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是否應該回國 中國駐紐西蘭大使:宜動不如宜靜

2020-12-12 環球網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駐紐西蘭大使吳璽9日做客央視新聞新媒體直播間,和留學生代表們以及廣大網友們在線交流。

對於疫情期間,留學生是否應該回國的問題,吳璽大使表示,從專家的角度分析,面對疫情在全球擴散,宜動不如宜靜,降低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居家隔離,儘可能減少外出和旅行,這樣能把風險降到最低,尤其在密閉航空器或者機場,感染的風險很高。

吳璽大使還介紹,紐西蘭現在也採取了嚴厲的防控措施,如果同學沒有特別陷入困境,最好的辦法還是就地隔離。另一方面,大家要考慮下一步的問題,從疫情防控來看,各國走出疫情的時間表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紐西蘭國內疫情防控做的比較好,有可能在某一個時間點上宣布可以複課,如果那時世界其他國家的疫情仍然沒有好轉的話,可能不會取消邊境限制,到時同學們想要回來又會是一個問題。同學們既要考慮到目前防疫的情況,也要考慮到後續接下來怎麼辦,有一個綜合預判。

相關焦點

  • 駐英大使說:特例特辦,積極協調小留學生回國問題。你怎麼看?
    3月25日19時,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在線與在英留學生代表交流。其間有學生提問,隨著英國疫情升級,我國大使館會採取哪些新舉措幫助留學生?留學生又該做什麼?劉曉明大使回應說:在英國的22萬留學生是弱勢群體,更需要關愛。駐英使館會重點加強對留學生的保護,並且剛剛發布希望留英學生謹慎轉機回國的提醒,以避免出現有留學生轉機被第三地隔離的情況。希望大家關注使館和總領館的網站,也歡迎大家關注大使本人的推特帳號,重大事情也會在推特上發布。
  • 中國要「包機」從英國接未成年留學生回國,海外留學生能回家了?
    北京時間4月1日上午,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更新了一則《責任承諾書》,間接證實了此前傳出的中國正在組織臨時商業航班從英國接未成年留學生回國的消息。疫情國際化以來,中國對滯留海外的留學生提供了大量幫助,但從數據上看,海外留學生想在短期內回國依然不容易。
  • 留學生若感染新冠肺炎可以回國醫治嗎?面臨歧視或安全問題該怎麼辦...
    疫情當前,留學生安全更受到多方關注。當地時間18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在線與留美學生代表談心,回應留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 GJ圖 有留學生問:是否建議現在回國?要注意什麼?如果被檢測出新冠肺炎,是否可以回國醫治?
  • 吳懇大使就德國抗疫形勢與在德留學生代表在線交流實錄
    今天請到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在線和我們的在德留學生代表進行交流,歡迎各位網友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以及我們在微博、抖音、B站和快手的合作平臺互動。接下來請出嘉賓,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和我們的留學生。吳大使您好!  吳懇:主持人好,各位同學好!  主持人:留學生們給大家揮揮手,打個招呼。
  • 奧地利疫情反彈有僑胞留學生等感染 駐奧大使提醒防範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19日電 據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因歐洲及奧地利新冠肺炎疫情反彈,中國駐奧地利大使李曉駟10月18日致信旅奧華僑華人、中國留學生、中資機構人員等,介紹當地疫情走勢的同時,提醒加強個人防護。
  •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就新冠肺炎疫情接受央視《新聞1+1》欄目連線專訪
    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孔大使您好! 孔大使:你好! 白巖松:剛剛說到,截至今天下午日本確診病例數是2124,其中不包含「鑽石公主號」,大家會覺得不是很多,您怎麼看待這個「少」,是否有點出乎大家甚至是世界的意料?
  • 柴文睿赴烏蘭巴託履新中國駐蒙古國大使
    原標題:柴文睿履新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新任中國駐蒙古國大使已經到任。駐蒙使館公使銜參贊楊慶東、政務參贊李雁軍等使館外交官到機場迎接。上述官方消息顯示,柴文睿已經赴烏蘭巴託履新中國駐蒙古國大使一職。公開資料顯示,柴文睿,男,1963年4月生,黑龍江賓縣人,大學畢業。
  • 駐美大使崔天凱回應
    崔大使:華為是中國的一個民營企業,它完全遵循國際市場的規則,做得不錯。不管是在中國、在美國還是在其他地方,(華為)都嚴格遵守當地法律,靠自身的奮鬥、靠技術上的投入,在國際市場贏得了一席之地,這本來是應該受到鼓勵和支持的事情。
  • 英國留學生回國細節曝光:機票18000都買不到,洗手液允許上飛機
    記者:「你為什麼做出回國的決定?」小天:「父母要求我回國,我個人來不及考慮那麼多,但總是感覺回國才能安心一些,之後我爸爸就幫我預訂了回國的機票,預訂的比較早,但那個時候經濟艙的價格就已經漲到18000了,非尖峰時段倫敦往返上海的機票價格大概5000-6000元。後來聽我朋友說,機票很難買到了,大部分回國內的航班也被取消了。」
  • 駐卡爾加裡總領館針對中國留學生求助熱點問題解答
    中國僑網4月9日電 據中國駐卡爾加裡總領事館網站消息,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駐卡爾加裡總領館高度重視領區中國留學生健康安全和家長們的關切,開通多條求助線路和郵箱,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以下是近期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解答,請耐心、仔細閱讀。  一、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怎麼辦?
  • 中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楊小茸履新中國駐盧森堡大使
    據中國駐盧森堡大使館官網9月27日消息,9月25日,中國新任駐盧森堡大使楊小茸向盧亨利大公遞交國書,雙方就中盧關係和各領域務實合作等進行了親切友好交談。9月25日,中國新任駐盧森堡大使楊小茸向盧亨利大公遞交國書。
  • 疫情愈演愈烈:那些選擇回國的留學生,都是怎麼想的?
    壞處就是接受教育的質量會整體下降,回國就業壓力更大。好處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如果規劃得當,應該比學校三點一線的生活更加豐富。 留學生具有的經濟優勢,在我看來,他們選擇層面的自由比國內的學生更多,所以發展潛能會更大。但不一定會被公司重視,因為公司更注重員工的技能。
  • 駐紐西蘭使館提醒在新中國公民注意節日安全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15日電據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網站消息,元旦、春節假期將至,中國駐紐西蘭使館溫馨提醒廣大在新中國公民堅持科學防護,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防範,度過健康、平安、愉快假期。如節假日期間計劃回國,請提前合理規劃時間,務必遵守搭乘航班雙檢測通知要求,及時、真實、準確完成檢測和申報,使館將繼續在第一時間做好每日審核服務工作。二、時刻保持安全意識請不要隨身攜帶大量現金,公共場所消費時儘量使用銀行卡。
  • 情系學子·攜手戰「疫」——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與在馬中國留學生...
    4月23日下午,駐馬來西亞使館主辦情系學子·攜手戰「疫」——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與在馬中國留學生專場視頻連線直播活動,白天大使出席活動並講話。駐古晉總領館程廣中總領事、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館梁才德總領事、駐檳城總領館魯世巍總領事及約200名在馬中國留學生代表參與視頻連線。
  • 駐印度大使孫衛東:中印加強團結合作抗疫 對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近期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印度記者專訪,就中國駐印度使領館疫情期間工作,當地中資機構人員、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等目前情況,中印在抗擊疫情方面開展合作情況和成效,以及中印關係等做了介紹。孫衛東大使Q1:中國駐印度使領館疫情期間在保障中國公民權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當地中資機構人員、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等目前情況如何?
  • 超70%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 薪酬與土龜看齊
    他在參加某英文報紙筆試時,發現一半應聘者是剛剛從國外歸來或已回國一段時間的海歸。不難發現,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去」,也就有越來越多的海歸拿著洋文憑回國就業。啟德國際教育研究院早前發布的《2012年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簡稱《報告》)顯示,在新的「回國潮」衝擊下,超過70%的中國留學生都選擇回國就業。
  •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提供了怎樣的幫助?在法國被捕的留學生怎麼樣...
    在法國防疫期間發生了兩件事,一起是針對我們當地僑領,另一起是中國留學生在當地被拘捕,這兩件事大使館提供了怎樣的幫助,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在4月14日的《新聞1+1》中,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對此做出了解答。
  • 中國留學生安全事件匯總!使領館提醒:妥善應對不友善言行
    匈牙利:駐匈牙利大使致信留學生 提醒注意自我防護來源: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館3月28日,中國駐匈牙利大使段潔龍致信在匈牙利的留學生和教師,叮囑他們堅定信心,注意自我防護。中國駐加拿大使館教育處高度重視在加廣大留學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3月27日,就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解答如下。大使館答疑:一、目前學校大多停止線下授課、改為網課,假期也很快到來,我們是否應儘早回國「避疫」?加拿大目前疫情發展較快,此時減少流動是最好的防護。
  •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疫情像一面鏡子 照出不同國家的心態和格局
    當地時間2月5日,曹忠明大使在記者會上,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回答記者提問。駐比使館供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布魯塞爾2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歐盟記者 鞠輝)當地時間2月5日,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在布魯塞爾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舉行記者會,來自歐盟、比利時和中國的20多家媒體參加。曹忠明表示,疫情像一面鏡子,能夠照出不同國家的不同心態和格局。當前世界各國最理性的做法,就是遵從世衛組織的建議,同中國一道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疫情,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 留學生回國被美國海關沒收所有電子設備,翻遍U盤找「罪證」
    川普頻頻甩鍋卻不幹實事的做法,以及美國民眾對新冠似乎不以為然等種種危險信號,使得不少在美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下定決心回國。不僅回國的機票難買,在美國海關出關也飽經刁難。7月10日,一位留學生在個人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了自己在美國海關出關時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