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出土一件絕代「鳳冠」,光紅寶石就上百顆,專家看後拍案叫絕

2020-12-10 騰訊網

回想當年定陵的考古事件,的確算得上是一次很大的悲劇,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責怪那批參加定陵考古的人員,畢竟當時的考古經驗的確還不是很成熟,再加上也沒有什麼先進的考古儀器,為此出現了問題也很正常。

而定陵中的確是發現了無數的珍寶,可以說真的是亙古未有,可惜的是大量的寶貝都因為沒有技術經驗而導致被毀壞了,有些文物遇上空氣直接都氧化了,可以說這的確是很令人心痛的。

我們今天重點介紹的這件寶貝其實就是來自定陵,而且還是被譽為定陵的十大國寶之一,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明孝靖皇后鳳冠」,說起鳳冠,可能很多人會聯想到隋煬帝蕭皇后的鳳冠,其實這件「明孝靖皇后鳳冠」並不會輸給蕭后冠哦!

先簡單的介紹下「明孝靖皇后鳳冠」,它高48.5釐米,徑23.7釐米,重量在4斤多,當時專家們在發現這件「明孝靖皇后鳳冠」的時候,真的是拍案叫絕,因為實在是太過於精美了,經過專家們的仔細研究,發現其上面單單紅寶石就有100多顆,此外還有5000多顆珍珠,單單這兩個部分的價值就能令人咂舌。

而且「明孝靖皇后鳳冠」的製作工藝同樣是令人嘆為觀止,採用了超級先進的花絲、點翠、鑲嵌、穿系等技藝,這些技藝就算換成現代來說都讓人很詫異。

可以說這件「明孝靖皇后鳳冠」就是一件純手工的作品,其難度是毋庸置疑,比起現代心浮氣躁的我們來說,那絕對是無法達到的,說來也是挺讓人臉紅的。

而這件「明孝靖皇后鳳冠」的主人就是明代王恭妃,說起王恭妃這個人,其實還是非常悲慘的,可以說她的一生只能用「慘」字來形容。

王恭妃起初就是慈寧宮的一個宮女,後來被萬曆皇帝意外臨幸了,生下了皇太子,也就是明光宗朱常洛。可是沒想到的是萬曆非常不喜歡這個王恭妃和朱常洛,要不是被逼得沒辦法,估計王恭妃根本都封不上貴妃,而朱常洛同樣更是坐不上皇太子的位置。

據史記載,朱常洛自從當時皇太子之後,萬曆皇帝就下令軟禁了王恭妃,讓母子10年都無法相見,直到最後王恭妃病危才得以相見。

堂堂一個皇貴妃,未來皇帝的母親,不僅丈夫不喜歡,寵妃迫害她,就連奴才都欺辱她,可以說王恭妃的人生就是一個慘啊!

相關焦點

  • 定陵孝靖皇后鳳冠後有「博鬢」,經過專家研究,它應該有三個作用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明孝靖皇后鳳冠出土於明定陵——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的陵墓,即萬曆皇帝。1956年,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之下,我國考古專家對定陵展開了的考古發掘,雖然此次考古發掘多受後世詬病,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研究明代帝王陵的構造,提供了詳實的依據。
  • 西安出土的「最奢華」鳳冠,鑲嵌370顆寶石,修復後驚豔了
    因此在西安挖掘出古墓,絕對不是一件稀罕事,這間墓室出土了很多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其中有一件價值連城,它就是李倕鳳冠。鳳冠是古代皇后以及公主出嫁的時候所佩戴的頭飾,它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象徵,這個鳳冠是出土在2001年的。當時西安大學正在改造,大興土木過程當中,在工地上面發現了大量的古墓,這批古墓裡面,這位公主的墓穴最大。
  • 唐墓出土「外星人頭骨」,修復後驚豔眾人,學者:哪來的穿越物?
    圓圓的腦袋上還有一個巨大的突起,如同一隻畸形的腦袋,其中還有很多點綴在上面的不明星光。 終於在進一步的深入清理下,專家終於弄清楚了這具「外星」頭骨的真正來歷。它並不是外星人的遺骸,而是墓主人李倕的頭骨,至於為什麼如此畸形,是因為李倕埋葬時頭上戴著的一頂鳳冠。 鳳冠是我國出土較少的文物,且大多都無法復原。現如今最著名的鳳冠是萬曆皇帝定陵出土的四頂鳳冠,而唐朝出土的鳳冠,這還是第一頂。因此專家們都非常興奮,畢竟萬曆鳳冠可是國寶級文物。
  • 鳳披霞冠,我國僅存四頂鳳冠,每一訂都是藝術瑰寶
    鳳冠,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明朝鳳冠是皇后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的禮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發展和完善,因之更顯雍容華貴之美。 明清時一般女子盛飾所用彩冠也叫鳳冠,多用於婚禮時。我國現存的鳳冠只有四頂,1957年從北京市昌平縣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出土的四件鳳冠,即:三龍二鳳冠、九龍九鳳冠、十二龍九鳳冠和六龍三鳳冠,隸屬於明朝神宗的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各2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唐墓出土特殊「玻璃杯」,曾被認為是仿製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1990年浙江杭州出土的一件「玻璃杯」令專家們大吃一驚,甚至懷疑是有人故意把玻璃杯放進去的。由於這個玻璃杯的製作工藝跟現在的它很相似,而且它曾經被認為是一件仿製品。在2001年,陝西西安郊外出土了大量唐代墓葬,其中有一墓的主人,即開元年間唐朝公主李安。而且,這個公主墓裡還出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文物——一個「異形」頭骨。這個頭蓋骨下部分是整齊的牙齒,只有上顎沒有下顎。圓腦袋上還有一個巨大的突出物,像一個畸形的腦袋,裡面有許多點綴著未知的星光。
  • 由電視劇《第七座墓志銘》聯想到的古墓寶石和古人對寶石的審美觀
    為了那顆金頭和寶石,幾路人勾心鬥角,忽而反目成仇,忽而結成聯盟。刑警賀飛在騰越鎮長大,從小聽到這個傳說後,就經常做著同一個噩夢。在他的夢境裡,復活的金頭在不停地追趕著他,他一路狂奔,卻始終無法逃脫。一顆寶石竟然引發了如此多的事端,可見它的珍貴。歷朝歷代都對寶石特別青睞,一些發掘的古墓中也出土了珍貴的寶石文物,在它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審美品味,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也就是一些簡單甚至有些殘破的歷史殘留,但一旦我們回到它們的那個時期,結合其背後的社會因素去重新審視,看到的便會是一種超越作品本身的美。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些古墓中出土的精美寶石。
  • 西安發現25歲女子墓,出土一頂唐朝鳳冠,她是誰?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象徵著帝王權力的,是玉璽,任何信件只要蓋上皇帝的玉璽,那變成了聖旨,天下人莫不遵從,然而象徵著後宮最尊貴的女人身份的,卻不是鳳印,而是鳳冠,1943年巴羅達的辛格王子迎娶了已經二婚的西塔德維為王妃,並將自己王冠上的珠寶拆下來給她做了一頂鳳冠。
  • 唐墓出土「外星人頭骨」,修復後震撼世界,專家:哪來的高科技?
    ▲李倕公主冠飾隨著發掘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清理,考古工作者們很快發現那些星星點點的光芒原來是一些不同材質的珍貴寶石。專家不由笑道:哪來的外星人,這可是公主。經過大家仔細的辨認,終於搞清楚了這個神秘的「外星人的頭骨」是怎麼回事,原來它就是墓主人李倕公主的頭顱以及頭上戴的一頂鳳冠。03鳳冠是我國極少出土的一種文物,而且大都無法復原。僅僅從李倕公主這一件鳳冠散落的珠寶來看,這一件鳳冠應該無比精美。
  • 萬曆皇后的鳳冠戴在頭上是什麼感覺,她做過試驗,還說這樣一句話
    萬曆皇帝的鳳冠裝飾有金龍、祖母綠、珍珠和鮮花,以及5000多顆珍珠和寶石。鳳冠頭上戴著這個2320克(約5公斤)重的東西。感覺怎麼樣?會不會是天堂,暈眩,漂浮?然而,當文物專家打開它時,他們驚呼:鳳冠眾所周知,皇后曾有鳳冠,但除了繪畫,誰見過真正的鳳冠?雖然孝端鳳冠皇后是分散的,它確實是一個真正的鳳冠在定陵的挖掘工作完成後,這個鳳冠的修繕工作就開始了。該國最著名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已經給出了修復計劃。
  • 每個朝代皇后鳳冠都不同,有的皇后戴的「鳳冠」上還有龍呢!
    如今的鳳冠霞帔都用於中式婚禮上,尤其這幾年特別盛行中式婚禮,戴上「鳳冠」,穿上嫁衣,每個女孩子在這一刻都是幸福的。而在古代,鳳冠可不是普通人家女兒能戴的,是皇家專屬。而皇后的鳳冠則形如花團,出土最早的鳳冠就是隋朝蕭皇后的鳳冠,專家修復之後,風管看起來很是貴氣,花團狀的鳳冠上有很多銅鎏金做的小珠子,這很符合唐以前的裝飾風格,當時的人們衣服上也愛繡一些花草樹木和飛禽走獸,這鳳冠也像「花樹一樣。北宋時期,鳳冠在唐朝」花樹冠「的基礎上,增添了鳳形狀的裝飾。
  • 我國僅存的4頂鳳冠,光裝飾的珍珠就有幾千顆,驚豔眾人!
    中國現有的鳳冠只有4頂,那就是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她們分別每人有兩頂。1.孝端皇后鳳冠鳳冠是皇后在接受冊封的時候要戴的,鳳冠以髹漆細竹絲編制,18朵以珍珠、寶石為原材料製作的珍珠,翠鳥羽毛點翠的如意雲片,冠前還有翠藍色飛鳳一對,冠頂等距排列金絲編制的金龍3條,中左右兩條口銜珠寶流蘇,冠後部飾六扇珍珠、寶石製成的「博鬢」,呈扇形左右分開,冠口沿鑲嵌紅寶石組成的花朵一周。2.
  • 孝靖皇后佩戴的鳳冠,口銜罕見異形珍珠寶石,成為鳳冠中的佼佼者
    這是明萬曆孝靖皇后曾經佩戴過的一頂鳳冠,它的設計工藝是非常高超的。這款鳳冠是由黃金打造而成的,看上去非常堅固。點翠的工藝雖然有些殘忍,但是在首飾上卻是很驚人的一項技藝。鳳冠的表面採用漆竹絲圍成圓形邊框,邊框的表面鑲滿了黃金。
  • 農村大媽頭戴黃金鳳冠來鑑寶,剛一上場專家慌了:你趕緊摘下來!
    在封建時期,當官頭上戴叫「冕」,而女人頭上戴的叫「鳳冠」,了解過歷史的都知道,皇帝劃分文武百官的等級,從帽子上就能看出,不同級別的官員就有不同的冕,這便體現出那個時期,古代人有多注重禮制。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他設立了很多新規矩,比如:他規定宮內的宮女也需要佩戴頭飾,當時頭飾叫「鳳冠」。
  • 中國僅存的4頂」鳳冠「,真是美得令人咋舌!
    南燻殿帝後畫像北宋時期,首次在禮冠上添加了龍、鳳。在此之前,禮冠上的裝飾以花樹、鈿等為主。孝端皇后(左),孝靖皇后(右)如今,我們能看到的真正的鳳冠只有4件,都是明代定陵的遺物,分屬於孝端和孝靖兩位皇后,分別是「十二龍九鳳冠」、「九龍九鳳冠」、「六龍三鳳冠」和「三龍二鳳冠
  • 一塊「土疙瘩」,居然是皇后之物,清理後價值連城!
    工地負責人第一時間通知揚州市考古專家,專家得知消息後火速趕往現場進行勘測。 由於鳳冠損壞的太厲害,專家在對其清理之後,著手準備鳳冠的復原。
  • ...新娘頭上的華美鳳冠出自她手[圖]-鳳冠,鄭燕,頭飾,中式,鳳冠...
    新郎和新娘換下了西裝和婚紗,穿上了一套中式服裝,挨桌敬酒,接受來自親朋好友的祝福。新郎身穿融合了唐裝元素的禮服,新娘則身穿龍鳳褂,腳踩繡花鞋,頭上還戴了頂華美精巧的鳳冠。一見這身打扮,新娘的閨蜜眼裡放了光:「我結婚的時候,也要全套中式的婚服,鞋子、頭飾一個都不能落下。」  為新娘設計服裝搭配的人名叫鄭燕,她經營著一家婚慶公司。從策劃到布置,婚禮的每個環節鄭燕都喜歡親歷親為。
  • 萬曆皇帝的定陵國寶、時隔六百年「首聚」的執壺 盡現「兩京展」
    這一點,從展覽上展出的金器可見一二。在這其中,定陵出土的藏品尤為珍貴,是首次與南京觀眾見面,萬曆帝棺內出土的金盆就是其中之一,南京站展覽策展人朱逸霏說:「器底中心部位是刻有銘文,器身是刻有龍紋的樣式,銘文寫的是金盆含金量大概是65%,這件器物非常精美,還有另外一個金盆是出自於他的皇后的棺內,沒有非常繁複的紋飾,但卻是一個素麵的非常精美的金盆。」
  • 古墓現「外星人頭骨」,專家耗心力修復原貌,竟是唐朝公主?
    隨後上報相關部門,考古專家開始進行挖掘,發現了多處唐朝墓葬。在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一個「外星人頭骨」,這讓當時在場的所有考古人員都驚訝不已,因為這個頭骨剛剛出土時完全被泥土包裹,只能看見一排牙齒,看起來仿佛是一個「畸形的大頭」,所以有人稱它為「外星人頭骨」。
  • 讓我們共同領略定陵文化
    定陵全貌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距京城約50公裡,總面積120多平方公裡。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明13陵之一的定陵,修建時間大約在1584年到1590年,佔地面積達18萬平方米,這座陵墓中埋葬著明代萬曆皇帝朱翊鈞,以及他的兩位皇后。明定陵地面建築的總布局,呈前方後圓形,含有中國古代哲學觀念"天圓地方"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