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介入血管內技術有哪些

2021-01-08 騰訊網

介入醫學是在影像引導下利用穿刺針經皮穿刺、或利用導管經皮膚開口插管進行疾病治療,根據穿刺針和導管這些介入器械經過體內的途徑不同,分為經過血管內的血管性介入醫學和不經過血管的非血管性介入醫學。

血管性介入醫學有8種診療疾病的新技術。

血管內取標本

精準診斷疾病

常見的組織活檢途徑是介入經皮穿刺活檢、內鏡下鉗夾活檢、外科手術切開或切除活檢等,介入醫學經血管途逕取得活檢,主要用於腺體功能亢進的內分泌疾病、血管內佔位病變、心內膜心肌病變和危重症肝病等病理學診斷。

取得的標本分為2種:

1.血液標本。

經血管(主要是靜脈)內導管在不同部位抽取血液,診斷體內腺體的內分泌功能亢進,如腦垂體、甲狀旁腺和腎上腺功能亢進;

診斷具有內分泌功能腺瘤,如胰島細胞瘤、腎球旁器細胞瘤;診斷腎動脈狹窄是否引起高血壓等。

2.實體組織標本。

經血管(動脈、靜脈)內鞘管引入活檢鉗,在不同部位夾取組織塊進行活檢,如在主動脈和外周動脈、上下腔靜脈、肺動脈、門靜脈等進行活檢診斷血栓與腫瘤等。

血管造影術

精準診斷疾病

經外周血管穿刺引入導管,經導管向血管內注入對比劑使血管內腔顯影以診斷血管疾病,是診斷血管病的「金標準」。

根據導管進入血管的部位和深度分為3類:

1.非選擇性血管造影

與心臟相連的大血管造影,如主動脈、肺動脈和腔靜脈,診斷大血管病變及顯示相關血管分支。

2.選擇性血管造影

大血管的一級分支血管造影,用於整體性顯示某一臟器或某一區域供血,顯示病變、病變的病理血管、病變與正常血管的關係等。

3.超選擇性血管造影

大血管的二級或二級以上分支血管造影,用於直接顯示器官內的病變、病變的血管構造。

有心臟造影、動脈造影、靜脈造影和淋巴管造影等。

血管內藥物灌注

高效治療疾病

經血管內導管局部灌注藥物,實現藥物治療疾病的高效化。

將導管引至有病臟器的供養動脈或直接進入病灶的血管內,經導管向病灶局部灌注藥物,實現藥物的高濃度大劑量局部集中應用,使原來全身用藥無效的治療變得有效,最大限度提高療效;

能明顯降低全身副反應,可以使原來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變得能夠耐受,從而順利完成治療。

藥物灌注術主要有3種:灌注溶栓、灌注止血和灌注抗癌。

血管內栓塞

高效治療疾病

這是應用最廣泛的介入治療技術。

在血管內注入栓塞劑以物理作用阻塞血管過程中激發血管自身性凝血過程形成,從而中斷血流起到消滅病理血管團的作用,類似於外科的血管結紮和異常血管切除手術。

血管內栓塞術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外科切除手術進行疾病的治療。

動脈栓塞術用於治療各種動靜脈畸形和動靜脈瘻,治療大出血,如咯血、嘔血、便血等;

治療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肝血管瘤、腎錯構瘤、鼻咽纖維血管瘤等;

治療臟器功能亢進,如脾功能亢進、前列腺肥大、男性性功能亢進等;

治療惡性腫瘤。

靜脈栓塞術治療門靜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男士精索靜脈曲張、女士卵巢靜脈曲張和痔瘡等。

心臟內栓塞術用於封堵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卵圓孔未閉等。

血管內栓塞術分為永久性栓塞和臨時性栓塞兩種。

血管擴張成形

高效治療疾病

這是血管性介入治療中使用最廣泛的技術,經皮穿刺血管藉助鞘管將球囊導管引入病變血管,高壓充盈球囊擴張狹窄的血管、撕裂增厚的血管壁內膜,恢復血管腔的正常直徑和血流通暢性。

用於治療心臟瓣膜狹窄、動脈狹窄和靜脈狹窄性疾病等。

血管內支架置入

高效治療疾病

這是與血管球囊擴張術並列的血管成形技術,將一個具備持續膨脹力的管狀網眼結構的合金支架,輸送釋放至狹窄的血管,依靠內支架的外膨脹力支撐血管壁,維持血管的持續開放和通暢。

常用的支架有球囊擴張式內支架、自膨脹式內支架、覆膜內支架和藥膜塗層內支架等,藥物塗層內支架使再狹窄率顯著下降,擴大了內支架的應用範圍。

腔靜脈濾器置入

預防致死性肺動脈栓塞

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預防盆腔或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導致的致死性肺栓塞,將濾器置入腎靜脈開口水平以下的下腔靜脈內,以濾過直徑≥3毫米的脫落血栓。

下腔靜脈濾器分為臨時性濾器和永久性濾器。

血管內異物與血栓取出

高效治療疾病

這是利用特殊的介人器械(如異物鉗、異物網籃),將誤入血管或心腔的外來物(如穿刺針、導管、導絲或異位的內支架、濾器和栓塞鋼圈等)以介入技術取出。

介入血管內異物取出術的應用,特別是近年來異物取出器械的改進,為介入醫學操作過程中導管等器械的異位和移位等問題提供了解決辦法。

介入手術室應常規配備各種異物取出器械,以便隨時應急使用。

(作者供職於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統籌:梁如意

責編:朱曉娟

編校:張 馳

相關焦點

  • 泰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科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不用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王帥靜脈曲張在醫學上叫做「慢性靜脈血管功能不全」,老百姓叫做「青筋腿」,是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靜脈曲張早期是治療的最佳時間,一定要重視病情發展切不可拖延。
  • 特種作戰與「微創介入」
    ■董 偉  張全禮微創介入治療是指在影像引導下,以最小的創傷將器具或藥物置入到病變組織,對其進行物理、機械或化學治療的微創技術。該療法「微創性、精確性」的特點與特種作戰行動要求某種程度上相契合,因而研究微創介入可以幫助我們打開特種作戰思路。精編力量,淡化行動痕跡。借鑑微創介入創口極小的特點,特種作戰應精幹編組力量,力求淡化行動痕跡。一是小編成、大支撐。特種作戰是大體系支撐下的精兵作戰。小編成的作戰力量是隱蔽行動、靈活機動、快速反應的重要前提,大體系的保障力量是精確指揮、精準行動、精控態勢的有力支撐。
  • 微創:布局智能化、數位化醫療方案,「飛燕計劃」賦能縣域醫療技術...
    以冠脈介入手術為例,手術本身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對術者要求較高,早在2009年,當時的國家衛計委(即現在的衛健委)提出,必須具有冠脈介入資質的醫院和醫生才能開展相關手術。按照國家對於介入質控的要求,醫生需要脫產一年時間在培訓基地進行專業學習,學習完畢經過考核後才能真正獲得介入醫生的資質。
  • 微創介入巧治「躁動不安的雙腿」
    遼寧省人民醫院疼痛科在治療不(安)寧腿症候群方面採用腰交感神經微創介入療法,是目前臨床中比較成熟的技術,該療法效果確切,起效快,手術時間短,創口小,術後即可從事日常生活及工作。小創口解決「腿部」大問題遼寧省人民醫院疼痛科採用腰交感神經介入療法治療不(安)寧腿症候群,該療法在影像學(X線攝影、CT及MRI掃描、超聲)引導下,採用微創經皮穿刺方式,應用神經阻滯劑或神經毀損藥物以及射頻消融等方法,對腰交感神經節進行處理,達到微創下腰交感神經節切除的目的,創口小、無痛苦、起效快,得到患者的一致認可。
  • 4小時內,4名幼兒微創治癒「心病」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通訊員楊岑)平均年齡不到2歲的4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幼兒,4小時內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依次接受微創介入治療。術後兩天,4名患兒全部痊癒出院。何兵教授與庹虎醫生聚精會神為患者手術中。
  • 廣藥三院腫瘤一科丨介入技術止血篇
    何為介入? 介入顧名思義,通過介質進入,也就是通過專業導管或者器械進入病變部位,進行治療。 介入科常用的器械有導管,導絲等。介入的優點主要是微創,不開刀進行治療疾病。
  • 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領域強者惠泰醫療
    公司外周血管介入產品主要用於周圍血管疾病,是指除了心臟顱內血管以外的血管及其分支的狹窄、閉塞或瘤樣擴張疾病。外周血管介入產品與冠脈通路產品工作原理相近,因用於不同身體部位的血管而產品彎形和長度略有差異。通過冠脈通路產品的成功產業化,公司已經建立了成熟完備的血管介入器械產業化平臺,並於2019 年正式推出外周血管介入產品。
  • 心臟心悸難忍,微創介入「小」手術解決「大」心病
    經過縝密的討論,決定以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三維標測系統 Carto 為指導、標測及消融,為陳大爺、鄭大爺開展微創心臟消融手術。微創介入  打造全「心」傍晚 17 時 05 分手術開始,在鄭大爺意識清醒的情況下,穿刺左右股靜脈,置入冠狀竇電極和心室電極。鄭大爺心臟較為特殊,血管迂曲,電極不好放到位。
  • 神經介入:超兩百億大市場,國產企業蓄勢待發_鳳凰網
    神經介入指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支持下,經由股動脈穿刺,利用導管等輔助器械將治療器械送達病變血管處,通過取栓、擴張、栓塞等方式進行血管內治療。
  • 全國先進工作者、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科主任付朝軍的故事
    在我市,有這樣一名醫生:他,21年來做了1.5萬餘臺介入手術,多項技術填補了省市空白,在我省衛生行業創建了首個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他到鄉下扶貧,搶救大咯血窒息的患者,嘴對嘴吸出患者氣道內的血塊,手被咬破,至今疤痕仍在;他因過度勞累暈倒,醒來後立即回到科室做手術,因為外地患者在等他……
  • 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日前,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為一名14歲的小患者順利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手術採用微創方式,不開刀,只需穿刺外周血管,患者術後24小時下床活動自如,術後3天即可出院。直到近期,孩子的父母聽說市中心醫院技術水平高,百姓口碑好,於是趁著暑假帶孩子前來就診。心血管內科王文英主任醫師經過詳細問診和認真評估,建議患者留院接受手術治療,患者父母表示:「大家都說中心醫院的技術好,我們相信您!」入院後,通過術前全面檢查及全科醫護人員討論,決定對患者進行「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並制定了詳細的手術預案。
  • 微創不開胸,高齡老人更換心臟主動脈瓣
    歐陽繁博士非常重視言爺爺的病情,立即召集非常有臨床經驗的羅莘副主任、心臟重症監護室負責人王成明副主任、結構病亞專科負責人唐江副主任和有豐富經驗護理重症患者的吳萍護士長等一起商討治療方案,最後提出可以採取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經皮股動脈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這一微創手術治療言爺爺的疾病。
  • 1歲半女娃心有「缺口」長不大 專家介入「撐傘」堵心頭漏洞
    武漢兒童醫院專家打破手術常規,為低年齡、低體重患兒開展先心病微創介入治療,在心內「撐傘」堵漏洞。如今,孩子已順利出院,未來生長發育將接近正常小孩。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張勇建議,儘快微創介入封堵治療,以杜絕後患。病情不宜再久拖,專家介入封堵心臟「缺口」對於房間隔缺損的患兒,醫生一般會推薦2歲以後、體重10公斤以上再做介入手術,因為隨著孩子個頭的長大和體重增加,手術難度和風險隨之降低。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技術⊙ 天壇醫院: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日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導管室內進行了我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本次手術使用的「魯班」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是由北京天壇醫院李祐祥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北京理工大學肖楠教授的機器人技術團隊,在科技部 「血管內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研究」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研製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實現了對同構式多器械協同管絲遞送、無菌隔離非固聯傳動等多項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的突破。
  • 專家坐診 | 輕鬆預約「大咖」之甲狀腺/乳腺/血管外科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昌吉分院甲狀腺乳腺血管專科成立於2019年3月,是昌吉州地區最早單獨成立的專科。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派執行主任1名,常駐科室主持工作,另有福建援疆乳腺專家1名,本科室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1名,均為碩士研究生學歷,具有豐富的甲狀腺、乳腺及血管病診治經驗,執行主任及福建援疆乳腺專科專家長期坐診。
  • 「皮膚病」治了10年後「瘸了」,反覆潰瘍當心下肢血管病變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鄧宏平「火眼金睛」診斷其為下肢血管病變,並通過微創介入治療讓他再度恢復正常生活能力。本月初,苦不堪言的戴老漢慕名找到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血管外科。鄧宏平教授接診後判斷他下肢潰爛伴腫脹的罪魁禍首可能是下肢靜脈疾患,而並非單純的皮膚病。經過與戴老漢的家人溝通,鄧宏平主任為戴老漢擬定了住院完善下肢靜脈造影及介入治療等一系列治療方案。
  • 關於予以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開展神經血管介入等16...
    根據《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山西省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相關限制類醫療技術管理規範等有關規定,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申請開展按照三級、四級手術管理的神經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綜合介入、消化內鏡、呼吸內鏡、鼻科內鏡、咽喉科內鏡、普通外科內鏡、胸外科內鏡
  • 我國首例雷射微創技術損毀腦腫瘤手術!八成腦部病症適用
    一想到開顱手術,患者和家屬不免會有手術風險高、後遺症多等疑慮和擔憂。 2020年9月27日,趙國光教授完成了我國第一臺利用雷射微創技術損毀腦腫瘤的手術。
  • 龍頭已率先上市,微創、信立泰亦跑馬...
    導管消融主要是通過穿刺血管,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引導下,把電極導管沿著血管送入心腔,精確定位引起心動過速的關鍵病灶,用電極導管頭端在局部釋放射頻電流,通過產生熱效應使局部組織內水分蒸發,直接摧毀關鍵病灶, 從根本上治療心動過速,具有微創、不留疤、不需要全身麻醉的特點。用一位醫生的話來說:「心超是從外面看心臟,而心臟電生理是從心臟內部去看。」
  • 腹股溝打孔治腹痛 盆腔內頑疾一朝清
    紅網時刻12月30日訊(通訊員 鄒燦 謝雁飛)近日,寧鄉市人民醫院實施介入栓塞微創技術成功為盆腔靜脈淤血症候群患者擺脫痛苦。患者周某,41歲,慢性盆腔疼痛多年,主要表現為腰骶部墜痛、深部性交痛,並月經量多、白帶增多,四處求醫,按盆腔炎、內異症治療,吃藥打針都未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