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塔》:被吐槽又如何?這部片子10年內將無人超越

2021-01-16 澎湃新聞

詹姆斯·卡梅隆,全世界最高票房的電影導演,

他創造的記錄都由他自己來打破,

他監製的新片《阿麗塔:戰鬥天使》,

又一次站在了當今電影視效技術的巔峰。

為了拍這部電影,他準備了20年,

動用了3萬臺電腦,

特效場景渲染時間4.32億小時,

據說電腦渲染《阿麗塔》時排出的熱氣,

甚至改變了城市的溫度。

一條在北京專訪了卡梅隆及該片導演羅德裡格茲,

聊了聊這部片子誕生的故事,

以及卡梅隆設想中電影的未來。

那是一個真人演員和虛擬CG人物並立的未來。

「我並不是要用特效代替演員的表演,

我的特效不如說是一種高級化妝術。

拍完《鐵達尼號》,

我們才知道該怎麼拍《阿凡達》,

拍完《阿凡達》,

我們的表情捕捉技術實現了,

可以拍《阿麗塔》了。」

撰文   譚伊白、石鳴

詹姆斯·卡梅隆今年65歲了。他27歲開始當導演,將近40年的職業生涯裡,只拍了7部電影。《鐵達尼號》之後,他十年才出產一部新片,最近上映的科幻動作大片《阿麗塔:戰鬥天使》他任編劇、監製,是他二十年磨一劍的產物。

片子改編自日本漫畫《銃夢》。沒有上映之前,很多人都等著看卡梅隆翻船。畢竟,好萊塢改編日漫的黑歷史太多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有粗製濫造的《強殖裝甲》《北鬥神拳》。最近幾年,製作精良但依舊「水土不服」的有《七龍珠》《攻殼機動隊》《死亡筆記》。大友克洋的名作《阿基拉》2008年就被華納買走了版權,至今沒有拍出來。

另一方面,人們也隱隱懷著期待救世主的心情期待「卡神」新片的降臨。從《異形2》、《終結者》系列到《鐵達尼號》、《阿凡達》,他每一次出手,都刷新了人們對電影視效的認知。

《阿麗塔:戰鬥天使》剛在北美上映時,口碑並不理想。爛番茄的影評人指數一度只有31%,然而爆米花指數卻高達94%。國內上映後,豆瓣評分7.6,貓眼9.0,上映4天票房近5億,呈現出「叫座不叫好」的態勢。

劇情發生在26世紀,講述的是一個少女自我發現的故事。主角阿麗塔是一個機械改造人。她來歷不明,被身為人類的依德醫生在垃圾場裡發現。那時她的身體已經不翼而飛,只剩頭顱,頭顱裡的人類大腦還活著。

依德為阿麗塔裝上機械身體,她甦醒後卻發現自己對過去完全失憶。她一邊努力尋找自己的真實身份,一邊開始探索和適應新的現實世界。

她似乎擁有一段神秘而黑暗的過往,和周邊無人能敵的強大戰鬥力。隨著謎底逐漸浮出水面,阿麗塔也從一個天真少女蛻變為成熟的戰鬥領袖。

拍這部片子,卡梅隆學習如何做父親 

《阿麗塔:戰鬥天使》的原漫畫《銃夢》,從1991年開始連載至今,被翻譯為13國語言發行銷售,在全世界培育了一大批粉絲,被奉為蒸汽朋克、賽博朋克和末世預言的聖經。

卡梅隆從1980年代開始就是漫畫迷。他看到這部漫畫是1995年,那個時候才畫完第一部全9卷。他的好友、《水形物語》的導演吉爾莫·德·託羅給了他一張《銃夢》的動畫錄像帶。

那是1993年日本人自己出的《銃夢》OVA(原始光碟動畫),改編了漫畫前兩卷的內容,分上下兩集,時長不到一小時。

卡梅隆一下子被《銃夢》觸動了,「因為那個時候我的大女兒剛剛6歲,我心裡一直在想,自己該成為一個怎樣的父親,這恰恰也是這部漫畫的一個主題。」

依德撿到阿麗塔的頭顱之後,為她裝上的是為自己的女兒準備的機械身體。他為她起名阿麗塔,是他曾經的女兒的名字。他認定阿麗塔也是13歲,他的女兒正是在這個年齡不幸死去。

「他覺得曾經失去的女兒又回到了他的身邊,他把她當做13歲的女孩,一廂情願地認為她心裡也這麼想,」導演羅伯特·羅德裡格茲說。

這種父女關係一開始似乎維持得很好。可是,隨著阿麗塔自我發現的逐漸深入,依德成為了她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她覺得刺激的,依德覺得危險,她想要了解過去的秘密,依德卻不願意向她透露,因為會妨礙她繼續做他的女兒,一個天真的少女。

卡梅隆在這種關係中眼睜睜地看到了自己。「有一天我將會成為這樣一位父親,而我的女兒就是這個女孩。」 

「她會想要變得獨立、自由,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而我會想要保護她不受這個世界的傷害。可是過度保護是不對的,我得學著參與她的成長,同時並不幹預她的人生,這樣她才會擁有自己的力量和個性。」

他決定,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拍個電影,「因為拍電影會迫使你不斷思考並且得出自己的結論,最重要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身為一個控制狂,卡梅隆其實並不喜歡受制於人的改編,他最出色的幾部作品都是原創。《銃夢》之外,他唯一著手改編過的漫畫是《蜘蛛俠》,可惜計劃因為外部原因中途擱淺。然而,阿麗塔的故事如此吸引著他,以至於他還沒有獲得改編版權,就先跑到東京去和原作者木城幸人見面。

原作者木城幸人與導演羅德裡格茲

「他想第一時間向作者傳達自己的改編思路,他覺得這是他的責任,」卡梅隆多年好友兼製片喬恩·蘭道回憶說。

當時,想改編《銃夢》的不止卡梅隆一人。1999年,他贏得了版權。2005年,他完成了改編劇本,長達186頁,注釋600多頁。

 2009年,《阿凡達》上映,火遍全球,拍續集的計劃立刻被提上日程。卡梅隆一口氣宣布,續集要連拍四部,拍到《阿凡達5》為止。

籌備《阿凡達》續集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銃夢》的開拍,被一推再推。「我的女兒向我吼叫,『阿麗塔在哪兒?我想看阿麗塔!你說過你會給我拍這部電影的,你都沒有拍!別管什麼《阿凡達》了!」 

2015年,卡梅隆終於意識到,自己有生之年也許再也沒有精力來拍這部電影了。他宣布把這部影片的執導權交給《罪惡之城》的導演羅伯特·羅德裡格茲,自己在幕後任監製。

四年之後,《阿麗塔:戰鬥天使》面世了。「現在我女兒26歲了,她很愛這部電影。她說這部片子來得有點晚了,早點出來的話,她能從裡面得到更多東西。」

羅德裡格茲比卡梅隆小14歲。他入行時,卡梅隆已經是業內傳奇。

兩個人1993年就已相識成為好友。2003年,在籌備拍攝《罪惡之城》時,兩個人曾經合作過,「那個時候我們就在討論怎麼才能拍出一個完全用數字捕捉技術創造出來的角色。」羅德裡格茲回憶說。

卡梅隆忙《阿凡達》以及續集計劃時,兩人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面。「我甚至以為他住在了紐西蘭(負責《阿凡達》特效的維塔工作室位於紐西蘭),」羅德裡格茲說,「後來發現他就在洛杉磯的時候,我就約他吃午飯。」

結果一頓午飯變成了一次長達四小時的面聊。卡梅隆帶羅德裡格茲參觀了籌備阿凡達續集的工作室,「那是一個巨大的畫廊,裡面可以看到關於這部電影的所有設計、計劃,都擺在那兒,只有很少一部分我信得過的人才能來參觀。」卡梅隆說。

參觀結束,直到最後兩人快要分別的時候,羅德裡格茲才提起了「阿麗塔」。「如果你接下來要把這麼多續集都拍出來的話,阿麗塔怎麼辦?我可一直等著看呢。」他也是這部漫畫的粉絲。

「我大概確實是顧不上了,」卡梅隆把那186頁的手稿和600多頁的注釋給了羅德裡格茲,「你有興趣就看看你要不要拍。」

羅德裡格茲如獲至寶,花了整整一個夏天,把劇本從186頁精簡到125頁。拿給卡梅隆看,後者竟然看不出少掉了什麼。「其實整部電影都已經在那兒了,卡梅隆把他想要的電影全部詳細記錄了下來,只是沒有功夫去精修而已。」

老大哥和小朋克 

羅德裡格茲把卡梅隆稱為「老大哥」,「他非常慷慨,有什麼新發現,新收穫,向來都會分享給我。」 

他從前拍的都是小成本、B級片,《阿麗塔》卻是近2億美金的大製作。他慣於單兵作戰,《阿麗塔》卻有一整支世界一流水平的創作隊伍。

為了拍片,羅德裡格茲專門去上課,學習卡梅隆拍電影的方法。「我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就是,他看了電影之後,覺得『哎,早知道當初還是應該我自己來拍』。」

卡梅隆把羅德裡格茲稱為「小朋克」,「他常常給我啟發,啊,原來年輕人現在是這麼做事情的,我最好趕緊跟上潮流別落後。」

他非常欣賞《罪惡之城》,「對我來說那就是未來的樣子。」羅德裡格茲自己發明的「極簡拍攝法」也深深吸引了卡梅隆。

「他說,我只需要兩個演員和一把椅子,以及一個方向盤,把他們放在房間裡或者車裡,哪裡都行。沒有房間也沒關係,我需要的只是往演員身上打陰影,那我在燈光前面擋幾根手指頭就可以了。」

「他和一些電影明星,比如布魯斯·威利斯一起拍片的時候,房間裡就只有一張綠幕,別的什麼也沒有。這種拍法當時很先鋒,沒人這麼做過。後來還有人專門上課去學這個方法。《斯巴達300勇士》也是這麼拍出來的。沒有《罪惡之城》,就不可能有《斯巴達300勇士》。」 

沒有機動球,就不叫「阿麗塔」 

現在還在連載中的漫畫已經畫到了30卷,影片故事主要來源於前兩卷,另外還從第四卷中抓取了「機動球」大賽的情節。

「作為漫畫粉,我們要為全世界的粉絲在電影版裡加這個東西。」卡梅隆說。

在漫畫裡,富人和窮人被分隔為兩個世界:富人生活在天上,窮人生活在地上的垃圾堆裡。 

天空之城撒冷,從地面上獲取資源和勞動果實,再將垃圾排放到地面。地上是廢鐵城,整座城市都建立在撒冷扔下來的垃圾之上。想要從廢鐵城上到天空之城的唯一途徑,就是參加機動球大賽,獲得冠軍。

比賽內容類似於賽車或者速滑,在一個彎曲、設立了路障的賽道內,要爭奪一個機動球,去成功「投籃」。參賽的都是機械改造人,為了追求更高的速度、更強悍的力量,改造人都想方設法升級自己身體部件的機械性能,比賽的暴力程度也因此大大增加。

在電影裡,卡梅隆進一步把這個比賽升級成了一場「殺人遊戲」,所有其他的參賽選手都想藉機殺掉阿麗塔。賽道追逐甚至突破了原作者的設定,從體育場內延伸到了大街上。 

「我覺得這個改編棒極了,就是那個瞬間,我意識到我想拍這部電影。」

羅德裡格茲被稱為「鬼才」導演,對吸血鬼、殭屍、外星人等題材情有獨鍾,他的作品裡常常充斥著黑暗、超現實的暴力美學。

卡梅隆一語道破羅德裡格茲的心理:「因為你就是想看這些機械改造人撞來撞去,自相殘殺,對不對?」

「我們美國有納斯卡賽車,非常喧鬧、高速的賽車,車子會撞到一起。所以我就想,如果你把仿生機器人放到納斯卡賽車的賽道上,讓他們以時速130英裡的速度對打,誰會不想看呢?是吧?」

「沒有機動球,這部電影就不能叫《阿麗塔》,」卡梅隆斷言。

電影裡的阿麗塔,有一雙非常二次元的、超大的眼睛。這是卡梅隆的堅持。「他就是想把我們在漫畫裡習以為常的大眼睛從2D變成3D。」羅德裡格茲說。

這也是當初拿下《銃夢》改編權時卡梅隆對原作者木城幸人做出的承諾:他不會把阿麗塔這個角色搞成真人扮演,而是忠實地保留她的漫畫起源,其中就包括那對標誌性的大眼睛。

每次看到設計稿,卡梅隆都要求,眼睛能不能再大一點。設計團隊小心翼翼地探索著這條界限,如何一邊把眼睛加大,同時現實觀感也不會過於突兀。

 為了拍出阿麗塔這張臉,卡梅隆花了20年 

《阿麗塔》拍出來之後,技術團隊公布了一組引以為豪的數據:阿麗塔的一隻眼睛就由830多萬個像素製作,而《指環王》整部電影才動用了15萬像素。阿麗塔嘴部的塑造,嘗試了176次。一個吃橙子的鏡頭,花費了一年時間拍攝了2000多個版本。

但其中最值得自豪的,其實是卡梅隆真的把一個2D的漫畫人物搬到了3D的現實世界,她的臉和真人並列而置,毫不違和。

「卡梅隆很特別的一點是,他每一部電影的視效,都啟發了下一部新作。」喬恩·蘭道說。

《鐵達尼號》拍攝沉船的戲份時,船尾高高翹起又慢慢斷裂,乘客紛紛從船上跌落。這裡卡梅隆第一次使用了非實拍的動作捕捉技術,那些乘客不是真實的演員,而是捕捉演員的動作之後,用數字合成的虛擬影像。

「拍完了《鐵達尼號》,我們才知道該怎麼拍《阿凡達》,拍完了《阿凡達》,我們覺得ok,可以拍《阿麗塔》了。」

換句話說,《阿凡達》其實是一場為《阿麗塔》做準備的技術實驗。「拍《阿凡達》的時候,我們還只有動作捕捉技術,通過塑造納威人,我們發展了表情捕捉技術,這樣才能做出阿麗塔那張臉。」

卡梅隆把升級後的動作捕捉技術稱之為「表演捕捉技術」,捕捉的不僅僅是肢體動作,而且包括演員的情緒。

藉由這項技術,他可以採用數位技術,完整地捕捉一個真人演員方方面面的表演,並且以此為依據,在電腦中複製出一個虛擬的角色。

「這樣會大大拓寬演員的表演空間和表演範圍。比如,在《阿麗塔》裡面,女主角的扮演者羅莎可以輕鬆地變成一個13歲的小女孩,儘管她真人已經30歲。」

這項技術需要投資1000萬美金。卡梅隆說服了二十世紀福克斯,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來發展這項技術。

「我們分兩部電影來做,《阿凡達》和《阿麗塔》,用前一部的收入來分期償還後一部的投入。而且說不定還能衍生出續集產品,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給未來進行投資。」 

 演員已經被技術替代了一百年 

1993年,卡梅隆成立了一家叫做「數字領域」的公司。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在研究如何能夠把腦海中幻想的畫面變成現實影像。

為了實現「逼真感」,他發現,沒有什麼比真實本身更加真實。於是他決定,要把現實儘可能完全地「捕捉」下來,再與幻想疊加,最終實現他夢想中的視覺奇觀。

「我們與世界溝通的方式就是利用我們的臉部表情,還有聲音,這些都是信息。理解這些東西的運作原理——不同的人表演有什麼共通之處,到底是哪些東西決定了演員的個性——這就是我們過去20年來一直在投入研究的科學。」

「《阿凡達》和《阿麗塔》拍完,我們創建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基於這個資料庫,我們最新加入了AI的深度學習、深度算法,可以為每個角色創建一套表演算法。」

「我們用很多臺相機拍下演員的表演,確保看清楚演員到底做了什麼,然後讓技術接手,把演員的表演轉化成一個虛擬角色。最後再由動畫師稍微調整一下,確保虛擬後的表演仍舊有很好的效果。」

這套技術捕捉下來的數據量十分驚人,每個鏡頭都有差不多60個角度的素材,使用的磁碟空間是拍《阿凡達》時的3倍。 

「我想做的就是最終把人從動畫製作裡完全解脫出來,變成一個很直接的過程,就是演員演戲,啪,真實世界的真人就被完美轉化成幻想中的角色。」

按卡梅隆的說法,大屏幕上的確沒有演員本人,但是演員表演的精髓都被保留下來了,並且這種精髓只來自於這個演員自身的獨特性。

「我不過是換了種方式把演員的表演記錄了下來。這並不是替代。如果說《阿麗塔》裡的羅莎被技術替代的話,就好像你說馬龍·白蘭度被一卷膠捲替代了一樣荒謬。」

「膠片是一種數據記錄的形式,表演捕捉技術也是一種數據記錄的形式,你不能說這一種數據比那一種數據更神聖。」

「真正的核心驅動力還是演員的表演。從這個角度說,其實一百年前,迪士尼的米老鼠誕生的那一刻,演員就已經被動畫替代了。我現在做的事情,你不妨看做是一種高級化妝,不是在抹殺表演,而是在提升表演。」

我們的人性到底存在於何處? 

阿麗塔擁有一個人類的大腦,卻拼湊了機械的身體,她的心臟,是一個用最先進的黑科技造出來的發動機。

整個故事設定最有意思的也是這一點,混淆了人類和機器人的界限。

「片子裡每個人都有秘密,每個人都有邪惡的一面,就連父親這個角色也有黑暗的一面,有黑暗的過去。唯一一個擁有純潔心靈的人,身體全部是人造的,只有大腦除外。」卡梅隆說。

《阿麗塔》中,人與機械改造人共存,人可以把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任意改造成機械部件。先來一隻機械胳膊,再來一隻機械大腿,身體一步步被替換成機器之後,人性還存在嗎?

這是兩千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普魯塔克提出過的問題,叫做「忒修斯悖論」。「如果忒修斯之船上的木頭被一塊塊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卡梅隆相信,最關鍵的那塊木頭,就是我們的大腦。我們的人性不是存在於我們的心臟裡,而是存在於大腦裡。

片中甚至有一個場景,阿麗塔打開胸膛,掏出自己的心臟,獻給自己的愛人。「這個場景表明了,身體只是思想的載體。」

永恆之女性,引領我們飛升 

《阿麗塔》和卡梅隆其他的電影一樣,也有一個強悍、充滿力量的「大女主」。只不過,這一次,她的成長並不是簡單從懵懂到成熟,而是一個已經定型的成人重新進行自我發現之旅。

「很多女孩子小的時候渴望自由,擁有自信,長大後,社會告訴她們應該變成什麼樣,她們就常常會失去小時候曾經有過的心氣勁兒。如果女性可以在青春期之後,繼續保持初心,做自己的武士,那不是很棒嗎?」

卡梅隆比較了《鐵達尼號》裡的露絲和阿麗塔:「她們都遇到了一種典型的莎士比亞式的悲劇愛情,也都從別人那裡獲得了力量。」

「露絲從傑克那裡獲得了力量,甩掉了社會期望對她的束縛,成為了真正的自己。而這部電影裡,帶給阿麗塔力量的是她的父親,儘管一開始他並不情願。」

「阿麗塔的失憶,是一種隱喻。她被當做戰鬥機器而養大,她沒有享受過父母的親情,也沒有正常的人際交往關係,從前她只不過被人當槍使。現在她開始質疑一切,因為她真正活過了。」

覺醒了的阿麗塔,變成了全片中人性的燈塔。「其他所有人都妥協了,而她鼓舞他們找回自己失去的東西。她激勵他們不要逃離這座城市,而是留下來,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好。」羅德裡格茲說。

卡梅隆看過創造出阿麗塔這個角色的木城幸人18歲時畫的一張漫畫,是一個破碎的人偶,背後有一對天使的翅膀。

「天使翅膀可以代表一切——自由、重生、保護的力量。天使是比人類更有力量的存在。」

《阿麗塔》的副標題是「戰鬥天使」。「她發現自己並不是微不足道,她擁有無人能敵的力量。難點是她需要決定如何使用這種力量,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樣濫用這種力量。」

「這應該是續集要探索的內容了,如果票房足夠好到我們能拍續集的話。」

相關焦點

  • 《阿麗塔》女主角眼睛太大遭吐槽,詹姆斯·卡梅隆是如何回應的?
    特別是當許多人看到阿麗塔在電影中的造型時,這部電影女主角的形象就遭受了不少人的吐槽。對於電影人物造型的批評,詹姆斯·卡梅隆和導演對這些批評有著非常明確的態度:無視。卡梅隆向來就很大膽,他一直都相信著自己的創新。隨著電影頒獎季的到來,《阿麗塔:戰鬥天使》的視覺特效師,談到了當時阿麗塔形象遭到批評的時候,詹姆斯·卡梅隆是如何回應的。
  • 女主角眼睛太大遭吐槽,她是如何回應的?——《阿麗塔》
    特別是當許多人看到阿麗塔在電影中的造型時,這部電影女主角的形象就遭受了不少人的吐槽。對於電影人物造型的批評,詹姆斯·卡梅隆和導演對這些批評有著非常明確的態度:無視。卡梅隆向來就很大膽,他一直都相信著自己的創新。隨著電影頒獎季的到來,《阿麗塔:戰鬥天使》的視覺特效師,談到了當時阿麗塔形象遭到批評的時候,詹姆斯·卡梅隆是如何回應的。
  • 《阿麗塔:戰鬥天使》導演承認,這部電影在開發期間是「瘋狂」的
    電影一直是,也將永遠是類似於魔術的東西。只要看看製作《阿麗塔:戰鬥天使》這樣的電影,所需要的過程就知道了。根據編劇兼導演羅伯特·羅德裡格斯的說法,在製作電影的期間,需要很多瘋狂的過程。然而,當談到《阿麗塔:戰鬥天使》的製作過程時,羅伯特·羅德裡格斯承認,在製片人詹姆斯·卡梅隆的支持下,他所玩的高風險遊戲。對此,他說道:「我知道對阿麗塔來說,這是我第一次,在這樣的規模和範圍內做一些事情。通常,我有一些自己畫的畫,或者是我自己編輯的東西,或者是我製作的動畫,然後告訴他們這是什麼,我們就可以展開製作了。
  • 為了科幻片《阿麗塔戰鬥天使》影片質量,他曾經17次找原作者求助
    這部電影是根據《銃夢》改編的,它的原著是日本的著名漫畫家木城雪戶,木城雪戶把這部漫畫畫出來以後,很多的人找到他,想把這部漫畫改編成電影,翻拍出來,但是木城雪戶一直拒絕,他給出的統一理由是不想讓自已的作品被拍成爛片,影響自個的名聲,所以,近二十年的時間,他的這部漫畫也僅僅是只有遊戲,沒有電影。
  • 卡梅隆籌備19年,《阿麗塔》限制級內核遠遠超越「好看」
    從電影改編版權賣出,到二十多年後終於上映,《阿麗塔》可以說是集合了故事和視覺上的好萊塢頂配。《阿麗塔》擁有大量無法忽視的優點,這使得它在2019年剛開年,就足以在各種年度最佳榜單裡預定一席。但這並不代表,《阿麗塔》沒有缺點。
  • 北美票房:《阿麗塔:戰鬥天使》成功登頂
    中新社洛杉磯2月17日電 (記者 張朔)由著名電影人詹姆斯·卡梅隆擔綱編劇和製片人的《阿麗塔: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於今年情人節上映,首映周末表現超越預期,成功登上最新一期北美票房排行榜榜首
  • 《阿麗塔》:恐怖谷是個什麼谷?
    2001年上映的《最終幻想:靈魂深處》可謂是葬身恐怖谷底最有名的電影之一。作為首部全部以 CG 動畫扮演真人的電影,《最終幻想》上映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電影製作就耗時4年,動用了1000臺計算機,超過200名專業人員,累計投資達1.37億美元,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 CG 動畫技術。電影的製作甚至引發了真人演員會不會被電腦所取代的大討論。
  • 《阿麗塔:戰鬥天使》正熱,還有這幾部好萊塢日漫電影將上映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動漫產業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出色的,已成為日本的第三大產業。近幾年不少日本動漫改編的好萊塢電影進入觀眾的視線,如《攻殼機動隊》、《死亡筆記》、《七龍珠》,現在正火的《阿麗塔:戰鬥天使》等等。
  • 阿麗塔:戰鬥天使 Alita: Battle Angel (2019)
    劇情簡介 · · · · · ·  故事發生在遙遠的26世紀,外科醫生依德(克里斯多福·瓦爾茲 Christoph Waltz 飾)在垃圾場裡撿到了只剩下頭部的機械少女將她帶回家中《阿麗塔:戰鬥天使》這部電影並非沒有缺憾,但絲毫不必擔憂,片中並沒有玩世不恭的態度,相反帶來了頂級爆米花娛樂價值,而羅莎·薩拉扎爾的表演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卡梅隆研發了數年的《阿麗塔:戰鬥天使》,為什麼自己不導演?
    在吉爾莫·德爾·託羅引起他的注意後,卡梅隆和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2000年買下了戰鬥天使阿麗塔的版權。然而,這部真人電影直到2016年10月才開始製作,幾乎是在羅伯特·羅德裡格斯取代卡梅隆擔任導演一年後。《阿麗塔:戰鬥天使》原定於2018年夏天上映,後來為了給羅德裡格斯更多的時間來確定效果,推遲到了12月,在卡梅隆的要求下,又推遲到了2019年2月(卡梅隆覺得在這個時間更有可能成功)。
  • 淺談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你喜歡這部電影嗎?
    淺談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你喜歡這部電影嗎?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發行了他的第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終結者》。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僅為650萬美元,全球票房是其12倍。初出乍到的卡梅倫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現在更有經驗的他的工作是不是更值得期待呢?
  • 詹姆斯·卡梅隆與《阿麗塔:戰鬥天使》,這5件少有人知的幕後趣事
    《阿麗塔:戰鬥天使》這部電影,將羅伯特·羅德裡格斯和詹姆斯·卡梅隆的智慧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緊密的整體。這部改編自《銃夢》漫畫的電影,自從上映後,就獲得了全球粉絲的喜愛,這部電影讓觀眾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了漫畫中的鋼鐵城。
  • 阿麗塔觀後感(四其四)
    9年一輪迴,但阿麗塔遠比阿凡達深刻未完的話至於作品中隨意揭示出的種種世相,如同大師般揮灑自如,處處引人沉思而又不著痕跡。及其背叛後的自醒和救贖;人類理想真正實現時的猶豫和反悔——片中出現真正有機會去撒冷的人都在猶豫;在人類普遍都不如機器人的基本標配的情況下,我們又將如何重新定義自私自利、自愛愛他和自我追求?
  • 《阿麗塔》也太太太太太一般了
    這部電影,大概是萬眾期待吧。還沒上映有人就嗷嗷叫著要去看。還一個勁催我,「貓姐快去看,想看你寫」。嗯哼,這就來了。《阿麗塔:戰鬥天使》還記得當年看《阿凡達》的震撼感。太驚豔。潘多拉星球奇幻瑰麗的景色簡直讓人目眩神迷。卡梅隆絕對當之無愧的一代大師。
  • 阿麗塔有續集第二部嗎 阿麗塔戰鬥天使第二部看點揭秘
    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已經上映幾天了,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很多網友都很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第二部,一起來看看!  阿麗塔戰鬥天使有第二部嗎  據悉,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應該是有第二部的。
  • 為何《阿麗塔:戰鬥天使》不能那麼《銃夢》
    然而就是這麼一小撮粉絲裡,有了個叫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國際導演,讓銃夢的小眾粉絲們對這部漫畫將被改成一部怎樣的大片充滿期待。就這樣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這部《阿麗塔:戰鬥天使》如今終於全球上映。真是喜大普奔啊!然而看過電影之後,又感覺銃夢的小眾粉絲們是可憐的。因為這部《阿麗塔:戰鬥天使》並不是大家多年憧憬想像中那樣原汁原味的銃夢電影。
  • 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
    這同樣是一個很容易讓人苦惱的問題,該如何將幾萬字的書,幾萬張的圖片在兩個小時多的電影中呈現出來。我認為阿麗塔在劇情上並無硬傷,節奏緊湊無尿點,幾個轉折點合理又有趣,雖然因為片長原因,需要好好交代的地方沒法說清楚,因而看起來有些僵硬,但我認為,但在劇情方面來看,她已經做得夠好了。我想講幾個給我留下印象很深的點。
  • 阿麗塔戰鬥天使有續集第二部嗎 阿麗塔2講述故事內容劇情透露
    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已經上映幾天了,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很多網友都很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第二部,一起來看看!《阿麗塔戰鬥天使》根據漫畫作品《銃夢》改編,正在上映的電影阿麗塔只是講的是漫畫的前篇故事,所以應該是有第二部的,  電影結局中,雨果死後,阿麗塔全新投入到了死亡球比賽中,憑藉強悍的實力成為大眾喜愛的「戰鬥天使」,阿麗塔在萬人擁護中劍指漂浮於空中的撒冷,電影給了諾瓦鏡頭之後就徹底結束了。  這樣的結局有點太突然,不少觀眾都「吐槽」,就等著阿麗塔殺上天,沒想到結束了。
  • 戰鬥吧《阿麗塔·經費天使》
    影視推薦第二十七期,《阿麗塔·戰鬥天使》2019年2月22日在中國上映,和同期《流浪地球》幾乎搶佔了中國大半票房,由於這部經費上億的史詩大作只在中國吃得開,導致全球票房並不樂觀,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也只能說高投入,低回報,但是也賺足了口碑,不知道是否能為續作打下觀眾基礎。
  • 《阿麗塔戰鬥天使》如果導演是郭敬明+情節吐槽
    阿麗塔戰鬥天使,1分漫畫我沒看過,只談電影世界觀挺大,人物單薄,很多角色連刻板符號化的人設都沒有,你會看到,父親醫生就只是個父親醫生,反派就只是個反派,他們沒有任何性格,僅僅是npc一樣的功能性角色,這還是主角,配角就更不用提了劇情蒼白無力,不僅俗套還毫無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