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經之首《易經》,是什麼意思?看懂這24個字,絕路逢生逆風翻盤

2021-01-07 方向娛樂標

《易經》被稱作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文明史,簡單點來說便是一部《易經》發展應用史。

在中國歷史上,曾產生過幾位「多智近妖」的智謀大亨:周公旦、姜子牙、孔子、張良、諸葛亮、劉伯溫、周敦頤等,這些人或為肱股之臣,或為萬世師表,在古代歷史上,留下了不滅的功績。

當代人對《易經》當做天書來對待,那麼,究竟這些先賢大德們從易經裡得到了哪些智慧,讓這些人從億萬萬生靈中脫穎而出,做出不朽的事業,深奧難懂的《易經》究竟在講些什麼呢?

「源易緣」就由《易經》第一卦乾卦卦辭,結合諸葛亮的這一生功績,看來易經給大家的人生指出一條什麼樣的處世之道。

一、初九:潛龍勿用。

易經的所有精髓都在一個「易」字上,「易」即「變」。任何的事物全是伴隨著天時、地利、人和時刻變動的。

說白了潛龍勿用,就是指事物在力量很弱小時,要學會低調、學習,在暗中聚集力量。這時,最好是不能輕易向外部展現自己,不然只會給人誇誇其談的印象。

想當初,諸葛亮在南陽隆中默默耕耘10年。在三國紛爭,諸侯蜂起的年代,諸葛亮和徐庶默默地跟隨隱士司馬微學習整治天下的學問。

便是在隆中時,諸葛亮的天資也是很高的,加上司馬微的指點,及其其嶽父黃老先生的提攜,諸葛亮的本領與日俱增。

除此以外,諸葛亮還悄悄地結識江南有學之士,朋友遍江南,是未出仕前的真實寫照.

但彼時,諸葛亮仍未投靠任何諸侯,即使他的宗族親戚便是劉表,但諸葛亮知他並非明主,因此遷移到南陽鄉野之中,過起耕讀生活。

諸葛亮的隆中10年,便是潛龍勿用的階段。

假如諸葛亮是個平常人,看到自己有點兒才能,就著急投靠諸侯,博取名利,頂多不過是個小謀士。但顯然,諸葛先生顯然志不止此。

二、九二:見龍在田。

見龍在田,後邊一句是:利見大人。

見龍是事物已經成氣候,可以出山見人。

諸葛亮在隆中經營10年,為何挑選劉備落難南陽時出山?是偶然嗎?對於諸葛亮來說,劉備三顧茅廬是他一手策劃的。

首先,劉備投靠劉表時,被劉表妻族蔡瑁猜疑,落難南陽。不經意中聽徐庶等人談論「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

這裡必須注意的是,諸葛亮與劉表有著數不清的聯繫,蔡瑁刺殺劉備,劉備走馬入南陽,諸葛亮廣交朋友,很可能知道劉備的行蹤,徐庶的談話可能是故意洩露給劉備聽的。

接下去,司馬徽、徐庶、崔直等南陽士人競相向劉備透露一個消息,諸葛亮是臥龍先生,獲得他可助他事業更上一層。因此促成了劉備三顧茅廬的美談。

可以說,與其說是三顧茅廬是劉備探尋諸葛亮,倒不如說是諸葛亮在自己大才得成時,積極主動要見劉備這個明主,正所謂利見大人,這時候見劉備正是時機,二者一拍即合,共同造就出三國中關鍵的支柱。

三、九三:惕龍乾乾。

九三爻解辭曰:君子終日乾乾,夕若惕厲,無咎。

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君子平時勤勉上進,也要隨時提防危險,如此一來就可以沒有災禍。

諸葛亮加盟劉備團隊後,劉備未有一地一城,處於非常危險的境況。

在諸葛亮的統一調配下,蜀軍攻城掠地,外部依據形勢抓緊軍事,上修德政,下收人心,抓緊糧草儲備,蜀國在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中,一步一步壯大起來。

這時候的諸葛亮及蜀國面對的正是惕龍乾乾的狀態,在四周危機四伏的境地,外樹形象,內修內功,終於轉危為安,壯大了自己。

四、九四:躍龍或淵。

九四爻曰:或躍或淵,無咎。

在事物發展壯大到一定時期時,自己現已有些氣候,必然造成其他人的注意和敵視,這時候儘管自己的力量現已壯大,但危機也更大。

作為應對,這時候應該更加機警,如龍一樣,或一飛沖天,展示自己的力量,或潛入深淵,隱藏自己的實力,這時候,最重要的是機警和避險。

劉備和孫權連橫抵禦曹魏大軍,火燒赤壁。在魏蜀吳三者中,力量最差的便是劉備,這時候,諸葛亮竭力促成劉備和孫權的同盟,這是尤為重要的一步,如若東吳和曹魏同盟,那麼蜀國根本難以建國就會灰飛湮滅。

在東吳同盟的過程中,諸葛亮一方面向東吳展示了劉備集團的實力和作用,一方面又掩藏了自己稱雄一方的用心,正所謂高調低調中間,諸葛亮把握得很到位。

可以說,在赤壁大戰中,劉備方較大的奉獻便是諸葛亮的「多智近妖」的計謀。赤壁一戰時劉備集團站穩腳跟的一次關鍵戰役,諸葛亮功不可沒。

五、九五:飛龍在天。

赤壁大戰後,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奪得南荊州,並以蜀地為根據地,基本上和曹魏、東吳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正所謂飛龍在天即便 這時候劉備集團的狀態。在九五爻中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時候自己現已成了氣候,沒人再敢小看和輕視。

這時候可以興雲布雨,利化萬民。但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要不驕不躁,不可驕傲自大。這也是下一爻亢龍有悔提示人們注

意的事情。

六、上九:亢龍有悔。

第六爻亢龍有悔,是說一個人或事物發展趨勢到最興盛的時候,也代表著危機重重,更要學會收斂和慎重。一招不小心全盤皆輸。

劉備定鼎蜀地後,勢力蒸蒸日上,無論曹軍還是吳國,再也不能小覷這支勢力,再加上地形高險,在天府之國中,劉備便是土皇帝。

但是這時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殺死,劉備急火攻心,帶領舉國之兵進攻吳國。

諸葛亮這時竭力制止劉備,但被惱火衝昏的劉備,義無反顧,勢要與吳國決一死戰,嚇得孫權不斷求饒也於事無補。最後被吳國以弱勝強,基本上將其全軍殲滅,至此之後,蜀國基本上不再具備三國鼎立的資格。即便 有諸葛亮赤膽忠心,也於事無補。

從易經這24個字:潛龍在淵、飛龍在田、惕龍乾乾、躍龍或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包含著中國人的大智慧,它從來不會手把手教你做一件事,但卻會將事物的發展趨勢規律告訴你,照著做,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中國人。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

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古代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易經》。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再看看如今。

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我經常聽到身邊看易經的朋友抱怨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啊等等問題。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六十四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涵養福報的古籍!若覺人生迷茫,便來讀一讀它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手捧易經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一本僅需要64,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群經之首《易經》,到底在講什麼?看懂這24個字,絕路逢生
    群經之首《易經》,到底在講什麼?看懂這24個字,絕路逢生《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文明史,簡而言之就是一部《易經》發展應用史。現代人對《易經》作為天書來對待,那麼,到底這些先賢大德們從易經裡獲得了哪些智慧,讓他們從億萬萬生靈中脫穎而出,做出不朽的事業,晦澀難懂的《易經》到底在講些什麼呢?「源易緣」就由《易經》第一卦乾卦卦辭,結合諸葛亮的一生功績,來看易經給我們的人生指出一條怎樣的處世之道。
  •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其預測原理是什麼?
    人類很早就開始思考宇宙的本質,中國古人同樣如此,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堪稱中國古代神秘文化之源。我們該怎麼理解易經預測呢?比如易經八卦,古人是從陰陽變化中看到世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古人把天地看成一個整體的大空間場,用10個天幹劃分天空,用12個地支劃分大地,用陰陽的能量狀態來描述具體方位裡的生命和物質,後來又加入了五行概念,水金火木土。
  • 想要讀懂易經這部「天書」並不難,只要記住24個字,由淺入深就行
    而這本書便是被稱為「三玄之冠」、「群經之首」的《易經》。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況且《易經》在我國,本便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路之源」。因而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我國人的根!《易經》是一本奇書,它奇在什麼地方呢?
  • 《易經》最經典6句話,馬雲李嘉誠靠它成就傳奇,看懂了受益一生
    《易經》最經典6句話,馬雲李嘉誠靠它成就傳奇,看懂了受益一生《易經》凝聚了我國中華民族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時至今日,《易經》裡的頂級智慧,仍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養分。《易經》,又名《周易》,是中國最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華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儒家尊之為「群經之首」。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易經提醒您: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易經》每一卦有6爻,這6爻就代表著人生的6個發展階段。在不同的卦裡,每一爻有不同的命數,但總體來講,各爻因為位置的關係,有各自的基本特點。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可能逆風翻盤
    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2條「天規」不能犯,人生逆風翻盤1、嗜欲深者天機淺玩物往往喪志,貪慾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慾身辱家喪的事太多了,當今世界,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和修養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
  • 易經告誡:「傘有兩不放,否則財易散」,說的是什麼意思?
    我國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五千年燦爛的歷史中誕生了不少經典,哪怕是到了現在也不過時,其中「群經之首」的易經告誡:「傘有兩不放,否則財易散「,說的是啥意思?準不準?提起《易經》, 很多人稱其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
  • 《易經》是儒家六經之首,真相是什麼,明白這3點很重要
    唐代大學問家韓愈,在《師說》中曾經這樣評價李氏子蟠,說他「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六藝"之經一般指儒家的六部經典之作:《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之傳是指對這六部儒家經典所作的註解。意思是說,孔子對老子說,我開始研究六部經典《詩》、《書》、《禮》、《樂》、《易》、《春秋》,自認為已經很久了。這是將儒家經典稱為「六經」的最早記載。有專家認為,在歷史上,把《易經》列為儒家經典之首的人是西漢末年的劉歆。
  • 易經精髓,群經之首淪為算命工具,孔子為何告誡世人別亂卜卦?
    《易經》作為我國文化的群經之首,一方面從哲學的角度指導著中華文化幾千年的發展,另一方面,易經的佔卜功能始終神神秘秘,隱隱約約,易經的佔卜功能到底有多大的精確度呢?孔子是如何評價佔卜功能的呢?如何精準的佔出自己的那一卦相呢?
  • 《易經》中最重要的一個字,看懂改變一生
    孔子晚年讀《易經》讓他最有感想的就是這四個字:「 時也,命也。」時到了,命該去做什麼就做什麼,最後結果怎樣,由老天決定,這裡的「時」便是孔子提出的。人做事都要掌握時勢和時機。時機不對就不要出頭。「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沒有時機,就不要盲動,盲動只會落得被動。保存實力,待時而動。
  • 中國奇書,3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中,被譽為「群經之首」
    《周易》亦稱《易經》,可以說是中國文化最為核心的內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正因為如此,研究《周易》之作,自古及今,成果豐碩,汗牛充棟。您對《周易》又了解多少……讓我們一同來揭開周易文化的神秘面紗,走近周易、了解周易。
  • 易經大智慧:一個人的運勢跟吉兇沒關係,關鍵是能否知道這2個字
    中華民族,一直都是以易經文化作為根基的民族,不論是老子《道德經》中的道,還是孔子所提倡的仁,又或者是程朱理學的思想,都脫離不了易經的思維體系。所以古人就說「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所以易經的精彩之處,是任何事物都存在變化和互相轉化的規律,這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說法。易經這部書認為,人的運勢其實和吉兇沒有關係,吉兇是結果,而並非是過程。只要過程做得中規中矩,自然會脫離吉兇的束縛。真正懂易經的高手,通常都不會把吉兇放在嘴邊,這和孔子說的「善易者不卜」是一樣的道理。
  • 《易經》中隱藏的3個人生真相: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從來不是勤勞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成功」二字的解釋,更是有成千上萬種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都渴望獲得成功。在「群經之首」《易經》這部書裡,有3個卦專門針對人生如何取得成功做出了詳細的解釋。讀懂這三個卦,就可以領悟成功的秘訣,開啟幸福的人生。
  • 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地位為何如此之高?
    《易經》: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經典中經典,哲學中哲學,智慧中智慧。一:變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合則六十四卦生。一陰一陽之為道,一道一德之為知。一捭一闔之為言,一動一靜之為行。易經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禮儀。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 《易經》是太陽經,與月亮沒有半毛錢關係!
    原標題:《易經》是太陽經,與月亮沒有半毛錢關係!《易經》被認為是中華文化之源,關於「易」的說法,比較權威的是東漢鄭玄的意見: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而「易」字的由來,一堂國學認為也至少有四種說法:一是蜥蜴(變色龍),二是飛鳥,三是日月,四是太陽及其在大地上的投影,也就是所謂的天地變化。一堂國學堅信,《易經》是人類祖先記錄太陽運行周期的智慧產物,《易經》講陰陽。《秘書》說「日月為易。」但《秘書》是緯書,不足為信! 對此,《參同契》有明確反駁,「字從日下月。
  •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人生逆風翻盤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在《易經》的智慧中,有這樣5個道理,如果能領悟,最容易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會最好命。
  • 易經並不玄乎,這10個常見的成語,皆來自易經,你用對了嗎!
    易經並不玄乎,這10個常見的成語,皆來自易經,你用對了嗎?來自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代表陽,天,雄,包括無形與有形。如果僅僅把「乾」理解為天,為男性,那是狹隘的。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乾坤、陰陽、開合成對。
  • 《易經》開卷有益,無愧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易經》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中華文明的一個至高無上的高度,在此之前雖然有天地,但無人理解天地,人對宇宙的理解懵懂而無知的,直到出現了一個「神」,這個「神」就是伏羲氏,他總結前人經驗,將前人口傳心授、結繩記事的行為用符號的形式加以深化歸納,一畫開天,創造了八卦,使人類有了天地的概念
  • 《易經》中的這2個字,讀懂受益終生
    對於《易經》這本書,很多人會認為是道家的,其原因是裡面的八卦,而平時間我們在那些道士那裡就可以經常看到八卦圖,實際上《易經》這本「變化無窮」的書是非常嚴謹的儒家書籍,看起來這本書的風格和儒家的任何一本書格格不入,但這就是儒家經典。
  • 《易經》:一眼看懂人生的10句話
    《易經》不僅是一本江湖騙子專用的卜筮書籍。其包羅萬象,廣大精微,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易經》號稱群經之首,其內容涉及了哲學、政治、生活、文學等等領域,是中華的文化經典,是世界的文化經典。讀懂《易經》,你也就能讀懂人生。這裡分享了10句《易經》名言,可以讓你一眼看懂人生。01,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