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小區車庫「爆改」成出租房 居民叫苦:髒亂差

2020-12-18 溫州新聞網

車庫改造接管。居民供圖

  溫州網訊(記者 陳克力) 20多年前象徵著高檔小區配置的車庫,如今已然成為「雞肋」——狹小的空間不適應現代私家車的停放,但白白空置又不免可惜。為此,「車庫改造」和「反車庫改造」兩股意見便在一些老小區裡不斷碰撞。

  近日,市區城南花園不少居民向溫州新聞網熱線88817266反映,小區中近30個車庫,被改造成出租房,不僅改造期間施工擾民,改造後更是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對此,記者前往城南花園小區調查了解。

  20多平米的車庫 被爆改成出租房

  城南花園小區,位於鹿城區開源路和錦繡路交叉口。走進小區,每幢樓一樓的停車庫,依稀可以窺見城南花園作為老牌高檔小區的神採。

  往日前衛的設計,如今卻已過時。這些20多平米的車庫,原本為摩託車、自行車和小型車輛量身打造。但隨著現代私家車的體型越來越大,這些車庫失去了「停車」功能,逐漸被棄用。

  早在2013年以前,這裡的車庫業主就想出了點子:把車庫改成「一居室」單間出租。

車庫改造。居民供圖

  「以前的數量相對較少,今年整個小區近30個車庫進行了改造。」住在該小區2幢的胡女士告訴記者,今年4月到6月,這些由車庫改造成的出租房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被改造成出租房的車庫,門、窗、空調一應俱全,有的甚至改成了童裝店等店面做經營使用。

  車庫改造為哪般?兩種說法各執一詞

  作為車庫改造「反對派」,胡女士認為,車庫的用途是停放車輛的,不應該私自改造用於住人,「改造期間,有施工噪音、路面開挖、汙水直排等問題。改造完成後,租住人員佔用道路堆放雜物、私拉電線用電、生活汙水傾倒路面等,都給原來居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

雜物堆放。居民供圖

  回憶起車庫改造期間,住在7幢的林女士也是叫苦不迭。她說,每天施工產生的地鑽噪音十分刺耳,家裡的小孩被吵得無法入睡,「僅僅為了賺取一些租金,犧牲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未免太過自私。」

  作為擁有車庫使用權的業主,卻持有不同意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車庫業主表示,如今車庫無法達到停車的使用目的,如果一直空置很浪費,「改造成出租房,還可以產生一定價值。」據這名車庫業主稱,這些車庫雖無產權,但不少車庫原業主也將車庫出售給他人,用於改造出租。

  記者調查發現,一本由該小區房開公司2001年發出的車庫使用證使用須知顯示,有「使用戶不得任意改變車庫結構與功能」「不準租借他人作居住使用」等規定。不過,對於部分業主所稱的「車庫」無產權這一說法,還待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確認。

  車庫改造之風難止 多次投訴難「根治」

  受到車庫改造影響的居民,曾多次向有關部門投訴,但最終收效甚微。

  一位小區居民告訴記者,由於換屆等原因,小區的業委會從去年8月份至今,處於「停滯」狀態,因而難以介入管理協調此事。

  此外,這位居民還表示,消防部門職能範圍,只涉及到消防通道、消防設施等與消防相關的事務;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在調查後,認定裝修改造工程未涉及違章,未將化糞池接入雨水池等,由小區自行管理。

  那麼,老小區車庫改造能不能改?改造之後誰來管?怎麼管?溫州新聞網將持續關注。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松園小區部分車庫被改裝成「出租房」 多次整治又死灰復燃成頑疾
    近日,鹿城區濱江街道松園小區多位業主反映,他們因為小區車庫的非法改裝和出租,擔驚受怕多年,危險的地基、髒亂的環境、困擾的停車難等問題,令小區的熱心業主心力交瘁,雖經多次整治,但車庫的問題依然沒法根治,希望他們小區的困境能引起更多人重視。
  • 社區裡來了尖刀班 紅袖章成流動風景 義務巡邏隊掃樓 「掃出」小區...
    巡至D棟頂樓時,發現電梯機房竟然沒封閉,黨員巡邏隊小組長滿延傑現場撥通了業委會負責人電話,要求立即整改,電話中對方承諾立行立改。今年5月以來,恩施州選派優秀機關黨員幹部下沉社區組建社區治理「尖刀班」,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恩施州公安局民警譚浩波成為尖刀班班長,6月,小區黨小組決定把31名下沉的黨員按4-5人一組,成立黨員巡邏隊。
  • 江西一小區牆外惡臭撲鼻,周圍居民叫苦連連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發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近段時間,家住江西省景德鎮市城市花園小區5棟的不少居民可謂是苦不堪言,因為他們一直被臭味所困擾胡女士是城市花園小區5棟的居民,她告訴記者,近兩年來,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總能聞到一股惡臭,而這股臭味來自於一牆之隔的小區外面。胡女士說,排生活汙水的地方離他們小區5棟居民樓不到50米,整棟樓有20多戶居民,對此意見非常大。不少居民向居委會進行過反映,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 老舊小區建立體車庫,這裡有個範例
    > 隨著機動車數量的激增,老舊小區居民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越發突出,為解決這個難題,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先試先行,合理使用空間,建設垂直循環立體車庫,有效緩解停車資源稀缺,受到小區居民的好評。
  •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
    資訊 本報訊(記者 秦明豫) 今年以來,楚雄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中,在居住環境、功能服務設施、文化氛圍營造、綠化美化亮化等方面補短板、找差距,著力提升居民幸福感。
  • 拆掉物業辦建立體車庫 西安這個小區的業主有福了!
    新城區華山17街坊小區  老舊小區建起立體車庫  增加車位290多個  走訪過程中,在新城區一家老舊小區,華商報記者發現這裡把辦公室拆了建停車庫  新城區華山17街坊小區是一個老小區,小區住戶1941戶,人口超過5800人。小區常停車輛超過600輛,但地面停車位360個,「停車難、停車亂」成為居民之前吐槽的問題。為此,西北工業集團籌集資金3000餘萬在小區原物業辦公用房的基礎上建設一幢6層的立體車庫。據長樂中路街道辦事處主任盧勇介紹,因為這個物業以及重大資產本身是老華山廠的,因此對物業辦公室進行拆改難度較小。
  • 小區嚴查車庫出租,僅保留5戶自住,並貼上專屬標識牌
    6月9日上午,蘇州姑蘇區滄浪街道胥虹社區江南小區5間居民車庫貼上了專屬標識牌,分別標明了「老人自住」和「車庫(自有產權居住)社區認證標識牌」等標誌。標識牌的上牆,有助於社區、物業、居民對車庫信息的及時識別,有利於鞏固江南小區前期的整治效果、便於長效管控、發揮居民監督作用。
  • 400噸土「倒」進小區,居民卻連連點讚!
    一直以來,總統公寓裡的雜亂綠地總是被小區居民詬病。最近,小區為了改變綠地面貌,將其翻了個底朝天。江蘇路街道華山居民區總統公寓是上海第一批外銷房小區。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小區許多設施都凸顯出問題,當年還算高檔的小區慢慢「掉了檔次」。
  • 改什麼?怎麼改?海南多市縣探索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從電梯安裝、雨汙分流、電力抄表到戶……很多老舊小區既有共性弊端,也有各自的不同情況,如何加快推進老舊小區順利改造,讓更多居民享受城市發展的獲得感、幸福感?目前,我省多個市縣的不同社區、小區正在從自身實際情況著手,在實踐中尋找破題之策,為全省老舊小區改造探索經驗。改什麼?
  • 兩個月前剛著火的非機動車庫昨天又「燒」了三把火!為何群眾都很...
    在這場逼真的演習中,楊浦區殷行街道將三年來開展舊車庫智能化改造和非機動車安全管理中摸索出的「十八般武器」都投入實戰,居民們看完之後倍感踏實,也更加支持街道對轄區內193個非機動車庫開展的智慧「雲管理」升級改造。從1.0、2.0到3.0版,殷行街道創新管理機制,探索出一條解決老舊小區非機動車庫安全頑疾的有效方法。
  • 小區地下車庫多隻流浪貓遭「毒手」!背後問題引人深思……
    近日 南京某小區地下車庫內 有多隻流浪貓慘遭虐殺 引發關注 目前,警方已介入此事
  • 壹點幫辦|天冷地下車庫成大媽們的跳舞場,市民:有安全隱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12月8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讀者爆料,中鐵逸都蘭庭北區地下車庫成了大媽大爺們遛狗、散步、跳廣場舞的地方。「地下車庫車來車往,大媽們在這裡跳舞,存在安全隱患啊!」市民:大媽們夜夜廣場舞,地下車庫成遊樂場「最近天氣寒冷,戶外的確非常冷,但是也不能因為地下車庫比較暖和,就跑到車庫跳舞啊?太不安全了!」市民李強告訴記者,尤其是到了晚飯過後,小區裡面的大媽們就會紛紛走進地下車庫,跳起了廣場舞,有的還帶著孩子騎著車到處遛彎。
  • 北漂窮小夥爆改出租房!自製大木床和魚缸,睡在半空中!誰見過?
    北漂窮小夥爆改出租房!自製大木床和魚缸,睡在半空中!誰見過?哈哈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紹,北漂男窮小夥一枚,工科男一枚。研究生畢業就留在北京了。廢話不多說,為什麼我想曬曬我的爆改出租房經歷呢,因為最近在網上看到了太多曬自己改造出租房的,很多都只是改造一個軟裝的,我覺得不能算是爆改。
  • 泰和公寓:居民自治 17年老舊小區「蝶變」
    別看現在的泰和公寓這麼幹淨整潔,以往的它可不是這樣的:環境髒亂差、綠化滯後……老舊小區存在的「頑疾」,在泰和公寓一個也不少。如今,以往雜草叢生的綠化區變成了紅花綠葉的景觀帶,路面破損的小巷變成了乾淨整潔、綠樹成蔭的步道……泰和公寓究竟是如何蝶變成如今的市級文明小區的?
  • @江陰人,車庫,一律不得出租住人!
    車庫本是停放自行車、電瓶車的便利空間,有些人卻將其改造成廚房、住宿用地出租他人,空間狹小、衛生條件差、安全隱患大……▲新華一村車庫改造住房出租房屋:車庫不得出租住人今年1月,江陰市出租房屋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發《江陰市出租房屋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丨400噸土「倒」進小區,居民卻連連點讚~
    一直以來,總統公寓裡的雜亂綠地總是被小區居民詬病。最近,小區為了改變綠地面貌,將其翻了個底朝天。江蘇路街道華山居民區總統公寓是上海第一批外銷房小區。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小區許多設施都凸顯出問題,當年還算高檔的小區慢慢「掉了檔次」。
  • 關於黃岡市區居民小區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電梯使用...
    居民小區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小區綜合治理是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載體。當前,市區居民小區普遍存在小區業委會成立難、物業收費難、電梯維保難、停車難等問題,從小區各方到街道社區、到市區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要求加強小區治理的意願十分強烈。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從2018年開始,邯鄲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滏山花園是其中之一。通過改造,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近3年來,邯鄲市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陸續投入資金30多億元,完成了1064個老舊小區改造。改什麼?
  • 濂溪區十裡街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組圖)
    曾經的髒亂差,居民怨聲大。267大隊小區是一個有著近30年歷史的「高齡」小區,有居民樓13棟、住戶421戶,主要以267大隊職工為主,是典型的企改制居民生活區。像這樣的小區多半歷經風吹日曬、人為損壞、年久失修以及其他原因,樓棟外牆漆面剝落,樓面網線雜亂裸露,地面雜草叢生,再加上小區規劃不合理,居民休閒場地缺失,生活汙水無法有效排放,極大地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 老舊小區的「改」與「變」
    當年8月,寧和園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破土動工,埋電纜、改路面、給樓體做保溫……「固定動作」按部就班,可「加選動作」難住了施工方。寧和園共有9棟住宅樓,其中1、2號樓排水管網接入北京路主管網,小區地勢低於北京路,導致常年排水不暢,居民生活受困已久。排水要改。可怎麼改?重走排水管,將面臨施工難度加大、工期延長,影響居民正常出行,居民不理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