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出家日:來欣賞幾尊古代造像,都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瑰寶!

2020-12-16 騰訊網

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的出家日。

在佛教中,觀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徵。其能救世間苦、無剎不現身的慈悲精神,使觀音信仰在中國形成了「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盛況,並緣結四海,成為「大半個亞洲的信仰」,在世界各地深深紮根。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將觀音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萬能之神。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很多老百姓家中都供有觀音像,希望得到祂的加持和護佑。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幾尊古代觀音造像,每一尊都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瑰寶——

九面觀音菩薩像

此像雕造於八世紀,是日本現存年代最早的檀像,由白檀香木整材雕出。

據文獻記載,此像於奈良時代養老三年(公元719年),從中國大唐請至日本。目前藏於日本奈良法隆寺百濟觀音堂。1955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寶。

菩薩像高37.6公分,頭上正面為化佛坐像,左右慈悲相各一面,左側忿怒相二面,右側白牙上出相二面,背面大笑相一面,及髻頂佛面,共計八面,加上本面,稱為九面觀音。

八臂觀音菩薩像

此像出自敦煌莫高窟。為現存的中國西部佛教造像中,罕見的多臂觀音木雕造像。

菩薩原本頭戴寶冠,但冠已損毀;身長八臂,對稱中富有變化,兩臂上舉,手掌已毀壞,其餘六臂下垂,主右臂託掌置於腹前。

目前藏於法國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

十一面八臂觀音菩薩像

此像為我國明代金銅造像,乃西藏昌都丁青金卡寺的鎮寺之寶

觀音十一面、八臂,頭分五層,依傳統樣式自下向上排列為三、三、三、一、一面。

二主臂當胸,其餘六臂:左臂自上而下,第一手持蓮花(已毀),第二手持弓(已毀),第三手持寶瓶;右臂自上而下,第一手持念珠(已毀),第二手持法輪(已毀),第三手施與願印。

仇寄奴造觀音菩薩像

此像為北魏時期觀音金銅造像。菩薩跣足立於覆蓮臺上,蓮臺下有四足方形臺座。

方臺後足刻有發願文「皇興五年三月廿七日新城縣民仇寄奴為父母造觀音像為亡父母上生天上……」可知此像造於北魏皇興五年(公元471年),為新城縣人仇寄奴為死去的父母所造。

目前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水月觀音菩薩像

此像為1956年浙江省金華市萬佛塔塔基地宮出土。系北宋嘉祐年間金銅造像。

觀音頭戴三葉寶冠,冠上飾化佛,冠帶和髮絲披肩。左腿下垂,右腿抬起置石面上,舒坐於巖座上,左臂微微向後撐於石面,右臂放右膝上。身後圓形鏤空背光上飾火焰紋。

整尊造像造型結構嚴謹,塑造精美,體態優雅,堪稱觀音造像中的精品。

目前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觀音菩薩像

此像於1909年陝西西安出土。為北周至隋代石雕造像。

菩薩頭戴化佛寶冠,頭微俯,臉上略帶微笑。右手垂下,左手上舉,持蓮蓬。跣足立於仰覆束腰蓮臺上。蓮臺下方四角各蹲踞一獅。

整尊造像沉穩莊嚴,又具寫實動感,是隋代寺院石雕造像的經典之作。

目前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讚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持!】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古今神秘文化」!)

相關焦點

  • 李巍先生捐贈一批元明清佛造像 促進佛教文化發展
    捐贈儀式現場11月13日上午,北京東方瑰寶藝術品有限公司與普陀山佛教協會,在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觀音寶像捐贈儀式,北京東方瑰寶藝術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著名佛像收藏家李巍先生捐贈一批珍貴佛像和佛教法器
  • 看展|第三屆古代造像藝術品展覽及交流會11月10日在廈門舉行
    位於廈門東南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是廈門八大風景區之一;另外,廈門全年各類佛事展出不斷,剛剛結束的2020廈門國際佛事用品秋季展十五周年慶典上,佛教傳統工藝巧妙地融合現代藝術美學,演繹了一場藝術盛宴。這些都為第三屆古代造像藝術品展覽及交流會在廈門取得成功提供了諸多便利。
  • 隱藏在北京鬧市區的一家佛造像藝術空間
    近幾年,佛造像藝術品也漸漸進入大眾視野。今天帶領大家走進摩訶深處,感受古代佛造像精湛的鑄造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醒心山房空間位於山水文園藝術街區,緊鄰緊鄰山水美術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北京古玩城等大型美術機構和藝術品交易中心,藝術氛圍濃厚。
  • 農曆九月十九 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普陀山免費祈福
    南宋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 2020年11月4日,農曆九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五代-北宋 立軸絹本設色天竺持蓮觀音正身法相 觀世音菩薩有三個紀念日:聖誕日(二月十九)、成道日(六月十九)、出家日(九月十九)。
  • 第三屆佛友會暨古代造像藝術精品展圓滿落幕
    感受古代造像藝術魅力,領略廈門獨特自然風情,11月10日-1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古代造像收藏愛好者齊聚廈門磐基希爾頓酒店,共赴第三屆佛友會暨古代造像藝術精品展。本屆展會由廈門博美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慕古雅集·佛友會主辦,泰山石化公司、海絲藝術品中心協辦,會期4天,廣大藏友不僅可以參加古代造像藝術研討會,學習專業知識,還可以觀看歷代佛造像精品展,直接上手罕見頂級佛像。聯拍在線受邀參與了此次盛會。
  • 陳嶺:中國古佛教造像藝術解析(二)
    ——隨筆上期有了早年造像賞析鋪墊,現進入隋朝後中國的佛教造像,有相當一部分是上承北朝遺韻,特別是延襲了北齊的藝術風格,使隋初乃至開皇中期之作都沒能擺脫它的影響。如上海博物館收藏的一尊阿彌陀佛鎏金銅像,頭作高髻,面龐秀潤,眉細目長。雙眼微開,作靜穆凝思狀。
  • 「科普篇」佛造像的分類 II
    觀音都可根據對方身形幻化,和他平等對話。所以造像中還有豐髯長鬚老者形的所謂男相觀音。遼 南海觀音木雕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宋彩繪木雕觀音坐像觀音菩薩在藏傳佛教中也最受尊崇、除二臂外,還有四臂、八臂、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等等。
  • 佛教造像藝術東傳的轉折點——雲岡石窟各窟介紹(下)
    所謂千佛或萬佛,意指數量眾多,而且,來源於佛教當中的三世三劫千佛和三世三劫十方,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和過去、現在、未來三劫,也即東西南北上下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十方,在這樣的時間和空間裡面,都有一千佛和三世佛教化眾生。
  • 自在觀音——最具禪意的觀音造像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對於佛教中的諸多造像來說,最讓人們喜愛的非觀音菩薩莫屬,尤其是對於封建社會深受迫害的女性來說,觀音菩薩那和善美麗的女神之姿,可謂是內心深處最大的慰藉。也因為民眾多觀音的喜愛,使得觀音造像在我國有著最繁複的變化,式樣最豐富,名稱也最多。自在觀音就是觀音菩薩的另一稱謂,民間也多簡稱為觀自在菩薩,意為觀世界形能自在無礙,對苦惱眾生能自在拔苦與樂。佛教中謂之:「觀世音菩薩,觀有不住有,觀空不住空,聞名不著於名,見相不惑於相,心不能動,境不能隨,動隨不亂其真,自在無礙。」
  • 佛教造像文化之二:古代造像承載傳播化育民眾目的
    宋代  佛教造像中無論是摩崖石刻群雕大場景、單窟獨龕組合還是單體小品,絕大部分包含了眾多的藝術造型方式,其中有繪畫、浮雕、圓雕以及介於這三類之間的過渡類型。如何組合這些人物事件就成為古代造像者必須考慮的畫面構圖了。
  • 唐.鎏金釋迦牟尼雙協侍菩薩造像賞析
    佛像自漢代傳入國內,歷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至唐代時已臻於成熟,初步實現了將印度佛教藝術本土化的轉型。盛唐時期的金銅佛造像展露出富麗飽滿、熱烈開放、氣勢恢弘的藝術特點,具體而深刻地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社會風尚和審美情趣。
  • 你從未領略過的河北瑰寶,藏身於這些石窟秘境中
    如果說有這樣一種瑰寶,集建築、雕塑、壁畫、書法等藝術於一身,能夠體現民族審美追求、價值理念、文化精神,且在河北分布廣泛、內容豐富,你能想到石窟寺嗎?據初步統計,河北境內共有1911年以前開鑿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不可移動文物128處。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河北有19處石窟寺和石刻入選。
  • 「每日文物鑑賞」慈航之寶——金觀音菩薩立像
    金觀音菩薩立像金觀音菩薩立像通高88釐米用41斤純金打造而成上面還點綴了不少珍珠和寶石是難得一見的國寶級文物金觀音菩薩立像由乾隆皇帝督造各族藝匠合力製作代表了清代宮廷造像工藝最高水平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清宮正式設立中正殿念經處
  • 犍陀羅藝術,造像之光
    犍陀羅地區原為公元前6世紀印度次大陸古代十六列國之一,孔雀王朝時傳入佛教,1世紀時成為貴霜帝國中心地區,文化藝術很興盛,犍陀羅藝術主要指貴霜時期的佛教藝術而言。因其地處於印度與中亞、西亞交通的樞紐,故其藝術風格受東西方的影響,形成十分鮮明的特徵。
  • 濟群法師:如法造像,是佛教信仰建設的重要內容
    可能有商業價值,可能有藝術價值,但這和如法都不是一個概念。現代人之所以信仰淡化,三寶對世間之所以缺乏攝受力,和塔像、僧眾這些住持三寶缺乏法的內涵有極大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說,塔像製作也應屬於信仰建設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塔像、法器應該由佛弟子來造,帶著虔誠心依法而造,才能起到表法的作用。以下,就怎樣如法營造佛像、佛塔、佛寺作具體介紹。
  • 探尋「齊魯瑰寶」之美
    自3月25日至29日,山東博物館將重磅出擊,組織「王牌講解天團」進行在線直播,帶觀眾探尋「齊魯瑰寶」之美。據悉,此次「王牌講解天團」由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領銜,還包括省博副館長、主任、策展人、書法家、青年學者、講解員等。此次活動將於3月25日晚7點半開始,在「山東博物館」微博準時直播,之後在每天同一時段逐一呈現。
  • 梵天東土,並蒂蓮華|中國古代佛教造像(上)
    隨著絲綢之路的影響,漢化佛像的出現,海上交通的發展以及南北政權的互動等,佛教藝術中心在各地紛紛出現,如山西雲岡,河北定縣、曲陽、鄴城,山東青州、諸城,河南洛陽、鞏縣,陝西長安、耀縣,江蘇南京,四川成都和甘肅等,遍及全國。由於政權更迭,政治中心轉移,藝術中心往往也隨著貴族集團的遷徙而由北向南,由西向東變化。每一次變遷都伴隨著藝術風格或審美取向的轉變。
  • 永宣造像是鎏金佛像的巔峰-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明天報紙今晚看...
    ,工藝精湛,彰顯出雍容華貴的皇家藝術氣派 明代永樂和宣德兩朝宮廷製作的藏式佛像,稱之為「永宣宮廷造像」或「永宣造像」。這一時期造像有共同的特徵,即面部較較寬平,軀體結構勻稱,寬肩細腰,造型端莊大方。四肢粗壯,肌肉飽滿,細部刻畫精細入微。衣紋與裝飾皆吸收中原地區傳統手法,體現中原地區傳統的審美情趣。造像座造型規範講究,蓮花座刻「大明永樂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六字紀年銘款,字體柔美;銘款從左至右刻寫,以迎合和順應藏族人藏文讀寫習慣。
  • 佛教觀音菩薩和道教慈航真人是一回事嗎?
    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慈航真人)的聖誕。觀音菩薩和慈航真人的信仰相似度極高,不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圈子都在宣傳觀音信仰。鑑於鮮有介紹兩位神祇的不同,本文我們主要通過神祇造像、基礎信仰和信仰根本分析兩位神祇的不同。
  • 在觀音菩薩面前許願靈不靈?來看看他們的改變吧
    在觀音菩薩面前許下了一個願望,並約定在一年之後告訴大家,當時許下的願望有沒有實現,一年之後,他們的願望都實現了嗎?接下來請看:1、仁隨居士:觀音菩薩給我找了「新工作」仁隨居士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她是江西黃龍禪寺住持心廉法師的皈依弟子。去年觀音成道日,仁隨居士向觀音菩薩許願希望出家。今年觀音菩薩成道日,仁隨居士還是居士。雖然沒有出家,但仁隨居士對觀音菩薩依舊「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