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密碼:乾隆所建的京城一座獨有藏式密宗金剛寶座塔源流之謎

2020-12-22 解秘歷史的細節

妙高寺妙高塔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玉泉山北側的山峰上。始設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為磚石建築結構的金剛寶座塔。這是北京唯一的一座磚石所建的金剛寶座塔。因處在山頂之上,無論是在頤和園中,還是在玉泉山周圍,各個角度都可以看到它。此照片拍攝於2019年12月。

圖為清代光緒年間繪製的三山五園圖中的玉泉山部分。乾隆皇帝在一次巡遊西郊靜明園時,發現這裡的山勢高峻,景色宜人,非常喜歡這裡,隨後增建了許多建築。

圖為玉泉山靜宜園衛星照片。乾隆皇帝有一次來玉泉山時,發現玉泉山南北兩座山峰上,南面已建有定光塔(也稱玉峰塔,建於乾隆二十四年),而北面的山峰卻什麼也沒有,顯得很不協調。於是他要求在北側主峰建妙高寺,寺內建一座金剛寶座式佛塔,以表示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崇敬之情。

圖為玉泉山北側山峰處的妙高寺位置衛星照片。妙高寺建設期間,乾隆皇帝曾幾次親臨現場視察,對每一個建設環節都要求很高,並委派一位親信大臣在現場」監工」。 造型精巧民間俗稱」錐子塔」。

圖為乾隆皇帝畫像。清代乾隆皇帝很重視藏傳佛教的研究與傳播。北京現存的四座金剛寶座塔中,有三座建於乾隆年間,都具有明顯的藏式建築風格。其中玉泉山妙高寺及其佛塔妙高塔,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造的。

妙高塔為藏傳佛教式樣,型制源自密宗法壇曼荼羅的五塔組合,曼荼羅意為壇城。圖為藏傳佛教的曼荼羅唐卡圖案。曼荼羅指一切聖賢、一切功德的聚集之處。藏傳佛教中認為供曼荼羅是積聚福德與智慧最圓滿而且巧妙的方法,以曼達曼荼羅的形式來供養整個宇宙,是很多方法中最快速,最簡單,最圓滿的。曼陀羅可說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習秘法時的「心中宇宙圖」。

圖為20世紀初拍攝的妙高塔照片。妙高寺院中佛塔的塔座中間,聳立著一座寶瓶式塔,四周的角上各立有一座圓形亭閣式小塔,塔剎細高呈錐形,塔身頂部是一圓形罩頂,頂的中央部分立有十三層相輪,呈圓錐形。在相輪之上,安有銅質鍍金的圓錐形塔剎。所以,這座塔又被俗稱之為」錐子塔」。

妙高寺寺院與佛塔的布局十分嚴謹,融漢、藏和印度諸建築風格於一體。山門前還有一座漢白玉石坊,前額上刻有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靈鷲支峰」。

妙高塔高約17米,基座為磚石砌築的方形平臺,四面設石欄。中央大塔有雙重基座。最下是亞字形基座,四面凸出的立面上開券洞。其上是八角形基座。再其上是八角形石雕仰蓮承託卵形霞缽塔瓶。

圖為妙高寺全景。妙高寺坐北朝南,由山門、前殿、後殿、寶座塔及亭、臺等組成,整個寺院為典型的中式傳統建築,高脊飛簷,朱牆青瓦。 塔旁還建有楞伽洞、極樂洞、經堂等具有精美雕飾的佛教建築,堪為清代建築藝術傑作。

相關焦點

  • 圖說北京:乾隆年間按照藏傳佛教圖樣建造的碧雲寺金剛寶座塔之源流
    清代中葉,喜文好武的乾隆皇帝,在北京極其周邊大興土木,修建了眾多園林和建築。碧雲寺內由他下旨而建的金剛寶座塔也是其中之一。 ▲乾隆畫像。 作為本文介紹的主角就是一座塔,就是乾隆皇帝命在碧雲寺後原明代已毀的魏忠賢墓穴位置處,增建的金剛寶座塔。
  • 畫裡京城|素描北京的塔
    金剛寶座塔是指度佛陀加耶釋迦牟尼修成道佛處的紀念塔,仿其形式建造的塔都成為金剛寶座塔。雙層金剛寶座塔,在我國金剛寶座塔中比較少見,它在我國現存金剛寶座中也屬於最高和規模最大的一座,1925年孫中山逝世,曾停靈於正中十券洞內,1929年移靈南京,將換下來的衣帽及楠木棺封在塔內,故為孫中山先生衣冠冢。
  • 京城最老的「佛系住戶」,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此前,北魏孝文帝在這裡建了一座佛寺,初名「光林寺」。公元602年,隋文帝為了秘藏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頒旨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座塔。天寧寺位列其中,建塔後改名「弘業寺」。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弘業寺重建,改名「天王寺」。
  • 密宗祖庭大興善寺,可印證密宗非藏傳佛教所獨有
    很多人以為密宗是藏傳佛教所獨有,或者將藏傳佛教和密宗劃等號,這兩種觀點都不全面。藏傳佛教顯密兼修,先顯後密有著嚴格的次第;也就是說藏傳佛教各派都有著完整的顯宗體系。密宗和顯宗一樣,均是佛陀所傳之法,天下密宗,皆源於佛。密宗在後世主要形成漢傳、藏傳、東傳(日本)三大派別,而並非是藏傳佛教獨有。西安大興善寺,是漢傳佛教八宗之一的密宗祖庭。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藏傳佛教密宗認為,金剛杵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能破除和降服一切業障。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各種修法路上的阻礙和惡魔,因此為密宗諸尊者的持物或瑜伽士修道的法器。密宗「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者皆持金剛杵。真言行者亦常攜而行。是金剛部必修法器。以金剛杵象徵如來金剛智慧,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及修行金剛部法。
  • 挑選金剛菩提,你會選擇原籽還是藏式?你選對了嗎?
    有很多玩友選擇金剛的時候,經常問的一句話就是,藏式好還是原籽好?這個並不能一概而論,更多的是個人的喜好和習慣,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兩種樣式的優劣!僅供參考.  什麼是藏式金剛?藏式金剛就是藏傳佛教的特有風格,他們選擇孔道兩邊切平,肉紋粗狂,孔道加粗,配上特有的配飾,形成了獨有的風格。  2.藏式金剛的特點就是不管是大金剛還是小金剛,都會處理孔道兩頭,讓它看起來規整,統一!當然,藏族佛教的同胞只玩這個樣式的金剛菩提,所以我們稱之為「藏式」。  3. 藏式的金剛是人為加工的,與原籽金剛相比有了很大的區別。那麼究竟哪一種金剛好呢?
  • 密宗金剛乘上師的資格
    密宗金剛乘的上師密宗金剛乘的上師密宗金剛乘的上師資格要求極其高。(一)相續清淨,淨持律儀。沒有違犯灌頂時所受持的誓言和其他戒律。(二)廣聞博學。精通經續論典,精通經律論三臧,精通內密四續部的所有儀軌。精通一切密宗金剛乘基,道,果的一切續部意義。密乘的經典稱為續。(三)具大悲心。心地善良,對眾生具足四無量心。
  • 你真的了解藏式金剛菩提嗎?
    大家好,我是老孟,金剛菩提子除了看瓣數、皮質、紋路等質地品相之外,也有人會問選原籽的好還是藏式的好呢?藏式金剛是指經過人工切除金剛菩提籽孔道的兩頭,使其成串後看起來比較規整,因早年間是藏傳佛教修行者極為喜歡的念珠、法器,後來藏族同胞們也比較喜歡盤玩這種金剛,所以稱它為藏式金剛。
  • 京城十二座古寺,祈求什麼最靈?趕緊看過來!
    殿堂依山勢錯落而建,建築群幽然古樸,以「戒壇、奇松、古洞」著稱。自建成以來,多位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詩詞歌賦,使得寺院文化底蘊更加深厚。雲居寺求姻緣、求子云居寺新年「踩碎」是京城獨有活動,「踩歲」就是踩芝麻稈,是我國民間傳統新年祈福方式。
  • 金剛菩提,藏式pk原籽,到底誰更略勝一籌?
    什麼是藏式金剛菩提呢,它指的是具有藏傳佛教特色的金剛菩提,那麼玩友們就會有疑問了,什麼是藏傳佛教呢,它與漢傳佛教相比,更加的狂放張揚,而且它的樁型也是很厚實的,再加上風格獨特的配飾,漸漸的形成了它獨特的風格。藏式金剛,不管是大金剛還是小金剛,都人工切除了孔道的兩頭,這樣做是為了看起來更加的規整,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早期藏族同胞,經常盤玩這類金剛,因此得名藏式金剛。
  • 大師說清朝國運八百年,乾隆長壽80歲,乾隆為何下令將其斬立決?
    乾隆43年,智天豹開始編撰《大清天定運數》,在這本書中,他編撰了清朝的國運同周朝一樣長,會是八百年,而乾隆皇帝的壽命,會是八十歲。其中也間雜了許多神話故事,各種依據,證明了自己的觀點不是道聽途說。他把《大清天定運數》的來歷編的神乎其神,他說自己遊醫的過程中,路過一座神山,在神山裡他遇到一位白須老者,看到自己骨骼驚奇,於是把《大清天定運數》交給了自己,並告訴自己不能告訴任何人。
  • 藏式勝樂金剛銅佛像鑑賞(圖)
    藏式勝樂金剛銅佛像  ■四川成都 陳伊功  這尊藏式銅質佛像,高11釐米,寬9.5釐米,重407克。銅佛造型為左手持金剛杵上舉,右手微握拳,左腳屈踩一頭幼鹿,右腳伸開踩一小人。此造像頭戴五骷髏頭冠,面為怒相,目視腳下之人,五官誇張而不失比例。其身著飾有紋樣的武甲,戴有臂環腳環,形象健壯而有力,整尊佛像位於單蓮花座之上,尊體與底座可以分離。據其整體造型與特徵分析,應為藏密無上瑜伽部母續的本尊——勝樂金剛,亦作上樂金剛,藏語名「登巧」。
  • 北京有座金剛寶座石塔,此地很少人去,現在是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澱區白石橋以東的長河北岸原有一座明代寺廟,取名真覺寺,毀於20世紀初,僅存留下一座造型別致、雕刻精美的金剛寶座石塔,石塔分五座,但居於同一高臺,俗稱五塔寺塔,這座金剛寶座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金剛寶座塔,真覺寺因為這座石塔在老北京人口中就成了五塔寺,一直言傳至今
  • 藏式金剛菩提不敵原籽?那是你沒有買到好的!
    藏式金剛菩提不敵原籽?那是你沒有買到好的!經常會有網友諮詢各種關於金剛菩提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經常被大家提起,就是關於藏式金剛的,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關於藏式金剛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藏氏金剛菩提就是金剛菩提被人工切掉了孔道的兩頭,讓金剛菩提看起來比較規整。而且因為早年間藏族同胞們比較喜歡盤玩這種金剛,所以我們稱它為藏氏金剛。有的人會問,到底是藏式金剛好還是原籽金剛好?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金剛菩提,都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有些人就是喜歡藏氏金剛,但是也有的人不喜歡,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是藏式金剛和原籽的區別。
  • 陝西佛教寺廟系列遊之——遊覽大興善寺(密宗祖庭)
    大興善寺,「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位於長安城東靖善坊內(今西安市小寨興善寺西街)。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已1700餘年歷史,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大興善寺的文物保護碑,大興善寺是一座具有中外影響的古剎,1956年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金剛菩提選擇藏式還是選擇原籽主要看這個點
    並且現代文玩的崛起與金剛菩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金剛菩提憑藉其深厚的藏傳佛教文化底蘊以及虔誠藏民盤玩加持後紅潤包漿和通透玉化所展現出的盛世美顏讓無數玩家沉溺在其魅力之中無法自拔,隨後金剛菩提風靡流行現代文玩市場也隨之崛起,其以金剛菩提為核心等一眾菩提類文玩以極高的盤玩樂趣開始現代文玩的新徵程,所以說金剛菩提可以說是現代文玩的開山鼻祖!
  • 它是明代皇家寺院,有金剛寶座塔,古老銀杏,現為石刻藝術博物館
    其實真覺寺,還曾在乾隆年間更名為,大正覺寺。因為雍正帝叫做胤禛,為尊者諱,所以更名。圖中是真覺寺山門。真覺寺也叫做五塔寺,因為班迪達向朱棣獻上了五尊金佛,還有金剛寶座塔的樣式,所以在真覺寺建成以後,又建造了金剛寶座塔。圖中是古老銀杏樹掩映下的明代金剛寶座塔。北京雖然人多,但是寺院裡卻比較清靜,像法源寺,大鐘寺,還有白塔寺,等等,遊客寥寥無幾。除了雍和宮這種熱門寺院另說。
  • 大圓照寺的「金剛寶座塔」
    說起圓照寺的金剛寶座塔,不得不提起一位印度的高僧——室利沙。室利沙於明永樂初年來到中國宣揚佛法,深合帝心,皇帝封他為國師,並賜予他金印。明宣德初年被召喚入京,面授宣揚佛法事宜,不幸死於京師。室利沙圓寂後,明宣宗敕分舍利,一在京西建塔並建寺,取名真覺;一在五臺山普寧寺舊基建此塔,並重修此寺,改名圓照寺。此塔的樣式源於印度,在五臺山眾多的塔式建築中尚屬孤立,為五臺山增添了異樣的風採。此塔的臺基特別大,呈方形,象徵寶座。寶座上面修建五座白色喇嘛式塔,中間的主塔高約17米,寶座四角的四座塔略小,行程五塔共峙的布局。
  • 她是乾隆九公主,母親是乾隆親封的皇后,弟弟還成了大清皇帝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和恪公主在圓明園出生,母親為令妃。令妃原先只是大清皇宮的一名宮女,得幸被乾隆納入後宮,寵愛有加,在短短的幾年內便升到了妃位。 和恪公主的降生無疑再次為母親令妃的固寵提升了砝碼,從此,令妃更加受大清天子的青睞,第二年便升至貴妃(令貴妃)。當時,令妃可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經常隨駕出巡,很少有時間管教兒女,因此,和恪公主出生沒多久便被送到了舒妃身邊撫養,於是乎,這舒妃便成了和恪公主的養母。
  • 揭開宏覺寺塔地宮之謎 鄭和歸葬處有望破解
    南京博物院葛曉康經過8年潛心研究,近日,提出宏覺寺塔為明代三保太監鄭和部分遺骨歸葬之處,地宮為紀念鄭和所建,而位於牛首山南麓的鄭和墓實為衣冠冢。  1956年7月14日,南京幾個青年遊覽牛首山時,在宏覺寺塔發現了地宮,後出土了銅器、瓷器、玉器等珍貴文物,其中一座精美的鎏金組合塔,由銅鎏金喇嘛塔、金棺、鎏金釋迦涅像、青花瓷罐、紅砂石金剛寶座等組成,在喇嘛塔下方的正面鏨刻銘文:「金陵牛首山宏覺禪寺永充供養」,背面為「佛弟子御用監太監李福善奉施」。其中,李福善是何人,從未見文獻記載,成了懸而未決的歷史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