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市場口味的改變,世界各大摩託車廠對於旗下仿賽車款不再像過去有那麼快速與密集的改款速度,甚至有些車廠把過去相當受到歡迎的跑車停產下線,原因不外乎是這十幾年來多功能車已成為主流,仿賽車款漸漸地式微。
不過像本田與川崎則有著不同的修正做法,因為市場已經不再像過去如此注目,所以這兩個車廠的做法是重新檢視與定義跑車的做法,用比較屬於日常用車的騎乘坐姿、比較高的把手設定、還有更符合一般騎士的性能與操控設定等等,讓這類重新修改與定義的跑車也適合每天的通勤騎乘。
川崎 Ninja 650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下誕生的車款,並且在2020款車型上進行了更符合時下騎車通勤使用的修改。2020年川崎 Ninja 650在外型設計上仍舊走著由純種仿賽車款演化而來的跑車風格,與ZX-6R或是Ninja 400風格接近,車頭風擋改變了設計讓騎士可以不需要將身體壓得很低就可以享受到車頭整流與風擋帶來的好處,減輕高速行駛的風壓與噪音。另外騎乘坐姿的設定上也較前車款更加筆直,更類似街車多一點,搭配上車頭的擾流設計,使得騎士就算低趴在油箱上騎車也與正常的騎資沒什麼差異,光是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款車是強烈的針對每天騎車代步的騎士而設計。
如果覺得原廠風擋還不夠好,川崎原廠還有其他款式供車主進行選購。
另外在車輛照明的部分也換裝上科技感十足與主流的LED燈具,方向燈的設計不再像過去川崎傳統車輛突兀的裝置在車殼上,而是有更為一體化。
不過任何的東西都有正反兩面的代價,這類貼緊車殼的燈具勢必在以後維修時不會像傳統方向燈更換燈泡這麼方便,光是要換一個方向燈燈泡可能就得拆到大半邊的車殼,不過這也只是第一眼的猜測而已,還沒有機會把這車外殼拆光,所以希望我的猜測是錯的。
儀表部分則換上4.3寸彩色TFT液晶顯示,這是車系首度配置了這個等級的儀表,不僅在白天騎乘時有極佳閱讀性,同時儀表亮度還會自動針對環境的光線進行調整,也能夠讓使用者自行切換為反白設定。
信息的顯示也相當豐富,除了最基本的轉速車速油量之外,也有檔位顯示、水箱溫度、電壓、平均油耗、與單趟裡程設算等等。
另外也為了通勤車主的需求裝置了藍芽通訊功能,通過手機上的Rideology App就能夠將手機與Ninja 650連接,除了可以進行車輛常用設定之外,還能夠通過Rideology顯示手機信息,也會提醒騎士需要油料補充等等實用的日常騎乘功能。騎乘的紀錄也能夠與GPS資料整合進行騎乘地圖的繪製與紀錄,更符合時下科技的日記功能。
車輛原廠配置的輪胎升級為Dunlop Sportmax Roadsport 2,不過由於我沒有太多前一代車款的新車騎乘經驗,所以在這個部分沒有辦法提供太多新舊胎比較,不過就目前車款上配置的這款輪胎來說,我覺得相當讓人滿意,尤其在不同的路面狀況都能夠有穩定的行車表現,相信這也是一個朝向日常生活化調整的跑車應該具備的輪胎性能表現。
或許對於現在就擁有前一款Ninja 650的現任車主來說,這樣的修改與進化幅度不算大,也不會真的激起什麼換車的欲望,不過就文章一開始就提到的重點來思考,2017年的車款到2020年才有第一次的外型配備小改款,也是時下車廠的趨勢。
動力系統部分則依然是同一具649cc並列雙缸引擎,最大出力為67匹馬力,這具引擎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地方就在於中轉速域的大扭力表現,再加上新車款車重有42磅、19公斤的減輕,對於車輛動態表現與操控的幫助不小,尤其在連續彎道中更是能讓人感受到車輛更加的活潑。
KAMS的導流設計讓水箱有極佳的冷卻效果,但又不至於讓騎士在夏日中感受到散熱熱風吹襲的不適。
變速箱部分有著極佳的精緻表現,準確與快速的換檔讓車輛行進非常順暢,同時滑動式離合器也能夠處理因路況或騎乘需求下的高轉速快速退檔,騎士不須擔心後輪會因此造成忽然減速而失控打滑,離合器手把的重量也非常輕手,在走走停停的市區交通當中也不會讓左手有太大的負擔與過度使力。
騎乘坐姿部分也經過微調,坐姿方面更接近街車的直挺,唯一會讓人有些抱怨的是腳踏位置對於身高較高大的騎士來說會有些太過往前,造成膝蓋以下小腿空間不足。
剎車系統為前雙Nissin對向雙活塞卡鉗搭配300mm碟盤與後220碟盤配Nissin單活塞卡鉗,這個設定對這麼一輛Ninja 650的動力來說相當充裕,ABS系統並不是標準配備,也不能購選配,而是在購買時就要選擇配置ABS或是沒有配置ABS的車型,對於這個做法我唯一的解釋是在售價上的差異而已,騎士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與預算來選擇。
最後在懸掛系統的配置與設定部分是我個人認為2020 川崎 Ninja 650最弱的一個環節,其實這麼說也是在很嚴格的要求下才有的講法,一般的行車狀況下這套懸掛系統的表現是沒有什麼問題,而且也很不錯,但若在比較激烈的騎乘下後懸掛配置的KYB減震筒就明顯的會跟不上前叉,無論怎麼調整也很難做到讓人非常滿意的設定,除此之外表現得是很稱職。
川崎車廠在2020年推出了小改款的Ninja 650車型卻沒有提升售價,這一點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車廠的企圖與積極,我想如果對川崎中排氣量的運動車款有興趣的騎士,多半會在ZX-6R與Ninja 650之間糾結,所以我們日後也會來安排一下這兩款車的直接比較,我相信會讓不少在這兩車中間猶豫的騎士們得到些幫助。
優點:帥氣外型、靈活、變速箱
缺點:高大騎士騎姿不佳、高大騎士風壓抑制、懸掛系統匹配
===== 2020川崎Ninja 650規格表=====
引擎形式 水冷四行程DOHC雙汽缸
全長 2055mm
全寬 740
全高 1135mm
軸距 1410mm
最低地上高 130mm
座高(m) 790mm
乾重 193kg
總排氣量 649cc
供油方式 Keihin 36mm電子噴射
啟動方式 電發
壓縮比 10.8:1
最高馬力 68ps/8000rpm
最大扭力 6.7kg-m / 6,500rpm
油箱容量 16升
傳動形式六速
前懸掛系統 41mm套管油壓前叉125mm行程
後懸掛系統 單筒避震 預載調較130mm行程
輪胎(前) 120/70 - ZR17
輪胎(後) 160/60 - ZR17
前剎車系統 300mm雙碟雙活塞卡鉗
後剎車系統 220mm單碟單活塞卡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