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電視劇還是在現實裡面,和尚大多是大腹便便的,而倒是都是十分的瘦小,不僅如此,那些在寺廟裡面供奉的佛像和仙人也是形成了這樣的反差,比如彌勒佛就是大肚子的形象,而那些道士們卻顯得格外的清瘦,明明兩者都是吃素的,為什麼兩者之間的差距為什麼會這麼大?
其實佛教最開始是在公元前後的時候由印度一步步的傳入到中國的,經過了漫長的過程之後,才在中國獲得了輝煌的發展。對於佛教的傳入的時間,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說在西漢的公元前2年的時候,第二種就是公元67年的東漢時期傳入。
其實佛教最開始來到中國的時候,和尚的形象還是十分消瘦的,但是到了618年的唐朝開始佛教的發展得到了空前的鼎盛。而當時的唐朝是一個以肥為美的朝代,在得到了統治階層的支持之後,佛寺的香火是越來越旺盛。
雖然說當時的和尚是以吃素為主,但是大家都知道,在素食裡面都有大量的澱粉還有植物油,比如花生和土豆,再加上和尚大多是都是以打坐為修行,大多數和尚運動量太小,慢慢的也就長胖了。並且大多數和尚都會把頭髮剃光了,這樣就更加顯得肥頭大耳。
就是因為這些外在原因,高僧的形象也就越來越多的以高壯為主了,從此以往,和尚偏胖的形象就越來越讓人印象深刻。不僅如此,我們看到的那些佛教中的泥塑,一般都是以富態為美,這樣的形象也會從表面上看上去更加的有親和力和感染力。
這樣的形象也更加有利於佛教在下層人民的發揚,所以慢慢的,這樣成為了佛教的一種象徵。但是道士就和和尚不一樣了,道士是中國本土道教的弟子,他們講究的是得道成仙,一般的道士都是以精神和身體一起修行,不僅要和和尚一樣靜坐,而且還需要外出去歷練。
歷練的路上需要大量的消耗體能,自然也就瘦子多了,而且道教在飲食上都會比較注重養生靜修,有的時候還會要辟穀幾天,就這樣幾天不吃不喝的,這些道士自然也就胖不到哪裡去了。
而且道士們經常會煉丹藥,這些丹藥裡面經常會含有水銀等一些有毒物質,在歷史上有很多人都為了追求長生不老而去食用這些丹藥,最後還是逃不過一命嗚呼。雖然這些道士不吃丹藥,但是長期與這些藥物接觸,自然也更容易中毒。
並且中毒之後的人都會顯得格外的瘦弱,這樣的瘦也不是正常的,而是一種病態的瘦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道士們經常會在亂世裡四處奔波去救人,長途的跋涉以及飲食能量補充不夠,所以這也是道士為什麼會格外的消瘦的原因。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釋迦牟尼創建於古印度。以後廣泛傳播於亞洲及世界各地,對許多國家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而我們如今所了解的佛教,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故而筆者今天推薦的這本《圖說楞嚴經》,其中就講述了許多佛教中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為了回饋新老顧客,在小編的申請下,商家將189元,現降到了118元一本,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