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 日前,由新華網主辦的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在新華網媒體創意工場舉辦。本屆論壇圍繞「Creation創新、Interconnection互聯、Participation 參與」等維度,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探討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活動中,葡萄智學創始人兼CEO茹立雲接受了在線採訪,以下是本次採訪的精彩內容。
Q1: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葡萄智學的基本情況。
茹立云:葡萄智學成立於2018年,創始團隊來自一線網際網路公司與知名教育機構,擁有十多年網際網路產品、技術、市場運營和豐富教研經驗,決心用人工智慧技術,幫助孩子們能夠更加高效地去學習,助力國家普惠教育的發展。
基於我們這樣的使命和願景,在過去兩年中我們以英語學科為主要場景打造兩款產品,第一款是AI定製的一對一外教課,將人工智慧技術與優質的原版英語學習教材結合在一起,打造了以「聽說讀寫」全方位覆蓋的「一對一」外教學習產品——葡萄英語,致力於全方位地提升孩子在英語學習中的能力素養。第二個方面,在英語學習裡,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點,通過引進經典繪本作為分級閱讀的優質資源,幫助學員提高聽音、辨音能力,模仿標準發音,在沉浸式英文環境中不斷提升閱讀能力,培養閱讀素養。
Q2: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大企業致力於用信息化改變貧困地區的教育現狀,科技和網際網路正在改變傳統的公益模式。面對新形勢,我們應該如何把握好這個機會,讓科創教育更加有效的落實和提升呢?
茹立云:我覺得,落實公益項目的第一點是觸達能力。具體的觸達方式有兩種,一是市場化的觸達方式,二是能夠跟國家大方針政策聯繫在一起,將二者有效地相結合起來,從而能夠推動公益項目更好地實施。第二點是公益項目的可持續性。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有效地降低了公益項目投入的成本,使得企業做公益項目的持續性得到了提升。另外,人工智慧技術的引入,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還對促進教育公平,優質資源共享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對企業來講,從這三個方面去把握好自己的點,就能夠在整個教育公平性和公益觸達上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Q3:您覺得建設信息化的教育到底難在哪裡,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茹立云: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作為信息載體的智能硬體產品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教育信息化對智能硬體的應用越來越走向多元化、綜合化,這就要求企業具備多產品線,建立起教育場景下的綜合化的智能生態體系。另外,優質教育內容的構建反而是現在相對來講比較欠缺的,還有賴於教育從業者們一起去努力,構建更多優質的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