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是枝裕和人間三部曲之一。是枝裕和曾表示自己「想要拍一個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故事」,甚至希望這部電影「除了細節別無他物」。是枝裕和因為對過世的母親的思念和懊悔拍攝了《步履不停》,他稱這部作品純粹從私人的感情出發,沒有絲毫的社會性,但就是這些細枝末節的累加才構成了生活,似乎什麼都沒發生,又似乎把所有人生都講完了。
生活總是在繼續,而我們一直慢一拍,跟不上父輩們的腳步,到頭來又隱隱約約變成他們的模樣,才恍然大悟地遺憾起來。
《步履不停》講述了因為大哥純平的忌日,聚集了一大家人,三世同堂,兩天一夜,吃飯,散步,聊天,洗澡,瑣碎但真實,平凡卻深奧。那些似白開水對話中流露出的濃濃愛意和深情,那些我們平常沒有留意的瞬間,又何嘗不是我們現實中的生活呢。許多想說的瑣事終被遺忘,不知不覺間磕磕絆絆便是一生。
電影仿佛影像版老舍的散文,每一位橫山家的人物都極為豐滿,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小細節讓他們粗糙而細膩,堅硬又柔軟,讓他們俗不可耐,也讓他們無比親暱可愛。奶奶的角色無疑最讓人印象深刻。
她可憐,世界上最痛苦的是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永遠保持原樣的房間,把次子良多的話當成是長子純平說的且不斷回憶,每年「懲罰」當年被大兒子救下的孩子。時間的流逝會衝淡親人死亡給人帶來的極度悲痛,但對於親人的回憶和愛卻能夠保留下來。面對15年前就已經去世的兒子,做母親的就是想在每次掃墓時像過去那樣聊聊天,依然想讓兒子看到自己最美的樣子吧。
她可愛。面對老伴年輕時的外遇,她忍氣吞聲,而是選擇在四十年後當著全家的面,播放當時老伴對情婦唱的歌進行報復,平淡中又透露著狡狤。最後兒子良多臨走時,拉著兒子的衣服,嘴裡不忘念叨「要補牙,過年回來」,在送別兒子一家後,他以老太太特意的過于謹慎的姿勢探頭以確認路口安全,又像少女一般小跑著到老頭子身邊。
電影全片有一個意向——黃蝶。掃完長子的墓,衡山奶奶告訴小良,那飛著的黃色蝴蝶是冬天也不會死去的菜粉蝶。那個晚上,衡山奶奶看到家中飛進了一隻小黃蝶,和他們在墓地裡看到的一樣。
後來衡山家的奶奶和爺爺也走了,小良一家在同一處墓地掃完墓,在同一條路上的同一個轉彎處看到同樣黃色的蝴蝶,小良告訴自己的女兒「那黃色的蝴蝶是冬天也不會死去的菜粉蝶」。死了不等於不存在,死生就這樣糾纏著,死去的才能永恆。生命如此也算是步履不停。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總是慢一拍。離別時,良多才想起奶奶口中的相撲選手;三年後,沒能和父親去看那場球場,沒能載著母親去購物,步調不同,促使兩者距離越來越遠。而我們又何曾不是良多。時間就像片尾的大巴一樣,不停往前,我們的遺憾與回頭終究無濟於事。或多或少我們會覺得理所當然,但一旦失去,後悔不已。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慢一拍的生活中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