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好!
我是施冬健,管理學教授,第一代(1995年起)美國升學顧問,早期北京新東方留學移民公司總經理,前《出國與就業》雜誌顧問,開設留美私塾9年,留美代表作:《美國大學的中國招生政策》。我曾經兩度留學,攻讀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BA、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
美國留學,事關孩子一生前途,孩子投入青春年華,家庭投入不菲資金,無疑是家庭的重要決策。本專欄解決兩個問題:如何問鼎最好的美國大學?如何從留美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
20多年的留美諮詢經驗、案例以及對申請趨勢的前瞻性研究,我傾囊相授。假如您望子成龍進名校,歡迎加入美國top50本科申請訓練營!
中美關係跌宕起伏,加上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讓一些原本有留美意向的家庭心生顧慮。
前文談到,數據表明民間的留美熱潮並沒有減退,教育部長陳寶生表示將繼續支持出國留學。本文著重探討,美國政府對吸納中國留學生持什麼態度。
美國的強大,建立在對全世界人才的掠奪之上
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從立國之初就廣攬全球人才。移民對美國的貢獻涉及各行各業,請看經濟、科技和軟實力三個方面的數據:
一、企業(經濟)
美國財富500強企業中(2019年數據),101家的創始人是第一代移民,122家的創始人是第二代移民,兩者合計223家,佔總數的44.6%,提供1350萬個就業機會,年銷售額約6.1萬億美元。
在美國的新創企業中,有91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2020年數據),其中:21家(佔23.1%)企業,有一位創始人最初以留學生身份來到美國;50家(佔54.9%)企業由移民創立,總市值2480億美元,平均創造了1200個就業機會;75家(佔82.4%)企業,至少有一位引領創新的高管(執行長、營運長、工程副總)是移民。
二、諾貝爾獎(科技)
1901年至2020年,共頒出各個類別的諾貝爾獎962個,其中包括934人和28個機構。美國人獲得390多個(不完全統計),約佔總數的40%。
1901年至2020年,在化學、醫學和物理學領域,美國人共獲得307個諾貝爾獎,其中106位得主是移民,佔總數的35%,最著名的人物有: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理察·費曼,以及華裔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錢永健等。
三、體育(軟實力)
吸納留學生,本身就是一筆好生意
2020年4月9日,美國教育理事會致信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預測美國大學今年秋季入學人數將下降15%。信中特別提到,中國等國留學生的減少將是滅頂之災,因為他們通常支付全額學費,是美國學生獲得資助的重要來源。
我們來看下面一組數據(2018-2019學年):
① 美國有4000多所四年制大學和二年制大專院校,在讀生總數近2000萬。
② 美國高等教育年收入約6500億美元。在加利福尼亞、愛荷華和馬裡蘭等州,大學是最大的僱主。
③ 全美留學生總數為1,095,299人,為美國帶來149.13億美元各項收入。
④ 中國是美國大學的最大生源國,中國留學生佔全美留學生總數的33.7%,計369,548人,比上一學度增長1.7%。
看完這些數據,就理解美國大學為何不淡定了。
通過培養留學生,美國推銷價值觀
在全球推銷價值觀,這是美國的長期國策。培養留學生,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受過美國教育的各國(地區)領導人不計其數,從下表即可管窺一二。
未來,哪些中國留學生會受影響?
建交短暫的蜜月期以後,美國在高科技(特別是軍事科技)相關領域對中國長期封鎖,中國留學生因「敏感專業」被拒籤不是新鮮事。
但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美國對來自中國的本科留學生將繼續敞開大門。即使攻讀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相關專業,本科生課程都是基礎性的,不涉及前沿研究。
同樣的道理,攻讀美國大學人文學科的中國留學生,也將受到歡迎。唯一受限的,是攻讀高科技專業研究生的中國留學生,特別是來自軍工類大學的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