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棄婦」冷秋月被性逼瘋,愛和性對女人來說有多重要?

2020-12-24 毛妹日記

我要全面地反應這個文化,這個文化有它腐朽的一面,還有很偉大的一面,否則,我們這個民族就不能延續下來。

——陳忠實

大家好,我是老七;

曾幾何時,我的枕邊書《圍城》替換成了《白鹿原》,其實很早之前就多次翻讀過此書,對於其中的情節,可以說是也瞭然於胸了。

現在當做枕邊書,時不時的翻開看看,算重溫,也能有一些新的感悟。

這本書可以算作是1949年之後中國作家創作長篇小說的一個裡程碑了,小說通過藝術的手法,撕開一角,將生命力賦予到每個個體身上,他們,有著生命的溫熱。

整本書的主體是講的白鹿兩個家族三代人的的愛恨糾葛,描寫了渭河平原上50多年的滄桑巨變,也正是在這種時代變遷的時刻,故事人物的命運比其他時代的人更加豐富,也更加艱難。

並且作者陳忠實在描寫這本書的時候,僅僅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沒有立場和批判,對新舊文化都有著質疑,這恰恰是《白鹿原》最清醒的地方。

讀完之後,真的是讓人感受到,真實的人性,是很複雜的,它不是簡單的光偉正,也不是簡單的黑惡醜。

守活寡的「棄婦」冷秋月,被公公酒後欺辱,憤怒卻又渴望得到愛撫

給我印象很深的一個人,是冷秋月,她在新舊文化的夾縫中艱難的生存,從一個循規蹈矩、三從四德的良家婦女到一個無法見人的瘋女人最終在文化夾擊之下精神崩潰,死的悽慘而又無辜;

在頗有一番儒家文化修養的父親冷先生那裡,冷秋月深受封建傳統思想影響,認為女人必須要貞潔正派,這一點其實在她鄙視田小娥這一點上能夠看的出來,換個角度講的話,其實冷秋月也是「殺死」田小娥大軍中的一員。

在鹿冷兩家虛偽的鄉親面紗掩蓋下,冷秋月這位連自己名字都沒有的女子嫁到了鹿家,但是丈夫鹿兆鵬接受了現代文明的薰陶,嚮往婚姻自由,所以不願意接受父母之命,也不喜歡這個家裡的妻子。

而面對這樣的婚姻,鹿兆鵬幾乎是被鹿子霖用耳光抽回家,抽進洞房,抽進祠堂的。被逼結婚的他自然不想要這樣的家庭,但當時的的封建傳統力量實在是過於強大,他沒有辦法,他的反抗方式只能是躲避。

婚後第二天,鹿兆鵬便離開了白鹿原,他的軟弱也讓這場婚姻變得有名無實,讓一個年輕的女子開始了遙遙無期的活寡。

所以鹿兆鵬的棄家而去,這是導致冷秋月悲劇的直接原因。

認為女人就要從一而終的冷秋月,只能任由這種名存實亡的婚姻繼續下去。丈夫走了,公婆把她當做一個「會說話的牛馬」,天不亮,她就要起來給公婆倒尿盆,和男人一樣承受著繁重而又緊張的勞作;

她過著孤寂的生活,生理上也得不到滿足,但必須要頂著一個無形的「貞操牌坊」生活,從這時,她的思想已經開始和身體的欲望起了衝突。

鹿子霖的一次酒後亂性,讓冷秋月對性有了懵懂的感覺,她開始在原有的傳統觀念與本能欲望之間痛苦地掙扎。

被公公欺辱後,她生氣而又憤怒,她在鹿子霖的碗裡放麥草用來報復他。但是她的心理開始出現矛盾衝突,她突然羨慕起曾經鄙視的田小娥來,羨慕她能夠滿足自己的欲望,她明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可恥的,但是在欲望的世界裡,她又渴望得到男人的愛撫,哪怕是不合倫理的老公公。

對公公的一次試探,可以說是她最後一次無望的掙扎,可是她的舉動卻遭到了公公的強烈羞辱,被罵作「吃草的畜生」。她想滿足自己的欲望,又想做一個守婦道的女子,當兩種願望都滿足不了的時候,她的精神終於要崩潰了,她開始變的瘋癲。

「兒媳(鹿冷氏)從最初的驚嚇愣呆中清醒過來……她不知不覺從石墩上溜跌下去,跌在地上,雙手緊緊抓著胸前的衣襟,垂下無法支撐起來的頭,意識到自己永遠也站立不起來了。」

面對冷秋月的發瘋,白鹿原的人們並沒有任何的同情,而是赤裸裸的鄙視,他們鄙視這個不守婦道的女子。為了不讓瘋顛的「淫婆子」胡說八道,作為父親的冷先生,親自下藥讓鹿子霖「治」啞了鹿冷氏的嗓子。

吃了藥的冷秋月,不再喊叫、不再瘋癲,也不幹活也不吃飯,只是爬到水缸裡舀碗涼水喝,形同一樁骷髏,冬至交九那天夜裡死在炕上。

死的如此悽慘和無辜的鹿冷氏,竟然找不到一個兇手,你說是她的父親冷先生,還是公公鹿子霖,還是這一張有名無實的婚姻呢?

都不是,「殺死」她的是無形的封建禮教,是那一部分糟粕的傳統文化。

推而廣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不知有多少的「鹿冷氏」被傳統禮教所戕害,而且她們的死在那個死水般的社會,激不起一點點的波瀾,死水還是那潭死水。

「棄婦」冷秋月被「性」逼瘋,愛和性對女人有多重要?

透過冷秋月的精力,其實我們能夠看得出,愛和性對於一份婚姻的重要性,並且由於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在婚姻中大多數女性對於男性的依賴會更高一些。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帖子,講的是一種所謂「合理包養」的婚姻,只要男方給錢,愛怎麼玩怎麼玩,兩人之間互不幹涉;講道理我挺驚訝贊同這種觀點的人,這種婚姻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婚姻的內核就是愛和性,沒有了它們,婚姻也不過是一張為心懷鬼胎的兩人提供偽裝的表皮

我個人覺得,中國人有必要認真的讀一讀這本書,並且通過這本書,來了解中國在上半個世紀初葉所經歷的艱辛歷程,正像日文版《白鹿原》腰封上的介紹:民族の史詩。

這本書也獲得了1997年的茅盾文學獎,對幾個主要角色的死亡的描寫,很震撼,細節讓人唏噓。對白鹿村的那場「瘟疫」的描寫,今天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作者陳忠實也沒有堅持「零度情感」,而是以悲天憫人的情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做了深刻的思考。

讀完此書,從生到死從始至終,感覺生命很輕賤,又很貴重,在時間的洗刷下,生命之花在不斷凋謝有不斷交替綻放,仿佛看到了中華民族就是這樣一代代血脈相連的沉重。

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當然,那個時代也將永遠存在著。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更近距離的了解一下這本講透人性,講透社會的經典之作。

相關焦點

  • 《白鹿原》冷秋月:活守寡被逼瘋,愛和性對女人的婚姻有多重要?
    《白鹿原》冷秋月:活守寡被逼瘋,愛和性對女人的婚姻有多重要?《白鹿原》這部傳世巨著,展現了大時代背景下白鹿村的故事。直到同名電視劇《白鹿原》中,她才有了一個名字——冷秋月,她的人生底色就像秋天的月色一樣慘澹灰暗。冷秋月是白鹿原上唯一比田小娥更為悲慘的女人,田小娥總算痛痛快快的活過,而她冷秋月從未有一刻是真正活過的。一個好好的閨閣女子最終淪落為瘋婆娘,冷秋月的悲劇是時代、自我、他人共同作用的結果。
  • 白鹿原:恪守婦道的冷秋月被他爹毒死,為何村裡人漠然
    我有男人跟沒男人一樣守活寡。我沒男人我守寡還能掙個貞潔牌,我有男人守活寡圖個啥?你娃子把我瞅不進眼窩,你爸跟我好得恨不能把我吸進鼻孔…你不上我的炕,你爸愛上…」鹿子霖站在側後,滿臉燒騷得恨不得鑽進地縫兒。冷先生轉過身走岀門來說:「走,跟我拿藥去。」《白鹿原》是陳忠實先生唯一的一部長篇說。
  • 《白鹿原》原著:冷秋月,一個「守活寡」守瘋了的女人|百家故事
    而她,明明有丈夫,卻守著這樣的活寡。她無處訴說,無處發洩,只能自己逼著自己,自己熬著自己,一直到她開始出現幻覺。她太想鹿兆鵬了,太想有個男人能疼她,愛她了。她不想要日夜都是形單影隻。她是個正常的女人,是個正值青春年少的女人,可是沒有人在這件事給過她一絲溫情。《紅高粱》裡秦海璐扮演的大少奶奶,也是一個守活寡的例子。
  • 《白鹿原》:相比於美麗保守的冷秋月,白孝文更愛浪蕩的田小娥
    《白鹿原》裡有兩個女人,是傳統社會女性悲劇的化身,她們可以代表大多數女性的不幸。 這兩個女人,一個是冷秋月,一個是田小娥。 冷秋月唯一一次和鹿兆鵬睡在一起,還是鹿兆鵬的爺爺逼他回來的。唯一一次的溫存冷秋月終身難忘,冷秋月還沒好好感受鹿兆鵬的愛意,鹿兆鵬便草草結束了。
  • 《白鹿原》冷秋月:被無性婚姻逼瘋魔,還被親爹下藥,人性如此?
    作家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小說的背景是發生在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的白鹿村,故事講述了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開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小說以白嘉軒為敘事核心,白鹿兩家矛盾糾葛組織情節,以反映了以白嘉軒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以及儒家倫理道德在時代變遷中的堅守和頹敗。
  • 《白鹿原》田小娥跟冷秋月:風騷女與乖乖女卻走上一樣的命運結果
    在《白鹿原》這個時代裡,許多人覺得為何作者陳忠實寫的田小娥會多一點呢?而冷秋月也不比田小娥幸福,卻不寫她呢?帶著這個,我也思考了,看了幾遍書,也明白了。田小娥始終離不開的男人,她勇敢,有目標,讓冷秋月佩服在這裡。
  • 《白鹿原》:冷秋月一生「守寡」的悲涼人生,逃不開原生家庭的罪
    矛盾的世界裡,願我們都隨性隨心活得自然而灑脫,喜歡我,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文:雪姐說情圖片來源:電視劇《白鹿原》由陳忠實杜撰的《白鹿原》,它有著特殊的陝北特色,作為一個地道的陝北人,可以說,對於阿門一直所吃的油潑麵、炕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要說這部小說裡,卒子悽慘的女人是誰?
  • 白鹿原上最大的偽君子:害妻子因「性」而亡,把朋友當炮灰
    他一次深夜喝酒歸來,把開門的兒媳冷秋月當成自己的老婆子,抱上就親,這件事是導致冷秋月「淫瘋」的導火索。冷秋月的父親冷先生,醫術高超,是白鹿原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他認為自己的女兒得了這種「說不出口」的病,實在有辱家風,就給了親家一包要藥,回來冷秋月服下之後就再也說不出話了。
  • 《白鹿原》:守活寡的冷秋月,圖的是什麼?
    陳忠實在談到創作《白鹿原》的經歷時,曾經仔細查閱有關白鹿原的縣誌。當他看到有有關「貞婦烈女」的卷本時,心情極為複雜。那些故事中的貞潔烈婦,她們的一生是沉重的。縣誌裡的這些女人,往往十五六歲便為人婦,丈夫早早去世後,自己一人拉扯孩子,侍奉公婆,用守寡的一生證明自己對亡夫的忠貞。
  • 《白鹿原》裡的女人們:「婦道」的守與不守!
    作家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裡歷史與家族史互相交織,講述了在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兩姓三代人從清末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間的故事,它是男人們波瀾壯闊的史詩,其中男人們的形象歷歷在目,而女人們則像紅花間的綠葉熠熠生輝,今天就來聊聊白鹿原上的這些女人們!
  • 白鹿原:水性楊花的田小娥被唾棄,嫁給優質男的冷秋月卻說羨慕她
    白鹿原:水性楊花的田小娥被唾棄,嫁給優質男的冷秋月卻說羨慕她。陳忠實《白鹿原》筆下的田小娥,是一個註定被命運捉弄充滿悲情色彩的人物。他倆的結合首先並不是起始於情愛,而是性的饑渴,這才最終產生了兩廂情願的感情。田小娥對於黑娃的誘惑雖說是一種肉慾的放縱,但是,在一定意義上,她並不是純粹為性慾而性慾,而是為了有一個真實男人,有一個地道的家。
  • 白鹿原:鹿子霖酒後調戲兒媳,為何醒後兒媳要餵他吃草
    作為女人,田小娥和冷秋月的女性本能都受到了社會的摧殘,不同的是田小娥出於會自己的本能進行了抗爭,黑娃和白孝文曾經真心對待過她,她也獲得過自己作為女人的極致的幸福和快樂。冷秋月卻選擇聽從現實、拼命壓抑自己的本能,以致最後得了「淫瘋病」,悽慘而死。
  • 在出軌女人心裡,性和愛哪個更重要?
    一說起出軌我們就想到的是男人,實際上在現代女性出軌更為可怕,如果說大部分男人出軌,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那麼對於女性來說,出軌就複雜的多。大部分女人身體出軌之前,都是心理出軌,就像跟我諮詢的一個讀者於女士,之前從沒有考慮過出軌的事情,卻因為老公常年在外,心生寂寞,最終跟朝夕相伴的同事出軌,按照她的說法,完全是被對方的關心和照顧感動了。所以說對於女人來說,出軌可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理欲望,渴望一段親密關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 白鹿原:嫉妒田小娥的女人結局怎麼樣?冷秋月病死床上,下體潰爛
    原上的女人們都嫉妒田小娥,都恨不多田小娥死得越悽涼越好。可背地裡,她們卻又格外的羨慕田小娥,羨慕她可以受到女人們的喜歡,羨慕她可以再男人群裡斡旋流連,羨慕她可以不顧俗世道德,枉顧「貞潔烈女」的牌坊,喜歡自己喜歡的男人。田小娥的結局卻是也如女人們詛咒的那樣,最終被自己的公公殺死在床上,孤獨悽涼地死去。
  • 白鹿原:出身好,嫁得好,為何冷秋月最後還會得「淫瘋病」死掉?
    要說起《白鹿原》中田小娥最想要成為誰,估計,冷秋月應該是她人生的終極目標了。只可惜,在公公鹿子霖酒後失態錯把自己當成了老婆,雖然冷秋月的確是生氣的,可一個被如此喚起情慾的守著活寡的女人卻羨慕起了田小娥。這就是出身好、嫁得好,最後居然得了淫瘋病死掉的冷秋月。
  • 《白鹿原》鹿子霖與他兒媳冷秋月,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冷秋月,作為《白鹿原》眾多悲慘人物的其中一個,被很多觀眾所認識並記憶。 圖片源於相關影視劇 冷秋月在劇中主要有三個身份: 1.作為冷先生的女兒,卻被下毒致啞,並導致死亡(原著所述
  • 《白鹿原》多處大膽「性」描寫,道盡多少不能掌控婚姻女人的悲哀
    田小娥的婚姻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這是《白鹿原》原著開頭第一句話,從此展開了和白嘉軒有關聯的那麼多女人的悲慘命運,田小娥是其中一個。小娥是是整本書中關於風花雪月的故事情節寫的最多的一個女人,比其他女人經歷的多,也被罵的最多,她被有些女子羨慕,也被很多男人覬覦,還被稱為爛貨,結局也比其他女人悽慘。
  • 《白鹿原》:4個女人的4種命運,看起來很平淡,說起來很心酸
    「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女性萎縮成皺褶的抹布一樣的女性,對於她們來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是怎樣痛苦煎熬到驟然長逝的……我莊嚴地念著,企圖讓她們知道,多少多少年以後,有一個並不著名的作家向她們行注目禮。」——陳忠實陝西作家裡,賈平凹,路遙,陳忠實被稱為老陝的三駕馬車,其中陳忠實的《白鹿原》,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
  • 為什麼冷秋月嫁給了一個合適的人卻沒有得到幸福?卻變成靜音
    為什麼冷秋月嫁給了一個合適的人卻沒有得到幸福?原來是個瘋子小說《白鹿原》是陳忠實創作的小說,經過6年的艱苦創作,首次出版。自出版之日起,全世界已出版160萬冊,第四本茅盾文學獎已獲獎。本文主要描述白鹿原上的陝西關中平原村。白氏家族與大家族、三代人與鹿家之爭的故事,從清末到七八十年代,跨越了半個多世紀。書中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有血有肉,人物曲折人生的命運讓人很難平靜下來。
  • 同樣有著大量性描寫,為何《廢都》和《白鹿原》的命運截然不同?
    對於陝西作家陳忠實和賈平凹來說,現代化思潮更是衝擊了支撐他們創作的秦地傳統文化;面對這樣的歷史轉型背景,賈平凹和陳忠實的執筆創作,也是在傳統和現代,精神與物質的相互博弈中,尋找一個平衡點,以此緩和這種無處不在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