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全腦開發」又來了,收智商稅的騙局為何總有市場?

2021-01-17 澎湃新聞

最近,一種叫「全腦開發」的教育培訓活動非常流行,似乎學了這個,就真的可以變成「天才少年」。據媒體報導,「全腦開發」的培訓班聲稱:「課程基於量子力學理論,能讓孩子蒙眼識字、過目不忘。」這些課程的收費不菲,動輒上萬元的課程費,對很多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樂此不疲,對課程宣傳的「效果」深信不疑。

其實,之前一度在輿論場上引發爭議的「量子閱讀」培訓課程,也打著「培養神童」「讓人過目不忘」之類的旗號,最終證明是偽科學的宣傳,是騙子賺取暴利的伎倆。如今這個「全腦開發」,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的手法。

這其中的盈利套路,主要體現在利用信息壁壘,製造課程的噱頭。一提起什麼「量子力學」,多數家長就會覺得「高大上」,真正有意識或有能力細細查驗其中科學成分的人,終究是極少數。而在商家急火猛攻式的宣傳後,一些家長也喪失了辨別真偽的能力,從而陷入了商家的騙局。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怪罪家長們對偽科學辨別能力較低,從心理學上看,很多人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的念頭,去看待這些課程的。歸根結底,這還是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太強烈所致的結果,只要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和學習水平,什麼奇葩做法都可以嘗試。這些培訓機構就是吃準了家長這些強烈的需求,才敢一個個「獅子大開口」,怎麼玄乎怎麼吹,進而收割家長們的「智商稅」。

另外,入場門檻較低,缺乏行業標準,相關部門的監管機制匱乏,都是導致這類「全腦開發」培訓機構迅速誇張與賺取暴利的因素。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這類培訓班不僅沒有把資本和精力用在科學的課程研發工作上,反而想著怎麼忽悠客戶,吹噓自己的「療效」,實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等真相大白後,這些商家在名利上都會遭到損害,這是一樁賠本的買賣,明智的人都不會這樣做。

人類大腦潛力的開發,在科學上是有依據可循的。通過一定的科學輔助,幫助未成年人提高學習能力,也並非不可能。但是,目前任何教育方法,都不可能讓人做到過目不忘,至於蒙眼識字,更是天方夜譚,經不起任何科學層面的驗證。作為家長,應該對此有理性和清晰的認識。

每個孩子的天賦資質不同,真正的「神童」是極其罕見的,教育與成長之路沒有捷徑可走。只有經過刻苦的學習與訓練,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能成為有用之才。如果絕大多數家長都能正視這個問題,這類收「智商稅」的教育機構自然也不會再有生存空間,這類奇葩現象也會越來越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全腦開發」重出江湖:別再讓神童鬧劇重現
    近日,有記者在山西多地採訪發現,一種打著「全腦開發」旗號的培訓班,陸續在暑假來臨前後恢復營業。培訓方聲稱,其課程基於量子力學理論,能讓孩子「蒙眼識字、過目不忘」。因此,儘管收費動輒上萬元,這類培訓班仍受到眾多家長追捧。
  • 過度沉迷於網絡佔卜 只會被收智商稅
    與傳統的迷信騙局相比,網絡佔卜所倚賴的心理效應並無多大不同。比如,人們很容易相信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並會對模稜兩可的表述進行主觀驗證,尋找符合自己的部分進行匹配。「你時而外向活潑,時而沉靜內斂」「你表面隨和、內心固執,有時也很懂變通」……任誰看到這樣覆蓋面極廣的表述,都會覺得好像有幾分道理。
  • 用網絡佔卜「劇透」人生 只會被收智商稅
    與傳統的迷信騙局相比,網絡佔卜所倚賴的心理效應並無多大不同。比如,人們很容易相信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並會對模稜兩可的表述進行主觀驗證,尋找符合自己的部分進行匹配。「你時而外向活潑,時而沉靜內斂」「你表面隨和、內心固執,有時也很懂變通」……任誰看到這樣覆蓋面極廣的表述,都會覺得好像有幾分道理。
  • 全腦開發緣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如何消除廣大家長的「捷徑」情結
    由於多數人慣用手為右手,對應的是左腦,一時間「開發右腦」的學說甚囂塵上。儘管隨後的科學研究推翻了「左右腦分工理論」,作為無木之本的「右腦開發」體系,卻在換了一個「全腦開發」的新馬甲後,頑強地生存下來。按照一些培訓機構的說法,通過全腦開發能夠讓孩子獲得超感知力,實現蒙眼識字、閃電閱讀、過目不忘。但自然科學研究表明,眼睛之外的身體部位,是無法看到事物的。
  • 量子速讀、腦波耳機、蒙眼識字…偽科學教育騙局為何屢禁不止?|...
    今年暑期以來,仍然有不少機構打著「全腦開發」的旗號繼續在教育市場上招搖,也仍有不少家長追捧。「全腦開發」教育亂象一、「七天成詩人,蒙眼能辯色」,課程竟是打坐冥想和蹲馬步早在2017年,主打「腦開發」的上海「腦立方」(以下簡稱「腦立方」)就被曝存在虛假宣傳。後被監管部門勒令關停,並賠付家長所有費用。
  • 開發「超感知力」實現「蒙眼識字」?「全腦開發」暑期再現
    「全腦開發」真有那麼神奇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收費近兩萬,兩天變「神童」近日,記者前往太原市一家「全腦開發」培訓機構採訪。在「道蒙開智全腦潛能開發」幾個不起眼小字的指示下,記者來到了該機構的一家教學點。這家培訓機構從6月4日起恢復線下培訓,暑期更有不少家長前來諮詢。
  • 盲盒被指收智商稅 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它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原標題:盲盒被指收智商稅,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它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泡泡瑪特赴港上市!」看到這條消息,不少人第一反應:「泡泡瑪特是啥東東?」
  • 「全腦開發」培訓機構:家長花兩萬元給孩子「開天眼」?
    在暗訪某全腦開發培訓機構的視頻資料畫面中,一個小女孩坐在桌前,頭上用黑色的眼罩蒙住雙眼,雙手摸著桌面上一張張帶有圖畫的卡片。在摸到卡片後,女孩便可準確說出卡片上畫著的圖像。「鸚鵡。」 「海豚。」 「獅子。」 「大象。」
  • 中國全腦開發教育發展現狀淺析
    近年來全腦教育、全腦開發等理念在國內不斷發展和演變,尤其是自2015年以來,中國緊隨世界先進國家腳步,具有中國特色的「腦科學」計劃接踵而至。除了科技與醫療領域的研究,中國腦計劃最大的特色是「基於腦」、「適於腦」的腦科學教育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 重量近8兩,環保又花哨的AirPods Max要收智商稅?
    一款耳機做出125種配色,蘋果到底有多瘋狂?昨晚,蘋果正式上線首款頭戴式無線耳機AirPods Max,目前共有深空灰色、銀色、粉色、綠色和天藍色5種顏色,官方售價高達4399元!目前這款耳機已經可以預定,將於12月15日正式發售。
  • 我說結婚要買個鑽石戒指,你卻說鑽石是個世紀大騙局
    但是我老公又覺得這樣不好,彩禮給了就是我的錢了,所以他就決定用他自己的錢來給我買。我老公其實還沒有工作,就是這幾年研究生攢下來的補貼、獎學金、生活費,一共有兩萬多,加上之前彩禮的錢拿去理財利息賺了七八千。
  • 別讓「全腦開發」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
    「你的孩子與天才的距離,只差一套潛能開發方案!」「只需兩天時間,就能獲得『超感知力』。」「讓你的孩子實現『蒙眼識字』『閃電閱讀』『過目不忘』。」 ……記者在山西多地採訪發現,一種打著「全腦開發」旗號的培訓班,陸續在暑假來臨前後恢復營業。
  • 「全腦開發」培訓機構:加盟合作機構53家 培訓資質存疑
    ……記者在山西多地採訪發現,一種打著「全腦開發」旗號的培訓班,陸續在暑假來臨前後恢復營業。培訓方聲稱,其課程基於量子力學理論,能讓孩子「蒙眼識字、過目不忘」。因此,儘管收費動輒上萬,這類培訓班仍受到眾多家長追捧。「全腦開發」真有那麼神奇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全腦開發」培訓機構:加盟合作機構53家,培訓資質存疑
    ……在山西多地發現,一種打著「全腦開發」旗號的培訓班,陸續在暑假來臨前後恢復營業。培訓方聲稱,其課程基於量子力學理論,能讓孩子「蒙眼識字、過目不忘」。因此,儘管收費動輒上萬,這類培訓班仍受到眾多家長追捧。「全腦開發」真有那麼神奇嗎?
  • 3500元的戴森新款直發器,是「智商稅」嗎?
    戴森直發器來了還記得2018年戴森掀起過的「捲髮器」熱潮嗎?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號稱能自動捲髮,且不會對發質產生不可逆過熱損害的黑科技捲髮棒席捲全網,躋身為送禮首選網紅單品。因而此次的直發器,還未正式開賣,就已被部分人貼上「智商稅」標籤,認為該產品品質與價格不相匹配。戴森是來收智商稅的嗎?
  • 加樂美全腦教育右腦開發方案商,專業生產訂製全腦智慧機
    我們身邊是不是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平時很乖巧的孩子,在媽媽的監督下開始了他(她)的作業之旅,但剛開始沒多久各種問題紛迭而至;媽媽,我想先吃個蘋果再寫作業。寫完再吃,趕緊開始!媽媽,這道題我不會寫。老師上課沒講嗎?老師上課講了,我沒聽懂……沒聽懂就要問,為什麼不問?媽媽,我想上廁所……孩子爸,你來陪他寫作業!
  • 營銷騙局?買鑽石能和「交智商稅」劃上等號嗎?
    不過近些年來,不斷有人指出,鑽石本身的價值非常普通,且並不稀有,其價格昂貴就是因為它營銷到位,鑽石其實是20世紀最大的營銷騙局。鑽石真的是營銷騙局嗎?儘管如今鑽石早已不如原來稀有,但戴比爾斯仍能用各種手段佔領大部分鑽石市場,並把鑽石價格維持在高位。
  • 不重視全腦開發,將來會成為落後者
    全腦應用訓練通過啟發孩子的心像能力,讓大腦內看到的圖像更加清晰生動,想像的世界會越來越生動、逼真,更加富有創造力。 6、提高孩子的情商 參加過全腦開發的孩子,會與他人保持良好人際關係,和朋友或同事能友好相處。善於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問題。尊重所有人的人權和人格尊嚴。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人。
  • 早教開發全腦?忽悠和靠譜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腦科學這麼說!
    常有話說「3歲看大」,寶寶成不成才首先就得看3歲這一「哆嗦」了!這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畢竟寶寶3歲的時候,他們的性格、心理特點和思維模式也能看出個大概了。說到這裡,那就不得不提到家長們都很關注的「早教」了。事實上寶寶在3歲之前的早教,確實是很重要的。
  • 資深業內人士說出了真相,讓你不交智商稅
    最近發現了一個「怪象」:你要是開發了一款少兒遊戲,那家長會把它當作洪水猛獸。但你換個名字說這是少兒編程,那家長就會爭先恐後送孩子來學習。其實很多家長心裡也犯嘀咕:動輒上萬的少兒編程培訓班是不是又是一筆「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