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路上看煙臺】龍口市蘆頭鎮王風華 扶貧路上踐行初心

2020-12-24 煙臺大眾網

  蘆頭鎮扶貧辦主任王風華

  遲家溝水庫

  記者採訪龍口蘆頭鎮周家村書記孫長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朱旭健 煙臺報導

  10月17日上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看煙臺媒體行來到了龍口市蘆頭鎮,傾聽蘆頭鎮資歷最老的扶貧一線幹部王風華的事跡。

  今年48歲的王風華是龍口市蘆頭鎮扶貧辦的一名幹部,是蘆頭鎮資歷最老的扶貧幹部。自2014年接手扶貧工作以來,王風華從剛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大刀闊斧的創新,從例行公事的辦公到飽含真情的幫扶,多年來,她踏遍了鎮街每一片土地,走進了村裡每一戶家庭,始終堅守在扶貧攻堅第一線,用行動展現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和風採。

  扶貧工作是一場硬仗,扶貧工作者必須了解每一戶家庭的具體情況。2014年剛上任時,王風華對這個工作並不太了解,被動的通過村裡了解貧困戶的信息和訴求。蘆頭鎮中心泊村的貧困戶時東芹,是一名聽力一級殘疾人,王風華第一次去她家採集信息的時候,在那連說帶比劃手舞足蹈的嗓子都喊啞了,時東芹只是一臉迷茫,根本沒有辦法溝通,更不用說採集到準確的數據。王風華回到單位陷入沉思,信息採集工作一時間陷入瓶頸。怎麼樣才能得到這戶的信息呢?怎麼樣才能保證信息精準不出錯呢?王風華盯著桌子上的收入明細表,看著表中列出的一項項收入,她突然靈光一閃,對照著收入明細表列出了其中涉及到的各個行業部門,從各部門那裡要來了這個年度該戶發放的款項,收入和情況就一目了然了,當王風華把匯總好的收入明細表遞到時東芹面前時,她滿意的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任何事都最怕認真二字,無論多難的問題,只要認真去做,都會迎刃而解。」王風華總結到既然這一戶可以這麼做,那全鎮的其他戶也可以,慢慢的一個大資料庫的輪廓在她腦海中漸漸清晰了起來。從各部門獲取貧困戶當年的收入數據以及享受到的各項政策待遇,逐一分項,在excel表格中利用函數公式匯總整理,一個涵蓋全鎮可隨意查詢貧困戶各項信息的資料庫就這樣建成了,該資料庫得到全市的認可並迅速推廣起來,王風華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打開了蘆頭鎮扶貧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平時的寧靜。王風華作為劉家片片長,上門入戶、宣傳勸導、摸排監測、統計數據……這是她疫情防控期間每天的工作內容。這個卡口人手不足,馬上安排值守人員;這個村級有居家隔離人員,記錄每日身體狀況並控制進出;這裡的橫幅需要更換;那位隔離對象需要幫忙買菜……她的身影一直在忙碌。2014年以來,王風華一直堅守在扶貧一線上,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工作抓手,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2019年被單位推薦評選「龍口市最美扶貧人」。在工作中,小小的扶貧辦,同時也承擔著「信訪辦」的工作,貧困戶經常通過「雙幫扶責任人」將訴求反饋給鎮扶貧辦,王風華在做好回復幫助的同時,協調各部門齊力解決。疫情期間,在蘆頭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風華先後兩次組織策劃「關愛貧困戶」活動,為全鎮貧困戶送去防護物資、日常生活必需品。侯溝村貧困戶是這麼評價王風華,「你別看她個子不高,做起事來風風火火,去年一年,她來我家有五六趟,每次來都是問我有沒有什麼困難,政府有這樣掛念老百姓的幹部,我們都記在心裡」。

  由於今年正值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工作繁多、任務艱巨,平時以及周末加班成為了常態。王風華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在2019年扶貧迎檢工作最忙的時候,她往往一忙都到了夜裡十二點,每次回到家裡,家人和孩子都早睡著了,她帶著對家人愧疚悄悄躺到床上,腦子裡想著明天的工作任務。她說,對家人虧欠太多,但是家人的理解與支持又是她前進的力量。由於經常熬夜,王風華身體狀況有所下降,連續四年內經歷兩次手術。但是想到家人對自己的支持,看著貧困戶脫貧忙碌的身影,王風華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耽誤工作、保證任務按時完成,成為了她一貫的工作態度。

推薦閱讀

  • 10月17日上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看煙臺媒體行來到了龍口市蘆頭鎮,傾聽蘆頭鎮資歷最老的扶貧一線幹部王風華的事跡。[詳細]

  • 10月17日上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看煙臺媒體行繼續行走在煙臺的脫貧鎮村,在蓬萊區劉家溝鎮媒體行記者拜訪了被這裡困難群眾稱作「貼心人」的扶貧幹部——盧長徵。[詳細]

  • 10月16日,山東省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在「愛山東APP」完成事業單位法人電子證照亮證工作,成為煙臺市第一家正式領取法人電子證書的事業單位。[詳細]

  • 10月16日下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看煙臺媒體行走進萊陽市萬第鎮南于格莊村,見證它的脫貧蝶變。萊陽市萬第鎮南于格莊村位於萊海交界處,現有527戶,1327人,黨員46人,是煙臺市扶貧工作重點村。曾經的南于格莊村雨天澇、晴天旱,村中留不住水,出現成片土地[詳細]

  • 10月15日,煙臺市水文局高層次人才引進籤約儀式在煙臺市水文局舉行。會上,煙臺水文局與濟南大學教授胡曉農籤訂了兼職聘用協議,並請胡曉農教授從海水入侵等方面作了專題學術講座,雙方隨後就加強交流合作、提升科研水平等方面進行了座談。濟南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院長[詳細]

  • 10月16日上午,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總隊第三支隊聯合煙臺市支隊、開發區海洋經濟發展局舉行的「中國漁政亮劍2020」違規漁具集中銷毀現場會(煙臺),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八角漁港舉行,今日現場會將集中銷毀地籠3000餘組、拖網2盤、耙刺14個、鮁魚(針良魚)網5[詳細]

相關焦點

  • 巾幗扶貧故事 | 昭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碧瓊:在扶貧一線踐行初心...
    巾幗扶貧故事 | 昭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碧瓊:在扶貧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昭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碧瓊的扶貧故事
  • 江美平:扶貧路上的「開掛人生」
    從投入扶貧工作那天起,扶貧人就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帶著責任、帶著感情,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扶貧路上用自身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激情豪邁書寫著感人生動的扶貧故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道路上綻放著青春芳華,開啟扶貧路上的「開掛人生」。甘做扶貧路上的「勤務員」,建好「扶貧能量泵」。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初心,攻克扶貧路上的無數「難題」|都勻市平...
    走進作戰室,看到牆上條目清晰地寫著一系列駐村隊長要履行的「一宣六幫」等脫貧攻堅幫扶責任時,那一刻,我倍感自身責任重大。  擔任駐村隊長第一天,我組織駐村幹部、包村幹部、村幹部召開了見面會,了解到共和村駐村幹部共有25名,分別來自都勻市交通局、都勻市住建局和平浪鎮人民鎮府。有6名鎮級包村幹部擔任網格員,村支兩委共7名。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2020-12-16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路上的領頭人
    從熱鬧繁華的都市,到偏僻貧窮的鄉村,從一名銀行精英,到脫貧攻堅路上的第一書記,工商銀行阿勒泰分行的李新魯走過了不平凡的兩年。  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到貧困村駐村幫扶,是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重要舉措。
  •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6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赫山駐村工作隊隊長趙理:扶貧路上踐初心
    紅網時刻記者 王新鳳 益陽報導今年3月,適逢赫山區委組織部和區扶貧辦向全區選派駐村工作隊,此時已經擔任過一年駐村工作隊長的趙理,再次主動請纓,經組織委派來到衡龍橋鎮白石塘村擔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為決勝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 ...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祝開權:扶貧路上一「小兵」||張金文...
    扶貧路上一「小兵」興義市烏沙鎮扶貧站工作人員 祝開權我叫祝開權,是興義市烏沙鎮扶貧站的工作人員。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考察時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就是要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因戶施策,精準發力,下「繡花功夫」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為此,我組織村級指揮所成員和幫扶幹部,白天走村串戶摸清致貧原因,晚上組織研究幫扶措施,真正做到因戶施策。
  • 錦屏縣脫貧攻堅網格員龍志友32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不問花開幾許,只問初心依舊。8年前,剛參加工作的他,就許下了服務於人民的諾言。8年後,因公殉職的他用在扶貧領域工作的成績圓滿了自己的始終。2020年5月29日,這是沉痛的一天,錦屏縣啟蒙鎮巨寨村網格員龍志友,頭天晚上在村辦公樓加班整理農機駕駛員考試檔案材料到很晚,早上天剛剛亮,心裡始終牽掛著自己的幫扶戶,加上天降暴雨,更放心不下,決定要去看看,在去看望幫扶戶的路上,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將32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記者在巨寨村委會龍志友的辦公室裡看到
  • 西峽縣重陽鎮:深山堅守夫妻檔 願做扶貧路上「螺絲釘」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周美嬌 通訊員 華中強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許許多多的人們知難而上,無私奉獻,用辛勞捍衛使命,用行動踐行諾言!平凡生命的河流裡,流淌著太多不平凡的浪花。5年來,潘仕曉、杜娟夫婦在洪湖村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在1000多個日日夜夜裡,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為洪湖村百姓謀幸福,他們初心不改,以身擔當。「現在天冷了,胡叔,你的菇棚需要加點溫,這樣既可快出菇、多出菇,還可以育花菇,這樣你就能多增加收入!」「你說的是啊,我這兩天也在想著這個事,天一冷,香菇就不長了!」
  • 基層扶貧路上的感人故事
    2020年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收官之年,在諸城市百尺河鎮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用腳步丈量初心,用行動詮釋擔當,對貧困戶的關懷無微不至,一戶戶地走訪、一次次的關懷,主動把貧困戶當成自己的家人,用真心付出換取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今年9月,百尺河鎮被評為「濰坊市脫貧攻堅工作示範鎮」。
  • 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致敬第一書記群體
    《扶貧路上》通過對黃文秀事跡的再現,挖掘廣西扶貧主戰場百色這片土地上的先進典型和可歌可泣的故事,展現全國脫貧攻堅戰線廣大幹部群眾的精神風貌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讓觀眾切身感受扶貧事業的壯闊歷史徵程,共同傳遞「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信念。
  • 錦屏扶貧故事|細數扶貧路上我們那些感人的戰友
    幫扶村地處偏遠,為了節省奔波的時間,每人湊了1萬多塊錢買了一輛車,這輛車不僅成為了他們扶貧路上的助手,也成為了村裡群眾緊急送醫的「救護車」。陳先國 攝 一家三代一起駐村幫扶
  • 「我的扶貧故事」不忘初心 扶貧路上見真情丨羅甸縣逢亭鎮新光村駐...
    初心和使命,用真心真意點亮人生之炬李秀婷(右一)給殘疾特困供養家庭送衣服我是土生土長的逢亭人,爺爺當了30多年的村支書,父親做過幾年的村主任。我深知,這樣的工作機會本就難得,尤其是現在正值脫貧攻堅關鍵時期,能夠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員,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會,所以我一直秉承著自己的堅持:在工作中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以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身份真真切切為人民服務。
  • 不忘初心扶真貧,脫貧路上綻光芒——記萬山區黃道鄉黨委書記舒德
    不忘初心扶真貧,脫貧路上綻光芒——記萬山區黃道鄉黨委書記舒德 發布時間:2020-05-12 17:23:41      來源:貴州網   黃道鄉地處貴州省東部武陵山區
  • 【脫貧攻堅】庫倫脫貧攻堅奔走在「趕考」路上
    【脫貧攻堅】庫倫脫貧攻堅奔走在「趕考」路上 2020-03-31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初心在我心,我在扶貧路上一路前行|從江縣谷坪鄉...
    2019年11月被派駐到黔東南州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回首逝去這一年,歲月匆匆,扶貧路上我和隊友、村民歷盡艱辛,收穫了我一生最為寶貴的財富——愛與感動。  助建扶貧,用實績讓村民真正安居樂業   基礎設施的完善是助推脫貧攻堅的「硬體」,駐村一年的時間裡,我既有付出,也有收穫,工作上我累計向單位(水城高速公路管理處)申請資金55200元解決了幫扶的12戶貧困戶的「兩不愁三保障」保障問題,成功的幫助了12戶52人脫貧出列
  • 滎陽農商人煥發扶貧路上「青春力量」
    映象網記者 李夢嬌 通訊員 貴偉偉 文/圖近年來,一份份漂亮的脫貧答卷,是一個個真實脫貧故事的情景再現,更是一群群扶貧工作者匯聚的磅礴力量。大山深處 扶貧情濃滎陽市劉河鎮位於滎陽市南部丘陵山區,山高路陡,自然條件惡劣,轄內共有15個行政村,而貧困村就有12個,為了幫助劉河鎮實現華麗蛻變,滎陽農商銀行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利用人員和資金優勢,主動作為,全力助力脫貧攻堅。
  •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首演 以黃文秀事跡致敬第一書記群體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以「時代楷模」、百色市委宣傳部派駐新化鎮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為創作原型。《扶貧路上》劇照  黃文秀是廣西百色田陽縣的一個壯族姑娘,2016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時,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她毅然回到百色深入農村基層,成為百坭村第一書記。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裡,黃文秀寫下了三大本扶貧日記。
  • 初心故事 | 贛江新區「薔薇村」裡的「美麗脫貧路」(視頻)
    初心故事 | 贛江新區「薔薇村」裡的「美麗脫貧路」(視頻) 2020-04-18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