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首輔和垂釣農夫,誰的人生更有意義?

2020-12-15 騰訊網

什麼是內閣首輔?

即明清兩朝的首席內閣大學士。在明代,首輔是對內閣大學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稱,是與內閣"次輔"、"群輔"相對而言的概念,這種稱呼大致出現於明英宗天順年間。 嘉靖、隆慶與萬曆初年,首輔、次輔界限嚴格,首輔之權最重,主持內閣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擬權,次輔不敢與之抗衡,代表人物有楊廷和、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

內閣首、次』輔並無明文規定,而是政治實踐的產物。 在明代內閣制形成初期及清代等不強調內閣大臣位次和職權差別的時代,則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內閣首輔"的概念。

什麼是垂釣農夫?

垂釣屬於一種戶外運動,目標是用漁具把魚從水裡釣上來,而且釣魚不限制性別與年齡,大人小孩子都喜歡。釣魚親近大自然,陶冶情操。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廬。浮生多變化,外事有盈虛。今來伴江叟,沙頭坐釣魚。《垂釣》白居易。

農夫是從事農業勞動的男子。

「衣帛當思織婦之勞,食粟當念農夫之苦。」歐陽詹 《唐天志》

「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斵削而為工匠。」《荀子·儒效》

垂釣農夫就是種地的老農民閒著蛋疼的時候去釣魚。

內閣首輔的一生

楊廷和

楊廷和年少成名,十二歲中舉人,十九歲中進士,授官翰林檢討,不輸三楊時期的楊士奇。明孝宗時為皇太子朱厚照(明武宗)講讀。

正德二年(1507年),拜東閣大學士,主持誅殺權宦劉瑾,後拜少傅兼太子太傅、謹身殿大學士。

正德七年(1512年)出任首輔。武宗崩,楊廷和立武宗從弟朱厚熜(明世宗)繼位。在朱厚熜至京師前,總攬朝政。

晚年楊廷和屢次上書退休不準,嘉靖三年(1524年),故自離去,嘉靖怒,責備他批評因為言語的不同歸咎於君上,不符為臣之道,楊廷和時年65歲。楊廷和離開後,朱厚熜欲立孝宗為「皇伯考」。此時,楊廷和的兒子、翰林修撰楊慎率領眾大臣跪在左順門外哭爭此事,遭到杖責,貶往雲南。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歌詞即為楊慎所作。

嘉靖七年(1528年),重定議禮之罪,楊廷和為罪魁,削職為民。

嘉靖八年(1529年)六月二十一日(7月25日),楊廷和病故於新都,享年七十一歲,以平民禮下葬新都城西父親楊春墓旁。

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六月,楊廷和復官,朝廷賜祭四壇,追贈太保,諡號「文忠」。蔭封他的一個孫子為尚寶司丞。

楊廷和主導大禮儀事件,逼著嘉靖有爹不能認,有媽不能喊,能以平民身份入土為安,已是天大的寬容和恩澤了。

夏言

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言登進士第,初授行人。任兵科給事中時以正直敢言聞名。明世宗繼位後,夏言疏陳武宗朝弊政,受世宗賞識。他為人強硬,能言善辯,因大禮議而受寵,夏言撰寫的奏章和清詞,常能迎合世宗在政事上的觀點和喜好,聖眷甚隆。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擢為首輔,一時風頭無二。

夏言久居高位,生活奢侈,交遊廣泛,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月,夏言因罪告老還鄉。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九月,世宗召回被貶的夏言,夏言一回來,就凌駕在嚴嵩之上,批示公文一概不徵求嚴嵩的意見,並大肆罷斥、放逐嚴嵩提拔任用的人。嚴嵩對他恨之入骨。夏言重回相位後,一心排除異己,被他罷官、治罪的多達十餘人,其中包括唐龍、王暐、王用賓、何鰲等,而處罰不盡公允。因此朝中的士大夫開始畏懼夏言。

嘉靖二十七年十月二日(1548年11月1日),夏言因支持收復河套,再遭嚴嵩誣陷,夏言在西市被斬首棄市,時年六十七歲。他的妻子蘇氏流放廣西,侄兒夏克承、侄孫夏朝慶都被削職為民。

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對夏言予以昭雪,復官吏部尚書,赦免他被流放的家人。

隆慶四年(1570年),經夏言家人上書申請,穆宗下詔盡復其故官,並賜祭葬,追諡「文愍」。

夏言一生志得意滿、聖眷優容,卻未得善終,落得個晚年悽涼。

嚴嵩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累遷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歲時入閣,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誣害夏言,再任內閣首輔,專擅國政近十五年之久。

晚年因事激怒嘉靖帝而失勢。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有山東道士藍道行以善於扶乩聞名於燕京,徐階將藍道行介紹給世宗,一日藍道行在扶乩時稱「今日有奸臣奏事」,剛好嚴嵩路過。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在徐階的運作下,嚴世蕃被判斬首,沒收嚴嵩家產,罷官還鄉,無家可歸。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四月,嚴嵩在貧病交加中去世,終年八十七歲。他死前寄食於墓舍,既無棺木下葬,又無親友弔唁。

嚴嵩書法造詣頗深,擅寫青詞。《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

嚴嵩一世榮光,最終害死了自己的兒子,空留書法和惡名於後世,作為一個父親,可嘆可悲。

徐階

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因擅寫青詞為嘉靖帝所寵信。和嚴嵩一起在朝十多年,謹慎以待;又善於迎合聖意,故能久居高位。

嘉靖四十一年,嘉靖與嚴嵩父子怨隙已深,徐階見時機成熟,命御史鄒應龍參劾,最終扳倒嚴嵩父子。隨後,徐階取代嚴嵩成為首輔。累官至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穆宗行為荒誕不經,徐階晚年久勸無效,於是上疏請求退休。穆宗大喜,獲準。

徐階退休回鄉後,放任子弟、家丁橫行鄉裡為非作歹,強買強佔田產多達二十四萬餘畝,致使狀書堆積如山。應天巡撫海瑞、兵憲蔡國熙秉公辦案,懲治了他的家人。徐階用三萬兩黃金賄賂給事戴鳳翔,又通過張居正命令給事中陳三謨罷免了海瑞和蔡國熙,此案不了了之。

萬曆十年(1583年),徐階80歲高齡,皇帝專程派人前去慰問,並賜璽書、金幣。第二年,徐階病死。贈太師,諡文貞。

徐階過完了他有驚無險的一生,不過險些害慘了他的子孫,他也是點背,遇見海瑞這樣的大清官。

張居正

張居正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23歲中進士。1567年(隆慶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 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裡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萬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太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病逝,神宗為之輟朝,贈上柱國,諡「文忠」。

張居正逝世後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張居正生前所薦,他的下臺,表明了張居正的失寵。言官也把矛頭指向張居正。神宗於是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

張居正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後萬曆在輿論的壓力下中止迫害。張居正在世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

天啟二年(1622年),天啟皇帝為張居正復官復蔭。

長子張敬修,受父牽連遭嚴刑拷打,自盡而亡。崇禎年平冤,其孫蒙蔭,被皇帝任命為中書舍人。

二子張嗣修因父罪發配邊疆再無音信。

三子張懋修曾中狀元,自殺未果,與哥哥張嗣修一道發配,崇禎十三年官復原職。

四子張簡修原為錦衣衛指揮使後削職為民。

五子張允修被迫逃難,崇禎帝平反之後,張允修定軍江陵,最後在農民起義軍逼迫下自盡。六子張靜修在李幼滋的幫助下逃至應城,娶李家女為妻,淪為垂釣農夫。

張居正成就最大,結局也最慘。

這些大人物的一生,讀來不禁讓人唏噓,從給朝廷做出的貢獻來說,毫無疑問,他們的人生更有意義,不管他們是真的想造福黎民百姓,還是想功成名就高官厚祿。

因為他們位於明朝的權力核心,一生跌宕起伏,生活上也必然極盡享受,對於不喜歡平淡生活、重視體驗的朋友來說,這一輩子是非常值得。

從個人的晚年和蔭蔽子孫兩個方面來說,這些首輔們又都是不幸的。一般人應該都是看重有一個太平晚年的,中國有一句老話:老了有福才叫真的有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都是人,我想西方的老人也是這麼想的吧,誰希望晚年忍飢挨餓、露宿街頭呢?

作為垂釣之農夫,雖不能保證自己的子孫一生無事,但基本可以保證,子孫們不會因為自己的錯誤遭受發配、殺頭的厄運。

如果是你,在內閣首輔和垂釣農夫之間,你又會如何選擇呢?人活著有什麼意義?

相關焦點

  • 嚴嵩和張居正都是一代內閣首輔,柄權一時,他們二人有什麼不同?
    然而同樣做到了內閣首輔的張居正,卻和嚴嵩有著本質的不同。張居正雖然也一樣有著貪權之心,可張居正之所以貪權,卻是為了大明。或者說,他之所以貪權,其實是為了推行變法。自從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之後,雖然內閣首輔也被稱之為相,然而內閣首輔歸根結底不過是皇帝的文秘之一。內閣首輔看似風光無限,可卻不可能再像丞相那樣對皇權擁有掣肘之力。換而言之,內閣首輔只不過是皇權的附庸而已,根本不是一人之下而萬人之上的宰相。
  • 明朝歷史上最會和稀泥的內閣首輔申時行
    申時行和張四維比起來,最大的不足就是演技差點兒,儘管他更擁護張居正,更擁護張居正的所有改革舉措。但是,在張居正看來,申時行總是慢那麼小半拍,因此處處都被張四維壓著一頭。張居正死後,大明王朝的內閣中還剩下四個人,分別是呂調陽、張四維、馬自強和申時行。
  • 明朝276年十大優秀內閣首輔
    最初的內閣,內閣成員之間沒有太大差別,而後,隨著內閣體系的發展成熟,內閣首輔權力也越來越大,漸漸與內閣其它成員拉開了差距,到了明朝中後期,內閣一把手具有絕對的權威。甚至於在皇權黯淡的時間裡,內閣首輔成為了國家實際的掌舵者,譬如高拱、張居正等。
  • 張至發是崇禎時期前後變化最大的內閣首輔
    溫體仁在擔任首輔期間,只知道向崇禎皇帝奉承邀寵,政治上卻毫無建樹。幾年下來,崇禎也逐漸認清了他的本來面目和真實水平,萌生了更換首輔的想法。而在此期間,溫體仁自己也是「廁所裡打燈籠——找死(照屎)」,他在政治無能的同時,對結黨營私卻極其的擅長。
  • 王錫爵是明朝歷史上脾氣比名氣大的內閣首輔
    於是,王家屏接任了內閣首輔之職,也接棒帶領朝臣們進行「國本之爭」,頗有當年「大禮議之爭」的氣勢和場面。結果,萬曆皇帝選擇拿禮部給事中李獻可「殺雞儆猴」,下旨將他降職外放。他開始重用自己的老師高拱,並一步步提拔成為內閣首輔。因為自己的耿直和端方,王錫爵逐步引起了高拱的關注,被授予了翰林院侍講學士之職。之後,王錫爵又升任了國子監祭酒和詹事府詹事等職。
  • 張居正和馮保結盟終於趕跑了首輔高拱
    在大明王朝的六十七位內閣首輔中,高拱是非常有特點的一位。不過,他最大的特點不在於品行和能力,而是他的脾氣,或者說他的豪橫勁兒。可以說,高拱是一位在豪橫中崛起,又在豪橫中敗落的大明首輔。1513年,高拱出生於一戶官宦人家,其父高尚賢是進士,曾官至光祿寺少卿。
  • 崇禎時期的內閣首輔薛國觀幾乎就被《明史》列入了奸臣傳
    由於首輔劉宇亮在督師巡邊期間屢屢犯錯,言行不慎,終於被虎視眈眈首輔寶座的薛國觀抓住了機會。他勾結同樣別有用心的楊嗣昌等人一起落井下石,趁機在崇禎面前彈劾劉宇亮「出爾反爾,前後不一,對上不恭,對下不睦。」崇禎本就對劉宇亮一系列的舉措多有不滿,於是下令由薛國觀代為擬旨申飭。
  • 明朝的內閣首輔只是五品官,但為什麼看起來權力比皇帝還大呢?
    經過這次大案,朱元璋徹底廢除了丞相和中書省。原本屬於中書省的權力被劃分為六個部分。而總理的權力,他是用到了自己身上。廢除了丞相和中書聖之後,老朱總體上還是很滿意的。但這個時候,有一個小問題。丞相的工作,朱元璋可以自己做;中書省的權力可以分為六個部分。但是,原來中書省負責起草詔書,負責起草這部分計劃,誰來做呢?朱元璋是一個很勤奮的皇帝,但沒有自虐的傾向。
  • 明嘉靖時期7大名臣一覽,其中5位是內閣首輔,1位是軍事奇才
    在世時間:1482年-1548年 官職:歷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並加封加少師、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內閣首輔等職;在任內閣首輔期間敢於直言納諫,多次建議被採納,身受嘉靖皇帝賞識。然而後期逐漸失寵,再加上嚴嵩的誣陷,最終被處死;其擅詞曲及書法,主要作品《桂洲集》、《南宮奏稿》。 名臣之二-楊廷和
  • 徐溥是明朝歷史上繼三楊、彭時和商輅之後的又一位賢能首輔
    明孝宗朱祐樘在趕走劉吉後,終於將自己心儀已久的徐溥任命為首輔大臣,至此他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十七位內閣首輔。徐溥(1428年——1499年),字時用,號謙齋,南直隸宜興縣洑溪(今江蘇省宜興溪隱村)人,他是明朝歷史上繼「三楊」、彭時和商輅之後,又一位被世人所敬重的賢能首輔。
  • 憤青李夢陽:當面怒懟內閣首輔,打落皇帝小舅子門牙
    尤其是進入內閣,成為朝廷宰輔之後,精力都放在政務上。而李夢陽不同,血氣方剛,才華橫溢,有稜有角,言辭文章都比較鋒銳。李夢陽認為,當代人寫的古文,都是弱智,都是垃圾,都是一坨屎,包括內閣大學士李東陽在內。這就是青年人,非白即黑,沒有第三種選擇。
  • 鬥倒了高居內閣首輔的一代...
    除了汪直抓捕的人外,名單上還有一些朝廷高官,包括刑部尚書董方、都御史使李賓等,而高居榜首的正是一代名臣內閣首輔商輅。 朱見深 商輅於正統十年高中狀元,走上仕途,經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四朝,到了成化十三年時,已經為官30多年,官拜內閣首輔,在朝廷上威望極大。
  • 明朝唯一「三元及第」首輔,先遇王振,再鬥汪直,最終憤而辭官歸鄉
    明朝內閣首輔中,狀元出身的並不少,比如胡廣、曹鼐、彭時等人,但「三元及第」的卻唯有商輅一人而已。然而,作為朱祁鈺與朱祁鎮兩兄弟鬧劇的經歷者,「三元及第」的光環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便利,縱觀他一生,雖然不至於用「命途多舛」來形容,但也絕對算的是一路坎坷。
  • 萬曆時代的宰輔,到底是個怎樣的燙手山芋,讓幾任宰輔不斷辭職?
    誰都希望在位置上能夠繼續發光發熱。 要知道,人走茶涼,不在那個位置上,誰還理你。 北宋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宰相,就是因為不願意退休,把這麼重要的職位,當成了養老的地方,被人痛罵無恥。
  • 最無奈的首輔,請辭一百次不被批准,八十多歲累死在任職期間
    在明朝曾經湧現過幾百位首輔,有些首輔能夠功成身退,有些首輔卻從一開始到最後都處於驚心膽戰的危機之中,他們為了逃脫政局的風口浪尖,一次次請求命運的垂憐,一次次希望能夠得到離開首輔這個職位,但是命運和時局卻容不得他們做出這樣的舉動,以至於最終他們慢慢地被這個職位耗盡了精力和心血,譬如曾經的一位首輔
  • 明朝內閣是君主立憲的雛形嗎?和現代內閣有什麼不同?
    但明朝皇帝不管事,不代表他就沒有權力,這和英國的「吉祥物」是有本質區別的,這也是明朝內閣不同於現代內閣的核心所在。明朝內閣制的形成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不久後,就通過胡惟庸一案,廢除了傳承千年的丞相制度,將所有的國家決策權力抓在自己的手中。
  • 一波好看的男主首輔小說:權傾朝野瘋狗男主值得擁有?
    一夕之間,小男人忽然換新顏,不僅對她好,還一直身背人摟她啃她嘴,這這這……#奸臣首輔的養妻之途#←.←誰養哪人?大方臉!時代簪纓,鐘鳴鼎食的蘇家一朝衰敗,獨當一面的家臣已變為隻手遮天,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下雪季節,蘇芩毫不在意上門服務打秋風,那個人一身高冷擺到牛車前,仰身貼耳孔:求我呀。——————————————  大家都說,當紅內閣首輔,陸霽斐,真真是應了哪個風光霽月,如匪謙謙君子的稱號。對於,蘇芩一臉懵逼的表達。
  • 明代九大優秀內閣排行榜
    自明成祖設立內閣以來,內閣便成為了明朝的政務中心機構,有明一代兩百餘年,內閣都長期作為明代朝廷的權力中樞機構,是皇帝和群臣之間一個極為合理的溝通橋梁,很多時候,皇帝只要搞定內閣,就能把控朝臣,進而掌控天下,嘉靖皇帝就深諳此道。特別是在懶政皇帝時期,內閣幾乎就是撐起整個天下的中央行政機構。
  • 重生的治癒文《首輔養成手冊》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是我們的
    今天帶來的是重生的治癒文《首輔養成手冊》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是我們的。如果大家有想看的類型可以留言評論小編哦。《首輔養成手冊》 作者: 聞檀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是我們的腹黑男主羅慎遠原文案:前世,他是被眾人嫌惡的庶子,受盡蔑視,性情狠戾乖覺,卻一朝成名
  • 合川有了首個室內垂釣競技場
    而昨天(11月18號),合川首個室內垂釣競技場——渝合魚都建成運營,並舉行了首場競技比賽,吸引了來自重慶主城及周邊區縣的數十名垂釣高手參賽。「我們萬盛沒得棚釣場,綦江也沒得,整個重慶都沒有,這個釣起還是比較開心,舒服,合川這個室內垂釣還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