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作者不詳,何時所作不詳,成書幾時亦不詳,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此書並非是在一個時代成的書,其中包含了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話等各種內容。
再加上它的這三個不詳,《山海經》無疑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引得中外學者樂此不疲的研究。
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經校注》中說:「吾國古籍,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使地之權輿,乃神話之淵府。」
《山海經》分為《山經》與《海經》兩大部分,其中記載了不少珍奇異獸,觀之仿佛讓人置身於魔幻世界,比如九條尾巴的九尾狐,魚身蛇尾的虎鮫,可以引發大水的長右等等。
這些異獸無疑就是中國傳統「妖怪文化」的起源。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古人認為一切不合乎常理,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的東西,便統稱為「妖怪」。
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妖怪,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在「妖怪文化」裡世間萬物皆可以成妖,孫悟空不就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石猴嗎?
傳統文化中的「妖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種類:
一、動物成妖
動物類的妖怪,恐怕是《山海經》中記載的最多的妖怪種類,比如《南山經》中能引發大旱的顒鳥,偷小孩的鬼車,還有被世人稱之為孫悟空原型的猿類妖怪無支祁,最後被大禹降服。
還有形狀似魚,膚色斑斕如虎的虎蛟,據說是沙僧的原型,星爺電影《西遊降魔篇》中出現的那一條大魚,正是虎蛟。
這僅僅是《山海經》裡諸多動物妖怪中的幾個,《山海經》奠定的以崑崙體系為代表的神話思維,以及各種妖怪異獸,也影響著後世的志怪小說。
後世的很多文學作品,包括現在的影視劇中,出現的妖怪,大多數都受《山海經》的影響。
像《莊子》、《離騷》、《西遊記》、《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鏡花緣》、《紅樓夢》等,這些文學作品裡所描繪的神仙、女鬼、妖怪、精怪、神魔等等,都能找到《山海經》的影子。
除了上面說過的《西遊記》,還有諸位最為熟悉的《莊子·逍遙遊》中講述的鯤鵬,其實就是《山海經》裡上古神話中的風神和海神禺強的化身,除此之外《搜神記》裡也有過禺強的記載。
二、植物成妖
植物成妖的是少數,相信能勾起諸位記憶的,應該就是《西遊記》中的孤直公(柏)、凌空子(檜)、拂雲叟(竹)、赤身鬼(楓)、杏仙(杏)這幾位了。
在《山海經》中記載的植物系妖怪並不多,而最為著名的當屬度朔山那一棵大桃樹了。
《山海經》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善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
據《山海經》記載,這棵大桃樹有驅邪避兇之功效,後世一些文學作品之中的桃木闢邪,就是由此而來。
三、其他
除了妖怪和植物之外,《山海經》還記載了一些其他的妖怪,比如人死後化作的精衛鳥和旱魃等等。
以上的這一些便是《山海經》中「妖怪」的簡要敘述,一部《山海經》成為了「妖怪文化」源頭,影響了後世許多文學作品,甚至連日本的妖怪文化,也深受《山海經》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