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披霞冠,我國僅存四頂鳳冠,每一訂都是藝術瑰寶

2020-12-16 苦瓜說世界

鳳冠,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明朝鳳冠是皇后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的禮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發展和完善,因之更顯雍容華貴之美。 明清時一般女子盛飾所用彩冠也叫鳳冠,多用於婚禮時。

我國現存的鳳冠只有四頂,1957年從北京市昌平縣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出土的四件鳳冠,即:三龍二鳳冠、九龍九鳳冠、十二龍九鳳冠和六龍三鳳冠,隸屬於明朝神宗的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各2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1.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

整個冠飾一共鑲嵌了115塊寶石,4414顆珍珠,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2.孝端六龍三鳳冠

鑲嵌寶石128塊,珍珠5449顆,現藏定陵博物館。

3.孝靖三龍二鳳冠

鳳冠鑲嵌寶石95塊,珍珠3426顆,現藏故宮博物院。

4.孝靖十二龍九鳳冠

鑲嵌寶石121塊,珍珠3588顆,現收藏於定陵博物館

相關焦點

  • 中國僅存的4頂」鳳冠「,真是美得令人咋舌!
    嚴格來說,她的這頂鳳冠並不傳統,因為沒有「鳳」!真正的鳳冠到底是怎樣的呢?區別有二,一是鳥的數量不同;二是品種不同,分為鳳、翟、鸞等。 定陵4頂鳳冠組圖【孝靖十二龍九鳳冠】這頂鳳冠飾十二龍鳳,龍鳳均口銜珠寶串飾,龍鳳下部飾珠花,每朵的中心都嵌著數目各異的寶石,交相輝映。
  • 我國僅存的4頂鳳冠,光裝飾的珍珠就有幾千顆,驚豔眾人!
    中國現有的鳳冠只有4頂,那就是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她們分別每人有兩頂。1.孝端皇后鳳冠鳳冠是皇后在接受冊封的時候要戴的,鳳冠以髹漆細竹絲編制,18朵以珍珠、寶石為原材料製作的珍珠,翠鳥羽毛點翠的如意雲片,冠前還有翠藍色飛鳳一對,冠頂等距排列金絲編制的金龍3條,中左右兩條口銜珠寶流蘇,冠後部飾六扇珍珠、寶石製成的「博鬢」,呈扇形左右分開,冠口沿鑲嵌紅寶石組成的花朵一周。2.
  • 每個朝代皇后鳳冠都不同,有的皇后戴的「鳳冠」上還有龍呢!
    如今的鳳冠霞帔都用於中式婚禮上,尤其這幾年特別盛行中式婚禮,戴上「鳳冠」,穿上嫁衣,每個女孩子在這一刻都是幸福的。而在古代,鳳冠可不是普通人家女兒能戴的,是皇家專屬。我國古代一直等級森嚴,不同等級的人群他們的吃穿用度都是有規矩和定數的,如若不按照等級定數來那就是對制度的無視。尤其是皇族宗親的服飾,更是要求嚴格,什麼樣的人衣服上繡什麼樣的花紋都是有講究的,絲毫不能僭越。
  • ...新娘頭上的華美鳳冠出自她手[圖]-鳳冠,鄭燕,頭飾,中式,鳳冠...
    新郎身穿融合了唐裝元素的禮服,新娘則身穿龍鳳褂,腳踩繡花鞋,頭上還戴了頂華美精巧的鳳冠。一見這身打扮,新娘的閨蜜眼裡放了光:「我結婚的時候,也要全套中式的婚服,鞋子、頭飾一個都不能落下。」  為新娘設計服裝搭配的人名叫鄭燕,她經營著一家婚慶公司。從策劃到布置,婚禮的每個環節鄭燕都喜歡親歷親為。新娘頭戴的鳳冠也是由她親手製作的。
  • 西安發現25歲女子墓,出土一頂唐朝鳳冠,她是誰?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象徵著帝王權力的,是玉璽,任何信件只要蓋上皇帝的玉璽,那變成了聖旨,天下人莫不遵從,然而象徵著後宮最尊貴的女人身份的,卻不是鳳印,而是鳳冠,1943年巴羅達的辛格王子迎娶了已經二婚的西塔德維為王妃,並將自己王冠上的珠寶拆下來給她做了一頂鳳冠。
  • 明代女子鳳冠:綴龍鳳以耀軀,雍容華貴背後的時代取向
    鳳冠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向我們展現著明朝這個時代嚴格森嚴的封建等級,每一個裝飾都吐露著明朝社會精湛的工藝水準。萬曆孝端皇后鳳冠以其精美絕倫成為歷朝鳳冠的代表,而作為皇室服飾之一,成為明朝彰顯正統和威嚴的工具。鳳冠的龍鳳裝飾作為古代王朝圖騰崇拜的代表,也蘊含著希冀天下安寧的美好願景,彰顯藝術與政治的完美融合。
  • 觀音菩薩出家日:來欣賞幾尊古代造像,都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瑰寶!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將觀音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萬能之神。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很多老百姓家中都供有觀音像,希望得到祂的加持和護佑。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幾尊古代觀音造像,每一尊都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瑰寶——
  • 世界五大鳳冠:中國2頂最奢華,西方3頂太寒酸,慈禧的無人能及
    鳳冠:這一詞的由來是形容中國的后妃們頭上戴的一個飾品,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地位的象徵,一般上面都會鑲上價值最昂貴的珠寶和金銀,十分的雍雍華貴,在造型上也是設計感十足,用鳳冠來表達自己高大的地位並且還能展現自己的顏值。不光是中國,西方國家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身份。
  • 宋朝鳳冠,如今收藏於美國,唱不盡的清平樂,道不盡的大宋風華
    宋朝的鳳冠如今收藏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到底是為什麼如此珍貴的中國瑰寶「鳳冠」為何會出現在美國?一個時代的文化的精髓,唱不盡的清平樂卻成了現在道不盡的惋惜。漂泊在外的文物所以我國歷史上許多珍貴的文物都飄流四方,流失於世界的各個角落,難以回到祖國的懷抱。
  • 花絲工藝鳳冠和萬年金如意,古人對黃金的審美和奢華遠超我們想像
    之前跟朋友們分享周家的黃金鳳釵和鳳冠時有不少朋友提出:兩物雖美,但比起前人的那些鳳冠簡直班門弄斧,無法相提並論。確實前人對於黃金的審美和造詣猶如高山流水,讓人只能仰望。今天整理出了一些花絲工藝的黃金首飾,我們再一睹前人的這些美麗珠寶和精湛工藝。
  • 孝靖皇后佩戴的鳳冠,口銜罕見異形珍珠寶石,成為鳳冠中的佼佼者
    這是明萬曆孝靖皇后曾經佩戴過的一頂鳳冠,它的設計工藝是非常高超的。這款鳳冠是由黃金打造而成的,看上去非常堅固。點翠的工藝雖然有些殘忍,但是在首飾上卻是很驚人的一項技藝。鳳冠的表面採用漆竹絲圍成圓形邊框,邊框的表面鑲滿了黃金。
  • 定陵孝靖皇后鳳冠後有「博鬢」,經過專家研究,它應該有三個作用
    在我國傳統服裝文化中,冠有著獨特的價值意義。冠即帽子,因其戴在頭上處於人體最高位,所以也引申出「第一」的含義,如「冠軍」。不過,考古專家們更感興趣的是冠的裝飾,如著名明孝靖皇后鳳冠,它上面竟還有完整的「博鬢」,令人感到新奇不已。究竟什麼是博鬢呢?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 柬埔寨吳哥女王宮——高棉藝術瑰寶
    女王宮以小巧玲瓏、精雕細琢、富麗堂皇、粉紅柔美而著名於世,有「吳哥古蹟明珠」、「高棉藝術瑰寶」、「吳哥藝術之鑽」等美譽。女王宮建於十世紀,由泛著紅色的砂巖建造,幾乎每個位置都有精美的雕刻,這座美麗的寺廟是獻給印度教溼婆神的。女王宮的雕塑、門楣和牆壁的精緻雕刻使它在吳哥建築群中熠熠生輝,這些雕刻深邃而複雜,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極好。
  • 萬曆皇后的鳳冠戴在頭上是什麼感覺,她做過試驗,還說這樣一句話
    下面,小編輯將從一開始就向你揭示這個秘密:(本文中的所有圖片都來自網際網路。感謝原作者。如果您的權利受到侵犯,請聯繫該號碼的作者將其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不要相應地就座)。這鳳冠曾被萬曆皇帝孝端皇后戴在頭上。她對這種感覺有最大的發言權。然而,孝端皇后死於1620年。
  • 農村大媽頭戴黃金鳳冠來鑑寶,剛一上場專家慌了:你趕緊摘下來!
    在封建時期,當官頭上戴叫「冕」,而女人頭上戴的叫「鳳冠」,了解過歷史的都知道,皇帝劃分文武百官的等級,從帽子上就能看出,不同級別的官員就有不同的冕,這便體現出那個時期,古代人有多注重禮制。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他設立了很多新規矩,比如:他規定宮內的宮女也需要佩戴頭飾,當時頭飾叫「鳳冠」。
  • 6月13日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攜「龍城瑰寶」特展歸來
    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將為大家奉上特色文化遺產大餐:與國寶級文物面對面的實物大展——「龍城瑰寶——朝陽北塔出土重要文物展」。第一層塔身每面鏨刻一尊坐佛,應為釋迦牟尼和密宗五方如來;第二層塔身刻寫梵文字母,應是六佛梵文「種子」;第三層塔身刻梵文,當是「六字真言」;最珍貴處是在塔身內藏有題記銅板1件,銅板兩面刻字,一面寫有「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與舍利同時葬此銀塔並摧碎小佛頂陀羅尼各一本」。
  • B站UP主用易拉罐做出鳳冠,便宜卻買不到!
    用易拉罐做鳳冠B站手工區有這麼一位up主,她靠著廢舊的易拉罐、鐵絲或者舊窗簾,做出了一樣又一樣的精美古風髮飾,也許有不少小夥伴都知道她,她就是「雁鴻Aimee」。鳳冠的靈感來源於《奇蹟暖暖》裡的一套戲服,但是它的原材料卻主要是廢棄的易拉罐。鳳冠的製作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其實不容易,僅線稿就改了十版。拿到易拉罐後,雁鴻首先要把它們洗乾淨,剪開後壓平。再用砂紙打磨出本來的顏色,把準備好的鵝毛貼到鋁片上。
  • 鳳冠與霞帔
    :「畫一盆茂蘭,傍有一鳳冠霞帔的美人。」這四樣東西,正是當時社會價值觀念認同的東西,但是,對於李紈來說,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它是對當時人們所追求的東西的反諷和叩問,人生的價值意義在哪裡?什麼才是人生應該追求的東西?是功名利祿,是姣妻兒孫滿堂?人生的荒誕與它的價值存在與追求,常常是統一又是矛盾的。就李紈而言,她追求的東西,最後都變成泡影,這是她個人的悲劇,也是那個時代,不合理制度下,所有人的悲劇。
  • 農村大媽頭戴鳳冠參加鑑寶,剛一走上場,專家:你趕緊給我摘下來
    引言我國北宋時期的文學家夏竦曾作《奉和御製內苑嘉穀》一詩,其中有言:「茂遂豈同蕖葉異,殊尤全掩鳳冠靈。」其中的「鳳冠」,顧名思義就是裝飾有鳳凰樣式的珠寶冠飾,自然是價值連城。這在此前,我國一直對文物進行嚴格管控的時期還好,當2002年10月,我國的新《文物保護法》允許個人在特定的情況下交易和收藏古董文物之後,鳳冠在我國國內的古玩市場上的熱度就一直居高不下。
  • 西安出土的「最奢華」鳳冠,鑲嵌370顆寶石,修復後驚豔了
    在這次的考古過程當中,出土了很多文物,最有價值的時候,就是它頭上所佩戴的這個鳳冠,隨著鳳冠出土的,還有各種各樣的青銅器瓷器,是特別有價值的文物。這個鳳冠在出土的時候受到了很大的磨損,畢竟已經被埋藏在下面1200多年,能夠保存到現在也實屬不易了。在鳳冠還沒有被修復之前,依舊能夠感受到它的奢華跟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