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
再獲全省唯一!
近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進行了公示,共9個項目立項。位於蘇州相城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面向工業製造的金屬工程部件應力場探測與調控原位實驗集成系統》項目成功立項,這是今年江蘇唯一一個立項的「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也是此次立項的9個項目中,唯一一個由企業承擔的重大專項,是科技改革「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公司化運轉、市場化機制」的生動體現。
國字當頭
這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來頭不小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基金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是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其中,「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主要支持基於我國在物質結構研究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兩類大科學裝置的前沿研究。
入選項目
此次入選的《面向工業製造的金屬工程部件應力場探測與調控原位實驗集成系統》項目由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作為牽頭單位,分析測試表徵平臺主任範國華擔任項目負責人,同時聯合天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重慶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和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項目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有效連結了企業-高校-大科學裝置,具有融通產-學-研-用的天然優勢。
該項目針對金屬工程部件在鑄造、焊接等典型加工製造過程產生的熱裂、翹曲、尺寸超差等典型問題,圍繞應力場探測與調控這一重大科學問題,重點突破複雜載荷應力評價技術、超大鑄件應力分析技術和焊接溫度梯度控制技術,解決殘餘應力「測不到、弄不清、調不準」的難題。
該項目的關鍵科學問題源於產業,科研成果服務於產業,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該項目的順利進行將有利於加強工業製造企業與大科學裝置深度融合,有利於支撐和推動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
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
是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
2019年獲得蘇州市新型研發機構立項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於2019年12月在相城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任首任院長,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任執行院長。研究院定位為材料領域國際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級材料創新基地,重點吸納長三角區域的材料領域優勢研發機構和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共建,在全球範圍內吸納聚集一批發揮塔尖效應的科研及管理人員。
落戶相城近一年來,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優勢、科研優勢,承載了先進材料領域材料大數據及應用、先進複合材料結構設計與製造、超級表面電子顯微鏡、針對工程結構材料的表徵裝置與技術開發等項目研發工作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研究院本部已申請發明專利及軟體著作權10項,累計組織實施各類重大原創性技術項目29個。
自去年12月入駐相城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就頻頻吸引各方目光
下面就跟著香橙君
再來回顧一下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
這一年的高光時刻!
今年7月10日舉行的2020年(第十二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首屆「蘇州科學家日」活動上,幹勇院士領銜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關鍵金屬結構材料團隊」,獲授蘇州市首批頂尖人才(團隊)稱號。
8月21日,在「相蓉相成 數創未來」2020蘇州相城(成都)投資推介會上,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與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戰略合作項目現場籤約。
8月23日、9月1日,新聞聯播、光明日報等央視媒體兩次聚焦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報導了研究院建設情況及其對於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發的重要意義。
8月28日,長三角近30所高校在相城組建長三角高校先進材料創新聯盟,為產學研合作構築橋梁紐帶。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擔任聯盟秘書處單位。
11月19日,在蘇州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大院大所合作發展大會上,幹勇院士獲評「產學研合作突出貢獻個人」。
目前,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立足長三角、面向海內外,以材料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與應用研發為核心,加大重大關鍵技術源頭供給,打造創新資源集聚、組織運行開放、治理結構多元的材料研發和產業化基地,並以江蘇為根據地,輻射推動長三角區域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和製造業基地。
此外,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還與相城深入合作,牽頭成立相城區先進材料產業聯合會,並與蘇州西交科技園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進行項目籤約,推動全區先進材料產業協同創新、集成發展。
深耕先進新興產業
以科技匯聚發展動能
相城的未來,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