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乘正宗分
1.無餘涅盤
【原文】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
【解釋】佛陀給須菩提開示說道:「諸位菩薩,如果已經發大菩提心,就需要如此來降伏自己的心!」 摩訶薩是菩薩的尊稱。不要小看降伏自己的心,我們是不是很想把我自己的心,還有降伏別人的心呢?看看佛陀如何教我們安心,心安就是家。廈門南普陀寺中有四個大字:心安事隆。如果我們能夠安定自己的心,萬事就好了,做生意的生意興隆,做官的官運亨通。
佛陀又說道:「所有的一切眾生,只要是有情眾生,都可以如此安心,都可以教他們入於涅槃當中,進入寂滅解脫的狀態,而度他們出離生死輪迴的苦海。眾生雖然多,如果按照出生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四類:不管是卵生的眾生,比如雞鴨鵝等;胎生的人,牛馬羊等;溼地江河湖海中的生物,如魚等。還有一類出生是化生,是可以轉化的,比如蝴蝶小的時候是蟲子,後來變成可以飛的蝴蝶,可以互相轉化的。」
佛陀又說道:「如果按照有色和無色來分,可以分為兩類。有些有色身,有些沒有色身,你根本就無法看見。」佛陀把眾生進行分類,按照出生方法;按照色和無色來區分,有形無形區分,如此可見雖然無量無邊眾生,但是並不多。菩薩感覺到到眾生太多了,度都度不盡,越度越心慌,如何安心呢?色即色相。《心經》中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謂色,這是外界所看,所聽,所感受到的外相。人的靈魂是無法看見的,但是確實存在。對於打坐修定的人就會有這個體驗,包括有些專家專門研究瀕死的許多人,都會有靈魂出體的體驗。
佛陀又說道:「如果按照有情眾生,還是無情眾生,可以分為有無想法。」雖然看似簡單地這麼分有無想法。但是卻不能簡簡單單這惡區分,因為人雖然有想法,但是卻不去想,卻可以入於靜定。對於人本來是有想法的,但是卻是非有想。你要說他入定什麼都不想,難道是真的沒有想法嗎?也不能這麼說,因為入定可以覺知周圍的一切。所以,只能用非有想,非無想來進行表達。
佛陀又說道:「不管是怎麼樣的眾生,我都令他們證得涅槃,而進入寂滅解脫的境界,度他們到達解脫的彼岸。」什麼是無餘涅槃呢?無餘就是很徹底了,無漏了。所謂漏,就是六根還可以漏東西進來汙染本心。如果已經證得涅槃了,本心已經不會退轉了。
2.實無眾生
【原文】「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解釋】佛陀又說道:「我如此就可以救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不要心慌,不要心亂,如此就可以安心了!」菩薩既然發大菩提心,要證得涅槃,無上正等正覺。上求佛果,下度眾生。可是菩薩一看到無數的眾生,就心慌了,如何度得完呢?度不完,如何求得佛果呢?菩薩感覺前途很渺茫。對於讀書人而言,看到浩瀚的圖書,如何能夠讀得完呢?是不是有點心慌。王陽明先生年輕的時候想到格物致知,一物一物去格,如何能夠格得完呢?他選擇竹子去格,面對竹子七天七夜,結果病倒了。
佛陀又說道:「雖然說無量無邊眾生,可是實際上並沒有度什麼眾生。」佛陀有時候說話是不是很矛盾呢?佛陀說法一生,又說無說一法。因為佛陀連自己所說的佛法,也一切滅度了。因為佛法畢竟也是有為法,擔心眾生執著,所以這麼說。佛法只是治療心病的藥,如果病好了,還要執著於藥幹什麼呢?如果已經過了河,還背著船幹什麼呢?佛陀這裡所說的也是類似道理。說法一生,無說一法;度無量眾生,實則無一眾生可度。佛陀這麼說是為了打破眾生的相,不要執著。
佛陀又說道:「為什麼這麼說呢?須菩提!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樣的人還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菩薩。」真正的菩薩需要打破一切相,不要被佛法所束縛,不要被眾生的外相所束縛。雖然說打破,並不是不要,而是於相而離相。
什麼是我相呢?佛陀教我們要打破我執,對於我這個概念。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正如尼採所說我是太陽,家人,親戚,朋友,動物,植物,石頭瓦片等,如同衛星圍繞著轉動。如果固執地以為只能以我為中心,那就是我執了。《道德經》中講,貴大患若身!真正的憂患是自己有這個身。
什麼是人相呢?有了我相,就有了人的外相。我的執著,他人也有他人的執著。西施漂亮,而東施不漂亮。王陽明先生有個山中之花的公案。看花的時候,花的顏色一下子鮮明起來;不看花的時候,花和你的心歸於孤寂狀態。西施也是如此。看西施的一瞬間,西施的肌膚一下子就鮮明起來;不看西施的時候,西施和你的心歸於孤寂狀態。一萬個人看一個人,有一萬個形象;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什麼是眾生相呢?眾生相,有無量無邊眾生,但是在覺者的法眼看來,眾生平等,這只是幻相罷了。
什麼是壽者相呢?有些長壽,有些短命,這也只是幻象罷了。《莊子》中講,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時間只是虛妄罷了,所以佛經中只是講一時,不講具體的時間。生死也只是幻象罷了,本來無生無滅,無生無死。
佛陀通過妙智慧看破這一切幻象。
此章佛陀教大家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著相,離相而離相,這些都是真正的正宗的大乘佛法。因此稱之為大乘正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