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就是日本『妖怪文化』的源頭?請細品這7種妖怪的形象

2020-12-09 漫夜譚

神話是華夏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而《山海經》便是古老神話體系中,遺留下來的瑰寶。

可惜的是,在科技文明興起的同時,中國古代神話領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影響近現代的中國人的神話內容,幾乎都出自於《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等文學著作。而對其根源卻鮮有人問津。

殊不知,在海的東側,山海經已經被悄悄改編發揚,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承繼。逐漸形成了日本極具特色的百鬼文化。

說起日本的百鬼文化,最重要的輸出內容便是漫畫和動畫領域。其中的宮崎駿的動畫、陰陽師等熱門IP,無一不是基於此成長起來的文化輸出內容。

說起日本的百鬼文化起源,早在奈良時代(唐中宗時期),日本遣唐使頻繁往來,學習中國文化,將大批的華夏經典帶入了日本。

經過考古發現,的確有奈良時代出土的《山海經》木簡。而到了平安時代,山海經的不同版本已經在日本流傳已久。

更巧的是,平安時代是日本妖怪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日本繪畫史上第一幅鬼怪畫作——《僻邪繪》就是在這個時代末期的產物。

在平安時代社會動蕩,也成為了妖魔文化發展的基礎。陰陽師便是從那個時期出現的。又到後來的鎌倉時代和室町時代,妖怪的形象逐漸出現了視覺化,各種繪卷層出不窮。

其中著名的《百鬼夜行繪卷》便是其中之一。

直到江戶時代,日本的妖怪文化發展到一個鼎盛時期。其中有一幅《圖畫百鬼夜行》橫空出世,成為了後世日本動漫產業的根基所在。幾乎所有的妖怪形象,都是以此為基礎刻畫的。

然而,日本妖怪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內核資糧,便是中國的山海經。

而且,有很多直接的證據。接下來,咱們逐一羅列分析。

第一種妖怪——九尾狐。

九尾狐是一種特殊的東方妖怪,在西方神話史上絕對找不到雷同的形象。無論日本、韓國,還是東南亞,都流傳著九尾狐的傳說。

然而,這種妖怪的源頭,便是來自於《山海經》的記載:其狀為狐有九尾,其音如嬰,能食人。

此後,大禹娶塗山氏、商紂王的寵妃妲己,都是以山海經中的九尾狐而來。

而日韓東南亞的九尾狐傳說,相對就晚得多。根據傳說,九尾狐妲己被斬首之後,元神不滅,遊走於東方世界。

比如,在日本平安時代,就有一位鳥羽天皇,娶了一位從唐朝來的美貌女人,叫做玉藻前。但沒過多久,鳥羽天皇開始病痛纏身。

那時候,一個著名的人物出現了。

日本傳說中著名的陰陽師——安倍晴明識破了九尾狐的身份,將其鎮壓在殺生石下。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九尾狐的傳說有多遠,都離不開山海經的本源。

第二種妖怪——天狗。

天狗在中國自古流傳,比如『天狗吃月』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來源,也是山海經。有相關山海經的註解中稱,天狗就是一顆流星,形體上跟狗很像,所以稱作天狗。

而日本的天狗也是著名的妖怪,跟河童、酒吞童子以及前文中提及的玉藻前並列。

實際上,日本的天狗有兩種形象,分為中世紀形象和近現代形象。但無論是哪種形象都與流星有關。而這種關聯,恰恰也是日本留學唐朝僧侶的思想結合產物。

因此,不難看出,天狗的這種妖怪,實際上也是來源於山海經。

第三種妖怪——旱魃。

在山海經中,旱魃是皇帝的女兒,面貌醜陋,卻心地善良。所到之處就會有大旱災。軒轅黃帝正是利用旱魃的這一能力,破除了蚩尤的暴雨,最終贏得了戰爭。

而在日本神話中,旱魃的能力於此如出一轍。只是形象上有所不同,這可能跟山海經流傳的版本差異有關。

但萬變不離其宗,旱魃的確是來自於山海經。

第四種妖怪——胴面。

這種妖怪形象沒有透露,只有一具身體,雙乳為母,揮舞著盾牌和武器。跟山海經中的刑天形象一模一樣。

第五種怪物——人魚。

東方神話體系中的人魚跟西方中的美人魚毫無關聯。因為,東方的人魚一般都是人頭魚身,而西方中的則是人的上半身和魚的下半身。

人魚的形象在山海經中多次出現,其形象跟日本的人魚妖怪形象一致。只是在日本的傳說中,人魚是一種預言災禍的妖怪,貼在家裡可以免除災禍。

第六種妖怪——燭陰。

在山海經中,燭陰又稱燭龍。是一位神格極高的存在,素有睜眼為晝,閉眼為夜,呼吸雲雨的能力。也可以稱為日月氣象的象徵。其主要形象為人首蛇身。

而到了日本,燭陰的形象並沒有發生多少變化,只是頭部變成了女性。與中國古時的吃人美人蛇很相似。

從某種方面而言,日本的燭陰是燭龍和美人蛇的結合體。從神格上也下降了不少。

第七種妖怪——足長手長。

在山海經中有兩個異人國度,分別為長臂國和長股國,都擅長捕魚。而在日本的妖怪文化中,也有一種擅長捕魚的怪物,叫做足長手長。

但只是通過想像就不難分析,這種妖怪其實就是長臂國和長股國國民的綜合體。

綜上所述,日本的妖怪文化與山海經息息相關,雖然不是完全復刻,但不可否認是一種承繼關係。

讓人感到很悲哀的是,這種古老的瑰寶文化在我國並沒有發展,反而被日本學去,當做文化輸出產業賺得盆滿缽滿。

而這種妖怪文化幾乎也成為了日本的文化標籤,而在國際上幾乎沒人去在乎山海經的這本奇書。

對此,您有什麼意見呢?

相關焦點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二、《山海經》東傳與日本 「妖怪文化」發展 《山海經》於奈良時代(相當於中國的隋唐)甚至於更早傳入日本。當時中日往來密切,日本曾十幾次派遣遣唐使來學習中國文化、制度,《山海經》就是在此時傳入日本,開始了其在日本千餘年的傳承、融合、借鑑之旅。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山海經》中有許多珍奇異獸和神話故事,而在唐朝的時候,隨著中日兩國的交流發展,《山海經》自然也流傳到日本。日本妖怪文化源頭是鳥山石燕所作的《畫圖百鬼夜行》,但在其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山海經》的影子。百鬼夜行,借鑑《山海經》的妖獸原型,經過獨特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日本妖怪文化。
  • 從奇書《山海經》看中國傳統「妖怪文化」
    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經校注》中說:「吾國古籍,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使地之權輿,乃神話之淵府。」《山海經》分為《山經》與《海經》兩大部分,其中記載了不少珍奇異獸,觀之仿佛讓人置身於魔幻世界,比如九條尾巴的九尾狐,魚身蛇尾的虎鮫,可以引發大水的長右等等。這些異獸無疑就是中國傳統「妖怪文化」的起源。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為什麼日本妖怪能夠風靡全球,其源頭中國妖怪卻連國人自己都幾乎遺忘了呢?張雲的《中國妖怪故事》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張雲自號「搜神館主」,出版過多部妖怪題材的小說,他痛心中國妖怪文化的沒落,致力於發揚悠久的中國妖怪文化。
  •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
    據說,日本境內有四百至六百種妖怪形形色色,構成了日本文化的豐富內涵 事實上,由於日本受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其境內形形色色的妖怪中究其源頭有百分之七十來自中國而源自其本土的正宗妖怪細究起來卻少的可憐>就是擷取了中國道家「物久成精」的概念物品因不再使用而被魂靈附著變成妖怪比如木魅、塗佛、骨傘、塵冢怪王、文車妖妃等還有一部分妖怪則是從中國神話傳說或文學作品中的妖怪演化而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的千古奇書《山海經》
  • 妖怪世界圖鑑,日本宮崎駿VS中國《山海經》誰更勝一籌?
    如果非要細分,這些妖怪從風格和來源上看大致分為三種:1.來自於日本的民間傳說《千與千尋》《龍貓》《幽靈公主》中不少角色都是根據日本傳統的妖怪形象來塑造的,比如高鼻大眼的湯婆婆,竟然能夠展開雙翼飛翔,這個形象就是基於日本妖怪中法術高強的
  • 日本妖怪文化
    大家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善於模仿、學習,然後經常把事情做到極致。說到日本的妖怪文化不得不提到兩本書,《怪奇鳥獸圖鑑》和《百鬼夜行圖》。在日本奈良時代,我國的唐朝《山海經》傳入日本後,書中的奇幻怪物就在日本紮下根來。尤其《怪奇鳥獸圖鑑》的繪本內容大多數都出自《山海經》。
  •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34;估計不少觀眾都對於《西遊記》故事中的這句臺詞印象深刻。不僅在中國許多玄幻小說中演繹出了不少妖怪形象,在許多日本動漫中也流行&34;,或者可以稱之為&34;。在《日本妖怪物語》中,各式各樣的妖怪被分門別類地記述了下來,形成了一套比較全面的妖怪文化體系。
  • 日本的著名妖怪,原型都來自《山海經》,不愧是上古奇書
    日本是一個盛傳妖怪的國家,各種各樣的詭異怪談,各種各樣的妖怪故事。不過雖然日本是一個妖怪文化很濃的地方,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日本的本土妖怪其實非常少。在日本的妖怪傳說中,有70%左右的妖怪其實是從中國「進口」的,還有20%來自印度,只有剩下的大概10%左右,是土生土長的日本妖怪。
  • 日本鬼怪文化雖興盛,源頭卻在中國,看看山海經神獸你就明白了!
    日本的妖怪有多興盛 看看這些作品,以及現在的《陰陽師》的遊戲,京極夏彥的《巷說百物語》、水木茂的《妖怪大全》,以及《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 就像說起動漫大家會先想到日本,那麼提起鬼怪,大家會想到日本的陰陽師一樣。
  • 「妖怪,哪裡走?!」讓俺扒一扒你祖宗十八代即中國古代妖怪文化
    妖怪文化起源於原始社會,最初產生於人類社會對自然現象如風雨雷電和毒蛇猛獸的敬畏,受萬物有靈思想誘導。由於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認知能力有限,當面對比自身強大的自然力量、動物或事物時,無法用常理去理解解釋自然現象、甚至是不同尋常的事物和動物時,就會心生恐懼、害怕、敬畏甚至信仰,從而產生「妖怪」、「神靈」等信仰,逐漸衍生出信仰體系,原始宗教便是妖怪文化的源頭。
  • 從《中國妖怪故事》到《山海經世界》,我支持中國妖怪文學的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搜狐文化2020年度評選中一舉榮獲「十大人氣好書」和「界面新聞年度薦書」的《中國妖怪故事》作者張雲在自序中提到,促使他整理出這本中國「妖怪大辭典」的,是一次偶然:好多年前,張雲去參觀一個動漫展,看到一群孩子穿著各式各樣的漂亮衣服,興高採烈,其中就有不少打扮成妖怪的。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您的支持將是我最大的動力。2016年,網易上線了手遊《陰陽師》,立即便在我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同時,《陰陽師》背後的各種日本妖怪文化也在玩家中流行起來,隨即日本的「妖怪文化熱潮」藉助遊戲橫掃日本甚至世界。
  • 牆裡開花牆外香,源自中國卻揚名日本的妖怪文化
    自此之後,日本逐漸出現了木刻版《山海經》,效仿版《和制山海經》,還有被譽為「日本《山海經》」 的《怪奇鳥獸圖卷》。平安時代,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頻繁,日本的妖怪文化也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現今流傳下來的約600種妖怪,均來自平安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陰陽師作為一種職業,應運而生。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九尾狐,我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生物,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作為與王母一同出現的神獸,是祥瑞與子孫興旺的象徵。而傳至日本後,具備了新的面貌,頻繁地在善惡之間轉化。再如天狗,原是來自《山海經》中的犬怪,傳到日本後,漸漸和佛教中的天魔、道教中的山神等結合起來,融合成為現代的形象。
  • 日本妖怪文化:大天狗?玉藻前?你pick哪個妖怪呢
    1對於玩過《陰陽師》的小夥伴們來說,雪女、玉藻前、座敷童子、八岐大蛇……這些日本神話中的妖怪應該都很熟悉。今天,就讓老狼來帶大家了解了解日本的妖怪文化。2在講妖怪文化之前,我們得了解一下日本的起源神話。中國有女媧造人、西方有上帝創世紀,在日本自然也有他們的起源之神。
  • 從鳥山石燕到水木茂:日本妖怪文化發展報告
    鳥山石燕筆下的百鬼夜行網易匠心巨製,自研國民級手遊《陰陽師》靠一己之力,在中國市場打開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大門。先前我有專門介紹百鬼夜行的文章,但思慮再三,總覺得缺少一個源頭。今天就來給朋友們講一講日本妖怪文化的根,以及整個妖怪文化的發展歷程。就像之前我提到的,很多日本妖怪都能在中國志怪傳說裡找到原型。
  • 日本妖怪文化:為什麼武力值一般的滑頭鬼能當上妖怪大首領
    中國豐厚的民俗文化曾催生過像《山海經》、《西遊記》、《聊齋志異》、《初刻拍案驚奇》等有趣文學作品,這一點類似日本的妖怪文化。這樣的妖怪文化展現了屬於市井階級的價值觀和豐富想像力。可惜,建國後,天朝文化局有規定,一切妖魔鬼怪不準成精,類似作品也多少受到打壓。
  • 為什麼日本妖怪風靡全球,中國妖怪卻鮮為人知?
    以《妖怪學講義》、《妖怪大全》為代表的日本妖怪學專著和繪本記載的妖怪多數都是從中國漂洋過海而來,在日本這片土地上經過歷史和民間的演繹變得本土化。小泉八雲曾在《怪談·奇譚》中記錄了一種名為「轆轤首」的長頸妖怪,它們通常以女人形象示人,夜間脖子會伸長,就像井邊打水時使用的轆轤一樣伸縮自如。和「轆轤首」相似的,還有一種名為「飛頭蠻」的長頸妖怪。
  • 百鬼夜行,漫談日本妖怪文化
    在日本有一種很特別的文化-妖怪文化,日本多山多水,而且地震、颱風、海嘯、火山等自然災害頻發,這樣複雜多變的地理及自然環境,使得日本的先民們對大自然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感,當時人們又無法解釋這些自然現象,他們就開始充分地發揮想像力,創造出很多的妖怪形象,最早的妖怪文化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繩紋時代,差不多就是我們三皇五帝的神話時期,到了平安時代,大概是公元八世紀到12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