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尤迪斯·沙朗斯基 著 陳早 譯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圖為《逝物錄》原版封面)
她的復調寫作,成為我們時代裡苦難與勇氣的一座紀念碑。
――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記憶,記憶》(暫定名)
俄羅斯最高文學獎項「大書獎」獲獎作品。以家族往事串聯俄羅斯文化記憶,審視俄羅斯與西方錯綜複雜的心理糾葛和歷史文化關係。
每十年才出的一部元小說……創立了一個全新的體裁,講述了記憶、時間和歷史之間的關係。——《文學》
比爾·蓋茨2019冬季書單唯一推薦小說,歐巴馬、奧普拉為之著迷。2019女性小說獎獲獎之作,全美熱銷50萬冊。在一個自由的國度,女性在婚姻中有多少自由?
作者的文筆好到讓你完全沉浸其中,儘管它的主題如此沉重。如果這個冬天你想讀些發人深省的書,你應該把這本加到你的書單裡。
—— 比爾·蓋茨
《她們的城》(暫定名)
[美國] 伊莉莎白·吉爾伯特 著 姜小瑁 譯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圖為《她們的城》原版封面)
一部充滿活力、性感、睿智的小說,就像作者的巨著《美食,祈禱,戀愛》。
《女巫喀耳刻》(暫定名)
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16周。入選《衛報》《獨立報》《華盛頓郵報》等25家媒體年度書單。入圍2019年女性小說獎。擺脫男性敘事桎梏,重塑希臘神話人物。同名劇集將在HBO播出。
對經典神話故事大膽、顛覆性的重述,既有史詩氣質,又情感充沛,重塑了《奧德賽》中最臭名昭著的女性形象,讓她在自己的故事中成為一個英雄。——《紐約時報》
[美國] 蘇珊·法露迪 著 李子雯 譯
出版時間:2020年8月
(圖為《在暗室中》原版封面)
《紐約時報書評》年度十佳。普利茲新聞獎得主以真實經歷寫就。從一封家書揭開父親變性背後的秘密,探討身份與性別認同。
《在暗室中》是一本絕妙精彩的回憶錄,犀利、冷靜,在出人意料之處動人萬分。── 《紐約時報書評》
《唱吧!未安葬的魂靈》(暫定名)
[美國] 傑斯米妮·瓦德 著 孫麟 譯
出版時間:2020年7月
(圖為《唱吧!未安葬的魂靈》原版封面)
傑斯米妮·瓦德的新書《唱吧!未安葬的魂靈》讓人揪心,它挖出了美國噩夢依舊跳動的心臟。
出版時間:2020年5月
人民文學新人獎、京東文學獎得主張忌最新長篇。一個南貨店店員的二十年人生起落,一部從小鎮少年舊夢到都市聲色犬馬的時代書寫。
張忌以簡單的方式寫沉重的主題,反差強烈,文筆細膩淡雅,看似輕聲細語,卻能舉重若輕。《美人圖》 孟暉 著
知名作家、中國傳統物質文化研究者孟暉博物散文集,復活中國古代女子生活細節。五十餘張精美配圖,知名文博攝影博主動脈影掌鏡。
作家孟暉的書名往往很撩人,如《潘金蓮的髮型》《貴妃的紅汗》《唇間的美色》等。這些香豔書名的背後,指向的是宏闊的視野和嚴肅的關懷:傳統中國的物質文化,及其與西域、波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互動交流。——《上海書評》
阮義忠、陳丹青、梁文道推崇備至的藝術家、思想者,《他們在島嶼寫作》總監製、導演陳傳興精神自傳。百張銀鹽時代攝影圖片 ,再現留法歲月。在言語方面,陳傳興完全表現了作為優秀學者的長才,見解精闢、邏輯準確、表達清晰;但這些優點在他寫文章時卻偽裝變貌,有如可以蒙上一層煙霧,處處充滿隱喻、雙關語,仿佛要留下線索讓讀者探秘……
1942生於裡斯本,葡萄牙國寶級作家,2007年獲得葡萄牙語文壇的最高榮譽卡蒙斯文學獎。當安圖內斯把所有心思用在寫作上時,他的作品讀起來有威廉姆•福克納或路易-費迪南·塞利納的感覺。
——《波士頓環球報》
即將出版作品:《審查官手記》(暫定名,出版時間:2020年3月)《在世界盡頭的土地上》(暫定名,出版時間:2020年6月)
(上圖分別為《審查官手記》《在世界盡頭的土地上》外版封面)哥倫比亞詩人、小說家、評論家,當代拉丁美洲最偉大的創作者之一。
穆蒂斯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文學史上最偉大的100位天才作家之一。
——哈羅德·布魯姆
拉索之所以成為我們時代偉大的小說家,因為他的創作有著這樣的使命:洞見美國小鎮日常生活中的同情心。
即將出版作品:「愚人二部曲」《愚人沙利》《愚人雷默》(2020年2月)英國作家,她的九部小說有四部與布克獎結緣:《書店》《早春》和《天使之門》進入該獎短名單,而《離岸》則擊敗奈保爾的《大河灣》,摘得該獎桂冠。簡·奧斯汀的最佳繼承人。——A.S.拜厄特
即將出版作品:《離岸》《無辜》
(《離岸》《無辜》外版封面)
美國新銳小說家、詩人,被評論家譽為「當代美國作家中最接近卡爾維諾的那一位」。
他展現了寓言作家的氣質,極其簡單又極其豐富,就像是保羅·奧斯特在寫《一千零一夜》。
即將出版作品:《寂寥方才降臨》(暫定名,出版時間:2020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人民文學》特約作家。
我很喜歡現在的書名,至少它不再強調雲下的吳鎮,它強調的是「神聖家族」,或者強調的是每一個人,是每一個即使在這樣一個時代還是沒有被消化掉的人,依然是像一個小銅豌豆一樣卡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神經之上的那樣一個一個的人,充滿魅力,當然也令人百感交集。
——李敬澤(作家、評論家)
即將出版作品:《神聖家族》(2020年4月)
魯敏
歷史學家、教育家。生前為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從教52年。治學範圍涵蓋中國經學史、中國史學史、中國近代史、中國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多個領域,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導者、開拓者和建設者。即將出版作品:《中國經學史十講》(2020年2月)《求索真文明》(2020年6月)《壺裡春秋(2)》
張汝倫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研究領域包括德國古典哲學、現代德國哲學、政治哲學、道德哲學、先秦諸子、儒家哲學、現代中國哲學。
即將出版作品:《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2020年1月)
侯楊方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絲綢之路路線的精準復原、清朝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集、人口史、經濟史等。
即將出版作品:《重走絲綢之路》(2020年10月)
鬱喆雋
德國萊比錫大學哲學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宗教學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哲學與宗教學。
即將出版作品:《鬱喆雋的復旦哲學課》(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