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40名傑青,人才培養質量吊打一半211的安師大能進雙一流嗎?

2020-12-22 至味伴著煙火氣

安徽作為後起之秀,憑藉被劃入長三角的地理優勢和在科研創新領域的巨大實力,在經濟增速上連續多年居於中西部省份前列。省會合肥更是從建國之初人口不足五萬人的小邑發展成為如今GDP逼近萬億,位列省會城市前十強的新一線城市。

當創新成為安徽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後,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創新成為安徽發展的重要力量。而高校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擔負著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但安徽高校卻斷層嚴重,域內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我國的頂尖高校,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一起代表合肥拿下了我國的第二個科學中心。

合肥

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儘管還有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兩所211高校,但這兩所高校在國內的同類型高校中難以居於前列。除此之外,由於安徽省屬高校辦學經費極其有限(均不足十億元),在沿海高校動輒幾十億的大背景下顯得尤為寒酸,安徽省屬高校距離雙一流之路尤其漫漫。

原國立安徽大學正統——安徽師範大學

創建於1928年的省立安徽大學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發端,由著名學者劉文典出任首任校長。1946年學校正式更名為國立安徽大學,躋身國家隊,擁有文、法、理和農四大學院,下轄12個系。

安徽師範大學

1949年,國立安徽大學成建制遷往蕪湖,但在1952年開始的院系調整後僅留下師範學院和農學院兩個學院。後來安徽省又將師範學院和農學院兩院分開,獨立為安徽師範學院和安徽農業學院。同年,安徽農學院遷往省會合肥獨立建校,安徽師範學院承襲安徽大學的所有財產、圖書、物品、人事等在蕪湖赭山南麓繼續辦學。

這意味著由安徽師範學院發展而來的安徽師範大學是原國立安徽大學的正統血脈,其繼承了國立安徽大學的法理傳統。正是由於安徽師範大學具有深厚的積澱,學校一直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學校也隨之發展壯大。

安徽師範大學

科研人才培養質量冠絕安徽省屬高校

由於偏安蕪湖,極具實力的安徽師範大學沒有拿到安徽省的211名額,因此發展逐漸落在省會的安徽大學之後。但是安徽師範大學仍然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等領域取得了許多的成績。

以安徽師範大學最引以為傲的人才培養來說,安徽師範大學在恢復高考後共培養了4名院士、40名傑青和13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校友數量在全國範圍內排名19位,而前18名高校都是985高校。以較為年輕的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來看,安徽師範大學共培養了13名,在全國範圍內排名33位。

蕪湖

毫不誇張地說,安徽師範大學的科研人才培養質量足以吊打一半數量以上的211高校。在安徽省內更是冠絕安徽省屬高校,為國家在科研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安徽師範大學能進雙一流嗎?

儘管如此,安徽師範大學還是很難進入下一輪雙一流。這是因為安徽師範大學在國家級科研獎勵、一流學科、學科評估和國家級科研基地等多個方面都沒有取得突破。綜合實力在全國非雙一流高校中並不算突出。

預算多達60個億的深圳大學

舉例來說,安徽師範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教育部組織的唯一官方評估)中,僅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化學兩個學科獲評B類學科,其餘學科均在B-及以下。儘管這個成績在安徽省屬高校中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拔得頭籌了。但是放在全國範圍內來看,安徽師範大學在師範類大學中不再突出,距離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尚有很大的距離。

除此之外,安徽師範大學的國家級科研獎勵、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第三方排名等都沒有取得突破。因此安徽師範大學想在2020年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還是困難重重。

安徽大學

後序

但話又說了回來,人才培養是高校的首要目標,在此輪雙一流評估中,還是有必要將人才培養納入考核範圍。如果這樣,安徽師範大學或許能脫穎而出,闖入雙一流。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成就巡禮 | 立德樹人,卓越財經人才培養開創嶄新局面
    為國育才 健全卓越財經人才培養模式與時俱進,本科3×3卓越財經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完善。「十三五」時期,學校全面深化以「立體課程、多元路徑、個性體驗」為特徵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一流本科人才培養行動計劃2.0,卓越財經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深入實施「秉文計劃」,以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聚焦科學重大問題為引領,構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實施本博貫通式培養方案,實現本科與博士的一體化培養。
  • ...985大學:曾一系出八院士,培養19名院士18位「流失」到其他高校…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不過現在的蘭州大學高考錄取分數線卻不高,甚至比不上東部一些比較熱門的
  • 山東大學:「三位一體」人才體系提升本科生培養質量
    這「四大學堂」堅持「奇正相輔」選才理念,探索「高考提前批招生、一年級自主選拔、二年級教授推薦」相結合的拔尖人才選拔模式。其中,數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而這只是119歲的山東大學堅守為國育賢初心,辦好一流本科教育的一處縮影。
  • 湘潭大學進雙一流的呼聲,為啥這麼高!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馮胖胖,今天胖胖是應著許多小夥伴對我的提議,要做一期關於雙一流入選的就相當於是猜測吧,不能說一定能進,但是根據網上的呼聲來說。嗯,湘潭大學在下一期進雙一流的可能性是特別大的。第五,湘潭大學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數學四個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是全國流變力學、消費經濟學發源地,是全國10個國家級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之一、8所「國家專利協同運用試點單位」高校之一,建有全國首家信用風險管理學院。
  • 安徽公辦大學排名,「中科大」第一,「安大」第二,第四名有爭議
    最近這些年,安徽省特別重視省內的高校教育事業發展,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來建設這些高校,希望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有了大量的人才支持,安徽省的發展也就更有希望了。安徽省有多所公辦大學,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公辦大學的排名。中科大排名第一,安大排名第二,第四名存在著爭議。
  • 安徽省大學排名,安徽師範大學成為非211大學中的第一名!
    此次第一名毫無疑問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二名是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實力不敵合工大,僅排在了第三名。除去前三的211大學,排在第四的安徽師範大學表現出色,超過了安徽農業大學和安徽工業大學,一舉奪得第四寶座,成為安徽省非211大學中的第一名。安徽省第一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是一所排在中國大學前十名的知名大學。
  • 湘潭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介紹,招生計劃公布,歡迎報考!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湘潭大學歷來重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擁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優良傳統和深厚底蘊,培養出了以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中國科學院周向宇院士、中國工程院歐進萍院士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領軍人才。2014年,學校正式啟動實施湘潭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驗計劃,先後開設7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其中數學類韶峰班為湖南省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東北三省各省全國重點大學(985、211、雙一流)名單和最新排名!
    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擁有不少知名高校,其中有多少985,211和雙一流大學?在全國的最新排位情況怎麼樣呢?我們來盤點一下:吉林省985,211和雙一流重點大學。1,大連理工大學,985,211,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四大工學院之一,中國理工名校,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國防工局,遼寧省,大連市共建高校。
  • 培養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學人才——北大生科「拔尖計劃」再起航
    2019年,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及北京大學相關部署,生命科學學院在前期探索的有效模式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質量、創新模式,踏上了「拔尖計劃2.0」的新徵程。  大師引領,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北大生命科學有力量雄厚的知名導師隊伍。
  • 全類型推進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卓越醫生教育培養...
    《意見》指出,經過5年的努力,以「5+3」為主體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建立,建設一批一流醫學專業,推出一批線上線下精品課程,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服務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意見》都有哪些內容?有哪些改革任務和重點舉措?
  • 湖工大舉辦「楚天科技杯」畢業設計作品展 打通人才培養的最後一公裡
    開幕式上,劉揚表示,本次畢業設計作品展有三分之一的作品來自企業提供課題並由企業導師團隊全程指導完成,這是依託湖南省「十二五」「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省級在線課程開發建設等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從而重點針對電氣信息類畢業設計環節進行持續改進方面取得的新的突破,也是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展示和檢驗。
  • 面對疫情大考 廣東高校交出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新答卷」
    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院長周尚成表示,新學院將按照學校「雙一流」學科建設規劃,計劃第一步新設預防醫學、中醫藥防疫、公共健康政策等幾個國家急需、面向未來的學科。學院將聯合預防醫學教研室、附屬醫院公共衛生相關科室等校內機構,整合預防醫學等方面的師資力量,完善已有的較成熟的教學方案,最終達到「強特色、入主流」目的。
  • 頂尖創新人才如何培養?清華大學「姚錢數」高智商人才班最新探索
    在國內,能考上「雙一流」的學生,通常都算得上比較優秀的學者了。錢學森力學班從2009年開始招生,隸屬於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是以「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命名的高精尖物理人才培養班級。錢學森力學班的成立,也是清華大學進一步發揮在「理論力學」、「彈性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等細分學科的領先優勢,培養國際一流力學、物理學人才的新嘗試。
  • 北京或再增「虎將」,被稱「最年輕大學」,有望擠進雙一流堡壘
    國內幾乎沒有一個城市的高等資源能夠與北京媲美,如今北京或再增「虎將」,被稱為是「最年輕大學」,有望擠進雙一流堡壘。 這所大學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校很多社會學科類專業,均已超過了多數985工程,招生門檻也是985批次的學生,生源質量非常優秀,因此在「雙一流」評選當中,很有希望能夠成功晉級,下面筆者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實力。
  • 打破壁壘聯合培養幼師人才
    記者了解到,聯盟成立後將聚焦學前教育發展,就專業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等方面展開交流與合作。聚焦學前教育發展長三角區域46所高職院校齊聚合肥會上,「長三角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聯盟」正式揭開面紗。「今年恰逢合肥幼專建校40年,作為安徽學前教育的『主力軍』,40年來,學校堅持『幼』字特色、『師範』屬性,共培育了8萬多名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的專業人才,我們也將以此為契機,更好助力區域內學前教育的發展。」人生百年,立於幼時。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
  • 【以本為本,打造金專】立足新型城鎮化建設 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017年,農學專業(群)、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群)獲批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2019年,農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3個專業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立項,16個專業獲批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立項。立項建設以來,各專業(群)取得明顯建設成效,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
  • 山東濰坊學院2021人才招聘:博士69-108萬,地方支持力度大!
    每年高校對人才的爭奪成為畢業生關注的熱點,也是家長們關注點。2021年已經來了,但是對人才的爭奪其實早就開始。齋主發現,最早開始2021年人才爭奪戰的是安徽的淮南師範學院,它是在2020年10月份就發起了人才招聘令。  12月中旬,山東濰坊學院也早早發出了2021人才招聘令,開始搶奪人才。
  • 新一線城市哪些大學最好,河南這所「雙一流」高校榜上有名!
    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確立了綜合性研究型的辦學定位,提出了一流大學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 這四所教育部直屬的頂尖高校,竟不是985、211,有的甚至不在雙一流!
    但如果你不是十分熱愛的話,需要謹慎了,因為該學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目前尚未入選雙一流建設。 國際關係學院 國家關係學院創建於1949年,1964年就成為全國重點大學,當時全國僅有68所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直屬,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是以外語、國際問題為教學科研的大學。
  • 殷紅博:七歲前是培養頂級人才的關鍵期
    古往今來,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各行業的大師培養和愛護,他們被視為國寶,被民族稱為民族英雄。而在人口老齡化壓力增大、人口結構變化的背景下,各個國家更加需要大師級的人物,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中堅力量。那麼,大師們是如何成長起來的?什麼樣的人才具備大師的素質?大師從什麼年齡開始培養最重要?有培養大師的關鍵期嗎?這是人們都關心的問題。記者就以上問題採訪了國際傑出人才關鍵期培養理論創始人、中國精英人才關鍵期教育奠基人,著名人才學與天才兒童教育專家殷紅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