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密宗是藏傳佛教所獨有,或者將藏傳佛教和密宗劃等號,這兩種觀點都不全面。藏傳佛教顯密兼修,先顯後密有著嚴格的次第;也就是說藏傳佛教各派都有著完整的顯宗體系。
密宗和顯宗一樣,均是佛陀所傳之法,天下密宗,皆源於佛。密宗在後世主要形成漢傳、藏傳、東傳(日本)三大派別,而並非是藏傳佛教獨有。
西安大興善寺,是漢傳佛教八宗之一的密宗祖庭。從歷史記載中可以獲知,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距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
在隋文帝開皇年間擴建西安城為大興城,由於遵善寺佔城內一坊之地,所以取城名"大興"二字和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一直沿用至今。
而藏傳佛教的正式形成,是以桑耶寺的建立為標誌。據《桑耶寺志》記載,公元762年,赤松德贊親自為寺院舉行奠基,歷時十二年建造,到775年終告落成。
對桑耶寺建成的具體時間,除《桑耶寺志》外,還有其他不同的記載,不過都為公元八世紀下葉。在桑耶寺建成之前,文成公主進藏時,有將佛經帶入藏區的記載,儘管這一時間可以將佛教在藏區傳播的時候提前(其他更早年代由西域和印度傳入的記載從略),但依然無法和密宗祖庭大興善寺的建成時間相提並論,兩者之間相差三四百年。從另一方面而言,文成公主帶佛經入藏,也可證明密宗有著由漢地傳入這樣一個脈絡。
由此可見,密宗絕非藏傳佛教所特有,也絕非藏傳佛教自創,而是佛陀釋迦牟尼親傳之法。只是由於歷史的原因,漢傳佛教密宗一脈,在後世衰落,而藏傳佛教密宗得以發揚。
儘管漢傳佛教密宗衰落,但大興善寺供奉的五方佛仍可表明此為漢傳佛教密宗祖庭。五方佛即大日如來,阿彌陀如來,寶生如來,不空成就如來和東方阿閦如來(不動如來),為密宗所特有的本尊。
漢傳佛教密宗在本土衰落,但法脈並未斷絕,一方面是民國期間漢傳佛教密宗有中興之勢,此星星之火延綿至今。另一方面,東密為漢傳佛教密宗在日本的繼承和發揚。
據說,本世紀初,有漢地僧人前往東瀛求法,抵達之後,東密僧人說密宗的精髓如今在藏區,也就是藏傳佛教密宗。接著進一步解釋,並非當年大興善寺在傳法時有所保留,而是藏傳佛教密宗在漢傳佛教密宗的基礎上,還直接從印度繼承學習了大量密宗佛法,從而成為整個佛教密宗裡最為完整的體系。
如果此言可信,也從側面證明了藏傳佛面密宗的形成,有兩個源頭,即漢傳佛教和印度佛教。也進一步說明了密宗非藏傳佛教所獨有這一事實。
(圖片來自網絡,文字為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