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叫「全腦開發」的教育培訓活動非常流行,似乎學了這個,就真的可以變成「天才少年」。據媒體報導,「全腦開發」的培訓班聲稱:「課程基於量子力學理論,能讓孩子蒙眼識字、過目不忘。」這些課程的收費不菲,動輒上萬元的課程費,對很多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樂此不疲,對課程宣傳的「效果」深信不疑。
其實,之前一度在輿論場上引發爭議的「量子閱讀」培訓課程,也打著「培養神童」「讓人過目不忘」之類的旗號,最終證明是偽科學的宣傳,是騙子賺取暴利的伎倆。如今這個「全腦開發」,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的手法。
這其中的盈利套路,主要體現在利用信息壁壘,製造課程的噱頭。一提起什麼「量子力學」,多數家長就會覺得「高大上」,真正有意識或有能力細細查驗其中科學成分的人,終究是極少數。而在商家急火猛攻式的宣傳後,一些家長也喪失了辨別真偽的能力,從而陷入了商家的騙局。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怪罪家長們對偽科學辨別能力較低,從心理學上看,很多人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的念頭,去看待這些課程的。歸根結底,這還是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太強烈所致的結果,只要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和學習水平,什麼奇葩做法都可以嘗試。這些培訓機構就是吃準了家長這些強烈的需求,才敢一個個「獅子大開口」,怎麼玄乎怎麼吹,進而收割家長們的「智商稅」。
另外,入場門檻較低,缺乏行業標準,相關部門的監管機制匱乏,都是導致這類「全腦開發」培訓機構迅速誇張與賺取暴利的因素。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這類培訓班不僅沒有把資本和精力用在科學的課程研發工作上,反而想著怎麼忽悠客戶,吹噓自己的「療效」,實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等真相大白後,這些商家在名利上都會遭到損害,這是一樁賠本的買賣,明智的人都不會這樣做。
人類大腦潛力的開發,在科學上是有依據可循的。通過一定的科學輔助,幫助未成年人提高學習能力,也並非不可能。但是,目前任何教育方法,都不可能讓人做到過目不忘,至於蒙眼識字,更是天方夜譚,經不起任何科學層面的驗證。作為家長,應該對此有理性和清晰的認識。
每個孩子的天賦資質不同,真正的「神童」是極其罕見的,教育與成長之路沒有捷徑可走。只有經過刻苦的學習與訓練,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能成為有用之才。如果絕大多數家長都能正視這個問題,這類收「智商稅」的教育機構自然也不會再有生存空間,這類奇葩現象也會越來越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