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著力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 推動能源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2-14 閃電新聞

11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清潔能源基地700萬千瓦風電項目配套的5座500千伏變電站之一—正藍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正式拉開了700萬千瓦外送風電項目集中併網投運的序幕。

錫林郭勒盟能源資源富集,是國家規劃建設的14個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9個千萬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和9個大型現代風電基地之一,對於保障華北、華東、東北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十三五」以來,錫林郭勒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對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嚴格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能源產業「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思想為引領,以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推動能源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以「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為發展目標,全力打造國家重要清潔能源輸出基地。

解區域燃「煤」之急,提升煤炭綠色含量

2016年以來,為保障東北、蒙東地區煤炭穩定供應,國家加快推動錫林郭勒煤炭基地建設,新核准優質產能7400萬噸/年,錫林郭勒盟煤炭供應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年均煤炭產量穩定在1億噸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用於保障盟外用煤,有力保障了東北和蒙東地區民生供熱和重點工業用煤需求。

大唐多倫煤化工在煤炭開發過程中,錫林郭勒盟牢固樹立、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採取多種生態綜合治理措施,煤炭礦區植被恢復綠化率達到80%以上,排土場綠化、礦山環境治理和礦區環境整治等成效顯著。如今,現有煤礦機械化率達到100%,露天煤礦回採率達90%以上。

京能

神華北電勝利一號露天礦通過多年實踐,形成了一套適應當地氣候特點和排土場地質環境的綠化方法,即「一排、二覆、三沙障、四種、五灌、六養護」的排土場綠化模式。利用這種模式,分別對北排土場、南排土場和沿幫排土場實施綠化治理,治理面積達864萬平米,礦區林草植被恢復率達97.22%。2019年,該礦入選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2020年入選國家綠色礦山名錄。

二連浩特油田

2020年,錫林郭勒盟按照綠則存、不綠則退的要求,進一步加大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力爭年底前所有露天煤礦達到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目前,錫林郭勒盟礦山綠化面積已超過60%,已建成國家和自治區級綠色礦山24家,礦山生態環境呈現出持續好轉態勢。同時,實行最嚴格的草原生態保護制度,從資源開發源頭約束上管控,堅決不再在草原上新上礦山開發項目,對小散礦山礦業權期滿不再延續,逐步引導不符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的礦山企業退出,把祖國北疆這道萬裡綠色長城構築得更加牢固。

綠色電力上「高速」,節能減排助遠行

立足褐煤「腿短」走不遠的實際,錫林郭勒盟大力發展煤電產業。錫林郭勒盟至山東、錫林郭勒盟至江蘇泰州兩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先後於2016年7月、2017年9月建成投運,面向華北、華東等用電負荷中心的綠色電力「高速公路」全線貫通。錫林郭勒盟交、直流特高壓輸電工程在國內首次實現聯網運行,年輸電能力達到1800萬千瓦,可就地轉化煤炭5500萬噸,煤炭就地轉化率由原來的26%提高到50%以上,「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目標即將實現,將推動能源資源在全國範圍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正藍旗三峽光伏電站。

依託兩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規劃建設了一批清潔高效煤電項目,全盟已投產火電裝機規模達到1241.4萬千瓦,位居全區第二位,較「十二五」末(622萬千瓦)實現倍增,國家規劃建設的千萬千瓦級煤電基地由藍圖變成現實。

清潔示範就是生態示範。立足全力打造一個具有「國際領先、國內一流」水平的國家重要綜合清潔能源基地,錫林郭勒盟在風電、光伏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的同時,煤電發展中「綠色」的地位水漲船高,節能減排路上高奏凱歌。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配套電源項目創新應用了褐煤煙氣冷凝提水、超淨排放、五塔合一、超大型全鋼結構冷卻塔、3兆瓦大型風機等一系列國內乃至國際能源領域前沿科技,基地建設水耗、能耗、環保等指標控制都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褐煤含水量高的劣勢正逐步轉化為基地的生態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

五間房京能、華潤電廠

京能五間房草原生態綜合示範項目入選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候選名單,自主研發的爐後煙氣冷凝提水技術,可高效回收褐煤燃燒後的水分,實際運行提水量可達100-150噸/小時,滿負荷運行時年提水量約140萬噸,基本實現生產「零取水」,年節約運行費用1780萬元,將褐煤的資源劣勢轉化為生態優勢、經濟優勢、比較優勢,把錫林郭勒盟水資源緊缺地區發展煤電產業的問號拉直變成了感嘆號。

特高壓配套新建電廠煙塵、SO2、NOx等汙染物排放濃度都達到了燃氣輪機標準。神華勝利電廠、京能五間房電廠更是實現了超淨排放。神華勝利電廠採用氣墊式帶式輸送系統,將褐煤輸至電廠、灰渣反向回送礦區回填,實現「煤來灰去」。

與此同時,新建電廠平均設計供電煤耗不到290克/千瓦時,遠低於國家302克/千瓦時的標準。京能五間房電廠首次採用66萬千瓦超超臨界9級回熱汽輪機、機爐集合熱能循環餘熱回用等技術,綜合供電煤耗降至284.4克/千瓦時,能耗大幅降低。京能五間房電廠還建成了世界首臺66萬千瓦級雙水內冷發電機組,廠區取消了氫站,安全性能顯著提升;神華勝利電廠在國內首次採用「五塔合一」技術,大幅優化了空間布局;蒙能錫林浩特電廠首次採用全鋼結構超大型冷卻塔,抗震性能大幅提高,且能夠實現建設材料全部回收利用。

除此之外,錫林郭勒盟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國家電投白音華高精鋁板帶「煤—電—鋁」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打造「煤—電—鋁及鋁後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建成了大唐多倫46萬噸煤基烯烴項目,煤化工技術儲備與應用取得重要突破,褐煤綜合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正在積極推進藍旗宏江、西烏珠穆沁旗森華生態等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建設,變廢為寶,打造煤—電—固廢—新型建材產業鏈。

迎「風」而動,向「陽」而生

經過全盟上下不斷努力,全盟風電裝機達到353.3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62.2萬千瓦,已建成灰騰梁、朱日和兩個百萬千瓦風電基地,特高壓配套風電項目年底建成後全盟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達到1125萬千瓦,位居全區第一位,是「十二五」末的3倍。如今在錫林郭勒這片草原上,一片片光伏板「追光逐日」,一座座高聳的風電機「迎風搖轉」,錫林郭勒正在向千萬千瓦級大型現代風電基地加速邁進。

在新能源開發建設過程中,錫林郭勒盟始終把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挺在前面。2017年國家能源局批覆錫林郭勒盟風電基地時要求就近布局在西部、中部和東部旗縣。雖然從技術性、經濟性來看,布局在中東部旗縣確實最為合理,但考慮這些區域草原植被較好,錫林郭勒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避讓了東烏旗、西烏旗和烏拉蓋等重點草原核心區,把項目調整到西部和南部的退化草原、荒山荒地區域,並嚴禁在生態核心區、各類保護區、水源地等區域布局,合理保護利用了草原資源。

西蘇旗朱日和風電場

依託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海裝、上海電氣、明陽、金風、特變電工、健安誠等一批風電上下遊裝備製造產業項目落地建成,塔筒、葉片、輪轂、機艙罩、變壓器等上下遊配套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加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助推脫貧攻堅,精準惠民利民

通過建設太僕寺旗2.4萬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錫林郭勒盟為全盟949戶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持續20年每年增收3000元。通過在三個國貧旗建設2.9萬千瓦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有效提高重點貧困地區村集體收入,受益貧困戶達到4269戶。同時,錫林郭勒盟還積極推進建設了深能鑲黃旗、深能太僕寺旗等背壓機組項目建設,解決了約15萬居民的清潔供暖問題。

在錫林郭勒盟農牧區,大力發展環保清潔、收益穩定的光伏產業,不但增加了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還為脫貧戶建立了一座用之不竭的「綠色銀行」。

錫林浩特風光互補

光伏扶貧是錫林郭勒盟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大亮點。隨著一個個村級光伏電站在廣袤的農村牧區拔地而起,點亮了很多脫貧戶的致富路,也成為了他們穩定的「朝陽產業」。

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帶來的收益也「照耀」到了錫林郭勒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太僕寺旗寶昌鎮向陽村,收益資金共計6.8萬元。向陽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光伏資金使用方案,80%用於公益性崗位補貼,10%用於獎勵先進,剩餘10%則用於小型公益事業。目前,錫林郭勒盟各地已安排專人負責光伏扶貧電站的運營維護、經營管理、發電監測、電費結算等工作,確保光伏收益資金的一分一釐都用在脫貧攻堅的刀刃上。同時,各地陸續明確了光伏扶貧收益主要用於開展公益崗位扶貧、小型公益事業扶貧、獎勵補助扶貧等,進一步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阿巴嘎旗風光互補

錫林郭勒盟大力推進重點民生工程,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在全區率先實施了1500—3000瓦新能源戶用系統升級工程,升級牧戶近1.1萬戶,累計投資4億元,切實提高了居住偏遠、無法通網電地區牧民的用電保障水平,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正藍旗光伏發電

站在新的起點上,錫林郭勒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提出的「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高水平保護、在高水平保護中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殷切囑託,謀劃建立「多元發展、多級支撐」的現代能源經濟體系,努力推動基地「由擴大總量向提升質量轉變,由傳統能源向現代能源轉變,由加快產業發展向建立經濟體系轉變」,全力打造一個具有「國際領先、國內一流」水平的國家重要綜合清潔能源基地,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續寫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建設和諧美麗錫林郭勒的新篇章!(來源:錫林郭勒盟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張棖

相關焦點

  • 走好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著眼於此,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定不移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和能源體製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中國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民生用能放在首位,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一些重大舉措、重大部署,推動中國能源發展邁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
  • 中國石化:以數位化轉型促進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提質增效升級和塑造競爭新優勢,大力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為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帶動我國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系統謀劃全集團數位化轉型  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數位技術在能源行業有著廣闊的應用場景,是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主戰場,加快數位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能源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
  • 國家能源局:「十四五」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將做好六方面工作
    原標題:國家能源局:「十四五」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將做好六方面工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
  • 各省、市「十四五」能源、新基建發展方向!
    大力發展基礎能源和清潔高效電力,做優煤炭產業,紮實推進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推進煤層氣、頁巖氣、氫能、地熱能等加快發展,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新基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能級邁向國內一流水平,基本形成高速、泛在、融合、智能的發展格局。加快5G、數據中心等數字基建,完善人工智慧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國一體化國家大數據中心體系主節點。
  •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濟南有哪些著力點?
    原標題:產業強則經濟強!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濟南有哪些著力點?現如今,工業強市建設蹄疾步穩、四海賓朋紛至沓來,特色農產品暢銷海外、創新驅動風鵬正舉……濟南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跑出加速度,新舊動能轉換邁出堅實步伐。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盤」。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1)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1)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中國能源安全新戰略明確!建設多元清潔能源供應體系!(附全文)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用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者: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 任勇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發展主題是對發展方向、內容和目的的總規定和要求,是推動發展的基本遵循。
  • 加速構建電為核心的現代能源體系,實現非化石能源替代
    要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必須加快構建起順應能源革命發展趨勢、符合我國發展階段和能源基本國情的現代能源體系。第四次工業革命為第三次能源革命創造了條件當前,以新能源、智能化、新材料、物聯網等技術為主要驅動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席捲全球,並加速推進第三次能源革命。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推進能源革命
    白皮書指出,中國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新華時評:走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走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華社記者劉羊暘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指出,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積極適應國內國際形勢的新發展新要求,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新道路
  • 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思想縱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十四五」時期,我們要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創新,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於核心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說,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日照全力打造「北方能源樞紐」!推動綜合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日照市加快推動綜合能源產業發展。2019年,山東港口日照港貨物吞吐量達4.6億噸,其中原油5500萬噸、煤炭3700萬噸,均居全國前列;今年上半年,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累計交易額突破647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亮眼「成績單」背後,是日照綜合能源產業蓬勃和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 步履鏗鏘 邁向能源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步履鏗鏘 邁向能源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十三五」時期能源發展綜述時代的腳步,在不斷跨越艱難險阻中變得愈發堅實。探尋奮鬥歷程,必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來自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的聲音振奮人心:「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構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呈現出根深葉茂、生機勃勃的嶄新局面。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海洋經濟是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是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海洋經濟作為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類型,受國內國際形勢影響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對下一步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總部經濟集聚推動陳村高質量發展
    /珠江商報記者周焯傑攝  作為順德面積最小的鎮街,打造總部經濟,推動智能製造是陳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剛結束不久的陳村黨代會上,大力發展總部經濟也被確認為陳村未來發展戰略之一。  總部企業成產業發展風向標  培育「三高」企業為產業注入新動能  產業是陳村發展的根本。以製造業為主的陳村,在土地、原材料等生產要素日漸緊張之時,著力打造總部經濟已是大勢所趨。總部經濟,並不只是建設水泥森林那麼簡單。
  • 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 - 兵團日報
    日前,兵團黨委、兵團出臺《關於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實現兵團農業現代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保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增效益、創品牌」,構建兵團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體系,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