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有著大量性描寫,為何《廢都》和《白鹿原》的命運截然不同?

2020-12-15 愛啃書的初拾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愛啃書的初拾

20世紀的90年代,中國文壇的文學創作收穫頗豐。

特別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1993年,以西北文壇為首的長篇創作大放異彩。

先是陝西「文曲星」賈平凹創作的《廢都》轟動文壇,人們或貶或褒的爭論異常激烈,大有捋袖揮拳之勢;後是西北平原的「老憨」陳忠實寫下了史詩性質的《白鹿原》,其盪氣迴腸的閱讀體驗,被人們稱為「中國當代小說走向世界的開端」。

同為陝西作家的陳忠實和賈平凹,不僅都得過茅盾文學獎,私下交際也頗多;特別是1993年兩人的《白鹿原》《廢都》相繼發行,統統又在發行過程中遇到坎坷……這些類似的經歷,總讓人忍不住將兩人的作品進行比較。

所以,今天結合《廢都》《白鹿原》的創作背景和思想含義,對兩部作品的同與異也進行簡單分析;順便聊聊,同樣有著性描寫的兩部作品,為何命運截然不同!

【創作背景:相同的書寫初衷,不同的命運走向】

從古至今,文人向來是社會變化的敏感群體,能夠率先感受到物質和精神的微妙變化。

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左右,隨著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風潮席捲各地,作為精神開拓地的中國文壇也從內到外的發生著劇烈轉變。

對於陝西作家陳忠實和賈平凹來說,現代化思潮更是衝擊了支撐他們創作的秦地傳統文化;

面對這樣的歷史轉型背景,賈平凹和陳忠實的執筆創作,也是在傳統和現代,精神與物質的相互博弈中,尋找一個平衡點,以此緩和這種無處不在的衝突。

用文學作品的形式,呈現對個人命運的認識以及對民族命運的思考,這是陳忠實和賈平凹在創作初衷上的相同點。

但受個人經歷的影響,陳忠實和賈平凹不同的創作心態,也形成了兩部作品的主題差異;而這份差異至今也為人津津樂道。

《白鹿原》的主旋律在於「變遷」兩字。

在創作《白鹿原》前,陳忠實只是個懶散度日的職業作家,直到路遙憑藉《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首部作品,引起文壇轟動後,陳忠實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年過四十了,也該構造一部墊棺巨著了。

不同於賈平凹憑藉多部短篇而來的名聲鵲起,陳忠實當時只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關中人,身體裡流淌著關中文化的血液,所以他的創作方向,首先考慮的就是呈現生養自己的渭河平原的變遷歷程。

為了生動還原渭河平原的「傳統和現代」衝擊,陳忠實還曾親自到藍田縣認真翻閱了《藍田縣誌》等歷史資料,來學習和了解中國近代史,並做出大量的文學藝術準備。

可以說,他是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出鑄造了《白鹿原》的傳奇。

而賈平凹的《廢都》主旋律在於一個「廢」字。

創作《廢都》時期,賈平凹的生活遭受到了命運的過分調侃:

先是妻子韓俊芳認定賈平凹精神出軌,不顧賈平凹的解釋和辯駁,硬是提出了離婚;後是患上B肝,漫長的治療過程讓身體針眼密集;後來母親染病動手術,同時妹夫意外死去,妹妹和幼子被迫回到娘家……

一系列的變故,讓賈平凹的精神狀況每況愈下,經常沉淪在「無能為力」的悲哀宿命論中。

為了排遣內心的落寞和失意,賈平凹最後選擇跑到偏僻的地方去寫小說;而這部作品就是飽受爭議的《廢都》。

《廢都》的出版是1993年的7月,瞬間紅遍大江南北。光是首印就達到50萬冊,另有6家出版社以「租版型」的方式同時印刷,每家印數超過10萬冊。

在文化消費還未恢復活力的年代,《廢都》的出版不僅在銷量上創作了記錄,而且在評論界也是創作了記錄;幾乎所有的評論家都寫了評論文章,集結成冊為70萬字的《廢都大評》。

而同期出版的《白鹿原》則是以800冊開機,這種保險起見的出版態度,也曾讓陳忠實鬱悶無比。

但具有反轉色彩的是,陳忠實的《白鹿原》籤訂的是版稅收入合同,定價10%,而賈平凹的《廢都》則是以每千字30元的稿費來進行計算的。

正是因為這份合同,讓陳忠實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1個靠寫小說成為富豪的作家,並在2006年的第1屆作家富豪榜上,以455萬的版稅收入位居13位。

而這年的《廢都》因為內容問題,正處在被禁狀態;直到2009年才解封!

【思想表達:相同的性描寫,不同的表達方式】

作為「陝軍東徵」的兩部代表作,《白鹿原》與《廢都》的本質主題都是觀照現實;要麼是用傳統反映現代,要麼是從現代中窺探傳統。同時為了輔助這種思想表達,兩部作品都採用了引人熱議的性描寫。

上世紀的90年代初,人們的思想觀念仍舊處於保守狀態。

所以,這樣的寫作方式的確是給文學界當頭一棒;因此兩部作品在發行過程中,也都遭遇了重重阻力。

先是《白鹿原》出世遭受評論家抨擊,認為博取眼球、無實際意義;後雖因文學價值入選茅盾獎,但卻不得不按照評選要求,刪掉敏感片段;所以,市面上的《白鹿原》有兩個版本,一是茅盾獎的刪減版,二是陳忠實的原版。

後是賈平凹《廢都》,因為作品內容是對男女荒唐事的揭露,導致短短三個月後,作品就遭到封殺和全面禁印,就連責任編輯和出版社領導,也被行政處分;直到2009年才解禁。

可即便兩者有著類似的命運,後來的結局卻截然不同;《白鹿原》獲得茅盾文學獎,後被拍攝為電視劇,從而家喻戶曉;而《廢都》命運有些坎坷了,即便後期重新出世,可依舊褒貶不一。

這又是為何呢?還要從文學作品中性描寫的意義說起!

從主題思想來看,性描寫是文學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家要麼將其作為一種生命現象來把握處理,用以增加作品的色彩;要麼是揭示一定歷史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社會問題,批判傳統的倫理觀念,表達現實社會的需要,再或者是作為一種心理現象,讓人更深刻更全面去認識作品中的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描寫態度的不同,分寸把握的差異,也會讓作品呈現出不同的美學意義和社會效果。

《白鹿原》和《廢都》便是如此!

先分析陳忠實的《白鹿原》:

上文講到了,關中平原的樸實精神,對陳忠實造成了深遠影響,作品《白鹿原》的人物設定更能清楚表達這點;無論是處世不亂的白嘉軒,還是行為規範的朱先生,都體現了關中文化的深沉厚重;這是陳忠實對傳統文化的守護。

但在時代的變革期間,這種傳統文化始終要去糟的,所以陳忠實的寫作是從傳統反觀現代;這就導致,他筆下的性描寫更多是展現儒家傳統與自然人慾的對抗和衝擊。

作為核心人物的田小娥,與老秀才、黑娃、鹿子霖等不同男人發生過關係;按理說這樣的人物設定是不討喜的,但《白鹿原》所傳遞的悲情色彩,卻主要來源于田小娥。

可以說,陳忠實對性的描寫,不僅展現了人物內心,更把當時的社會形態和人際關係的種種畸形現象呈現給讀者;那些女性的悲慘命運、情愛在特定時代中的壓迫、封建制度套索在人物思想中的枷鎖、以及理想的亡失和非道德的成功……都跟隨著渭河平原的50年變遷史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難看出:即便陳忠實寫性,但卻是用來輔助人物命運的,因而顯得高明和莊嚴;可以說,自然的人慾在陳忠實的筆下,成為透視人性和人物心理的深邃窗口。

從思想意義上分析:陳忠實的性描寫,是對封建文化和腐朽道德的強有力衝擊!

再說賈平凹《廢都》:

不同於陳忠實所展現的整個民族走向,賈平凹更關注當代人的內心世界,寫的是一種心境;所以,看《廢都》這部作品不難發現:賈平凹完全是以自我批判的意識,展現了時代變化下,知識分子的道貌岸然,以及人性受物慾引誘的貪念和醜惡。

就拿主人公莊之蝶來說:他是一個功成名就的作家,更是西京城的四大名人之一。

但縱觀全文,卻很難發現賈平凹對他創作場景的描寫,以及對他斐然才華的展露;更多時候,是展現他的頹廢和貪婪:比如貪婪數錢的樣子、為鄉鎮企業代言題詞收費的樣子……

可就是如此道貌岸然的他,卻憑藉作家身份招蜂引蝶,讓無數女子甘願獻身。

這些建立在名聲和榮譽上的交易,哪有什麼精神交流,只有頹廢和自私的宣洩而已。

因此,《廢都》的情感基調是壓抑的,讓人有種對荒唐現實的失語感。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賈平凹將《廢都》作為首部城市題材進行發表,可字裡行間仍舊充滿了城市物質對樸實農村的劇烈衝擊;偌大的西京城儘是揚起的風沙,儘是坑坑窪窪的路面,毫無現代的生機活力可言。

可以說:賈平凹寫《廢都》的頹廢,更像是對被汙濁了的現代生活的強有力回擊;他寫的越是頹廢,就愈發讓人在沉重的閱讀中獲得覺醒的力量。

就思想意義而言,《廢都》完全是以滿目瘡痍的方式,對荒唐人性的猛烈回擊;但也因為這份剖析太過直白激烈,導致作品毀譽參半。

【放在最後的話】

如今再比較《廢都》和《白鹿原》,仍舊讓人感嘆良多!

從文學創作力來講,賈平凹比陳忠實略勝一籌,他的很多短篇都膾炙人口,特別是進入千禧年後,幾乎每兩年都會出版一部長篇小說。

但從文學影響力來看,陳忠實儘管只有一部長篇小說《白鹿原》,其影響力可謂是驚動了整個文壇,如今讀來仍覺得震撼無比。

可以說:陳忠實的《白鹿原》寫活了時代,更超越了時代,雖然出世也遭遇波折,但仍舊憑藉巨大影響力,成為中國文壇最具代表性的經典著作之一;而賈平凹的《廢都》則因為市場局限性,直到2009年才得以解封,重新回歸市場;如果要探究這部作品的現實意義,還是更建議大家結合時代背景去分析,從而撥開眼花繚亂的男女糾葛,去探測錯綜複雜的人性!

記得賈平凹當年寫完《廢都》後,曾這樣評價自己:

《廢都》之前,我是陝西文壇乾淨的人,《廢都》之後,我卻成為文壇最骯髒的人。

這番透露著苦悶和不甘的感嘆,可見《廢都》對他文學創作的影響之大。

如今的時代不斷發展,市面讀物也眼花繚亂;所以回顧陳忠實和賈平凹當年的創作經歷時,不由得感慨:那段歲月雖然迷茫失意,卻是身為作家的他們最美好的黃金時代。

魯迅先生曾說:許多事情要等到平息之後回頭來看,才會更明白,或許還能得出一點東西來。

《白鹿原》也好,《廢都》也好,它們最終的現實意義,便是呈現對個人命運以及對社會狀態的深刻思考,這其中關乎生存,更關乎人性……

也把賈平凹的《廢都》推薦給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點擊連結【去看看】;願大家獲得全新的感悟和收穫。

@愛啃書的初拾

從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歷中,淬鍊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相關焦點

  • 1993,《廢都》讓賈平凹元氣大傷,《白鹿原》成就陳忠實成為大師
    1 1993年,《廢都》和《白鹿原》同時亮相1993年,文壇最熱鬧的事情就是《廢都》和《白鹿原》的出版。在很多人都印象中,似乎《白鹿原》比《廢都》晚很多年,實際上兩本書的第一次出版日期都是1993年6月。
  • 文學界稱《白鹿原》性描寫慎重:比網絡小說乾淨
    多年來,小說《白鹿原》獲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引來持續的爭議,原著小說中佔有大量篇幅的關於性的描寫讓它毀譽參半 。而在王全安導演的同名電影中,和情色有關的田小娥這條線索成了電影的敘事主線,自然備受關注。情色,仍然是電影《白鹿原》躲不掉的話題。《白鹿原》真的很情色嗎?昨天記者採訪了眾多文學界人士,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觀點非常統一——《白鹿原》的性描寫很慎重,與如今的一些網絡小說的性愛描寫相比簡直太乾淨了!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末,有三本小說是最出名的:《白鹿原》、《廢都》,還有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性」,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描寫,而且正因如此,在出版的時候總是遭到很多的困難。為什麼那個年代,對性的描寫頗豐?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裡,對性這個字一直都非常的隱晦,在各個朝代之中,只有唐朝的時候才會有關於性的諸多文字。但是此後,在這方面就都開始走了下埔路,在性這個方面越來越保守,並且在後來對這個字進行了嚴格的封禁,再也不許人們在重大場合裡提起了。
  • 白鹿原:處子之身被賣,成郭舉人泡棗工具,田小娥命運為何如此慘
    田小娥是《白鹿原》中的最悲劇的女性之一,也是陳忠實筆下性格特徵最明顯的女性。再次重溫《白鹿原》,我依然為白鹿原上那群女子的命運感到心酸和無奈,他們是封建社會背景下人倫常綱的犧牲品,是被條條框框捆住的「商品」。
  • 《白鹿原》多處大膽「性」描寫,道盡多少不能掌控婚姻女人的悲哀
    田小娥的婚姻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這是《白鹿原》原著開頭第一句話,從此展開了和白嘉軒有關聯的那麼多女人的悲慘命運,田小娥是其中一個。這也或許是後來和娃跑了,她被鹿子霖欺負,餓得要死也沒回家求助自己老爹的原因。她是被老爸拋棄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白鹿原上最看不上她的人就是老公公鹿三,鹿三覺得這女人毀了兒子,禍害了白孝義,有一天就憤恨地結束了小娥的生命。
  • 白鹿原:「棄婦」冷秋月被性逼瘋,愛和性對女人來說有多重要?
    這本書可以算作是1949年之後中國作家創作長篇小說的一個裡程碑了,小說通過藝術的手法,撕開一角,將生命力賦予到每個個體身上,他們,有著生命的溫熱。整本書的主體是講的白鹿兩個家族三代人的的愛恨糾葛,描寫了渭河平原上50多年的滄桑巨變,也正是在這種時代變遷的時刻,故事人物的命運比其他時代的人更加豐富,也更加艱難。
  • 《白鹿原》冷秋月:活守寡被逼瘋,愛和性對女人的婚姻有多重要?
    《白鹿原》冷秋月:活守寡被逼瘋,愛和性對女人的婚姻有多重要?《白鹿原》這部傳世巨著,展現了大時代背景下白鹿村的故事。無奈命運太過脆弱,而她又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女人,撐不到封建制度倒塌的那一天。透過冷秋月,我們可以看到愛和性對於婚姻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女性來說,由於生理與心理機制的需求,婚姻中女性對男性的依賴總會比男性對女性的依賴要高。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問題:如果你的老公每月給你幾萬塊錢,但從不回家陪你,你願意嗎。
  • 國內被禁16年,在海外獲大獎,賈平凹的《廢都》到底寫了什麼?
    在中國當代這麼多作家中,賈平凹,也算是一位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位作家,他是當代中國最具創新性、叛逆性和影響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比如《秦腔》等更是廣為流傳,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這部小說之所以在當時那個年代被禁,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書中描述了大量的性,在出版之後,賈平凹還調侃自己:「在這部書出版之前我是文壇最純潔的作家,在這部書出版之後我變成了文壇最流氓的作家。」西京城有四大名人,以莊之蝶為首,他們有名有望,琴棋書畫詩酒花樣樣都能玩出花樣。
  • 賈平凹《廢都》出版後,為何被國內禁了16年,卻在國外屢獲大獎?
    ▲《廢都》書影在此之前,這位作家的任何一次動筆,都是文學界萬眾期待的一次驚喜禮物,而當賈平凹的新作——重點描寫當代知識分子生活故事的小說《廢都》的誕生後,卻是令眾人感到大受衝擊。021993年,賈平凹首次出版的新作《廢都》一經問世,北京出版社便首印了50萬冊。在創作這部作品時,賈平凹便堅決地表示「物質主義的致愚和腐蝕,需要『文學的反抗』」。然而《廢都》作品中出現了大量豪放大膽的寫法,其中就包括不少露骨的性描寫。
  • 從《廢都》到《暫坐》,賈平凹道破男女關係:不是欲望和性,是餓
    ——《廢都》第一個男人強霸了她,那時她還是個姑娘,為了遮醜便索性嫁給了男人。沒成想婚後才是噩夢開始,就像她說的:「他有的是力氣,是頭倔驢。」離不了婚的唐宛兒,每晚被折磨、毒打,讓她的心和身子,每時每刻都渴望出逃。
  • 不可或缺的藝術光輝:文學作品中「性描寫」的價值與審美研究
    在中國古代,「性描寫」最典型的文學作品代表是《金瓶梅》,它描繪了從廟堂到江湖的完整鬼蜮世界,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而說到文學作品「色情描寫」的廣度、深度和大膽,恐怕迄今還沒有作品能出其右。體現這種西方審美情趣和價值觀的經典文學作品,國內其實有很多,古代的有馮夢龍、凌濛初的《三言二拍》、李漁的《肉蒲團》;現代的有陳忠實《白鹿原》、賈平凹《廢都》、張愛玲《小團圓》、王小波《黃金時代》、阿來《塵埃落定》、顧城《英兒》、鐵凝《大浴女》、畢飛宇《推拿》、安妮寶貝《呼吸》、石康《支離破碎》、馮唐《不二》等,這些作品廣受讀者的欣賞和喜愛。
  • 《白鹿原》中白孝文最終為何遭人痛恨?原來書中早已埋下伏筆
    《白鹿原》中白孝文最終為何遭人痛恨?原來書中早已埋下伏筆原創|雨軒智慧文學《白鹿原》給我們看到了這是一個虛構但真實的世界,這是一個充滿病態的早年社會,但或許這就是一個民族精神棲息的現實家園。在書中每個人物的個人命運永遠是跟家、國、歷史厚重緊密聯繫在一起,隨著家國無常,命運也會隨著牽扯而變幻無常。在書中你可以進行為了個人或者為了國家而抗爭,同時你也可以力保起身無所求,但最後所有結果卻永遠被歷史的潮流把所有在這個大漩渦中的人牽扯進來。《白鹿原》中白孝文最終為何遭人痛恨?原來書中早已埋下伏筆。
  • 這4本描寫西安的小說內容更深刻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裝臺》又一次讓西安展現在了大家的面前,同樣的特色小吃和富有地域特色的語言讓人們了解到了西安的另外一面,我們這裡不僅有大唐不夜城,還有充滿煙火氣息的城中村和小人物。《白鹿原》「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這句巴爾扎克的名言經常被用在小說《白鹿原》的評價中,西安這座城市拋開了往日的榮光,留下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陳忠實用這部堪稱「豐碑」的小說做了描述。
  • 《白鹿原》與《百年孤獨》——一個族長與一個女人的故事
    《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馬爾克斯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 《廢都》:這四種不同類型的女人,命運也迥然不同
    最近在家無聊,便看了一本號稱寫出了知識分子心靈空虛無聊的長篇巨著——《廢都》不過看完之後,覺得我的無聊對於書中的無聊啊,實在是甘拜下風甘拜下風。《廢都》是由作家賈平凹耗費十年寫成的巨著,有人說他集合了《金瓶梅》《圍城》的精髓,用少兒不宜的描寫逼真地展現了當代文人精神世界的荒廢與空虛。
  • 賈平凹《廢都》:寫滿情與欲的糾葛,道盡中年人的虛偽與涼薄
    那我們也不妨認為,《廢都》也是賈平凹先生在看到了真實之後才產生靈感寫下這一篇令人深思動容的長篇小說。中國文化講求"中庸""和諧",委婉的說辭從古時候的封建制度上行下效禮儀尊卑就開始紮根,追求"禮數"是我們為人處世的第一要義。而作為文學方面的發展,我們也就受此影響,大量的文學作品,都非常的"猶抱琵琶半遮面""霧鎖山頭山鎖霧"。
  • 《廢都》:5個女人為一個男人奉獻自己,縱情歡愉是獨立精神缺失
    1993年,賈平凹的小說《廢都》因含有大量的性描寫,出版社不得不進行刪減,標註「□□□□(此處作者刪去××字)」後再出版。刪減後的《廢都》一經上市,就銷售了37萬冊,後來加印了100萬冊,還是被一搶而空。
  • 老舍《駱駝祥子》中的「性描寫」,有兩點比《金瓶梅》高明
    所以,老舍要打碎祥子的夢想,他就不能不寫祥子和虎妞的性,必須得寫。而在《金瓶梅》裡,大部分的性描寫都是可有可無的,就算不寫,也不會影響作品的完整和故事的發展。《駱駝祥子》的性描寫--老舍怎麼寫性。  《金瓶梅》寫性,是恣意的,泛濫的。極力的、詳細的描寫性愛的過程、動作(這裡不適合展開,不細聊)。
  • 賈平凹:在烏託邦的「廢都」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賈平凹的 《廢都》剛剛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並且曾經被當作禁書。這部作品大約 40 萬字,在書中作者把莊之蝶與幾位女性的情感糾葛作為主線,並且以阮知非等諸多名士的穿插敘述作為輔線,充分展現出濃縮的西京城內形形色色的 「廢都」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