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強監管持續升級 嚴防違規「輸血」樓市

2020-12-16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向家瑩)銀行業強監管「威力」延續。《經濟參考報》記者據銀保監會官網統計,截至11月末(以罰單披露時間計),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各類型銀行業機構(不含個人)已累計開出罰單近2000張,罰金金額已突破10億元,遠超去年全年。其中過億罰單兩張,超千萬罰單12張,百萬級罰單數量超過百張,與去年同期相比近乎翻倍。

在「嚴防資金空轉套利」的監管基調下,今年以來,銀行低利率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罰單明顯增多。僅百萬級大額罰單中,銀行涉房貸款違規數量佔比就接近四成。業內人士預計,在當前金融監管高度關注房地產金融「灰犀牛」的背景下,加強貸款全流程管控、防止資金違規流向房地產等領域仍將是未來監控重點方向。

百萬罰單頻現前11月罰金創新高

今年以來,銀保監系統對銀行機構已累計開具罰單近2000張。其中11月單月罰單50餘張,儘管數量較其他月份較低,但百萬級大額罰單頻頻出現。

11月單張金額最高罰單由中信銀行天津分行摘得,為290萬元,案由為「個人貸款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部分貼現資金直接回流出票人」等五項原因。此外,貴陽農商行、深圳寶安桂銀村鎮銀行、天津農商銀行、恒生銀行等多家銀行也被處以百萬元以上罰單。

從前11個月整體處罰情況來看,今年仍是嚴監管「大年」。據統計,前11個月罰金金額累計已突破10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兩家銀行被處以上億元巨額罰沒金額,單張罰金超千萬的罰單12張,百萬級罰單數量更是超過百張,與去年同期相比近乎翻倍。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對違規銀行開出大額罰單的做法,體現了金融監管從嚴從緊的政策導向。「今年銀行貸款額度相對充裕,違規貸款會導致各類貸款風險增大,大額罰單的開出也有助於更好落實防範金融風險政策導向。」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國有大行和股份行在大額罰單中佔比較高,但從整體來看,中小銀行仍是罰單「主力軍」。特別是四季度以來,受不良處置壓力加大影響,中小銀行因以貸還貸、掩蓋不良等原因被罰次數和金額均明顯增加。數十家銀行因違規處置不良接到罰單,其中大部分為農商行、農信社和村鎮銀行。

例如,貴陽農村商業銀行及下屬5家支行因涉及轉讓不良債權資產包不合規定、通過同業投資承接本行不良資產等原因被開出22張罰單,罰款金額合計605萬元。另外,朝陽柳城村鎮銀行因「以貸收息虛增利潤,以貸收貸延緩風險暴露、掩蓋不良貸款」而被罰。

信貸資金「輸血」房地產仍是監管重點

從違規原因看,信貸違規依然是監管處罰的重災區,超5成罰單、逾60%罰金涉及信貸相關問題。包括貸前調查與貸後管理不盡職、貸款實際用途管控不嚴格、授信業務違規、違規發放個人貸款和信貸資金被挪用等行為,其中又以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尤為明顯。在百萬級以上大額罰單中,近四成罰單涉及違規「輸血」房地產。

例如,農業銀行因涉及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違規,被處罰金5260萬元。中信銀行因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信貸資金被挪用流入房地產開發公司、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被罰2020萬元。廣發銀行因消費性貸款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等多項違規被處於8771萬元罰款。

一位城商行信貸部門經理對記者表示,監管機構始終都在嚴格監管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但貸後進行資金用途幹預並不容易。「比如,試圖將貸款資金流向房地產的企業往往存在多頭開戶,資金在多個帳戶間轉移,這就導致原放款銀行難以監督資金流向。因此,銀行需通過客戶帳單流水、繳稅憑證等進行判斷,需要大量工作人員審核,運營成本較高。」該經理指出。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對於資金流向等監控難點,下一步可以通過加強信息的共享,防範金融風險,保持房地產金融的平穩健康發展。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建議,監管可修改相關制度辦法,將虛構貸款用途、挪用信貸資金的行為納入徵信系統,提高借款人違規成本,從源頭上遏制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等領域。

房地產金融監管或進一步加碼

伴隨近期金融監管層密集發聲,房地產金融監管或將進一步加碼。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撰文指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強調,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銀保監會此前也在多個會議明確提出,「嚴控個人貸款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嚴肅查處各類信貸違規行為。

「從防範金融風險的角度看,如果房價出現快速下滑,必將加劇房地產信貸的違約風險,導致房價下跌和債務違約的惡性循環,進而影響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從支持實體經濟的角度看,金融資源過度集中在房地產領域,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產生『擠出效應』。居民房貸負擔過重,也不利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董希淼分析稱。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認為,後續對於房地產金融的監管,除了嚴查銀行對房地產企業的違規「輸血」行為外,監管層還將強化資管新規執行,繼續壓降涉及房地產領域的影子銀行規模。

東方金誠房地產行業高級分析師謝瑞預計,以「三道紅線」為核心內容的融資長效機制將逐步推進,達到控制房地產企業融資規模、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行業信用風險及「三穩」的整體目標。此外,在流動性比較寬鬆的情況下,為了將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仍將加強貸款審查,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完)

相關焦點

  • 寧波加碼房地產調控 多地樓市監管相繼收緊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全國多地發布了房地產調控升級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提高二套房信貸首付比例、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調整購房搖號政策等。後續不排除還有城市會在前期基礎上繼續加碼調控的可能。全國多地樓市政策收緊的趨勢已經出現。
  • 深圳樓市整頓風暴來臨?各銀行全面排查,違規貸款將被限期收回
    原標題:深圳樓市整頓風暴來臨?各銀行緊急全面排查,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將被限期收回原本定向服務小微企業的低息貸款違規流入樓市?徹查!人民銀行、銀保監局、中小企業服務局紛紛出手,一場針對深圳樓市近期個別亂象的整頓風暴已經掀起!
  • 2020年房價走勢已定,樓市最新禁令將實施,沒買房的恭喜了?
    畢竟,房地產市場已經監管了兩年,不出意外,今年應該會放鬆調控。政府對信貸和融資的持續鎮壓也使開發商生活艱難,尤其是嚴防違規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這無疑是在斷絕開發商的路子。2020年房價走勢已定,樓市最新禁令將實施,沒買房的恭喜了?從2016年的第一個建議「房屋用於居住,而不是用於投機」,到2019年首次,房屋和建築部在「房屋不投機」之前添加了「長期」一詞。
  • 深圳限購收緊,落戶、離婚均從嚴,豪宅線劃定750萬…樓市這...
    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在國家統一的信貸政策基礎上,根據我市房地產市場形勢變化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合理確定我市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加點下限。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頓工作,對涉嫌存在捂盤惜售、價外加價、虛假廣告、發布虛假房源、惡意哄抬房價、違規挪用各類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捏造和散布不實言論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各類貸款主體、個別業主,依法依規採取約談、暫停網籤、停業整頓、取消從業資格、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理措施,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 棒打樓市七寸!信貸管控的溢出效應正在顯現
    01 信貸額度不足 元旦期間,一則房貸新聞炸裂房產圈。 就是2021年的銀行信貸總額度不會比2020年多、甚至還可能會減少,部分銀行的房貸佔全部貸款的比列已超過監管層規定的上限…也就意味著銀行業的房貸總額度要下降。 可是我們要知道,2020年的房貸審批已經很難了。
  • 樓市走勢反彈異常:疫情之後,還要不要買房?
    在北京新一輪疫情對樓市的短暫壓抑過後,市場又在快速重啟。這正是今年北京乃至全國樓市的縮影,被疫情壓抑、又快速重啟,甚至是報復性反彈,今年樓市的走勢格外異常。這種反彈,究竟會持續多久?對於買房人而言,其價位會不會買在半山腰甚至山頂上?
  • 豆粕天量成交 大商所嚴防違規交易
    對此, 市場人士指出,豆粕期貨的穩健運行,深刻揭示了國內期貨市場已發展至新的階段,市場監管能力和水平己躍升至新的層次,市場環境也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今年以來,在歐債危機持續影響和國內經濟增長壓力加大的新形勢下,投資興趣普遍看淡工業品而轉向農產品,以此規避宏觀經濟風險。  在消費市場上,隨著水產養殖進入傳統的大規模投料階段,國內畜禽養殖行業景氣度好轉,特別是豬肉價格在6月中旬觸底反彈,全國自繁自養的出欄生豬扭虧轉盈,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恢復,豆粕飼料需求明顯增加。近期飼料生產企業集中採購豆粕,造成油廠庫存明顯下降,刺激現貨價格走高。
  • ...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
    每經編輯:張弩1丨銀保監會:繼續拆解影子銀行,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消息,銀保監會近日召開2020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堅決落實「房住不炒」要求,嚴格執行授信集中度等監管規則,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對違法違規搭建的金融集團,要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力做好資產清理,追贓挽損,改革重組。深入推進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加大網際網路保險規範力度。繼續努力配合地方政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化解隱性債務風險。
  • 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聚焦突出問題和風險點,對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設立「禁區」,嚴禁多層嵌套投資、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結構複雜產品和業務死灰復燃,以及假創新和偽創新行為。二是以監管套利為主要目的,違法違規現象較為普遍。各類機構利用監管制度不完善和監管標準不統一游離於監管邊緣,在所謂的「灰色地帶」大肆從事監管套利活動。還存在大量「無證駕駛」,形成了了「全民辦金融」的小環境。三是存在剛性兌付或具有剛性兌付預期。多數產品承諾保本或保最低收益,有的還與投資人籤訂「抽屜協議」,承諾剛性兌付。
  • 新一輪樓市「緊箍咒」或許又來了?
    不過,以深圳為代表的一些城市的樓市「高溫」,顯然已經引發相關主管部門的密切關注,有關調控升級的傳聞隨之蔓延。市場各方眼下等待的,只是「靴子」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落地。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此前4月,深圳各銀行被要求自查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情況,就與資金或違規進入樓市有關。引發監管部門注意的背後是部分城市樓市的火熱。
  • 寧波樓市「急剎車」
    原標題:寧波樓市「急剎車」   長三角熱點城市——寧波為了剎住樓市「快車」,一個月之內兩次出臺了調控新政,直指房地產
  • 樓市還是被盯上,房地產已成我國最大「灰犀牛」,啥意思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樓市經過前面幾年的迅速發展,在價格上面已經遠遠高於普通人的工作收入,銀行信貸資金有不少流入了樓市,讓一些實體經濟缺少了照顧。近日,我國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就指出,房地產已經成了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灰犀牛是啥意思?
  • 7月以來超30城出手樓市調控 後續還會有誰?
    為切實解決當前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問題,結合當前我市房地產市場實際,四部門聯合出臺了《補充通知》,提出了4方面有明確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著力解決當前房地產市場中的現實問題,持續促進寧波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深圳樓市調控,需要什麼硬核政策?
    李宇嘉近期,深圳某新樓盤「萬人搶房」再次發酵,《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文章,強調「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十幾萬元一平方米、超過1000萬一套的商品房,居然成了火爆的「投資品」。
  • 寧波再次加碼樓市調控:提高二套房商貸首付比例
    來源:一財網寧波樓市調控再加碼,劍指部分特殊群體以落戶和離婚為手段的投資炒房現象。 繼成都、深圳等地後,另一個樓市調控熱點城市寧波,半年內再度升級了調控政策。7月6日,針對樓市升溫過快的現象,寧波市住建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保持和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從保持土地市場平穩、調整限購區域範圍、強化金融政策監管等10個方面加碼調控。根據寧波市住建局解讀,新出爐的《補充通知》便是對上述政策的完善。
  • 中金公司:中國影子銀行監管成效顯著 關注未來監管框架
    資料來源:金融穩定理事會、中金公司研究中國影子銀行發展歷史較長,但快速增長始自2008年,由於金融體系結構、金融深化程度和監管政策取向等差異,中國影子銀行呈現區別於其他經濟體的特徵,主要包括:1)以銀行為核心,表現為「銀行的影子」,影子銀行資產端和負債端均與銀行密切相關;2)以監管套利為主要目的,違法違規現象較為普遍;3)
  • 監管人士這樣說
    近年來,銀保監會堅持市場亂象標本兼治,堅持風險防控穩中有進,堅持轉型發展常抓不懈,積極推動行業回歸本源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通道業務持續壓降。堅決落實資管新規等監管要求,嚴禁違規新增通道業務,持續壓降存量業務規模。
  • 破浪2020|風起浪湧,樓市調控、「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
    而這一年中的樓市新政,也呈現出前松後緊的態勢。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房地產調控累計達到458次。從2、3月份全國相繼20多個城市的紓困救市,到7月份杭州、東莞、寧波、深圳、南京等多個城市收緊樓市調控,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今年的樓市調控以「一城一策」為主,主要涉及限購限售、引才新政、融資監管等。
  • 國民經略:樓市進入下半場,中心地段強者恆強,邊緣地段持續橫盤
    南北方樓市的分化,已在路上。中國樓市已經進入下半場,市場分化是大勢所趨。這種分化不僅存在於南北之間,更存在於大城市與小城市、人口流入城市與人口流出城市之間。即便是同一個城市,不同板塊之間走勢也出現明顯分化,中心地段強者恆強,邊緣地段則是持續橫盤。這背後的原因並不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