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今天的目的地,是埃及著名的旅遊城市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埃及第二大城市。
埃及小夥說,因為城市就在地中海邊上,屬於外省,所以比開羅要開放一些。
然而,亞歷山大的老城區非常破爛,同印度有一拼。
大家看,這是使用了幾十年的有軌電車,目前還在使用。
這個回頭看我的埃及小夥,開的是一輛機動三輪車。
這是比計程車還便宜的交通工具,同印度也差不多。
這就是亞歷山大的市區了。
大家也看到了,市容很差,沿街樓房亂七八糟。
街上也很髒,有不少垃圾。
要知道,這裡還是著名旅遊景點的門口,每天都是要清掃的。
這裡尚且如此水平,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
這裡的婦女打扮比開羅要保守,基本都是從頭包裹到腳,連手腕和腳腕也不外露。
大家注意左邊那個小女孩,她最多也就七八歲,也是穿著長衫、長褲的。
而這裡的男人都穿著短袖,顯然不是熱不熱的問題,還是這裡的風俗。
途中路過一個農貿市場,同中國的差不多。
這裡物價並不算便宜,商品很單一,是標準的發展中國家。
埃及小夥趁機同我說了一些,埃及這10年革命的事情。
埃及這10多年的經濟非常差,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是最早獨立的國家,在1922年就宣布獨立了。
從50年代開始,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的大哥,也是中東戰爭的主力。
作為沒有石油的國家,埃及依靠蘇伊士運河和亞斯文大壩,人民生活很快接近了小康標準。
然而,90年代開始,埃及經濟卻突然崩潰了。
經濟崩潰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同人口爆炸有關係。
埃及是傳統的穆斯林國家,在阿拉伯世界算是比較世俗化的。
即便如此,該國也是沒有避孕一說的。
而埃及有百分之七十幾還是農民,鄉下都是以部族為單位。
而埃及阿拉伯人有著強烈的多子多福觀念,認為男人越多,部落就越強大。
所以,埃及人都是不節制生育,女人一直生到不能生育為止。
這樣一來,埃及就出現了人口的大爆炸。
80年代,埃及人口只有4000萬,還並不算誇張。
2000年人口就高達7000萬,到2019年就突破了1億。
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實在驚人,導致埃及經濟必然崩潰。
現在埃及政府也在宣傳節育避孕「只生2個孩子最好」。
可惜,效果並不好。
給埃及政府官員十個膽子,他們也絕對不敢去鄉下對婦女進行強制人流。
不然,兇悍的部落男人能直接反叛,殺到開羅去。
這種情況下,埃及人的生活非常困難,超過30%的老百姓陷入貧困線以下,物價飛漲,失業率很高,人民普遍憤怒。
2011年,北非出現了茉莉花革命,先從突尼西亞開始。
而埃及的情況如此惡劣,民眾對穆巴拉克獨裁政府非常不滿,政府已經搖搖欲墜。
導火索是50歲的埃及小餐館老闆阿卜杜拉,在國會大樓前自殺。
自殺的原因很簡單,政府禁止小餐館購買政府補貼的麵包,必須出5倍價格才能買到。
阿卜杜拉無法繼續經營餐館,全家陷入絕境,他憤而自殺抗議。
在民眾的憤怒下,獨裁者穆巴拉克被推翻,政治動蕩在埃及持續了好幾年才穩定下來。
新政府一定程度恢復了埃及的經濟,可惜距離小康還有很遠的距離。
農村地區的貧困人口比例高達60%,40%的埃及人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
大家注意這些樓房上的一個個衛星鍋。
西方說,穆巴拉克政府就跨在這些衛星鍋上。
這些衛星鍋,可以讓埃及人免費收看400多個免費衛星節目,包括歐美的節目。
美國的大片幾乎都能第一時間在電視上看到,沒有翻譯,只有阿語字幕。
這些節目深受埃及人的歡迎,政府也無法完全取締。
埃及民眾通過這些衛星節目,了解到埃及的真實情況,比如穆巴拉克家族超過400億美元的巨額財富。另外,大家發現沒?這棟樓房還是半完工狀態,外牆有部分沒有建好,樓的頂部也沒有封閉。
有意思的是,這個樓房已經居住了多年,並不是新樓。
大家知道為什麼嗎?
埃及法律規定,只要沒有建好的房子,就無需交稅。
不說沉重的話題了,回來說旅遊。
亞歷山大是埃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玩過大航海時代4的朋友,都記得亞歷山大是個非常大的海港(海雷丁的地盤)。
這座城市是非常了不起的,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城市之一。
埃及第三十二王朝託勒密王朝,這是希臘人統治的王朝,是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了這座城市。
也就是說,亞歷山大市有著2300年的歷史。
其中,希臘人把它作為首都長達300年。
羅馬人逼死了埃及豔后,又統治這裡接近700年時間,才被阿拉伯人取代。
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亞歷山大統治1000年之久,當然會留下大量的遺蹟。
這是亞歷山大重要旅遊景點,叫做龐貝柱。
說起來,這個景點很無語,就一根柱子,幾個挖掘出來的破損石雕,其他什麼也沒有。
這個重達22噸龐貝柱,已經有1700年的歷史。
在羅馬時期,亞歷山大的羅馬守將艾赫裡叛亂。
羅馬皇帝戴克里先調動大軍圍困城市,長達8個月時間。
亞歷山大糧食匱乏,叛軍士兵靠搶奪居民糧食,還可以堅持一二個月,居民卻大量餓死。
這種情況下,戴克里先放棄馬上就要獲得的勝利,竟然運輸大量糧食交給叛軍救災。
結果,亞歷山大守軍認為戴克里先是個明君,主動放棄抵抗,開城投降。
此戰勝利後,公元297年,埃及執政長官波思吐莫斯在賽拉比斯神廟的廣場中央建立這根石柱,以示感恩戴德。柱基西側石壁上刻有四行字,至今依稀可辨:「為戰無不勝的亞歷山大監護神,公正的戴克里先皇帝,波思吐莫斯謹立此柱」。
搞笑的是,十字軍殺到這裡時,誤認為這是紀念羅馬大將龐貝的柱子,將它取名為龐貝石柱。
離開龐貝柱的時候,我看到了一隻很兇的咪咪。
大家注意,它全身的毛似乎炸開了一樣。
本來我以為,這種貓天生就是這樣。
後來有朋友告訴我,這是咪咪受驚了,毛才會炸開。
話說,薩沙的相貌有這麼猙獰嗎?
我自認為也是慈眉善目的人!
第二站是蓋貝依城堡。
這是阿拉伯人的傑作。
公元642年阿拉伯人佔領了埃及,一直統治到今天。
這座城堡,是公元15世紀蓋貝依蘇丹修建。
城堡本身沒什麼了不起,關鍵在於它使用了亞歷山大燈塔的底座和部分石料。
什麼是亞歷山大燈塔?
當然就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那個燈塔了。
公元前280年,託勒密王朝法老託勒密二世,在亞歷山大修建了一座高大燈塔。
這是因為亞歷山大附近地形複雜,海底有很多暗礁,船隻很容易觸礁沉沒。
燈塔主體部分的修建花費了20年之久,隨後斷斷續續的修建了20年,才徹底完工。
根據文獻記載,亞歷山大燈塔的外觀為巴比倫風格,由石灰石、花崗石、白大理石和青銅築成。塔分三層,最低的一層為四角柱,第二層為八角柱,最高一層為圓柱,再加塔頂上海神波賽東的雕像,整座燈塔高達135米,竟相當於一座四十層高的大廈!在第三層,8根圓柱撐著一個圓頂,並有螺旋通道通向頂部。這裡安放著一面巨大的鏡子,白天反射日光,晚上反射巨大火盆中點燃的燈火,據說燈光能照射到56公裡外的海道,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在這面神秘的鏡子中可以看到遠處的船隻。到底是什麼樣的設計,恐怕永遠都是一個謎。一千多年來,亞歷山大燈塔,一直在暗夜中為水手們指引進港的路線。
同其他六個奇蹟不同,亞歷山大燈塔是實用建築,直到12世紀被地震摧毀。
蓋貝依城堡就修建在燈塔的原址上,作用完全是用於防禦。
這是四方形的阿拉伯建築物,四個角都修建著炮樓,用來對付海面上的軍艦。
城堡有很多房間裡面有大量駐軍,扼守著亞歷山大進出港的要道。
有意思的是,這些房間的窗戶非常的小,主要是被敵人火炮擊中城堡內部。
19世紀,英國的軍艦,輕鬆將這座城堡摧毀。
在近代,埃及人將它修復作為航海博物館。
吃中飯的時間到了哦,這是地中海的魚。
草草吃完飯,同行的一位大姐遞了根女士的煙給我。
薩沙以前是抽菸的,不過已經很多年沒抽了。
大姐既然遞過來,推辭不太好,也就跟著她下樓去抽了。
有意思的是,我們抽菸的時候,餐館裡面的女服務員打手勢,也要一根。
大姐挺爽快,直接給了這妹子一包。
她並沒有同我們一樣站在路邊抽,而是躲在店裡自己抽。
為啥?
埃及雖世俗化,年輕女孩在街上抽菸還是不被允許的。
抽菸期間,看到街對面一對情侶走過,薩沙頓時一驚。
為啥?
這個女孩雖戴著頭巾,這麼熱仍然包裹的很嚴實,但穿的是牛仔褲。在大部分中東國家,女性穿著性感牛仔褲是不被接受的。
真的要穿,也要穿在長袍或者長裙裡面!
看來,埃及還真的是頗為世俗化。
剛剛餐廳裡面的幾個小姑娘,也沒有戴頭巾。
同我這個年輕的外國男人說話,她們也沒有什麼害羞,還直勾勾的看我。
路邊的水果攤。
這些水果看起來都不咋地,價格還不便宜,吃起來很一般。
埃及人很喜歡吃水果,每頓飯必吃。
埃及小夥告訴我們:這些水果都是純天然的,沒有農藥的,一般也不用化肥。賣相不好,卻絕對健康。我們這裡的果汁,也是用水果榨出來的,很便宜,可以嘗嘗。
於是,薩沙就去嘗嘗了。
媽呀,果汁絕對是純天然,也不兌水,可惜放的糖太多了。
埃及人不怕得糖尿病?
這就是亞歷山大的海濱大道,是最具亞歷山大特色的街道,建成於1934年。
這條道路長達20多公裡,就在地中海的邊上,美景盡收眼底。
在這條路上散步的時候,發生了很搞笑的事。
幾個埃及高中生跑過來,要同我合影。
薩沙懵了一會,還是同意了。
事後,埃及小夥笑嘻嘻的跟我說,這裡東亞人很少的,孩子們都沒見過中國人。恭喜你,你是老外了。
順著海濱大道一直走,就是亞歷山大最著名的景點:亞歷山大圖書館。
亞歷山大圖書館始建立於託勒密王朝的託勒密一世時代(約公元前367-前283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
在世界其他地區還不存在紙張甚至文字的時代,圖書館就同亞歷山大燈塔一樣馳名於世。
據說當初建亞歷山大圖書館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書」,實現「世界知識總匯」的夢想。
歷代國王甚至為此都採取過一切手段:下令搜查每一艘進入亞歷山大港口的船隻,只要發現圖書,不論國籍,馬上歸入亞歷山大圖書館。
儘管有戰亂,亞歷山大圖書館藏書約54000卷(紙草卷和羊皮卷)。。
可惜,公元前48年羅馬統帥愷撒發動的戰爭中,一把火將圖書館燒了個乾淨,連一塊石頭都沒有留下。
好在,當時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冒著巨大風險搶出了一半的書籍。
只是,這批書最終也完蛋了。
阿拉伯人佔領亞歷山大以後,國王下令穆斯林學者對藏書進行審閱。
學者得到的命令是:如果書中內容與經書(指《古蘭經》)相同,就無需保存;如果相悖,也無需保存,一律銷毀。
結果就是,這些藏書幾乎全部被送給成立4000多個公共澡堂,作為燃料,足足燒了6個月之久。
埃及政府在1995年後重建了亞歷山大圖書館,佔地4萬平方米。
埃及歷史資料 並沒有描述當年的圖書館是什麼樣子的,所以這次也談不上原樣重建。
在亞歷山大最後一站,就是蒙塔扎宮了。
蒙塔扎宮也叫作夏宮,是末代埃及法老法魯克一世消夏的地方。
誰都知道,開羅的天氣非常炎熱,而靠海的亞歷山大則要涼爽的多。
它並不是傳統的阿拉伯建築,而是融入了土耳其和義大利建築的風格,建造於1932年。
宮殿的建造者法魯克一世,是埃及亡國之君,也是一個極度荒唐的花花公子。
他從16歲即位開始,一生都在吃喝玩樂、爛賭狂飲和亂搞女人中度過。
在結婚之前,他的情人至少有十多人,什麼民族都有。
法魯克一世的行為怪異,懷疑有一些精神上的問題。
他的古怪行為有很多,其一是酷愛盜竊。
他經常在公開場合小偷小摸,甚至連死人都不放過。
他曾經借著祭拜伊朗國王的機會,偷走了他的勳章和佩劍。
1943年,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等人在埃及開羅舉行會議。作為東道主,法魯克自然要盛情接待那幾位大佬。在宴會上,法魯克順手偷走了邱吉爾的懷表。至於羅斯福有沒有丟東西,沒有人知道。
因英國政府嚴正抗議,他才將懷表交還邱吉爾。邱吉爾對此極為惱怒,認為這是法魯克對他的羞辱。
其實,法魯克完全是一時手癢。
無語的是,法魯克一世根本不缺錢。他向一位16歲女孩求婚的時候,就送去了2萬顆鑽石。
法魯克一世退位以後,埃及的王朝時代很快結束。
法魯克一世客居義大利,仍然保留很大的財富。
有意思的是,法魯克一世對亡國,似乎也沒有什麼悲哀。
他每天都大吃大喝,食量巨大,以此為樂。
1965年3月的一天,法魯克在食用了過多的食物以後,引發了腸胃急性病,死在了沙發上。
他這一頓飯非常驚人,包括12隻大龍蝦、10顆牡蠣、8條魚、7碗炒飯,還有一些奶酪、果醬、和水果。
用中國人的話來說,這小子是個飽死鬼。
今天的蒙塔扎宮變成國賓館,很多外國政要都來居住過。
前任獨裁者穆巴拉克非常喜歡這裡,經常長期在這裡居住。
最後,再看看地中海的美景吧。
亞歷山大與其說是埃及城市,還不如說是一個希臘的城市。
這就是埃及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