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稚嫩的童聲在黃河之畔響起,溫暖的笑臉在風中肆意飛揚。2020年11月18日,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郭灘學校的孩子們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因為他們心心念念的「跑男家族」和海瀾之家「多一克溫暖」暖流計劃公益團隊,在這一天來到了他們身邊。
「為愛讀詩,溫暖助跑」
用溫度抵禦嚴寒,用文化創造未來!
中衛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剛剛進入11月溫度已低過0℃,這裡晝夜溫差極大,特殊的環境讓冬季有半年之久。郭灘學校建在荒漠之中,孩子們往往需要徒步跋涉數十裡上下學,乾燥低溫的氣候,夾雜著碎石的寒風,把孩子們的小臉都凍得通紅。
在國家的大力幫助下,孩子們搬入整潔明亮的新校區,但離家較遠加之生活水平有限,孩子們的保暖依然是老師們牽掛的問題。「跑男團」和「多一克溫暖」的志願者們,詳細地了解了孩子們的困難,親手把一件件溫暖的羽絨服送到他們的手中。
黃河文化歷史悠久,寧夏詩歌是西部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跑男團」成員的帶領下,郭灘學校的孩子們紛紛勇敢上臺,朗誦描繪家鄉和黃河的詩歌。稚嫩的童聲,從怯生生的稀稀落落,到整整齊齊氣勢高昂。一首接一首的詩歌在這片壯美的大地上接連誦起,聲音雖小卻有力。
稚嫩的他們,或許是第一次有機會登上舞臺,用傳承幾千年的「文化語言」,為自己的家鄉代言,也或許暫時並不太理解那些詩歌有如何重大的意義,但這份難得的經歷,必將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一顆不一樣的種子,承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2020年,是海瀾之家「多一克溫暖」公益項目的第七年,自2014年起,每年海瀾之家會都在原有基礎上,對「多一克溫暖」進行升級、不單單只是升級羽絨服的材質與功能性、更是升級公益模式,尋找新的公益方向。
近年來,《爸爸去哪兒》帶火了黑龍江雪鄉,《嚮往的生活》讓無數人被桐廬這座小縣城迷住,《親愛的客棧》呈現出黃河宿集的別樣風採……綜藝的大力發展,讓很多小眾的縣區、景區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打卡地,大大促進了當地的經濟、文化、旅遊業全面發展。海瀾之家希望通過《奔跑吧!黃河篇》綜藝的力量,配合黃河流域的文化脈絡,讓更多關注的目光,凝聚在孩子們的身上,為孩子們的未來,帶來更多不一樣的可能。
公益並不是單純的施捨,而是抱團共同取暖,攜手同心,向前奔跑。通過「為愛讀詩,溫暖助跑」,海瀾之家與《奔跑吧!黃河篇》攜手,將更樂觀,更積極的態度,帶到偏遠山區,把更多文明的火種深植於孩子們的心中,為他們點亮希望,並將中華民族的瑰寶傳承下去。
七年過去了,
曾經的受贈兒童還記得志願者的紅馬甲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郭灘學校的故事,只是今年「多一克溫暖」一個微不足道的縮影。2020年的冬天,海瀾之家「多一克溫暖 」團隊攜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暖流計劃公益基金,走過華夏大地,為17個省100多所鄉村小學的孩子和老師們,送去超過8400多件溫暖羽絨服。
七年的公益之路,「多一克溫暖」收穫的不僅僅是地圖上逐漸擴大的捐贈地範圍,更令志願者動容的,是每年走過前一年捐贈地時,來自受贈孩子們的回望,幾年過去了,逐漸長大的孩子們還記得志願者身著的「多一克溫暖」紅馬甲!
在捐贈活動中,「多一克溫暖」暖流計劃張掖公益團隊,收到了一份特別的問候。來自張掖山丹的幾個孩子,認出志願者身上的公益馬甲。他們正是五年前山丹縣某小學得到羽絨服捐贈的孩子。五年過去了,他們從小學升到初中,個子長了一大截。他們說,當年收到的羽絨服,現在只能穿到肚臍眼了,但是還是捨不得扔,因為真的很暖和,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
2015年時的小朋友們
2020年長大後的小朋友們
孩子們在不斷成長,公益的力量在不斷傳承
幫她穿羽絨服的那雙手,
或許她會銘記一生
捐贈的路上,也有太多微小的感動。或許志願者不經意的舉動,就會為捐贈地的孩子,留下銘刻一生的記憶。今年「多一克溫暖」暖流計劃寧夏公益團隊在整理照片素材時,發現一個特別的小女孩,在大家拍照留念時,她卻將頭扭向後排,在這張唯一的照片中只留下了一張難辨的側臉。
幾經周折,志願者們回憶起了,這個小女孩是來自寧夏吳忠市同心縣某村小學學前班的學生,是個沒有媽媽的孩子。作為村小學唯一一位學前班的孩子,她最後才領到「多一克溫暖」的羽絨服,她深情凝望的正是幫她穿上羽絨服的女志願者,或許她已經太久太久,沒有感受到「媽媽」幫她穿衣服的溫暖了。
這樣的凝視,一直堅持到志願者駕車離開前往下一個捐贈地,小女孩一直揮著手,目送著志願者們的離開。
穿著4年前所捐贈羽絨服的,
已經換了一批新面孔
青海高原的冬天來得特別冷,來旅遊的遊客有半年時間都會穿上羽絨服。而住在這裡的部分孩子每天要步行很長的一段路才能到學校,刺骨的寒風讓他們在上學的路上瑟瑟發抖。
在前往捐贈地的途中,志願者認出來四年前捐贈的海瀾之家羽絨服,穿在孩子身上妥帖又合身,只是有點髒。
「這是哥哥的衣服,穿不下了給我穿,很暖和。」
或許因為缺少,每個地區的孩子們都格外珍惜志願者給的嶄新羽絨服,剛照完相一會的功夫,志願者就發現不少孩子已經把衣服整整齊齊折好,還原成他們剛接過手的樣子收了起來,「爸爸媽媽在外面打工,我把新衣服收起來等過年穿給他們看。」
這樣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它們默默地發生,默默地醞釀,帶著純粹的善意,不斷發芽,不斷壯大。從最初捐助衣物、書包文具,到攜手「好妹妹」樂隊和奧運冠軍楊威為帶來生動的音樂、美術和體育課;從不斷升級加厚羽絨服更「多一克」的溫度,到攜手網易公開課「多一課」開創的精彩世界;從陸川加盟的《信歌》公益電影短片,到攜手綜藝《奔跑吧》,為孩子們展現黃河流域的文化的精彩……
七年來,海瀾之家「多一克溫暖」從雲南到北疆,從甘肅到四川,從內蒙到貴州,翻越雪山戈壁,穿過湍流泥濘,共為全國23個省大約上千所偏遠山區學校的兒童在寒冷季節到來前第一時間送去了禦寒衣物,讓孩子們受益的同時,也把分散的一克克溫暖,匯聚成了直抵人心、有力量的暖流。「多一克溫暖」並不是作秀,海瀾之家的公益態度,並不僅僅只是捐贈衣服,更多的是關注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以及未來發展。幸運的是,隨著這些孩子的成長,海瀾之家捐贈的紅色羽絨服已經成為一個公益符號,在受贈地傳承,一件羽絨服可能從一個家庭流向另一個家庭,穿在能穿下這件定製羽絨服的弟弟妹妹身上。
公益事業,貴在專注,難在堅持。海瀾之家以國民品牌的強烈社會責任感,踐行「多一克溫暖」七年不改,不但為偏遠山區的孩子和老師們解決眼前的困境,更不斷匯聚更多溫暖力量加入其中,為孩子們的未來,播下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