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和病毒哪個更可怕? 這些影視劇,道盡疫情下的眾生相

2020-12-15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2020年春節將因新冠肺炎疫情永遠寫進國人的記憶中,隨著疫情防控的升級,足不出戶的人們對以疾病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也再次關注起來,因為疫情考驗的不僅是人體是否健康,也是一次對人性、社會體系的巨大考驗,中外電影史不乏疾病主題的電影,電影創作者用文藝手法道出社會問題,足可以讓觀眾深思,其中也不乏警示之作。

《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當時的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故,這也是舉世矚目的「車諾比核洩漏事件」。2019年,美國HBO把此事件拍成了一部迷你劇集,由喬韓·瑞克執導,克雷格·麥辛編劇,成為2019年最火的美劇之一。

  車諾比事故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爆炸導致1700多噸石墨燃燒,釋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質,是二戰時期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所釋放的放射性物質的400多倍。據不完全統計,32人當場死亡,有27萬人因此患上癌症甚至怪病,9萬多人受到輻射致死,33.6萬居民被迫撤離受輻射地區。事故造成的影響波及整個歐洲,白俄羅斯成為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如今34年過去了,「車諾比事件」依然是許多人揮之不去的陰影,同名劇真實還原了這場世紀浩劫的經過,並揭開了隱藏在意外背後的殘酷真想,被稱為「最震撼真實的年度恐怖神劇」。有影評人如此評價該劇,「它一半是歷史劇,一半是對貶低真相嚴峻代價的研究。」

  《車諾比》試圖將災難的來龍去脈還原,讓觀眾震撼的不僅僅是它的災難性場面,更為動人心魄的是災難發生的根源。對於災難的場景,劇集以紮實的現實調研為基礎,以電影手段——美術和特技,對歷史發生的一切進行了真切的還原。之所以讓觀眾感到真實,主要原因是它在拍攝中參考了紀實文學作品《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作者用了三年時間深入核輻射區,走訪上百位當事人,以第一人稱形式記錄他們的真實經歷。

《血疫》

  國家地理頻道出品的六集《血疫》由《傲骨賢妻》主演朱麗安娜·瑪格麗絲領銜,講述的是人類與伊波拉病毒抗爭的故事。伊波拉病毒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危險係數比愛滋病和SARS還高一個級別,致死率高達90%。這種病毒移動速度很快,經過的地方到處橫屍遍野。所以人們也叫它「喪屍病毒」。

  電視劇《血疫》改編自理察·普雷斯頓的非虛構作品《血疫:伊波拉的故事》。這本描寫伊波拉病毒緣起的作品被稱為「科學類非虛構寫作的典範」,曾長踞《紐約時報》非虛構類暢銷書榜首達61周。普雷斯頓也因此獲得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頒發的防疫鬥士獎,他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以非醫師身份獲獎的得主。

  《血疫》採用的是雙線敘事的手法:一條線講述了伊波拉病毒的發現過程;另一條線則講述了美國本土發現首例伊波拉病毒感染之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這基本上與原著的敘事結構相近。與《車諾比》相比,觀眾在看《血疫》時可能會更有代入和沉浸感,因為「病毒」的概念比「核輻射」更貼近人們的現實生活,所以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經歷者」的感覺去參與劇情。

《卡桑德拉大橋》

  有不少喜歡災難片的觀眾對《釜山行》《雪國列車》等影片甚是推崇,認為它們用一個狹小密閉的空間為故事載體,以「絕境」為主題,深刻反映了人性的複雜,剖析了社會制度,然而這些經典影片都致敬了1977年的電影《卡桑德拉大橋》。

  1976年,冷戰還未結束。英國,義大利和當時的西德聯合拍攝了這部《卡桑德拉大橋》,該片的拍攝手法成為之後災難片的經典模式。故事內容其實挺簡單,兩名恐怖分子想要炸毀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實驗中心,行動失敗,其中一名被擊斃,另一名沾染了實驗室的肺鼠疫惡性傳染病菌逃上了開往瑞典的火車。為確保病菌不被擴散,有關方面下令封死列車,並讓列車改道開往年久失修的卡桑德拉大橋,人為製造翻車事故以掩蓋真相。

  聰明的觀眾能夠看出,《卡桑德拉大橋》的故事發展到最後,主要矛盾已不是人與傳染病,而是對人性和社會進行辛辣諷刺,這也成為以後類似題材影片的常用手法,讓觀眾藉助影片思考一些現實問題,也是這類影片的主旨。

《我是傳奇》

  在很多觀眾看來,《我是傳奇》是一部商業科幻電影,因為它的主演是威爾·史密斯,但事實上,這部拍攝於2007年的電影應該是2000年後最棒的末世題材的科幻文藝片。

  很多好萊塢喪屍片都用各種血腥場面來撩撥觀眾的觀感,以達到讓人緊張刺激的效果,《我是傳奇》反其道而行之,用空無一人的紐約曼哈頓、滿是荒草和汽車的第五大道和空曠的華盛頓廣場公園,營造出一副另類末日的景象。影片講述的是,在21世紀的某一天,人類最終被病毒打敗,但威爾·史密斯軍方病毒學家體內有自然抗體未受到感染,成為紐約唯一的倖存者,他認為自己也是全世界唯一倖存的人類,作為人類最後的希望,他的唯一任務是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統,尋找逆轉病毒的方法。

  關於影片流傳的雙結局,也是影迷長久以來津津樂道之處,不管怎麼處理,觀眾都會從中獲得相應的認知,長久以來積極討論著,這對於一部影片來講已足夠。

《傳染病》

  這部電影拍攝於2011年,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瑪麗昂·歌迪亞、馬特·達蒙、勞倫斯·菲什伯恩、裘德·洛、格溫妮絲·帕特洛、凱特·溫絲萊特、布萊恩·科蘭斯頓等一幹大牌領銜主演,講述了一種靠空氣就能傳播的致命病毒問世,世界各國的醫療組織研究病毒抗體的故事。

  《傳染病》雖然明星雲集,卻很少給某個明星特寫鏡頭,整部影片保持了克制的風格和多線敘事的手法,在整體上全局上的思考。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善在明星表演上做了減法,從而加快電影節奏,營造出末世感和浮世繪,由於導演刻意使然,使得全片更像是一部現實紀錄片,缺少好萊塢電影的戲劇性,從而增加了幾分真實感。看過電影後你會發現,病毒只是影片的一條敘事線索,病毒之外的人們才是影片焦點,在病毒來臨之際,人們被焦慮、不安、暴力、猜忌包裹,但關愛、盡職、親情、愛情等善良的一面同樣體現在人們身上,在災難面前,人們如何取捨?相信看過影片後會有自己的判斷。

《流感》

  韓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向來以辛辣諷刺著稱,除了《釜山行》這部眾所周知的電影,2013年的電影《流感》也值得一看。

  《流感》講述了一群偷渡客到韓國後不幸遇難,但一個倖存者活下來卻因攜帶致命流感病毒成為「超級傳播者」,韓國百姓隨之面臨一場全所未有的疫情災難的故事,這也是韓國電影史上首次以「流感病毒」為題材的電影。

  《流感》一面將病毒的可怕展現出來,一面又將人性的醜惡、自私和冷漠暴露無遺,然而最終展現的是人性善良的光輝,另外觀眾可以敏銳地感覺到影片對現實的諷刺,所謂「流感」並不僅僅指的是疾病,更多的是社會,是人心。人們可以打敗外來的「流感」,但人們內心的「流感」又該用哪種良藥可以治癒呢?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朝

相關焦點

  • 用人心與病毒對抗!這些傳染病電影,濃縮疫情眾生相
    新冠狀肺炎病毒的爆發,永遠改寫了人們對2020年春節的記憶。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所考驗的不僅是人類身體的免疫系統,也是一次對人性與社會系統的巨大考驗。隨著疫情擴散,以對抗傳染病為題材的影視劇作品也再次得到人們的關注。
  • 5部全球生化病毒電影推薦,其實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由於導演是墨西哥的,這部片看上去跟好萊塢恐怖片的氣質還是差別很大,其精緻的程度使本片完全沒有小成本電影的粗糙和即興感。《驚變28天》本以為會是驚悚恐怖片,原來是個文藝片,這種末世的蒼涼感比動不動就山崩地裂的燒錢特效給人震撼更深,其實病毒感染的是人心!全球生化病毒電影推薦,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 借疫情造謠,這些邪教比病毒更可怕……
    (點擊視頻觀看)念"真言"、"真經"就能隔阻病毒,比帶口罩,勤洗手更有用。只有加入我們才能「得救」「保平安」。......各會員單位要自覺服從當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調度,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變化,密切跟蹤、及時分析,迅速行動,協助做好疫情信息收集、報告、人員隔離、秩序維護等工作,穩定社會情緒;充分調動反邪教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反邪教工作渠道,帶頭參與防控,加大宣傳力度,及時收集引導輿情,回應社會關切,將防疫和反邪相結合,開展科學闢謠,做好重點人群解疑釋惑工作
  • 8部必看的病毒感染電影,病毒比魔妖還可怕!
    聚焦病毒肆虐下的眾生萬象,推薦8部與病毒傳播相關的災難片,希望大家在自我防護的同時也能保持警惕,居安思危。這部電影被冠以很高的評價,它從來不害怕不避諱去談及人性的黑暗面:比喪屍更可怕的是人性,比人性更可怕的是人心。總的來說,此片整體以虐為主,淚點極多。相比於英勇的暴虐喪屍,一場場的生離死別或許更為震撼。被咬的男主為了女兒選擇跳車的那一刻,淚溼眼眶。
  • 經典的影片道盡了疫情眾生相
    不能出門的日子,我們反倒可以對快節奏的生活按下暫停鍵,將大把的時間花在學習和反思上。本期特別推薦十部影片,既有巨製大片,也有科普紀實,有科幻更有歷史。相信待你看完,心中自有答案。凱特 溫斯萊、特瑪麗昂 歌迪亞、馬特 達蒙、裘德 洛… 這是一部眾星雲集的好萊塢大片,卻沒有一人被冠以主角光環,讓我們得以一瞥災難降臨之時的眾生相。貝絲去香港出差後回到位於明尼阿波利斯的家中,突發疾病死亡。她的丈夫託馬斯開始協助米爾斯醫生調查死因。
  • 疫情眾生圖鑑:為什麼有人比瘟疫還可怕?
    有兩百多名旅客被迫隔離14天,更可怕的是,兩天後,就已經有不止一位正在隔離的旅客,被確診。被「空投」的,不僅僅是杭州,前天,載有48名疫情期間從武漢口岸出境的旅客,分兩架航班從曼谷飛抵南京,有人明知發熱,還吃退燒藥混過海關檢查,並拒絕坐在機尾隔離。
  • 您怎麼理解: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每一個人的我相,是從自己的識,認識了知之後,都是與第七心相應,執愛,才有我相。眾生相,是因緣和合而來的,也是我們當下這個念頭。每個時代的眾生相都不一樣,與流行有關,流行的東西不同,眾生相就不同。這個時候,如果大家都在流行這個東西,如果有人與此不同,那會如何呢?就一定會有人評論她,給她貼標籤,這就在造口業。當我們與別人不同時,自己也會感覺跟不上時代,這就是眾生相。
  • 疫情下的日娛眾生相
    2020年元旦,日本天后濱崎步通過粉絲俱樂部宣布自己已經誕下一子。這一消息立刻讓整個亞洲娛樂圈都炸開了鍋。但大家所抱有的今年每條新聞都會像這樣「驚」中帶「喜」的希望,很快就被隨之到來的新冠疫情衝刷得煙消雲散。
  • 五部病毒類的災難電影!部部精彩,可怕的不是病毒,是人心!
    下面小編為各位盤點下五部最受好評的病毒類的災難電影!1.《釜山行》廣受世界人民好評的精彩大片!豆瓣評分85分。韓國電影展現的人性黑暗是如此深刻,深入人心。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心,真可謂是一節更比六節強!對了,《釜山行2》已正式開拍,期待它的上映!2.
  • 不可錯過的十部經典影片,道盡了疫情的眾生相!
    不能出門的日子,我們反倒可以對快節奏的生活按下暫停鍵,將大把的時間花在學習和反思上。 本期特別推薦十部影片,既有巨製大片,也有科普紀實,有科幻更有歷史。相信待你看完,心中自有答案。
  • 一場疫情看清眾生相,有美麗,也有醜陋!有可敬,更有可恨……
    有可敬可愛的軍人在疫區冒險守護人民,也有可憎可恨的造謠者在網絡上添亂生事......一個個眾生相在陰影下暴露無遺。第一種:奮不顧身在前線戰鬥的可人們。他們當中有不屈不撓的的醫生護士,也有冒險前行的中國軍人。他們是2020年最可愛的人,最美麗的人,最可敬的人。致敬!
  • 上海市醫療專家組組長:病例數增加不代表疫情加重謠言比病毒本身更...
    針對近期病例數的增加,專家指出,這不代表疫情的加重,而是反映了檢測與防控的到位,同時,在專家看來,病毒傳播過程中,謠言比病毒本身更可怕。張文宏表示,近期病例數增加,不代表疫情加重,傳染界有句名言「沒有檢測,就沒有傳染病」。目前病例數上升,受三個因素決定,一是患病人數、二是構成比(這些人都是幹什麼的)、三是當地檢測力度有多大。
  • 第二波疫情下的法國養老院:孤獨比病毒更可怕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新媒體專電 法國《快報》周刊網站11月28日發表題為《「這是為了保護您,媽媽」:在養老院,老人們的日常生活被打亂了》的報導,報導描述了第二波新冠疫情下的法國養老院中的景象。報導稱,在養老院的老人們中,對新冠的焦慮似乎只被列在了第二位——孤獨更讓他們懼怕。
  • 20歲確診少女被「網暴」,人心比病毒更可怕!
    可還是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藉此「大做文章」,病毒源頭還沒有找到,他們卻把防控重點放在了八卦確診病例的私生活上。他們憑藉自己的手段搜尋病人信息,各種謾罵諷刺如暴雨般襲來!有人諷刺她20歲無業,愛蹦迪,私生活不檢點。我就奇怪了,別人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並不了解她,你拿一個什麼身份去給別人的生活評頭論足?
  • 中國驚奇先生:比鬼怪更可怕的,是人心
    中國驚奇先生是很多漫迷都喜歡的一部漫畫,動漫也有63集,很多人都說裡面的鬼怪很可怕,可是事實上,比鬼怪更可怕的是人心。中國驚奇先生的主角王小二除了會道術外,更像是一個普通人。在中國驚奇先生裡,穿插了各式各樣的鬼怪,目的也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利用人類的弱點來達成目的,這些弱點可能是財,可能是色,可能是貪。佛教認為貪嗔痴恨愛惡欲是七罪,沒有人可以避免,中國驚奇先生裡就讓我們看到了膨脹的欲望會讓人性變得多麼不堪一擊。
  • 疫情下的眾生相,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了什麼人?
    原因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漢首先爆發,形勢十分嚴峻。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雖無金戈之虞,卻有民生之患,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各地紛紛派出醫療救援隊共計4萬餘人,援助武漢、抗擊疫情。面對嚴峻的形勢和複雜的疫情,人人都是血肉之軀,人人都有羈絆和牽掛。但總是有人願意犧牲,總是有美麗的逆行者奮鬥在最危險的第一線,這些人值得我們致敬!截止4月初,抗擊疫情犧牲的醫護人員已有60多人。
  • 《金剛經素解》:如何不住我相,人相,壽者相和眾生相,如何無我
    佛陀又說道:「如果按照有色和無色來分,可以分為兩類。有些有色身,有些沒有色身,你根本就無法看見。」佛陀把眾生進行分類,按照出生方法;按照色和無色來區分,有形無形區分,如此可見雖然無量無邊眾生,但是並不多。菩薩感覺到到眾生太多了,度都度不盡,越度越心慌,如何安心呢?色即色相。《心經》中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謂色,這是外界所看,所聽,所感受到的外相。人的靈魂是無法看見的,但是確實存在。
  • 天災人禍不可避免,六部災難片告訴我們,可怕其實是人心!
    大家好,我是角角,去年的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災難的可怕,讓人感到十分難過,讓我們一起為疫情中遇難的世界人民祈福,相比於這些人禍的發生,自然災害更讓人痛心疾首,今天角角就給大家盤點幾部災難電影,一起看看!《鐵達尼號》這部影片以1912年鐵達尼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描述了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的感人故事。其實,除了講述愛情,《鐵達尼號》同樣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災難片,當巨大的輪船無法轉向而撞上冰山時,讓人們見識到了災難的可怕。
  • 今年美劇改路線,病毒災難齊上線,這部劇又直擊人心
    導語:今年美劇改路線,病毒災難齊上線,這部劇又直擊人心今年美劇該路線了,開播的劇講的不是災難就是病毒,這是對人類造成最大傷害的兩種情況齊上線。開播的美劇,上次我們說過《車諾比》,那場核電站爆炸事故讓觀眾觸目驚心,在災難中遇難的人民看著非常痛心。
  • 竇唯40分鐘新作《後疫》:像場疫情音樂電影俯瞰眾生相
    4月4日,全國為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犧牲的各界戰士們默哀致意。而在同一天,著名音樂人竇唯也與搭檔文智湧一起,以「朝簡」組合的名義發布了一首關於疫情的新曲《後疫》。用這支長達39分46秒的作品對這兩個多月來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和在此期間發生的種種做了一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