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輿情,美國限制中國留學生?這些數據,讓我們心中有數

2020-12-25 施冬健教授

家長朋友好!

我是施冬健,管理學教授,第一代(1995年起)美國升學顧問,早期北京新東方留學移民公司總經理,前《出國與就業》雜誌顧問,開設留美私塾9年,留美代表作:《美國大學的中國招生政策》。我曾經兩度留學,攻讀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BA、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

美國留學,事關孩子一生前途,孩子投入青春年華,家庭投入不菲資金,無疑是家庭的重要決策。本專欄解決兩個問題:如何問鼎最好的美國大學?如何從留美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

20多年的留美諮詢經驗、案例以及對申請趨勢的前瞻性研究,我傾囊相授。假如您望子成龍進名校,歡迎加入美國top50本科申請訓練營!

中美關係跌宕起伏,加上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讓一些原本有留美意向的家庭心生顧慮。

前文談到,數據表明民間的留美熱潮並沒有減退,教育部長陳寶生表示將繼續支持出國留學。本文著重探討,美國政府對吸納中國留學生持什麼態度

美國的強大,建立在對全世界人才的掠奪之上

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從立國之初就廣攬全球人才。移民對美國的貢獻涉及各行各業,請看經濟、科技和軟實力三個方面的數據:

一、企業(經濟)

美國財富500強企業中(2019年數據),101家的創始人是第一代移民,122家的創始人是第二代移民,兩者合計223家,佔總數的44.6%,提供1350萬個就業機會,年銷售額約6.1萬億美元。

在美國的新創企業中,有91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2020年數據),其中:21家(佔23.1%)企業,有一位創始人最初以留學生身份來到美國;50家(佔54.9%)企業由移民創立,總市值2480億美元,平均創造了1200個就業機會;75家(佔82.4%)企業,至少有一位引領創新的高管(執行長、營運長、工程副總)是移民。

二、諾貝爾獎(科技)

1901年至2020年,共頒出各個類別的諾貝爾獎962個,其中包括934人和28個機構。美國人獲得390多個(不完全統計),約佔總數的40%。

1901年至2020年,在化學、醫學和物理學領域,美國人共獲得307個諾貝爾獎,其中106位得主是移民,佔總數的35%,最著名的人物有: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理察·費曼,以及華裔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錢永健等。

三、體育(軟實力)

吸納留學生,本身就是一筆好生意

2020年4月9日,美國教育理事會致信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預測美國大學今年秋季入學人數將下降15%。信中特別提到,中國等國留學生的減少將是滅頂之災,因為他們通常支付全額學費,是美國學生獲得資助的重要來源。

我們來看下面一組數據(2018-2019學年):

① 美國有4000多所四年制大學和二年制大專院校,在讀生總數近2000萬。

② 美國高等教育年收入約6500億美元。在加利福尼亞、愛荷華和馬裡蘭等州,大學是最大的僱主。

③ 全美留學生總數為1,095,299人,為美國帶來149.13億美元各項收入。

中國是美國大學的最大生源國,中國留學生佔全美留學生總數的33.7%,計369,548人,比上一學度增長1.7%。

看完這些數據,就理解美國大學為何不淡定了。

通過培養留學生,美國推銷價值觀

在全球推銷價值觀,這是美國的長期國策。培養留學生,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受過美國教育的各國(地區)領導人不計其數,從下表即可管窺一二。

未來,哪些中國留學生會受影響?

建交短暫的蜜月期以後,美國在高科技(特別是軍事科技)相關領域對中國長期封鎖,中國留學生因「敏感專業」被拒籤不是新鮮事。

但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美國對來自中國的本科留學生將繼續敞開大門。即使攻讀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相關專業,本科生課程都是基礎性的,不涉及前沿研究。

同樣的道理,攻讀美國大學人文學科的中國留學生,也將受到歡迎。唯一受限的,是攻讀高科技專業研究生的中國留學生,特別是來自軍工類大學的本科生。

相關焦點

  • 美國ICE發布官方留學生報告,47萬中國留學生拿下兩個第一!
    而中國學生接受了美國的高端教育,對於學校和學生來說可謂是「共贏」。 說了這麼多,再談到今年的留學申請,終究還是繞不開一個問題——當下疫情和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我們還要不要去美國留學?
  • 美國ICE發布官方留學生報告,47萬中國留學生拿下兩個第一!
    通過ICE數據報告分析可知,中國依然是美國留學生的最大生源國。在美國,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很大一部分的收入就是來自國際生的學費。 說了這麼多,再談到今年的留學申請,終究還是繞不開一個問題——當下疫情和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我們還要不要去美國留學?
  • 美國議員:中國留學生都是小偷。將禁止中國留學生來美國讀書
    美國共和黨參議院議員萊恩特·科基·梅斯納近日發表言論表示,要禁止中國留學生前往美國讀書。即議員湯姆·科頓主張禁止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大學中選修理工科後,萊恩特·科基·梅斯納是第二個拿中國留學生開刀的美國政客。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本文轉自【新華國際頭條】;【編者按】中國赴美留學生是身處兩國人文交流最前沿的一個群體。從中國改革開放一路走到21世紀第三個十年即將展開,人們對留學目的、就業選擇、發展前景等問題的考量都在發生變化。誠然,個體抉擇都是獨特的,一次採訪難以概述全貌。但這些真誠的口述實錄有一個共通點令人印象深刻——人才流動本質上是機遇的流動。
  • 川普正考慮限制中國學生赴美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8月31日接受一檔電臺節目採訪時再次渲染「間諜論」,並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正在考慮限制中國學生赴美學習。他還補充說,美國政府可能會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宣布針對中國的新行動。
  • 川普治下的中美關係何以至此?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去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明年是基辛格秘密訪華50周年。在這些頗具歷史意義的時間節點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本周正式宣告美國對華接觸政策"失敗",鼓動"自由世界"聯手對抗中國。中美關係,何以至此?
  • 留學生不來,澳洲損失160億澳元!美國暫停中國民航入境!
    4、中美關係緊張,美國交通部聲明暫停中國民航所有航班最新疫情2019-nCoV(The Age:6月4日數據)新州:3106例美國宣布暫停中國民航所有航班最後,讓我們再來看看國際上的大事件。現在鬧的最兇的,就是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了。
  • 美國在中國抗擊疫情中表現如何?疫情就像鏡子,讓我們看到了這些
    經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推薦渠道運回的民間捐助物資已近20批、總量超30噸,總價值超360萬美元。有許多僑胞捐款捐物後不留姓名,還有4位年輕人留下了「中華兒女」的署名。這次疫情像一面鏡子,讓我們再次看到中美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但同時也看清了美國一些政客落井下石、唯恐天下不亂的嘴臉。
  • 大數據環境下,輿情研究方法如何迭代?
    「大數據」已儼然成為時代熱詞,社會學家說它是一座蘊含了大量信息的富礦,統計學家卻認為龐雜的結構為數據分析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從中提取有用信息猶如大海撈針。 相比於傳統數據類型,大數據的分析難度不言而喻。 如何用好這些數據,高效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是在數據豐富的今天需要探討的話題。
  • 如何看待當前的中美關係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關係得到長足發展。中美關係的發展使得兩國人民的交往日益深入。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中美兩國人員往來已從建交之初每年幾千人次增長到超過500萬人次。兩國建立了50對友好省州關係和227對姐妹城市。中美人文交流迅速發展,中國在美留學生總數超過40萬人;截至2019年12月,美國學習漢語人數超過280萬,來華學習人數大幅增長。
  • 趙明昊:中美關係的「戰略突圍」
    拜登及其核心外交政策顧問認為,中國不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而是最重要的長期挑戰,美國不應與中國打「新冷戰」。雖然拜登政府仍會繼續在大國競爭視角下處理中美關係,但其立足點在於「讓美國跑得更快」,與中國展開正和競爭。無疑,與川普政府對中國採取「極限施壓」等對抗性做法相比,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基調或許稍顯和緩。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大變局「進行時」,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
    訪談實錄摘編如下:中新社記者:您的新作《變局——中國智庫專家視角》近日發布,被外界認為是「從歷史大視野來看世界變局和中美關係的力作」。在您看來我們當下正面臨怎樣的世界變局?想「脫鉤」,最後結果是走向反面,(中美)不但沒辦法「脫鉤」,而且經濟聯繫越來越緊密,美國企業向中國轉移的速度越來越快,美國企業在中國產生的營收額越來越大。美國企業現在97%在中國是盈利的,除非美國用行政命令把這些企業管死。如果是市場經濟國家,不能限制企業投資,我認為沒有一個企業會放棄這麼一個大市場。
  • 外交部回應美國限制中國在美外交官活動:得了反華妄想症
    9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會後問及:美國國務院9月2日發表聲明,要求中國駐美高級外交官訪問美高校和會見美地方政府官員、中國駐美使領館在館外舉辦50人以上的文化活動均須報美國務院審批。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美國限中國72小時撤離休斯頓總領事館!看中美關係前世今生之上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那麼美國為何會單方面宣布,要求中國在72小時內關閉中國駐休斯頓總領事館。這一決定的背後,美國又是基於何種的考量?會對日益緊張的中美關係,產生如何影響?讓我們依據事實,客觀冷靜的來抽絲剝繭一番中美關係的前世今生。東歌認為,時至今日在全世界國與國的關係中,沒有哪種關係,能像中美關係那樣,時刻牽動著全世界國家的聚焦。毫無疑問,中美關係,是全世界國與國關係裡,C位一般的存在。
  • 聲稱「打擊技術盜竊」 美方迫使上千中國研究人員離開美國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聲稱「打擊技術盜竊」,美方迫使上千中國研究人員離開美國【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儘管時日無多,但川普政府依舊沒有忘記在中美關係上挖坑,還想著把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給牽扯進來。威廉·埃瓦尼納 圖片來源:美國政府路透社指出,在川普任期內,中美關係惡化到幾十年來最糟糕的程度,涉及貿易、技術、香港問題、新冠病毒等多個領域。中國在美國的留學生、學者則是川普政府近年來「發力」的重點。
  • 川普要限制留學生OPT?美國留學的下一步該往哪走?
    文章表示,儘管美國大學存在財務困境急需國際生的學費渡過難關,但川普政府仍可能會對畢業後的國際學生使用OPT施加新的限制。這樣一來,美國留學的形式無疑會更加嚴峻。但是,事實的真相確實如此嗎?一些留學小白可能會問,OPT是什麼,很重要嗎?對於畢業後想要在美國工作的學生來說,OPT還是很重要的。
  • 美國已是強弩之末?中美關係難有顛覆性改變,中國切忌放鬆警惕
    在川普上臺前,中美之間雖然常有矛盾但總體來說還是和平佔據主導。川普上臺以後,則採取強硬的對華政策。自2018年美國不顧中方勸阻,單方面挑起貿易戰開始,就多次採取措施對華施壓。近年來,中美之間摩擦一直不斷,給中國和美國都帶來了消極影響。
  • 中美關係迎來轉機?美國福爾曼:幫助我們度過 「寒冬」
    文丨萊維 審丨瑾涵本月中旬,環球網轉載了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該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今天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中美之間的貿易出現了意料之外的變化原本因為貿易戰,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應該比往年更少,但實際情況卻完全相反。文章分析認為,今年美國民眾因為疫情原因,無法外出度假或聚餐,只能呆在家裡,這導致他們對家居用品的消耗進一步增加,而中國正是家居用品的主要生產國。部分美國企業表示,疫情期間中國已經成為了他們最大的市場,同時他們也放棄了從中國遷出產業的計劃。
  • 不再嚮往美國!德媒表示:中國留學生的「美國夢」已經破滅
    據統計,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現在已經有多達36萬人,是美國留學生群體中比例最高的人群。 然而最近,隨著美國對我們的防備之心日益增強,美國也在各方面展開了對中國的全面針對。其中就包括教育領域。
  • 首次披露:低齡留學生佔中國留美人數半壁江山!
    ,中國(474,497)、印度(249,221)和韓國(84,071)向美國輸送留學生人數最多。不過相比上一個年度,這三個國家留學人數均呈下降趨勢,減幅分別為4,235名(中國)、2,069名(印度)和4,796(韓國)。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僅比上一年度下降約1%,顯示自2018年開始的中美關係惡化並未對2019年度的中國赴美留學形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