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多來寧分享《騎士的獻祭》創作幕後:「我想把這塊石頭搬進讀者...

2020-12-22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一次偶然的機會,作家那多從警察朋友那聽說了一樁殺人案件。「這個故事一直跟隨著我,像一顆嵌進骨縫的子彈,時常隱隱作痛。」多年後,那多還是決定把這個故事寫了出來。《騎士的獻祭》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封面

12月20日,那多攜《騎士的獻祭》來到南京萬象書坊,與南京大學文學院青年教師葉子一起,跟讀者分享了這本書的幕後故事。

△那多和葉子

那多從 2000 年起開始文學創作,憑藉其超凡的想像力一舉成名。2018 年,他的《十九年間謀殺小敘》銷售逾十萬冊,豆瓣評分 8.2,把那多推上了創作生涯的新高峰。此次,《騎士的獻祭》出版,被不少讀者認為是那多繼《十九年間謀殺小敘》之後的創作新峰,打開中國社會派推理寫作新格局。作品的看點不在複雜嚴密的邏輯推理,而是以悲憫的眼光同時深入一個警察和一個罪犯的心理世界。

《騎士的獻祭》講述了一個男人,作為愛人和父親的故事。恰是因為善良,他殺死了最愛的女人;恰是為了解除家人的痛苦,他做了最殘忍的事情。這是當下同類型寫作中少見的樸素的作品,不玩先鋒機巧的敘事圈套,而是讓讀者的情感在閱讀中慢慢加碼,直至極限。

△那多

小說改編自九年前的一起刑偵大案,曾引發市民熱議。

那多透露,五年前,一位警察朋友向他提起了它——從警多年遇到的唯一一起因為善而非惡的殺人案,一件弒妻案。那多從此難以釋懷。他認為,對這件案件的新聞報導只觸及了事件的表面,真相的肌理只有在寫作的顯微鏡下才能夠呈現。

為此,他採取了雙線敘事線索,讓警察和案犯從兩個相反的方向,向真相匯合。小說同時從警察和案犯兩條線向十年前的真相推進,讀者通過警察的視角看著案犯一步一步走向深淵卻無能為力。小說結尾,警察老馮患有的情感缺失症,在面對案犯遺體時不治而愈。這既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其實也是作者對美好情感生活的期許。

△活動現場

那多表示,《騎士的獻祭》相對他的上一本書是一個龐大複雜的故事。「至於我為什麼要寫這個小說,是因為我心裡聽了那個案件有那種情緒想要傳達,就是我心裡有塊石頭,我想把這塊石頭搬到讀者的心裏面去。」(出版社供圖)

相關焦點

  • 《騎士的獻祭》創作分享會西安舉行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嬌莉)召喚懸疑寫作的「罪與罰」暨《騎士的獻祭》創作分享會12月13日下午在西安曲江書城舉行,作家那多與古城讀者分享了創作背後的故事。2018年,他的《十九年間謀殺小敘》銷售逾十萬冊,豆瓣評分8.2,把那多推上了創作生涯的新高峰。新作《騎士的獻祭》出版,被不少讀者認為是那多繼《十九年間謀殺小敘》之後的創作新峰,打開國產懸疑寫作新格局。
  • 專訪|那多《騎士的獻祭》:懸疑寫作十多年,興趣已偏向現實
    當然,我也可以設定讓人猜不透的殺人手法和複雜的故事情節,但這樣一來,情感力量就被削弱了,整個小說的重點就和我當初聽到這個案件時受到的震撼不一樣了。」換言之,寫這部小說,那多想把壓在心裡五年之久的那塊石頭也搬進讀者心裡。「在今天,人們可能更傾向於非黑即白的二分式選擇。但在以前在案件報導中,深度採訪會去追問兇手為什麼犯罪。
  • 攜《騎士的獻祭》來到西安 那多:我現在追求小說能給人留下情感衝擊
    西安新聞網訊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懸疑小說家那多從警察朋友那聽來了一樁殺人案件。「這個故事一直跟隨著我,像一顆嵌進骨縫的子彈,時常隱隱作痛。」壓抑多年後,那多還是決定把這個故事寫了出來。今年5月,《騎士的獻祭》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 那多新作《騎士的獻祭》出版
    著名懸疑作家那多新作《騎士的獻祭》近日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小說改編自一個讓作者五年都無法釋懷的真實案件,偵破推理與社會探察交織,悲愴的犯罪動機,刻寫的是堅貞的人性,將那多的寫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那多,2000年起開始文學創作,憑藉其超凡的想像力一舉成名。著有「那多靈異手記」系列小說,《百年詛咒》《十九年間謀殺小敘》等二十餘部小說,作品總銷量數百萬冊。其文風詭奇多變,引人入勝。不僅蘊含著對宇宙的探索,也對人性的未知充滿熱忱和期待。2018年,《十九年間謀殺小敘》銷售逾十萬冊,豆瓣評分8.2,噹噹評論破萬,把那多推上了創作生涯的新高峰。
  • 那多《騎士的獻祭》:同樣的惡性殺人案件,為何真相讓人淚目?
    最近讀了那多《騎士的獻祭》才發現,原來有時候,令殺戮發生的,卻是愛和善良。《騎士的獻祭》根據2011年上海7.14殺人碎屍案改編而來,受到韓寒、張嘉佳、史航等多位業內人士好評!作者那多在書中將時間改為6.13,稱為「613」專案。警察局接到報警,稱發現碎屍,警局馬上成立專案組,就展開了被害人身份的調查。
  • 《騎士的獻祭》:溫暖徹骨的犯罪小說,一場因愛和善良導致的悲劇
    五年前,我偶然知道了一宗案子。它一直跟隨著我,像一顆嵌進骨縫的子彈,時常隱隱作痛。我沒有辦法了,只能把它寫出來。這是作者寫《騎士的獻祭》這本小說時的初衷。這本小說的作者就是那多,他從2000年起開始文學創作,憑藉其超凡的想像力一舉成名,是著名的懸疑小說家。著有「那多靈異手記」系列小說,《百年詛咒》《十九年間謀殺小敘》等20多部小說,作品總銷量數百萬冊。其畫風詭異多變,引人入勝。不僅蘊含著對宇宙的探索,也對人性的未知充滿熱忱和期待。他用肅殺的筆鋒寫冰冷而激蕩的故事,節奏綿密的讓人無法呼吸。
  • ...公園支磯石「解封」專家解說:這塊石頭承載著古蜀人的「大石...
    12月9日,成都市文化公園支磯山區域正式開放,山頭支磯亭內,立著塊底大頭小、狀如織梭的石頭,名為支磯石。文化公園管理人員魏遠福說,自開放後,像王大爺一樣慕名而來一睹支磯石「真容」的人數不勝數。這塊石頭為什麼要「封」?它背後有哪些故事?
  • 4月16日,好奇號傳回的照片中,這塊奇怪的石頭是什麼?
    【ALENG 自媒體】4月17日早間自媒體專稿,對於那些喜歡收集和研究奇石的「石頭控」來說,火星是一個理想的目的地,因為火星表面沒有海洋,也沒有草原,只有無盡的沙漠地貌,在這些廣袤無垠的乾旱沙漠中,有許許多多看起來非常神奇,也很有趣的石頭,足以讓「石頭控」們驚聲尖叫。
  • 《騎士的獻祭》丨一樁兇殺案的發生實質根源居然是愛和擔當?
    文丨十裡荷塘秋水長《騎士的獻祭》,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只知道是一樁懸疑案件相關的小說,而且這案件還是真實發生過的。我以為,是說這案件的破獲過程中有什麼兄弟情深、俠義肝膽之類的內容,卻不曾想,完全不合自己看書之前的想像。
  • 鬥羅大陸:波塞西為唐三獻祭得到了不死神魂,那千道流獻祭得到了什麼?
    在鬥羅大陸中,波塞西成為了海神大祭司,和七個封號鬥羅一直守護著海神島,可以說為海神盡心盡力,可最後卻要獻祭自己助唐三成為海神,千道流也同樣用獻祭幫助千仞雪。可從來就沒有白白付出的,海神為波塞西塑造了不死神魂,算是對波塞西最好的回報吧。既然如此,那千道流得到了什麼?
  • 一本講述一塊「非同一般」的石頭的繪本故事《一塊有魔法的石頭》
    兜兜山上有一塊黑色的石頭,這塊石頭是有魔法的,會像芝麻開門一樣,說一聲芝麻開門,就會有寶物在裡面嗎?這個有點異想天開,不過這塊石頭肯定也是非同一般的。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一塊有魔法的石頭》吧!
  • 說說假面騎士中用石頭變身的騎士們
    假面騎士的變身器千奇百怪,但是以各種各樣的石頭居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用石頭變身的假面騎士吧1、假面騎士Black/假面騎士Black RX不論是假面騎士Black還是假面騎士Black RX,他們都是用到了帝王石的力量進行變身的
  • 光遇暴風眼如何通關 光遇暴風眼一周獻祭幾次
    分成兩個大階段,幾個小階段前面一個部分是探索,後一個部分就是大家俗稱的獻祭了前一部分大家都能理解,一直往前走就行獻祭很多人無法理解,很多人會問,我的光之翼怎麼沒了?獻祭沒有終點,獻祭唯一的離開方式就是光之翼為0遊戲劇情就是你帶著失落的星星(光之翼)回家,網易把原文改了,意思不變,也就是你的一生的使命就是把星星送回神壇〈至於重生那些我也無法理解〉
  • 《騎士的獻祭》|直面悖論邏輯,晾曬蒼涼愛與人性,因愛人間值得
    在那多小說《騎士的獻祭》裡,我深深感受到這齣悲劇以愛為始,以殉為終背後,那些真實深愛跟無情人性映照下,引發出憐憫跟恐懼被淨化之後那深深情感,是如何扣人心弦又蕩氣百轉。這齣以真實刑事案件改編的小說《騎士的獻祭》一書的主人公李善斌,卻做到了。一場愛,初是本本分分守護;一段情,終又用盡種種辦法復仇。愛恨之間糾葛底色下,是涼透心弦的痛楚與複雜。她在,主人公傾其所有,用心陪伴;她去,主人公飛蛾赴火,拋下繁華,落幕人生。一切,只因此愛無盡,只為初心不悔。
  • 《騎士的獻祭》一場飛蛾撲火般的愛
    但我覺得在大部分文學典籍裡飛蛾撲火應該是含有褒義的意思,是在歌頌一種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吧;是為了追求光明和愛而獻身自我的勇氣。讚揚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付出時的義無反顧,不畏犧牲的精神。在現在愛情風盛行的文學學壇裡,飛蛾撲火更多地用來表現出對戀人苦苦追尋,吃到苦果仍不言放棄的情愫,是一曲悲壯的讚歌。
  • 男子撿到了一塊有水聲的爛石頭,砸開之後覺得自己賺大了!
    有位男子這天平時喜歡去遊玩散步,這天他來到河邊散步的時候突然發現前方的地面上有一個拳頭大的爛石頭,它靜悄悄的躺在那裡。這引起了男子的注意,他覺得這塊石頭可能不簡單,於是就將其拿起來,想要看清楚。沒想到在男子搖晃的時候,這塊石頭居然傳出了一陣陣的水聲。這引起了他的注意,於是男子連忙回家找來一個錘子,他想要將這塊石頭給敲開看個究竟。
  • 《石頭開花》創作研評會在京召開_文化_中國西藏網
    12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石頭開花》創作研評會。該劇出品方與編劇、導演、演員、播出平臺代表,專家學者、青年觀眾代表、媒體記者共70多人圍繞主題表達、創作過程、藝術價值、傳播效果以及時代報告劇的創作規律等方面深入研討。
  • 黴黴《Lover》巴黎首唱會錄像上線,揭秘創作幕後
    在視頻記錄的整場演唱會中,泰勒和歌迷分享了許多關於專輯創作的幕後故事。泰勒聊到,她喜歡創作「關於表達愛的複雜性」的東西。在說到《Archer》這首歌時,她告訴觀眾,「如果你們當中的任何人曾經失望過,或者覺得無法再付出信任,那下面這首歌表達的就是你經歷的東西。」
  • 瑪麗·奧利弗:想在我的詩歌中消失,讓讀者成為體驗者
    她的詩則再現了沉浸於自然之中的美妙體驗,並期待讀者分享,從中找回被現代文明所遺忘了的存在價值。正因如此,她的詩歌常常用於治療抑鬱症的網站、瑜伽培訓所、教堂布道,為困擾於種種文明病的現代人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治療」。  按奧利弗自己的說法,孩提時接觸世界的方式建立了一個人成長之後的意義模式。
  • 《我在幕後調教大佬》:洪荒幕後流,調教各路大佬,玩轉神魔世界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幕後流小說。《我在幕後調教大佬》,閻ZK,5級作者。分類:玄幻-東方玄幻。【簡介】妖魔,神靈,怪異。他在石卷中看到自己前世的記憶,和現在這具身體的記憶,他想如果拿著石卷是不是就能回到自己的世界。有守衛靠近,送來食物並陰狠得踩了他一腳。早已醒來的他只能忍著,痛苦得像只湯姆貓。第五章,真正的用法。主角再次進入神秘空間,或許是夢境,或許是靈魂進入。他在裡面開始學習戰鬥技法,不然一個月之後,又將面臨獻祭的危險。這是他當前唯一能做的自救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