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草原來,吹動我心懷。」對於久居鬧市被熱浪包圍的人們來說,涼風習習,藍的天,白的雲,綠的草,彩的花,碧的水,奔騰的駿馬,歌唱的牧人,覓食的牛羊,「京承御道」有說不上的魅力。
位於承德的壩上草原,前幾年雖由於交通不順暢,使得草原之旅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御大公路的通車,以及承德與北京懷柔相連的國道111的全線暢通,為深愛草原的遊客開闢了一條全新的草原之旅——御用風景天路。
多年前的一個暑期,35輛自駕車、200餘名自駕遊客,從石家莊出發「御駕」承德,「立馬千山外」,行走在那條大清皇帝曾走過的「京承御道」,看木蘭圍場的花草世界、風車機群與森林的和諧存在,賞豐寧油菜花海之美,感受策馬草原的自由與奔放,「聽風唱天籟」,品味「雲的故鄉、水的源頭、花的世界」的草原美景。
以便捷的現代交通網絡為依託,重點打造的循著清代皇帝木蘭秋獮的歷史足跡,一路能夠探訪「京承皇家御道」的旅遊環線,一經推出,就吸引了與會旅行商和媒體筆者的廣泛關注,成為承德的精品旅遊線路。
可見,「京城皇家御道」之迷人之處不僅在於她的外在景色之美,也在於附著於其上的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動人心魄之魅力。
01
記得那次是夏天的一個上午,京城皇家御道——御駕承德啟動儀式在金山嶺長城風景區舉行,現場播放著《天路》等有關草原的樂曲。
在旅遊的同時,不能忘了對大自然和我們生活環境的保護。那次有一位河北旅遊形象大使介紹了以保護草原、愛護環境為主的公益活動「木蘭宣言」,有相關人員介紹了京承皇家御道。
之後,主持人介紹宣布,面向所有手機用戶發起「我在京承皇家御道」微信秀有獎活動,具體內容是,遊客將「京承皇家御道」最美的一面記錄下來,通過朋友圈發布在景區拍攝的美照配以文字「我在京承皇家御道」截圖發給承德旅遊官微、河北旅遊官微、河北電臺私家車907官微,由每家官微各選出10名獲獎者,獲得京承皇家御道沿途景點旅遊門票一套。
官方為參加活動的石家莊中匯行EOS俱樂部、銘冠攝影俱樂部、駿馳天下自駕俱樂部、私家車907俱樂部、承德旅遊自駕遊客會等5家自駕車代表授旗,宣示自駕活動開始啟程。
筆者了解到,私家車主們所走的這條皇家御道,是承德獨特的風景線。
「京承皇家御道」是清朝皇帝率領由文武大臣、皇帝貝勒、八旗軍組成的「木蘭秋獮」隊伍由北京去往木蘭圍場的通道。
從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第一次北巡開始,逐步形成了從北京至承德木蘭圍場的「御道」,沿途環境優美,山川河流匯聚,充滿塞外風情。
據史料記載,共有三條,包括西線:北京—懷柔—豐寧—大灘—木蘭圍場。中線:北京—灤平古北口—避暑山莊—隆化—木蘭圍場,是目前遊客最追捧的旅遊線路。東線繞道清東陵祭祖後御駕木蘭圍場,康熙、乾隆、嘉慶三位皇帝共舉行88次木蘭秋獮大典,在沿途修建了數十座行宮,現在許多歷史遺蹟就散落在其間。
作為「京承皇家」西線經典線路的木蘭天路、灤河獵谷、茶鹽古道、因御道口大灘公路的修峻通車,讓塵封了300多年的山水畫卷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
隨著京承、承圍、承赤、承唐、承秦、承朝高速,以及御大旅遊公路、111國道懷豐一級路、興隆至薊縣黃崖關旅遊公路的相繼開通,極大地提升了承德旅遊交通的水平。這是以現代交通網絡為依託,循著清代皇帝木蘭秋獮的歷史足跡,推出的一條品牌主打線路——「京承皇家御道」旅遊環線。
「京承皇家御道」文化底蘊深厚且景觀價值獨一無二,通過這條路線的打造,將和北京的旅遊產品銜接,最終使這條線路成為承德旅遊局2015年重點推出的旅遊線路之一。
02
走吧,只有上路才能體驗到一場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神奇之旅。200多名自駕遊客們在沿途邊走邊停,拿起相機手機不停地拍照,仿佛把大清皇帝的歷史足跡都照到美景裡面去了。
位於灤平縣境內的金山嶺長城,距離承德市區91公裡,是這次自駕遊客們進入承德後經過的第一站。
「萬裡長城,金山獨秀。」其因修築於燕山第一峰霧靈峰與古北口臥虎嶺之間的大、小金山之上而得名。
據史料記載,金山嶺一帶最早出現長城是在北齊時期,那時的長城低矮、單薄,多為土木所築。明朝開始對長城進行大規模、高標準的修建。
15世紀以後,明朝的國力由強盛轉入衰退時期,北方的蒙古族各部乘機南侵,給明王朝統治者造成嚴重的威脅。
為了加強北方的防務,1567年,明穆宗將著名的抗倭將領戚繼光從南方調到北方,任命其為薊鎮總兵。
戚繼光到任後召集部隊士兵和民夫對冀州所管轄的1200多裡長的原有長城進行了改建和重建。
金山嶺長城是其中最突出的一段,它西起龍峪口,東至望京樓,全長10.5公裡,是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長城,被專家們稱為明長城之精華。
但是,這麼好的長城,在大清皇帝的眼裡,只不過是御路上的一段風景。在清朝康熙帝時,面對損毀的長城,他不屑一顧,他說「守國之道,惟在修得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
大清皇帝以懷柔與武功兼備之策,將滿、汗、蒙、藏、回各民族凝聚在一個統一的王朝之中,各個民族得以融合在一起,通往草原的「北巡御路」才能夠成為如今百姓出行的風景。
那時為了參加木蘭圍場森林草原旅遊文化節的開幕式,自駕遊客們從金山嶺長城出來,就一路乘車趕赴圍場。在大清獵苑景區吃完午餐後,欣賞了那裡的滿清四合院民居後,通過沙州野泉汽車運動基地的一路飆車,到達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圍場北部,屬於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有皇家獵苑遺蹟和古戰場遺址,是一處以森林草原風光為主、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具有風景旅遊、避暑度假、影視拍攝、體育旅遊和科學文化考察等多種功能的重點風景名勝區,被譽為「雲的故鄉,水的源頭,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
康熙、乾隆、嘉慶曾經124次北巡這裡,帶兵在這裡圍獵,並舉行「秋獮大典」88次,獵場橫跨塞罕壩上下,東西長150公裡,南北長150公裡,周長500餘公裡,總面積10400平方公裡。1993年5月,這裡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木蘭圍場森林草原旅遊文化節的開幕式幾乎每年都在塞罕壩的文化廣場上舉行,廣場上有一塊巨石,上面刻著《塞罕壩賦》,上面記錄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塞罕壩人為保護生態大力栽植生態林的豐功偉業。
自駕遊客們再一次派出代表在開幕式上宣讀了「木蘭宣言》,呼籲珍惜皇家獵苑,珍惜滿蒙風情,珍惜藍天碧水。
03
圍場森林草原旅遊節開幕式一結束,自駕遊客們就直奔御道口草原森林景區去遊玩。
圍場御道口早在遼金時期,就是帝王狩獵之地,以皇帝到過的路口出名,清代成為「木蘭秋獮」的皇家獵苑。
「左牽黃,右擎蒼,千騎卷平岡」的歷史煙雲雖已淡去,卻讓這片沃土滲透出豐厚的皇家文化內涵。該景區以極富引力的「御道口「之名,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地理風貌而享譽海內外。
這裡是四季皆美,春寒料峭,夏花繁盛,秋林盡染,冬雪成原,是攝影家創作的天地,是國家4A級景區。
自駕遊客們在太陽湖不停地留影拍照。太陽湖並非形似太陽,若到高空俯瞰,您會覺得他像灑落的淚滴。但是,為何叫太陽湖呢?
傳說遠古時候,草原上有一位名叫烏雲那日的聰慧美貌姑娘,她結識了宇宙之子太陽。小夥子經常騎著朝霞幻化的駿馬與姑娘相會,他們用汗水描畫美麗的草原。
天上的風姑娘也喜歡太陽,她嫉妒烏雲那日。有一天,風姑娘舞動風衣將太陽從烏雲那日身旁奪走,草原上飛沙走石,烏雲那日哭喊中的淚水形成了湖泊。
據說,烏雲那日為了尋找太陽,變化成一隻百靈鳥,每天鳴叫著向太陽述說自己的思念,太陽則是把無私的萬道金光灑向這片草原。
至今,草原上有一首歌曲唱到:「百靈鳥為了愛情來歌唱,心如妒火的年輕人啊,有神的眼睛眺望著遠方,面對太陽,將那未來想,美貌的姑娘,你在何方?」
為了這段神奇的愛情故事,這片美麗的湖泊就被叫做了太陽湖。
從太陽湖出發,一路來到大峽谷景區。這個景區位於御道口牧場總場部以北10公裡處,是御道口壩上草原獨有的峽谷群。峽谷西邊的山體,像一隻千年烏龜,因此得名龜山,都說龜壽萬年,恐怕這隻烏龜在此已經不止萬年。
由於它的存在,「延年益壽」成為大峽谷永恆的主題。走進這個峽谷,飛泉瀑布,樹草芬芳,蜂蝶飛舞,清風徐來,把遊客帶到仙山夢境。大峽谷奉獻給遊人的不僅僅是山野花香,還有最寶貴的含氧很高的空氣,讓久居城市的人們儘可能享受這天然氧吧帶給的順暢呼吸。
04
到豐寧草原上去看看吧,體驗一下那裡的草原風光和圍場有何不同呢?據導遊介紹,豐寧京北第一草原與木蘭圍場,相距不遠,但以前兩者之間並沒有高等級公路相連,需要繞行內蒙古或折返承德。所以兩者雖為承德旅遊的兩個拳頭產品,一直以來卻沒能形成合力。
這次,作為「京承皇家御道」旅遊環線的關鍵連接線,新近通車的圍場御道口鄉至豐寧大灘鎮之間的旅遊公路,不僅連接起了木蘭圍場和京北第一草原這兩個承德旅遊的拳頭產品,而且沿途環境優美、山川河流匯聚,充滿塞外風情,成為「京承皇家御道」的精華路段。
這條公路在圍場境內部分沿小灤河河谷而行,被稱為灤河獵谷,其中穿過的五道溝風景區是清代木蘭七十二圍中哈朗圭圍的舊址所在地,也是目前自然風貌保存最為完好的「圍場」。
豐寧境內部分的路線,曾為興盛一時的草原茶鹽古道,是內地茶葉、紡織品等進入草原,蒙鹽、牲畜、皮毛等進入內地的繁華商道。
那些年,豐寧通過對農民進行財政資金補貼引導,在公路沿途種植了2萬畝的油菜,在這個季節裡,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綻放,車行草原花海間,上有藍天白雲伴,下有羊群牛馬隨,這條線路更加嬌豔美好。
一行人經由御大旅遊公路,來到了豐寧壩上,這裡因為距離首都北京最近的天然大草原而得名京北第一草原,其中以騎馬、賽馬活動豐富而聞名,僅在大灘鎮就有馬匹超過3000匹。
早上,成隊的遊客從各個旅遊特色村,騎著馬到大草原上去散步休閒,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而在七八月的旅遊旺季,每個周末草原上都會舉辦當地牧民參與的賽馬比賽。飛馳的駿馬和矯健的騎手,讓來自大城市的遊客們,充分領略草原上的激情飛揚。
晚上,遊客們在草原牧歌聲中,體驗了烤全羊的樂趣。這裡的烤全羊可與北京的烤鴨相媲美。如今壩上羔羊的品種基本以「小蒙鹿」「細毛羊」為主,特點是,個頭均勻,肉質細嫩,無羶氣味,色澤黃亮,皮脆肉嫩,香味四溢,味道極為鮮美,是招待貴客的佳品,而且也是備受中外客人的青睞。
操持烤全羊的是一對父女,那男子手法嫻熟,他先將羊宰殺,將羊血放淨,去掉羊皮和羊頭,用井水洗淨後固定在一個架子上,用刀在肉厚的地方劃出花刀,架在炭火上轉動烘烤,一邊烤一邊往羊身上刷塗上由姜蔥、胡椒、孜然等調製而成的調料,要用溫火烘烤,不要用旺火和明火,等到羊肉變得深棕色並且冒出油時,用刀子片下來蘸著孜然吃即可,烤全羊要一層一層的烤一層一層吃。
自駕遊客們在品嘗美食包括吃烤羊時,總是把擦手時用過的紙張、飲食垃圾等不時地裝入袋子中,因為此次京承御道之行不僅僅是觀賞遊玩,還是一次保護草原大型公益活動,承諾要對御道環境進行保護,提出的口號是「旅遊後,將美麗照片留下,將產生的垃圾帶走。」
如今,經過持續不斷的培育,「御駕承德」已經成為推動承德旅遊產業經濟發展的大引擎和京津冀旅遊一體化合作的典範,河北第三屆旅發大會曾經在這條線路上舉行,相信這條皇家御路終將將打造成為中國北方自駕旅遊第一目的地、中國最美自駕旅遊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