疏散演習,在汶川地震中全校無一人傷亡。地震來臨時,全校師生有條不紊的進行撤退轉移,成為了地震奇蹟。

所以若想儘量避免民眾恐慌,帶來更大的此生災害,唯一的方法是,把危機演練放在平時。而不是在危機之時,隱瞞真相。

隱瞞真相造就的恐慌、謠言、人與人間的不信任;那才是更大的災難,它會導致社會關係的瓦解,一個瓦解的社會,在災難勉強將更加缺乏反擊之力。

雖然告知民眾真相,可能會導致恐慌,但是面對病毒這樣的危機,沒有任何應急機制可以完美應對。

沒錯,人類從千年的歷史中學到了無數道術經驗,建立了頗有秩序的文明,這些經驗傳承可以有效的維護現代社會正常運轉,但這些經驗對病毒無效。

它們對人類的打擊是非對稱式的。所有人包括民眾都只能學著去適應,去面對,這個過程會犯錯誤,也會有悲慘的死亡,但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

2·「科學萬能」的錯覺,是時候糾正了

一直以來,我們所受的教育是「科學萬能」;迄今為止,人們能預測天氣,預測星球運轉規律,可以從小小的原子中釋放巨大的能量;科學還能延長人的壽命,克隆完全相同的生命,甚至馬斯克已經開始制定殖民火星的計劃了!

看起來,科學已經無所不能了。但是這次病毒戳破了人類自大的幻想泡沫。以改變世界為夢想的年輕人,被小小的病毒關在家裡;分分鐘創造經濟奇蹟的公司,被迫承受上億元的損失。他們雄心可以改變世界,改變地球;但這小小的病毒,他們無可奈何!

這一點在《血疫》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人類耗巨資建立了實驗室,執照了上億美元的醫療器械;但科學家們所能做的,也只是將病毒隔離,消滅攜帶病毒的猴子,而感染病毒的患者,他們也毫無辦法拯救。

協和醫院高材生馮唐曾經說過:「儘管科技高速進步,如今最好的醫生能做也只是:偶爾治癒,常常緩解,總能安慰。」

這些話聽起來其實挺無奈的,卻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結語:

《血疫》中,卡特博士說,病毒之所以會攻擊人類,是因為人類毀滅了森林,滅絕了很多物種;這些物種曾經是病毒的棲身之地。如今它們無處棲身,於是找上人類。這是大自然的報復;如果人類肆意破壞自然,那麼「怪物」也必將回來。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從來都不是地球的主宰,也不是萬物之靈,更不是食物鏈的頂端物種;我們只是這顆藍色星球上普通的千萬生靈之一。面對大自然,我們是時候收起「自傲」的毛病,學學「心懷敬畏」這四個字了。

相關焦點

  • 書摘| 致命流感:病毒的前世今生
    幾千年來,部分病毒已與人類的遺傳密碼合為一體。隱蔽於人類DNA長鏈中的序列就源自古代的病毒。他們的遺傳密碼與我們的遺傳密碼息息相關,病毒由此成為人體無害的一部分。病毒的繁衍完全依靠人體細胞來獲取營養。 病毒到底是什麼?
  • 看了美劇血疫,你才真的會對流行病毒恐懼,學會敬畏自然
    01書籍血疫和美劇血疫美劇《血疫》改編自美國非虛構作家理察普雷斯頓的同名獲獎作品「書名: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作者:[美]理察·普雷斯頓;譯者:姚向輝;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03」,這本描寫伊波拉病毒緣起的作品曾長踞暢銷書榜首達
  • 疫苗和病毒在爭分奪秒,哪些因素將會影響這場全人類的抗疫戰爭
    全人類所有國家都殷切期盼的第一批商用化新冠疫苗,終於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正式加入了這場抗疫戰爭,至此,人類面對新冠疫情不再是赤手空拳且沒有任何主動反擊的武器了,人類與新冠病毒的戰鬥,終於進入到了全新的階段。
  • 病毒星球:全球化時代的病毒與人類丨文化客廳·疫期課堂
    作者丨趙雪峰病毒的歷史有多長,是件有點難說清的事,因為病毒必須寄生於生物的細胞中才可複製,這意味著,它們的歷史有可能晚於最早的細胞生物,並缺乏獨立的化石證據。但可以肯定的是,病毒的歷史遠長於人類。而今,它們佔據火山、巖洞、海洋和整個生物界,在它們面前,人類只是地球上不起眼的後來客。
  • 災難片《流感》,可怕病毒入侵韓國,整個城市淪陷
    旁邊的一個小孩逗小明開心,口水沫就飛濺到了他臉上,小明還一直咳,然後,小明的唾沫飛濺到了藥店裡的哮喘患者、帶孩子的母親、醫生和高中生周圍。第二天,醫生在搭公交車的時候,也開始了咳嗽。在他對面的是即將結婚的準新娘,那位高中生也是,上去交家庭訪問的時候,一路咳到了講臺,老師問她是不是吃壞了東西,班裡的學生還笑出了聲。
  • 韓影《流感》——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人類自己
    這讓我想起了201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 流感 》,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類的愚昧、自私、驚恐! 電影《流感》宣傳照電影的主要情節:一群人東南亞人,為了生計便通過貨櫃非法偷渡至 韓國盆塘,然而在這群人中間,有一個人已經感染了豬流感病毒
  • 人類戰勝病毒的「終極拐點」,到底在哪裡?
    最近,大家關注疫情的最大焦點,就是「拐點」什麼時候能到來了。根據最新數據,現在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也基本上已經接近了那個眾望所歸的「拐點」。但是,這個「拐點」是什麼意思呢?它的到來意味著什麼呢?「拐點」過後,又會發生什麼呢?
  • 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須備好,新冠病毒和流感同肆虐
    接種率較高, 18歲以下人群達到6成,18歲以上人群接種率也達到40%以上,而且針對流感病毒已經有奧司他韋等抗流感病毒藥物,但2019-2010流感季節美國仍在遭遇嚴重的流感疫情。所以,儘管新冠疫情可怕,但流感疫情戰線長,覆蓋地區廣,造成的住院和死亡人數遠遠高於新冠病毒,流感的防治更加不容忽視。
  • 對話美國流行病學家:未發現的新冠感染者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根據我們的監測結果,對於(普通的)季節性冠狀病毒感染(註:seasonal coronavirus infection,不是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指的是引發人類普通感冒的常見病原體),只有4%的人會去醫院,即便是流感,5個人裡也只有一個人會去找醫生看病。這意味著,大量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常規醫學監測無法察覺到的。
  • 人心和病毒哪個更可怕? 這些影視劇,道盡疫情下的眾生相
    伊波拉病毒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危險係數比愛滋病和SARS還高一個級別,致死率高達90%。這種病毒移動速度很快,經過的地方到處橫屍遍野。所以人們也叫它「喪屍病毒」。  電視劇《血疫》改編自理察·普雷斯頓的非虛構作品《血疫:伊波拉的故事》。這本描寫伊波拉病毒緣起的作品被稱為「科學類非虛構寫作的典範」,曾長踞《紐約時報》非虛構類暢銷書榜首達61周。
  • 電影《流感》觀後感:病毒可以入侵身體,卻入侵不了靈魂
    疫情期間我去看了一部與病毒相關的韓國電影《流感/致命感冒》,這部電影結束,令我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在災難面前,人性的殘忍、怯弱、恐懼,陰暗的那面被揭露出來,劇中韓國政府對自己國民的冷漠,美國政府為了保全自己利益的自私,人民群眾對生命的不屑。我非常慶幸我是華夏兒女,因為無論發生什麼,我們的背後都有著一個強大的祖國—中國,他永遠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國民,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 新冠之下讀書|在《病毒星球》上,人類憑藉機率和概率生存繁衍
    那麼病毒到底是什麼?和我們比較熟悉的細菌不同,病毒是一種神奇的非生非死的存在。早年間,人們認為病毒是一種奇特的蛋白質;1936年,英國科學家明確了病毒由95%的蛋白質和5%的神奇長條狀分子——核酸構成。多年之後,科學家明確了這種核酸是核糖核酸,即RNA。
  • 《凱撒之子和瓦諾》:猿流感導致人類智商下降,喪失說話能力
    其實瓦諾最後的命運很難猜到,因為她始終是人類,而人類感染猿流感後是會死亡的,最後瓦諾都已經開始喪失說話的能力了,有可能接下來她死去也不一定,但是從影片中來看大概率不會死的。至於凱撒之子最後會不會超越凱撒這個問題我想是肯定的,首先因為猿類本身就處於超級進化階段,再加上繼承凱撒的血脈,雖說不像凱撒一樣有人教導,但是智商超過凱撒是一定的,並且毛裡斯和瓦諾在之後肯定會教會它很多東西的。
  • 疫情散發更應重視預防感冒和流感
    目前,本地新增確診病例和境外輸入性病例時有發生,大家依然不能放鬆警惕。現在正值流感高發季節,病毒在低溫情況下存活的時間更長,氣溫下降人們對流感等病毒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冬季人們使用空調會使室內空氣乾燥,長期處於這種乾燥空氣裡,會造成眼睛、嘴唇、呼吸道乾燥,各種病毒、細菌、微生物乘虛而入,工作繁忙或體質較差的人更容易感染感冒和流感,這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重在做好預防。
  • 人類和病毒鬥爭了幾百萬年,最終會在一場超級病毒中滅亡嗎?
    在人類歷史上,天花導致了超過5億人的死亡,鼠疫導致一億多人死亡,1918年大流感至少導致5000萬人死亡,愛滋病已經導致超過3500萬人死亡,無論這些病毒有多厲害,總有人會倖免下來。盤點人類認識的一些病毒,比如狂犬病致死率100%,但是狂犬病是有疫苗的,只要感染病毒後及時注射疫苗基本就沒事;愛滋病的死亡率幾乎也是100%,但是愛滋病的感染能力很有限;流感和此次新冠病毒,雖然感染性極強,但是死亡率比不上前兩者。
  • 這些影片早就告誡人類病毒殺手會捲土重來!
    新冠仍在肆虐,各國病毒四起。在這個極具意義的世界環境日,保護自然環境,拯救人類自己已經刻不容緩!雖然新冠病毒令我們的生活陷入困境,但是人類與病毒的關係,從來不是簡單的你死我亡。我們生活的地球原本就是一顆名副其實的「病毒星球」。
  • 眾人眼裡的「豬流感」很可怕,了解甲型H1N1流感,讓病毒無機可乘
    導語:人類關於甲型H1N1流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次流感大流行在世界各地感染了近5億人,其中造成大約5000萬人死亡。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代表21世紀的第一次大流行,是由一種H1N1亞型的三種重組型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 千面病毒:我們為什麼無法打敗流感?
    起初,人們期待流感病毒能像曾經肆虐人類的天花病毒一樣,雖然威力強大,但構型穩定,在全世界都普及天花疫苗之後,它就無法再侵犯人類了。但在研究流感時,人們深深理解了什麼叫現實殘酷。相比天花病毒,流感病毒的基因變異速度極快,根據當前毒株開發的疫苗,根本應接不暇。
  • 「漫畫」中國日報網評:汙名化和種族主義才是更危險的「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來,美國一些政客處心積慮地把新冠病毒同中國相聯繫,不斷對中國搞汙名化。3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更是在記者會上稱,這是場對抗「中國病毒」的戰爭。這種帶有色眼鏡的行為,荒唐可笑。來源:新聞漫畫網 李旻文明社會中,病毒,不以國家和地區命名。
  • 流感病毒所致膿毒症,如何治療?
    原創 張光成 醫學界兒科頻道1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膿毒血症及思考首先來看個病例:患兒,男,3歲5個月。因「發熱1天」入院,體溫峰值40℃,無咳嗽、無腹瀉、無嘔吐、無青紫、無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