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屬於現代醫學技術當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手段了,因為大部分病人都會經歷輸液的過程,輸液是將藥物混合生理鹽水注入靜脈而實現治療目的的方法,但是輸液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例如,有的人輸液時會出現空氣通過輸液管進入人體的現象,這是非常危險的,那麼打吊瓶有氣泡進入血管怎麼辦?
1.輸液前要排盡空氣,輸液過程中,要及時巡視密切觀察,即使更換液體,以免空氣進入靜脈形成栓塞。
2.當發現空氣進入體內時,立即夾注靜脈管道,防止空氣進一步進入。
3.讓患者處於頭低足高左側臥位,使空氣進入右心室,避開肺動脈入口,由於心臟的跳動,空氣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進入肺動脈內,同時通知醫生,配合醫生做好應急處理。
4.立刻給患者吸純氧,有條件者可行高壓氧治療。
5.如有腦性抽搐可應用安定,也可應用激素減少腦水腫、應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環。
6.患者病情穩定後,詳細、據實的記錄空氣進入原因、空氣量及處理過程。
7.繼續觀察並記錄,直至證明患者完全脫離危險為止。
從醫學角度來說,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血液中一次性進入10毫升以下的空氣應該沒有任何危險,自身是可以清除的,空氣進入血循環的後果取決於進入的速度和氣體量。少量氣體入血,可溶解於血液內,不會發生氣體栓塞。。但是10毫升以上,就對生命構成威脅了,容易形成所謂"氣栓",阻塞動脈血管,造成急性腦梗塞、急性心肌梗塞而危機生命,而且這一切很快。若大於100毫升氣體迅速進入靜脈,隨血液到右心後,因心臟搏動將空氣與血液攪拌形成大量血氣泡,使血液變成泡沫狀充滿心腔,阻礙了靜脈血回流和向肺動脈運輸,造成嚴重的循環障礙。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甚至猝死。有時也和造成體循環一些器官栓塞,建議及時到醫院心血管科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