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遇上科技:這群創造力無極限的年輕人,讓腦洞飛向了宇宙

2020-12-14 科技威力

這幾年,科幻內容的作品總能吸引大家的眼球,無論是叫好又叫座的《流浪地球》,還是讓人常讀常新,還是讓人對宇宙和人生有了諸多思考的《三體》,背後其實都代表著人們對太空和宇宙的嚮往。尤其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中成長的大學生,更是對我們未知的領域有著無限的熱情與想像力。

人們對於未知總有著諸多想像,而這些想像總是會以各種藝術形式呈現。在所以將這兩者結合,在OPPO於非大型超大力校園頒獎暨感恩夜(OPPO校園感恩夜)中正式啟動的「2020 OPPO衛星發射計劃」裡,這兩者就有了奇妙的結合。

按照這個計劃,OPPO將會在2020年12月參與發射「東方紅繼承星」,以電子搭載的形式把優秀的青年藝術作品帶到外太空,目的就是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勇敢探索、大膽創造、發揮年輕的力量,同時也希望通過藝術和人文的形式,讓更多人感受到科技有溫度和有趣的一面。作為首個與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合作的手機品牌,OPPO這一讓人有些意外的合作,確實令人驚喜。

2020年1月21日在廈門的OPPO校園非大型超大力校園頒獎暨感恩夜,其實是一次人類創造力的集中展示,不僅展示了各異的藝術想像力,也展現了科學技術推進上的不斷探索,而這股集中迸發的創造力,也會影響更多人去探索科技與藝術。

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朱振才上臺發言

而這,正是舉行這次OPPO校園活動的初衷,因為OPPO全球高級品牌總監孫赫曾經表示過,OPPO作為一家重視設計和創意的公司,除了積極推動青年人才進行創作和設計,也在向外界傳遞相信年輕的力量這一理念。這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朱振才為何表示與OPPO合作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原因就是希望通過它,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勇敢地去追求未來藝術與科技方面更多的可能性。

那麼在這場創造力集中迸發的活動裡,我們看到了什麼?科幻作家陳楸帆、國際青年塗鴉藝術家陳英傑、紙雕藝術家宋安以及電子垃圾藝術家米分別帶領被分為四組的四十八位大學生,在三天的工作中,以信息科技倫理、國潮文化、電子垃圾回收再利用、節能宇宙等命題進行了創作。

陳楸帆導師組作品《融》

於是,我們在這四組作品裡,就感受到了創造力帶給我們的驚喜,比如陳楸帆組的裝置藝術作品《融》,就是利用老式電腦發熱將冰融化成水,之後在布滿代碼的畫紙上暈染開來,露出了原本冰凍其中象徵著人類藝術的大衛雕像,通過直觀又藝術化的方式呈現了我們所處的資訊時代中,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著實令人深思。

陳英傑導師組作品《國潮流歸來—自由力共振實驗》

而在陳英傑組的塗鴉作品《國潮歸來—自由力共振實驗》裡,這幅用滅火器、泡沫紙等創新藝術道具完成的3x6米巨型塗鴉畫作,既有代表中華民族組的龍式圖案和象徵性的黃色主色調,其中也暗藏著他們對於國潮的理解。

宋安導師組作品《GOOD BALL》中的紙藝星球

當目光轉到宋安帶領同學們親手製作的紙雕藝術品《GOOD BALL》上,一個紙藝宇航帽上,既完成了紙藝星球,還有可收納的太陽能電池板,就簡單的方式和形態就直觀地展現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

米走導師與同學原創歌曲《TRASHY》

再到米走組的原創歌曲《TRASHY》,曲調出人意料地是用同學們自帶的廢舊電子產品通過擊打、碰撞等手段產出聲音素材並混音而成的作品,再加上同學們臉上電子垃圾元件的「特別裝飾」,就完成了一次電子垃圾的創新回收再利用。

在這四組風格與形式各異的作品裡,經過OPPO全球高級品牌總監孫赫、知名AI音樂人宿涵以及來自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美術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創新營的指導老師們的投票。陳楸帆導師組獲得了藝術創作優勝的「『維特魯威的靈魂』獎」,得獎的原因除了作品在科技與藝術上的結合,還有創作過程中的精彩表現。

相關焦點

  • 子藤教育品牌發布:一場藝術與科技相融合的創造力之旅
    2020年8月9日,在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舉行的「從心出發——面向未來的教育」子藤教育品牌發布會上,圍繞目前教育界公認的未來方向——「創造力」展開討論。這不僅是一場傳統的發布會,更是一場感官藝術的盛宴,子藤教育致力於啟發大家去尋找關於「面向未來的教育」更深層次的答案。
  • 飛向太空 飛向未來 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在金昌開拍
    飛向太空 飛向未來 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在金昌開拍 2020-08-20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燃動「小宇宙」,我有我的創造力
    原創 新媒體工作室 海澱故事 今天面對疫情,有人趟不過這座火焰山。但,有人卻能激發創造的小宇宙,滄海一聲笑。目前的液晶顯示屏75寸幾乎到了極限。但如何讓遠程辦公也可以身臨其境,讓每一位員工彷佛就在身邊?
  • 這群年輕人真該上熱搜第一!
    這群年輕人真該上熱搜第一!新華社記者 朱崢攝而這壯舉背後是一群平均年齡僅為33歲的年輕人他們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的,這群航天人換了一種方式問鼎蒼穹實現了真正的「星辰和大海」03探月路上的年輕人2013年12月14日舉世矚目的嫦娥三號探測器首次實現了我國太空飛行器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 最反科幻的科幻電影——《飛向太空》
    《飛向太空》&《2001太空漫遊》我折服於某部影片無外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影片能符合我的思想,另一種是影片能推動我的思想。電影像靜物臺上的石膏像,你看不看它,它都在那,一直是那個模樣,走近能看細節,遠觀能看輪廓,要想更深入的體會,唯有在心裡給它打上一盞燈,讓它更立體,而這盞燈能否使石膏像呈現出最真實的狀態,這就是打燈人的主觀判斷。也許你打的燈能讓你看清石膏像的面目,可其他人沒有站在你所處的位置,就很難體會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回到電影,我所看到的電影是在反思人類的邊界,而不像是在展示科幻片常去討論的宇宙邊界。
  • 飛向深空 飛向未來 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開機
    影片計劃於2021年在全國科技場館特效影院與廣大公眾見面,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希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將《火星使命》打造成為一部彰顯科技魅力、激揚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主任王欣閣致辭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主任王欣閣在致辭中談到,浩瀚宇宙歷來是中華兒女探索未知、挑戰極限的夢想宿營地
  • 《飛向宇宙深處》:送給所有仰望星空的人
    在本書中,我們不僅要從地球出發重新認識太陽系,關心正在縮小的水星,參觀木衛二和土衛六;還要研究沿途的彗星是否曾為地球帶來了生命……除此之外,這裡還有眾多歐美頂尖學者與你連線,解答宇宙謎題!  1969年的7月20日,有個人站在月球表面,向全世界公布「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如今,尼爾·阿姆斯特朗的這一步已經邁出了整整50年。
  • 唐老大也準備「飛向宇宙」了嗎?《速度與激情》越來越狂了
    飛向宇宙!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速度與激情》(Fast and Furious)系列已經超乎我們對於賽車的想像,說是上天下海、飛天遁地也不為過,這群街頭飆車族已經搶過金庫、炸毀過整棟大樓,各種讓你驚呼的特技一個也沒少過,讓人開始懷疑:是不是頭髮越短越容易活下來?宛若光頭版的《碟中諜》系列,許多粉絲更開玩笑會不會接下來這群大個子要「飛向宇宙」了,可怕的是,玩笑可能要成真了?
  • 嫦娥五號飛向了月球,也飛向了宇宙,關於宇宙最溫柔的文案
    1.像是漂浮在宇宙的行星,最終被銀河牽引,只要終點是你,跨越再多光年我也願意。 2.我是銀河裡的流浪家,你是月球裡的常駐民,我環遊整個宇宙,只為找尋你的蹤跡。 3.世間美好有千千萬萬種,日出日落是一種,宇宙星河是一種,還有你的風情萬種。
  • 生活遇上藝術|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如何打造自己的居所?
    在《生活遇上藝術: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居室》這本新書裡為大家打開了一扇走進藝術家住所的大門。這些畫家,雕塑家,音樂家或作家是如何用家具和個人物品來講述他們的故事?如果一個人的家居風格能反映出他們的性格,那麼藝術家的家是不是會特別吸引人呢?
  • 史前人類藝術創造力與意識的起源
    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顯著特徵在於人類具有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以及抽象思維能力,史前人類藝術作品是人類具有意識有力的證據,至少是3萬年以前人類就有了再現其生存環境的藝術創造力。
  • 飛向宇宙的「中國製造」
    飛向宇宙的「中國製造」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4型新一代火箭,此前也分別完成首飛任務。隨著長徵八號成功首飛,「十三五」期間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悉數完成亮相。  這份傲人成績的背後,是一群與中國航天事業共同成長的航天人。他們用實幹捍衛中國航天的榮耀。
  • 《玩具總動員4》:飛向宇宙,浩瀚無垠
    眾所周知,系列電影如果沒有《指環王》那樣在拍第一部之初就謀劃好全局或者漫威那樣提前布局好宇宙的話,那麼續作別說超越前作了,能夠做到不爛尾就已經大吉大利了。然而《玩具總動員》系列就是在沒有提前布局好全系列的情況下,第三部和第四部極致地超越前作。因為可能誰也不會想到,1995年推出世界上第一部3D動畫電影後,影響能有那麼大。
  • 42年前飛向宇宙的旅行者1號,它的最終任務是什麼?探索生命?
    42年前飛向宇宙的旅行者1號,它的最終任務是什麼?探索生命? 2020-10-18 12:48:58 來源 : 下一秒流星 在如此巨量的人才跟資金的投入下,那個時期的科技成果也是井噴式的出現
  • 2020創造力6大趨勢出爐!成都本土設計師品牌數位列第二
    飛行夾克豐富的科技產品讓造作的成都人徹底坐不住了,企圖通過線上購物,滿足遨遊太空的願望。這不,火星遊已經安排上了。國內首個火星探測器模型已由腦洞大開的成都人整到了線上淘寶店,含探測軌道器、著陸器與巡視器,真實展現探測火星過程,足不出戶也可「探測」火星。
  • 從HONOR TALENTS感受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在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時代,榮耀通過與上海交大的合作,將HONOR TALENTS全球設計大賽校園沙龍帶入校園,為廣大線上花粉、在校同學帶來一場別致美學盛宴。華為消費者BG軟體部副總裁毛玉敏、上海交大設計學院副院長韓挺教授、設計學院設計系副教授蕭冰老師及多位知名設計大咖齊聚,與廣大用戶一同深入探討科技與藝術設計結合的更多可能,激發當代年輕人對於設計的無限想像。
  • 飛向太空的刺蝟
    有一種樂隊,當你第一次聽他們的歌的時候,準確的說是第一次聽到前奏的時候,就會瞬間愛上這隻樂隊。刺蝟就是這樣的樂隊,那首讓我一下子愛上的歌是「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有時我會想,能遇上刺蝟是何其的幸運。今天的這首歌是「我們飛向太空」。
  • 新東方學員聲音飛向宇宙
    提及宇宙科幻電影,我們首先想到好萊塢驚心動魄的場面,劫後餘生的人類會去尋找新的星球。而楊峰則認為,中國的宇宙科幻電影具備與眾不同的魅力。「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一脈相承的優秀民族品質,以堅韌不拔的態度來建設和守護我們的家園,像近年來我們的科幻大作《流浪地球》,就講述著在最危難的時刻,也要帶著我們的地球家園去流浪,這跟我們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是分不開的。」
  • 不去798 ,美圖秀秀也可以讓年輕人"躁"起來
    這不是葉錦添一個人的聲音,這是一批藝術家的需求,他們在尋找與中國的年輕人對話與"玩"的全新陣地,這是一次從單向的"展示"轉向雙向的"對話"的大遷徙。總有人以為美圖就是"拍照5分鐘,修圖2小時"的軟體,但你不知道的美圖是個"多元宇宙",隨著美圖平臺內容的逐漸豐富,你進入的方式不同,看到的內容也不同,而現在,文藝青年與先鋒藝術的愛好者們,也有了自己的美圖。可以想像,當這些有著天馬行空想像力的人們聚在一起,將進而帶動美圖海量用戶一起激活社會的巨大想像力和創造力。
  • OPPO校園與青年藝術家共同助力環保 開啟衛星發射計劃賦能年輕人
    通過衛星計劃讓更多人看到年輕人不凡的創造力,聚攏年輕人的力量去感召更多人進行科技和藝術的探索,去讓人們從更多角度去認識和理解科技,是本次OPPO校園活動舉辦的初衷。這次和OPPO合作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們希望能共同賦能年輕人,用我們在科技和設計上的資源,為他們提供更廣的平臺去探索科技的未來和藝術的可能性,激發年輕人的潛能,動員全社會的年輕人趁年輕大膽做夢、勇敢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