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精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金剛經》的精髓這一觀念,在我心中已定論了很長一段時間了。自我們認知以來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想起《金剛經》,對其精髓的領會和理解。《金剛經》全長不達萬字,從經的形式經文來看,全經理論都在闡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從立意上看,佛在經中鮮明地指出,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佛告訴須菩提,「當知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簡明的告訴佛弟子,佛與一切的區別,菩薩與非菩薩之間的不一樣。
從學佛的根本目的看。通過學習經文來對佛理的掌握,正確的認識生命,從而理解生命的意義,參悟佛道之中的道理,通過學習《金剛經》理解佛所指的「眾生愚痴妄想」,實質上就是一個「相」字。這是一切學佛人的根本著力點。
我們久讀《金剛經》,心中就有這樣一個感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恰如一條束縛眾生的鎖鏈。受其限制,使得我們在眾生輪迴中流連忘返,運轉不息,不管我們修的什麼法門,就是為了根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在《金剛經》中講我相之弊,「發願度眾生人無餘涅槃,不能有我相。布施不能有我相等等。就是為了讓我們理解,認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金剛經》的精髓,我以為對一個學佛人是極為重要的,特別是對居家學佛者,益處更為明顯,她突出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有利於深解《金剛經》。《金剛經》的基本句式結構是,一是一,二是二,如來說三千大幹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準確地表述了宇宙世界本體與本體之諸現象之間的關係。但是世人理解的不一樣,要想知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旦放下我相,再去讀經,那必定有新的體悟,對經義才可能深解。一個修學過經書的人,和未接觸過佛法的人理解就是有所區別。
二是有利於修行。學佛的目的在於了解宇宙世界包括生命現象的真相,以此來做一個明白的人,學佛,修行都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的,不管是居家學佛,還是在外修行,必然受到大千世界的影響,受到世俗生活的限制,往往修學的過程中就會有所阻礙,時時處處牢記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可以在修行中,不管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從新的認識自己,理解佛法的智慧,從而隨緣生活,從容的對到身邊的一切事情。就算行往坐臥皆在學佛修行之中,別有一番天地。
理解《金剛經》的精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是一個不斷學習和修行的過程,持修不一樣,感悟和理解也大有不同,唯有理解其中的奧義,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修行,學習生活,以及面對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