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奇書《山海經》看中國傳統「妖怪文化」

2021-01-09 墨雅文化

《山海經》作者不詳,何時所作不詳,成書幾時亦不詳,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此書並非是在一個時代成的書,其中包含了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話等各種內容。

再加上它的這三個不詳,《山海經》無疑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引得中外學者樂此不疲的研究。

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經校注》中說:「吾國古籍,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使地之權輿,乃神話之淵府。」

《山海經》分為《山經》與《海經》兩大部分,其中記載了不少珍奇異獸,觀之仿佛讓人置身於魔幻世界,比如九條尾巴的九尾狐,魚身蛇尾的虎鮫,可以引發大水的長右等等。

這些異獸無疑就是中國傳統「妖怪文化」的起源。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古人認為一切不合乎常理,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的東西,便統稱為「妖怪」。

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妖怪,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在「妖怪文化」裡世間萬物皆可以成妖,孫悟空不就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石猴嗎?

傳統文化中的「妖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種類:

一、動物成妖

動物類的妖怪,恐怕是《山海經》中記載的最多的妖怪種類,比如《南山經》中能引發大旱的顒鳥,偷小孩的鬼車,還有被世人稱之為孫悟空原型的猿類妖怪無支祁,最後被大禹降服。

還有形狀似魚,膚色斑斕如虎的虎蛟,據說是沙僧的原型,星爺電影《西遊降魔篇》中出現的那一條大魚,正是虎蛟。

這僅僅是《山海經》裡諸多動物妖怪中的幾個,《山海經》奠定的以崑崙體系為代表的神話思維,以及各種妖怪異獸,也影響著後世的志怪小說。

後世的很多文學作品,包括現在的影視劇中,出現的妖怪,大多數都受《山海經》的影響。

像《莊子》、《離騷》、《西遊記》、《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鏡花緣》、《紅樓夢》等,這些文學作品裡所描繪的神仙、女鬼、妖怪、精怪、神魔等等,都能找到《山海經》的影子。

除了上面說過的《西遊記》,還有諸位最為熟悉的《莊子·逍遙遊》中講述的鯤鵬,其實就是《山海經》裡上古神話中的風神和海神禺強的化身,除此之外《搜神記》裡也有過禺強的記載。

二、植物成妖

植物成妖的是少數,相信能勾起諸位記憶的,應該就是《西遊記》中的孤直公(柏)、凌空子(檜)、拂雲叟(竹)、赤身鬼(楓)、杏仙(杏)這幾位了。

在《山海經》中記載的植物系妖怪並不多,而最為著名的當屬度朔山那一棵大桃樹了。

《山海經》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善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

據《山海經》記載,這棵大桃樹有驅邪避兇之功效,後世一些文學作品之中的桃木闢邪,就是由此而來。

三、其他

除了妖怪和植物之外,《山海經》還記載了一些其他的妖怪,比如人死後化作的精衛鳥和旱魃等等。

以上的這一些便是《山海經》中「妖怪」的簡要敘述,一部《山海經》成為了「妖怪文化」源頭,影響了後世許多文學作品,甚至連日本的妖怪文化,也深受《山海經》影響。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奇書,書中包含著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後世普遍認為,《山海經》其實只是一本地理書,對中國古代地理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然而,《山海經》對後世的影響遠不止在地理方面。
  • 上古奇書《山海經》:裡面的上古神獸充分滿足孩子的想像力
    中國孩子的童年都離不開神話故事,誰小時候沒聽過幾個神話故事呢?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這些年,我們在影視劇裡見到的大部分妖怪,並非編劇想像力的產物,也是源自同一本妖怪參考書——《山海經》。
  • 《山海經》就是日本『妖怪文化』的源頭?請細品這7種妖怪的形象
    然而,日本妖怪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內核資糧,便是中國的山海經。而且,有很多直接的證據。接下來,咱們逐一羅列分析。第一種妖怪——九尾狐。九尾狐是一種特殊的東方妖怪,在西方神話史上絕對找不到雷同的形象。
  • 妖怪世界圖鑑,日本宮崎駿VS中國《山海經》誰更勝一籌?
    其實,這些可愛的妖怪們並不只是想像的產物,而是來源於日本妖怪神話傳統。放眼整個世界,拼妖怪的豐富程度、想像的瑰麗魔幻,大概只有中國的《山海經》能夠一較高下了!日本雖然受中國文化影響極深,但其本土神道教信仰多神論,導致日本妖怪文化盛行。更有趣的是,這些妖怪們還被賦予了人的色彩,它們並沒有絕對的善與惡,而是充滿了兩面性。「神道」認為萬物有靈,即使是最不被人注意的晨間雨露,也有露水神庇佑。也許正是在這種宗教文化的薰陶下,宮崎駿筆下才出現了那麼多或可愛或猙獰或恐怖的妖怪吧。
  • 日本鬼怪文化雖興盛,源頭卻在中國,看看山海經神獸你就明白了!
    但是有一個事實是,鬼怪也是一種文化的存在,它是有淵源的。日本妖怪種類有非常多,數量有6、7百種,但是這些妖怪的原型,只有10%來自日本,70%都來自中國。封建社會日本是中國的附屬,其實他們很多妖怪都不是「本地妖怪」,都是中國出口過去的。 為什麼大部分妖怪的原型都來自中國呢?
  • 日本的著名妖怪,原型都來自《山海經》,不愧是上古奇書
    日本是一個盛傳妖怪的國家,各種各樣的詭異怪談,各種各樣的妖怪故事。不過雖然日本是一個妖怪文化很濃的地方,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日本的本土妖怪其實非常少。在日本的妖怪傳說中,有70%左右的妖怪其實是從中國「進口」的,還有20%來自印度,只有剩下的大概10%左右,是土生土長的日本妖怪。
  • 關於《山海經》與日本 「妖怪文化」的對照研究
    二、《山海經》東傳與日本 「妖怪文化」發展 《山海經》於奈良時代(相當於中國的隋唐)甚至於更早傳入日本。當時中日往來密切,日本曾十幾次派遣遣唐使來學習中國文化、制度,《山海經》就是在此時傳入日本,開始了其在日本千餘年的傳承、融合、借鑑之旅。
  • 《山海經》記載了2個妖怪,在中國混不下去,逃到日本卻成為傳奇
    中國有5000多年的文化歷史,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文學作品,很多周邊國家受其影響極深。尤其是唐朝時期,周邊文化交流十分繁盛,此文化輸出力度也就比較大。神話中的兩個妖怪,在國內混不下去逃到日本,結果卻成了傳奇妖王古語有云「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 妖怪,是傳統文化裡承載著無限想像力的符號
    從最早的《山海經》到《搜神記》再到秦代的《聊齋志異》,妖怪的傳說大量存在著。這些關於妖精鬼怪的記載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盛開的一朵璀璨的花朵。自號「搜神館主」的作家張雲,也是位嗜妖如命的主。自幼就對中國的妖怪文化情有獨鍾,他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在典籍中搜集、整理各種妖怪故事,並參考各種民間傳說、地方志等,結合自己的研究加工,形成了這本《中國妖怪故事(全集)》。
  • 牆裡開花牆外香,源自中國卻揚名日本的妖怪文化
    自此之後,日本逐漸出現了木刻版《山海經》,效仿版《和制山海經》,還有被譽為「日本《山海經》」 的《怪奇鳥獸圖卷》。平安時代,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頻繁,日本的妖怪文化也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現今流傳下來的約600種妖怪,均來自平安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陰陽師作為一種職業,應運而生。
  • 《山海經》:一部讓史學家、文學家、醫學家、民俗學家驚嘆的奇書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最具有獨特風格的一本「奇書」,就是從上古時期開始流傳至今的《山海經》了。這本書的具體作者不詳,成書的目的不詳,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也無從考證。不過《山海經》的影響很大,魯迅先生認為這本書是「、方士之書」,那麼《山海經》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老一輩的人信仰和敬畏妖怪鬼神,尤其體現在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化中,如清明節、中元節和喪葬文化等。清明節要祭奠先祖,其中便有人們需要遵守的習俗和不能觸碰的忌諱。中元節,又名鬼節,顯然和妖怪文化脫不了干係。而喪葬文化和妖怪、鬼神有關的習俗就更多,這都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文化。
  • 他畫了6隻山海經妖怪,憑什麼拍出122萬?專家:你看妖怪的表情
    至於《山海經》的作者已無從知曉,但它是我國先秦時期的重要古籍,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裡面所講到的神怪畏獸多達400多個。現今可見的最早版本是晉代時期著名的文學家郭璞的《山海經傳》,郭璞版本的《山海經傳》是帶有注、贊、圖的,不過其中的原圖卻早已經失傳,現所知道的山海經附圖,均為單幅插圖,沒有涉及到地理方位。
  • 從《中國妖怪故事》到《山海經世界》,我支持中國妖怪文學的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搜狐文化2020年度評選中一舉榮獲「十大人氣好書」和「界面新聞年度薦書」的《中國妖怪故事》作者張雲在自序中提到,促使他整理出這本中國「妖怪大辭典」的,是一次偶然:好多年前,張雲去參觀一個動漫展,看到一群孩子穿著各式各樣的漂亮衣服,興高採烈,其中就有不少打扮成妖怪的。
  • 山海經中明明是中國土生土長的異獸,卻成了日本的三大妖怪之首?
    天狗在中國的神話形象:其實,在起初《山海經》文本中描述的天狗是一隻御兇的瑞獸,可能是真實存在的生物,而並非天上的狗。在郭璞《山海經》註解中,開始引入天狗是彗星的看法——「天狗所止地盡傾,餘光燭天為流星,長數十丈,其疾如風,其聲如雷,其光如電」,認為天狗是古代的流星或者彗星隕落的情景。
  • 他畫了6隻山海經妖怪,卻賣了122萬,有的很可愛,有的很「嚇人」
    我國的神話故事林林總總,而要說起最古老的奇書,《山海經》可是首屈一指。《山海經》一書共有18卷,分為山經5卷,海經13卷,其中有神秘的山川、地理、民俗,還有很多奇異的怪獸。其中要屬《山海經·六怪》的畫冊最為著名,在這本畫冊中,作者分別描述了海狗精、山魈(xiāo)、木客、魚精、八部卒、夔罔(kuí wǎng)兩這6個妖怪,畫的那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 上古奇書《山海經》,究竟是何人所著?大量神話,又在傳遞什麼?
    從書名看來,有山,有海,「經」是專著的意思,從字面意思上看,這可是本地理書,而不是一本小說提出這個問題並不奇怪,因為從古自今,對於《山海經》這本先秦奇書的分類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因為《山海經》這本上古奇書,涉及了眾多的領域與行業,《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山經》五卷,《海經八卷》、《海經》八卷,
  • 日本動畫中「妖怪」的區域性來自中國的《山海經》
    事實上「百鬼夜行」不是來自日本,而是來自中國的《山海經》。《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一本奇書,他包含了民俗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產品、醫藥、祭祀等。後人普遍認為《山海經》實際上只是一本地方性的書,對中國古代地理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然而《山海經》對後代的影響遠不止地理上的影響。
  • 天下奇書《山海經》,到底寫了什麼?如何更好地讀懂它?
    包羅萬象的千古奇書 即使你不了解《山海經》,你也不可能不知道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它們被寫進語文課本,從小學時代就印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記憶深處,而這些成語的出處全部都是《山海經》。
  • 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的奇獸,原來是現實中的這些生物,好神奇
    中國第一部集中記錄神話片段和原始思維的奇書曰《山海經》,是極其富有象徵意味的。它以山海之所經,歷述怪獸異人的地域分布和由此產生的神話和巫術的幻想,進而成為百世神異思維的經典。它呼喚著山川湖海的精靈和魂魄,使中國神話幻想在滋生和筆錄的早期,就粘附著泥土和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