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科幻內容的作品總能吸引大家的眼球,無論是叫好又叫座的《流浪地球》,還是讓人常讀常新,還是讓人對宇宙和人生有了諸多思考的《三體》,背後其實都代表著人們對太空和宇宙的嚮往。尤其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中成長的大學生,更是對我們未知的領域有著無限的熱情與想像力。
人們對於未知總有著諸多想像,而這些想像總是會以各種藝術形式呈現。在所以將這兩者結合,在OPPO於非大型超大力校園頒獎暨感恩夜(OPPO校園感恩夜)中正式啟動的「2020 OPPO衛星發射計劃」裡,這兩者就有了奇妙的結合。
按照這個計劃,OPPO將會在2020年12月參與發射「東方紅繼承星」,以電子搭載的形式把優秀的青年藝術作品帶到外太空,目的就是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勇敢探索、大膽創造、發揮年輕的力量,同時也希望通過藝術和人文的形式,讓更多人感受到科技有溫度和有趣的一面。作為首個與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合作的手機品牌,OPPO這一讓人有些意外的合作,確實令人驚喜。
2020年1月21日在廈門的OPPO校園非大型超大力校園頒獎暨感恩夜,其實是一次人類創造力的集中展示,不僅展示了各異的藝術想像力,也展現了科學技術推進上的不斷探索,而這股集中迸發的創造力,也會影響更多人去探索科技與藝術。
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朱振才上臺發言
而這,正是舉行這次OPPO校園活動的初衷,因為OPPO全球高級品牌總監孫赫曾經表示過,OPPO作為一家重視設計和創意的公司,除了積極推動青年人才進行創作和設計,也在向外界傳遞相信年輕的力量這一理念。這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朱振才為何表示與OPPO合作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原因就是希望通過它,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勇敢地去追求未來藝術與科技方面更多的可能性。
那麼在這場創造力集中迸發的活動裡,我們看到了什麼?科幻作家陳楸帆、國際青年塗鴉藝術家陳英傑、紙雕藝術家宋安以及電子垃圾藝術家米分別帶領被分為四組的四十八位大學生,在三天的工作中,以信息科技倫理、國潮文化、電子垃圾回收再利用、節能宇宙等命題進行了創作。
陳楸帆導師組作品《融》
於是,我們在這四組作品裡,就感受到了創造力帶給我們的驚喜,比如陳楸帆組的裝置藝術作品《融》,就是利用老式電腦發熱將冰融化成水,之後在布滿代碼的畫紙上暈染開來,露出了原本冰凍其中象徵著人類藝術的大衛雕像,通過直觀又藝術化的方式呈現了我們所處的資訊時代中,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著實令人深思。
陳英傑導師組作品《國潮流歸來—自由力共振實驗》
而在陳英傑組的塗鴉作品《國潮歸來—自由力共振實驗》裡,這幅用滅火器、泡沫紙等創新藝術道具完成的3x6米巨型塗鴉畫作,既有代表中華民族組的龍式圖案和象徵性的黃色主色調,其中也暗藏著他們對於國潮的理解。
宋安導師組作品《GOOD BALL》中的紙藝星球
當目光轉到宋安帶領同學們親手製作的紙雕藝術品《GOOD BALL》上,一個紙藝宇航帽上,既完成了紙藝星球,還有可收納的太陽能電池板,就簡單的方式和形態就直觀地展現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
米走導師與同學原創歌曲《TRASHY》
再到米走組的原創歌曲《TRASHY》,曲調出人意料地是用同學們自帶的廢舊電子產品通過擊打、碰撞等手段產出聲音素材並混音而成的作品,再加上同學們臉上電子垃圾元件的「特別裝飾」,就完成了一次電子垃圾的創新回收再利用。
在這四組風格與形式各異的作品裡,經過OPPO全球高級品牌總監孫赫、知名AI音樂人宿涵以及來自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美術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創新營的指導老師們的投票。陳楸帆導師組獲得了藝術創作優勝的「『維特魯威的靈魂』獎」,得獎的原因除了作品在科技與藝術上的結合,還有創作過程中的精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