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喧囂的舞臺,從來不缺少博人一笑的故事和演員,他們急切切的上場,誓要掀起一場狂歡,哪怕是審醜狂歡。
(圖片源自網絡)
流量很香,「傳統」卻變味兒了
「耗子尾汁「、「接化發」、「閃電五連鞭」「不講武德」、「大E沒閃「……如果B站彈幕排行不是按年統計,憑藉最近的絕對熱度,馬保國一個人就可以霸榜。作為」混元形意太極門「的掌門人,他頻繁自爆參與各種對戰,打架沒贏過,嘴上沒輸過,用濃重的方言在屏幕前用「大E沒閃」和「年輕人不講武德」等論調進行詭辯,枉顧自己鼻青臉腫的事實。一來二去,蓄力已久的馬老師終於迎來流量加持,一時間,他的文字梗和鬼畜視頻火遍全網,「武術宗師」終於被時代選中,搖身一變為頂流「鬼畜全明星」。
(圖片源自網絡)
直到《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拋出,直指「馬保國的一些言行,實際上就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說到底是一場鬧劇。口口聲聲弘揚傳統武術,實際上做的都是傷害傳統武術的事。「至此,一場審醜狂歡終於偃旗息鼓。然而,馬保國在事後採訪時說到:「我是個老兵、老黨員,70歲的人了,早就淡泊名利!但練傳統功夫,推廣之,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生命推廣傳統武術,馬老師一席話,估計要讓每個傳統武術的真正愛好者和傳承人不禁眉頭一緊,頗感不適。
無獨有偶,近期播出的古裝劇《鹿鼎記》處境也沒好多少,不僅在原著改編劇眾多版本中得分最低,跳脫的劇情、浮誇的表演,讓從演員到導演等一眾主創成為公眾抨擊的對象。對此,導演馬進強調說自己的翻拍是要從新的維度闡述作品,而且新《鹿鼎記》的受眾是00後和10後。言下之意,過去的東西我不要,00後和10後年輕人也不要。
(圖片源自網絡)
與坍塌口碑對應的,是新劇熱度的持續攀升。這已經是流量經濟最正常不過的市場景觀。
推廣武術其實在傷害武術,翻新的江湖其實是稀爛的江湖,從馬保國到新《鹿鼎記》,流量依然很香,但當這些打著傳承經典和文化創新招牌,實際卻荒腔走板地出現在公眾焦點下時,我們不得不痛惜:大家心心念念的「傳統和文化」, 在當下的傳承和煥新過程中,表現出的是與眾人期待明顯水土不服的落差感。
在諸多審醜狂歡的誤導和曲解下,傳統已然變了味道。
同樣是身處聚光燈下,「康巴少年」丁真卻成功圈粉全網,甚至得到央媒點讚。灑脫的藏族小夥和他身處的自然純粹世界,已然成為年輕人的集體審美和心之所向。據了解,通往四川甘孜的機票訂單已同比漲超5成。
(圖片源自網絡)
當現實遊走於正與反、美與醜的兩極,注視差別如此大的時代審美表徵,我們不禁困惑: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相比強買強賣,年輕人要的是「文化對味」
按照導演馬進的說法,他翻拍的《鹿鼎記》,要迎合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這不難理解。要知道,今時今日,中國經濟繁榮向上,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日益興盛,文化復興、文化出海,已然成為我們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必由之路;而這屆年輕人,恰恰又對本土文化最為擁戴,他們身上穿的,臉上用的、嘴裡念的,都是最正宗的國貨。
可以說,拿好「傳統武術「、「金庸」、「武俠」這些文化招牌,馬保國們不僅踩準了點,也站好了隊,更圈好了人。只是他們的「傳統」也太單薄,手法太拙劣,譁眾取寵的內容輸出,只是給傳統抹黑而已,一場場審醜狂歡,迎來的註定是群嘲命運。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對年輕人趣味和審美的生搬硬造甚至曲解,並以一種「強買強賣」的內容輸出姿態,在時代語境中進行文化投機,掩蓋了年輕人對傳統、對時代真正的訴求。
其實,關於傳統的創新演繹,我們並非沒有好案例。經典國貨百雀羚,通過對中草藥配方的強調,對傳統文化的秉持,一方面強調品牌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同時通過更時尚的產品和設計,並付諸年輕的營銷模式,進入年輕人的視線和生活場景,刷新了公眾對於品牌的認知,完成多次國貨煥新的品牌戰役;同樣,持續出圈的B站,通過一次次饒有特色的跨界,尤其是《後浪》三部曲這樣頗具態度和調性的品牌營銷,讓原本是少數年輕人聚集的「小破站」成功進入主流視野,甚至在漢服、民樂等傳統文化內容上成為全網聚集地,引領國風新風尚……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精闢歌詞說出市場鐵律。年輕人是生活和市場的生力軍,也該是傳承經典和文化的主力軍。但傳承不是下命令、給任務,而是符合生活語境的共鳴,對於年輕人而言,只有在他們熟悉的場景和故事裡,傳統才更加親切,更真實,更有意義。對國貨的喜愛和擁護也表明,如今偏重情緒表達和自我抒發的年輕人,期待的不是一番你問我答的測驗,而是一場「文化對味」的情感共鳴,而共鳴的方式必須是典雅而新奇的,經典且創新的,復古和時尚的……
套用經典的電影臺詞——傳承之道就在其中。
復古與煥新,文化跨界的雙全法
事實上,對於傳統文化在年輕群體的傳承和創新,最為成功的就是近年來匯聚了中國經典文化寶庫的文化IP和眾多品牌的國潮跨界風。比如,敦煌文化IP和網紅樂樂茶的聯合,堪稱是將千年茶文化與年輕人新生活方式實現完美對接的典範;蘇州博物院與天貓新文創的服裝跨界,將蘇州絲綢的經典古韻通過復古創新場景體驗,回到年輕人的生活,不僅傳遞博大深厚的傳統文化,也賦能天貓新文創產品的認知和暢銷。
相比而言,迄今已歷經風雨600年的故宮,已經通過一次次經典跨界,成為文化IP中的絕對翹楚。在近年的文化跨界中,故宮文化IP的表現也是最有看點,最為公眾津津樂道。從故宮與抖音的《故宮戲精文化大會》,到與毛戈平聯名的故宮爆款口紅等等,故宮將一座原本已沉寂多年、遠離公眾視野的歷史博物館,打造成為全網關注的超級網紅,而且在煥新自身形象同時,深厚的歷史感和經典文化韻味也更好地獲得年輕群體的關注和共鳴。
從這些經典案例中,不難發現,當匯聚深厚文化傳統的文化IP,遇到迅疾發展的現代品牌,最終濃縮成了一場場「復古與煥新的文化跨界」。 煥新,是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自我煥新和介入,復古,是現代製造對傳統文化的回歸和吸納。對於跨界的雙方而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自我形象刷新和文化傳遞的共同訴求。
遠的不說,近日,故宮文化與喜臨門的聯合就是文化跨界「復古與煥新」理念的經典嘗試。一個是集萃了傳統美學精華的文化IP,一個是堅守文化傳承和產品創新的家居引領者,故宮文化和喜臨門此次攜手,從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的傳統經典紋飾中汲取靈感,將多種寓意幸福和祥瑞的紋樣,通過創新提取,賦予了喜臨門全新產品「宮囍恭喜」系列床墊獨特的設計美感和文化內涵。
經由傳統美學和現代技法的幸福編織,完成一次經典的全新演繹,故宮文化和喜臨門為年輕人群帶來了全新床墊產品,也打開了一個走進經典、對話傳統文化的窗口。品牌的復古之路和文化的煥新之行,在此得到了全新詮釋。
回到文章開頭,審醜狂歡的肆虐,恰恰是我們審視文化傳承和時代審美的鏡子,流量固然重要,文化的煥新、創新的傳承、受眾的共鳴,才是塑造深厚且鮮活的時代審美的關鍵。泥沙俱下時,有人是文化的投機者,所幸,我們同樣有眾多虔誠的傳承人。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