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來自於我們的山海經,卻在日本被更多人熟知,它們有什麼不同

2020-12-14 黃麗麗的生活日記

《山海經》作為古中國奇珍異物的大百科全書,讓讀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古時候的生態環境和古人對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像,也方便我們對古人奇妙想像力作進一步的解讀,它裡面的異獸更是不計其數。

神話故事一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傳播方式之一,自從人類產生至今,無數不可思議的傳說夾雜著讓人驚奇而又敬畏的內容自然而生,在人們口中代代相傳。我國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神話的國度,尤其是距離我們現在年代比較遠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藝術文化渲染,其魅力和玄幻更是歷久彌新,讓人回味無窮。——三百六十五個神位的來歷。

日本產生較晚,但也有著眾多鬼怪故事,因和我們中國的歷史淵源,其內容也帶著很多中國元素,比如最為著名的三大鬼王——酒吞童子、大天狗和玉藻前。他們的某些形象和事跡都能夠在中國的文獻故事中找到痕跡。隨著中國影響力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國家的文化受到我們的影響。

比如說同為天狗,在中國《山海經》裡的天狗和日本傳說故事中的天狗,在形象上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根據《山海經》裡的記述,「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

在這裡天狗可以分為三個種類:

1,諦聽:為地藏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具有保護主人、驅邪避惡、明辨是非之神威;兼備通曉天地、廣開財路。諦聽原是一條白犬(是不是可以喊他為「小白」?),這是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忠誠,就如同文殊之雄獅表智慧。同樣,我們在《西遊記》裡也能看到這一神獸。

2,禍鬥:常指居住在南部的少數民族,所到之處皆發生火災,所以被看作不祥之兆。禍鬥原是一條黑犬,為流星碎片撞擊而生。

3,盤瓠:為畲族、瑤族、苗族等先民的圖騰崇拜。盤瓠原是一條五色花犬,曾幫助遠古高辛平定戎狄之亂。

大概的意思就是,在陰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野貓卻是白腦袋,名稱是天狗,它發出的叫聲與"榴榴"的讀音相似,人飼養它可以闢兇邪之氣。

可見,就算是山海經裡的天狗,其實也不是一種「狗」,而更像是貓的形象,只不過發出來的聲音並不是「喵喵叫」,而是「溜溜」叫,似乎也還挺萌是怎麼回事?

而日本的天狗,形象上與中國山海經裡的天狗形象完全不一樣,不過他也跟「狗」的形象完全不同。日本的一般說法認為,天狗有高高的紅鼻子,手持團扇,身材高大並長有翅膀,穿著昔時武將的盔甲,腰際有武士刀,穿著日式傳統高腳木屐,隨身帶著蓑衣以便隨時把自己隱藏起來,和有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態。日本還有八大天狗。

相信留意過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天狗也經常出現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中,比如日漫裡就有較多的天狗形象,無論是海賊王,火影忍者這類民工漫,還是一些經典的番,都能看到天狗的影子。

對比完兩個國家的天狗形象,你是不是對兩個國家的天狗都有了個大致的了解?

是諦聽一樣神獸的中國天狗,還是有著西方天使原型的日本天狗更受你的喜愛呢?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有了自己心裡的答案。要讓小編來選,還是偏愛山海經裡的天狗,畢竟它代表著我們原創的文化,它代表著我們祖先對未知世界的美好想像和憧憬。

不說《山海經》是最早記錄各種奇聞異獸的冊子,但《山海經》誕生的年代,肯定鮮有其它同類型的書籍。作為古中國奇珍異物的大百科全書,讓讀者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古時候的生態環境和古人對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像,也方便我們對古人奇妙想像力作進一步的解讀。推薦大家閱讀《山海經》,11月來了,一年又快到頭,一年中最適合閱讀的時間就屬農曆春節假期前的這短暫的兩個月了吧。

相關焦點

  • 日本的著名妖怪,原型都來自《山海經》,不愧是上古奇書
    而下面咱們就來看一看幾個來自中國的有名妖怪,並且它們還都是出自同一部上古書籍《山海經》。姑獲鳥此鳥的原型最早見於中國的《山海經》,傳說這種鳥是難產而死的人所幻化的,所以只有雌性沒有雄性。在傳說中,這種鳥一般會在盛夏時節的晚上出現,手拿紙傘,身穿羽衣,是一個婀娜多姿的女子。
  • 陰陽師:中國天狗與日本天狗傻傻分不清,日本天狗未曾食月
    在公開的最新的中秋賞月活動,試膽大會賞月活動中,八百比丘尼曾說天狗族曾經居住在月宮附近,是以前最強的妖族,在夜空中翱翔的時候,漫天的飛羽可以遮星蔽月,天狗食月的傳說出自那個時候。直到後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天狗族四分不同的族系,離開了月宮附近桃源般的家園,來到地球上,大天狗一族在平安京落居。
  • 《山海經》中的陰山就是天狗,天狗為何食月?它又為何吐出來?
    山上生活著一種野獸,它的名字喚做「天狗」,可是它的樣子卻更多像是狸貓,頭部也非常有特點,與渾身的灰黑色不同,它的頭部是白色的。靠近陰山很遠的地方,就能聽見它那別具特色的「榴、榴、榴」的叫聲。陰山濃鬱的陰氣使得這裡到處都是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可是,沒有一個鬼怪敢離開陰山,鬼怪們也是有苦說不出,相對於它們,天狗才是「外來戶」。不知何年何月,天狗就來到了陰山,並且憑藉自身的闢邪之力把所有鬼怪都圈在陰山內禁止它們離開,據說,是天帝不忍鬼怪們作亂,所以派遣「天狗」前來管制它們。
  • 《陰陽師》裡極其自我的大天狗,在日本是妖怪與人文的象徵
    首先,天狗的形象最初源於中國的《山海經》,在這裡面的天狗形象,就是狐狸般的動物,是可以抵禦災禍的吉獸,他們在山中棲息,並沒有翅膀,後來演變成用來形容流星。《山海經·西山經》:「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貓貓,可以御兇」
  • 尊者天狗、鴉天狗、大天狗,日本為何會有這麼多種天狗
    前段時間,著重講述了一些古代日本文化,其中講述了「天狗」的出現以及天狗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因為篇幅的原因,並沒有詳細講述,今天繼續說一說日本人對於天狗的各種奇想。日本足柄山的最乘寺,是諸多日本動漫中經常出現的建築,寺廟之中供奉著巨大的天狗雕像,並且有化身尊者天狗的得道高僧傳授武藝。除了「尊者天狗」的雕像之外,還有高鼻子穿著木屐的「大天狗」,以及長得像鳥的「小天狗」的雕像。這三種天狗的形象分別象徵了日本人心目中天狗樣貌不同階段的演變。
  • 日本「天狗」-中新網
    曾留學中國的僧人旻告訴天皇,那不是流星,是天狗。據說這是日本首次出現天狗的文字記載。  天狗在中國,傳至今日,描述它的事兒並不多,這是因為雖然《山海經》中形容天狗是「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的吉星,但中國民間自古就有「天狗吃月亮」之說,稱之為「掃把星」,是把它視為兇星存在的。而日本則正相反,從天狗飛來到今天,它已被演繹了個天翻地覆。
  • 《山海經》就是日本『妖怪文化』的源頭?請細品這7種妖怪的形象
    經過考古發現,的確有奈良時代出土的《山海經》木簡。而到了平安時代,山海經的不同版本已經在日本流傳已久。更巧的是,平安時代是日本妖怪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日本繪畫史上第一幅鬼怪畫作——《僻邪繪》就是在這個時代末期的產物。在平安時代社會動蕩,也成為了妖魔文化發展的基礎。
  • 日本動畫中「妖怪」的區域性來自中國的《山海經》
    在《山海經》中有許多和神話故事,到了唐代,隨著中日兩國交流的發展,《山海經》自然蔓延到了日本。日本怪物文化的源頭是由鳥山石燕製造的《畫圖百鬼夜行》,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山海經》的許多影子。在《山海經》的妖獸原型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日本怪物文化。
  • 《山海經》:日本百鬼夜行的文化始祖,中華全科文明的藝術寶庫
    《山海經》在奈良時代(相當於中國唐朝)或更早已經傳入日本。在江戶時代(相當於中國明、清時期),日本便有以山海經故事結合日本本土傳說為原型而形成的圖冊《怪奇鳥獸圖卷》出版問世。據說日本境內有四百至六百種妖怪,但70%的妖怪原型都是來自中國,只有10%是日本本土妖怪。
  • 東瀛傑洛特、大天狗、玉藻前,遊戲裡的日本妖怪到底是什麼來頭?
    「鬼怪」一詞在各個國家都不陌生,我們常常能從一些作品中窺見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於鬼怪的時代印象。在這當中日本的鬼怪文化傳播尤為突出,許多遊戲喜歡藉助它作為故事背景進行,《仁王2》和《陰陽師》便是如此。遊戲完美勾勒出那個了人鬼共生、陰陽顛倒的時代,從而贏得了各國玩家的青睞。
  • 在日本,天狗是怎樣的存在?
    文|了包日本傳說之中充滿妖怪,而天狗當屬其中的明星妖怪。那麼天狗在日本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天狗這個詞很可能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道:「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
  • 尋妖閣丨天狗
    天狗是古代傳說中最廣為人知的妖怪之一,特別是「天狗食月」的傳說,更是從小聽到大的;在我國天狗有兩種解釋,一是代指流星,一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妖獸,可以御兇;與此同時,天狗也是日本著名的妖怪,據說是死去的僧侶幻化而成的妖怪,那個背生翅膀、大紅長鼻子、手拿蒲扇的形象,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
  • 民間故事之上古神話中的天狗如何成為日本的三大妖怪之一的
    天狗,作為民間耳熟能詳的大妖怪,最早出現於《山海經·西山經》。文中記載道:「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郭璞曰:或作豹)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或作貓貓),可以御兇。」那「御兇」是啥意思呢?就是天狗這種動物可以抗拒兇邪之氣。《山海經》裡的天狗是一種妖獸,但是到了東晉時期,有個叫郭璞的人。
  • 民間故事之上古神話中的天狗,是如何成為日本的三大妖怪之一的
    文中記載道:「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郭璞曰:或作豹)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或作貓貓),可以御兇。」那「御兇」是啥意思呢?就是天狗這種動物可以抗拒兇邪之氣。 《山海經》裡的天狗是一種妖獸,但是到了東晉時期,有個叫郭璞的人。他把山海經的天狗註解成了星相,天狗星。自此,流星從天上划過,都是有災禍發生的徵兆,這個說法一直延續到了明朝。
  • 山海經:從前有個小小鳥,自取其名為蛇
    大家都知道在《山海經》中記載了不少神,獸,妖,怪,它們不僅各有各的特長,戰鬥力都不弱,還各有各的名字,這些名字雖然五花八門,但大部分都能從它們的名字聽出它們的所屬類目。比如九尾狐,這名字一聽就是長著九條尾巴的狐狸,蝮蛇,人家這名字取得也貼切,擺明了是一種蛇,再有玄龜、鸞鳥、獼猴、豪豬,等等。
  • 妖怪世界圖鑑,日本宮崎駿VS中國《山海經》誰更勝一籌?
    日本雖然受中國文化影響極深,但其本土神道教信仰多神論,導致日本妖怪文化盛行。更有趣的是,這些妖怪們還被賦予了人的色彩,它們並沒有絕對的善與惡,而是充滿了兩面性。「神道」認為萬物有靈,即使是最不被人注意的晨間雨露,也有露水神庇佑。也許正是在這種宗教文化的薰陶下,宮崎駿筆下才出現了那麼多或可愛或猙獰或恐怖的妖怪吧。
  •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連日本人的祖宗都70%來自中國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連日本人的祖宗都70%來自中國時間:2016-08-05 06:0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連日本人的祖宗都70%來自中國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中國盛產妖怪但為啥錢卻都讓別人給賺了?
  • 山海經|叫猙的獸五尾一角,叫畢方的鳥是火神,還有一種獸叫天狗
    今天讀《山海經》中的章莪山和陰山。章莪山上有獸叫猙,有鳥叫畢方;陰山上有獸叫天狗。章莪山在長留山向西兩百八十裡的地方。據考證,章莪山在今天的青海湖境內。《山海經》裡說,章莪山上不長草木,但是有很多精美的玉石,還有豐富的青綠色的玉石,而且章莪山上的東西都非常怪異。
  • 《山海經》異獸「可愛程度」排行榜,其中一種是愛情象徵
    《山海經》是一本古老的百科全書,它記載的上古神話故事,奠定了中國神話的基礎。它記載的神人和異國,具有考古和歷史研究價值。當然,最受關注的還是山海經異獸,它們有的兇猛異常,有的是治病的醫藥,有的還是珍稀美食。另外,還有一些山海經異獸具有寵物特徵。下面,我們列舉5種最適合當寵物的山海經異獸。
  • 日本最知名的妖怪,童年陰影的締造者——天狗
    譬如「日本三大妖怪」究竟是哪三位一直就眾說紛紜。就算是目前被人廣為接受的說法中,也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是小松和彥說法:酒吞童子、玉藻前、大嶽丸。二是多田克己說法:鬼、河童、天狗。以訛傳訛之下,還有過視酒吞童子、玉藻前和大天狗為「三大妖怪」的說法。究竟打算將哪一種說法奉為圭臬顯然不是我們要討論的課題,不過,要按照知名度排排坐那天狗一定毫不遜色於以上各位。好了,閒話少敘,咱們以下要說的正是天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