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尋味街頭巷尾,探知鄉村秘境,與湖南一起,讓周末更有趣。我們拒絕四平八穩的常規推薦,以旅遊記者的視角,深入湖南縣域,帶你發現鮮為人知的美景,獻上獨一無二的旅遊攻略。
每一期,我們將去到一個目的地,完成一項任務。帶著這項任務尋找美景,帶你了解當地最有趣的打卡方式,翔實好玩的攻略,以便於你迢迢而來時,能更加享受美景。這期,我們在長沙城裡當回驢友,不走尋常路,順嶽麓山後山的蜿蜒小道徒步登山,林深通幽,景隨心生,嶽麓山原來還藏掖著有趣的一面 。
雨後放晴,從後上登頂嶽麓山。
紅網時刻記者 戴科 長沙報導
嶽麓山的後方,對面即是梅溪湖和桃花嶺公園。
你爬過嶽麓山?
WHAT?當同事問我有沒有爬過嶽麓山的那四分之一秒的瞬間,我覺這是一種侮辱!夾著大分貝笑聲的那種侮辱!
作為一個長沙還未開啟地鐵時代,就已經在此奮鬥的職業打工靚仔,我義正詞嚴道,「雖然我沒錢去賀龍體育館看過一場演唱會,沒錢去解放西路的酒吧喝上一口啤酒,但是,這不要門票的嶽麓山我難道還……」
那,從後山爬過嗎~?
後山?最怕空氣突然地寧靜啊,吐出這道死亡追問,同事的嘴角微微上揚,我有理由相信,他從我的眼神中捕捉到了逐漸膨脹的迷茫。敗了~
我雖然不好動,但不代表足下走過的路不夠長。故作努力思索著,「市四醫院、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市四醫院、湖南大學……」念經一樣,叨來復去都是市民遊客常走的路,就是念不出一句後山的路來……
西二環旁邊,從桃花嶺的對面上山。
一個城市呆久了,周而復始的生活方式容易「犯罪」,不經意間給人打了針麻醉劑,一切的一切變得索然無味,提不起興趣。
新鮮的事總是讓人有種「好奇害死貓」的衝動,這次,從後山登頂嶽麓山,拯救內心的「不安分」。
上山的路,要的就是這份不「友好」。
從西二環下了輔道,瞧見碩大的桃花嶺東大門字樣的岔口後,沿岔口一路而行。拆遷之地,荒涼!讓人迷路的荒涼!
「收舊手機、舊冰箱、舊電視機……」不知往哪上山的時候,這聲音甭提多好聽。
一個喇叭,循環播放,能到這地方來收東西,樹蔭下擺弄著手機的老伯,乍一看,難免讓人覺得不務正業。
幾番閒談,方知老伯正是附近已經拆遷的居民,算是問對人了。此時,我對上一秒的不務正業也有了新的見解。
密林深處,皆是路。
青苔。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魯迅:對,我說過!)
後山有無數條路可以上嶽麓山頂,這份誇張也證實同事所言,路多了去了。老伯指著前方拐角處的陡直階梯道,這天要是再熱一點吧,晚上就有很多人從這裡走夜路上山。「路又不好走,也不知道他們上去幹嘛。」呵呵,多可愛的老伯。
順路上山,因為隔夜剛下過一場大雨,雖然當日天空早早放晴,林中需要攀爬的泥濘小路還是略滑,需謹慎前行。沿途的岔路,皆往右前行,一路蕨草青苔,一路葉影鳥語,陽光透過婆娑的密林,眯眼便是一道七彩光暈。
行至半山腰,通上山頂的路便只剩這條頗為陡峭的亂石路。
行至半山腰,通上山頂的路便只剩一條,直通山頂古炮臺。稍作休整之餘,往來徒步的市民過去了好幾撥。
「我們從財經學院那邊上來」「從黨校那邊開始爬的」「跟你們一樣,從桃花嶺那邊上來」……這邊上山的就很熱鬧了,打哪裡上山幾撥人都不帶重樣的。
從半山腰前往古炮臺,這條道相比嶽麓山常規的徒步道路,顯得就有點甚是不「友好」了,陡峭的道路上,亂石突兀,參差不齊,下腳都需提前思索。尤其是下山,對膝蓋和小腿也是一個考驗。
樹根成了天然的階梯。
行至山頂,熙熙攘攘的人群行走在景區大道,山腳的老伯可能不明白,為何那些人一定要從後山爬嶽麓山?
這燈火霓虹的都市,似一座無形的樊籠,快節奏的生活壓榨著有限的空閒,能抽一段時光,相約親朋,尋一處僻靜,怡然自得,那裡便是彼此心中的「詩與遠方」。
換條道路,風景自隨人心,換種心境,老酒也能品出新味。人生是一副無邊界的拼圖,日子越長,色彩越是斑斕。從後山登嶽麓山,喚醒你的「不安分」。
後山登嶽麓山攻略:
交通:路口眾多,可就近徒步;
提醒:
1、後山多為小路,沒有護欄等安全設施,需謹慎而行;
2、黨校上山道路較為陡峭,難度較大;
3、道路亂石較多,對體力有一定的要求,儘量穿戴徒步工具;
4、避免夜晚出行;(夜間多為業餘徒步愛好者結伴而行,有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路。)
5、雨天及雨後道路溼滑,不宜出行。
來源:紅網
作者:戴 科
編輯:戴科
本文為旅遊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tour.rednet.cn/content/2020/05/28/729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