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新聞|科創板十大新名詞:從預計市值到盤後固定價格交易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1月30日晚間,中國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相繼發布關於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這也意味著,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又一重大創新,科創板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
對於呼之欲出的科創板,有多個新名詞受到市場關注和熱議。其中至少包括:註冊制、獨立交易模塊、預計市值、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新融券機制、上市委員會與諮詢委員會、「新三性」與「老三性」,還有一些以往內地市場不太出現的詞: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特別表決權、戰略配售。
這些詞背後代表了什麼?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進行了一一梳理。
一,註冊制
《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明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應當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以及相關信息披露要求,依法經上交所發行上市審核並報經中國證監會履行發行註冊程序。上交所負責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中國證監會負責科創板股票發行註冊。中國證監會將加強對上交所審核工作的監督,並強化新股發行上市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
上交所方面表示,試點註冊制下,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的制度設計,一是堅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二是推進審核公開透明;三是壓嚴壓實中介責任,在信息披露責任上,更加突出發行人是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對發行人的信息披露進行嚴格把關;四是加強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
二,獨立交易模塊
《實施意見》明確,科創板採取獨立交易模塊和獨立行情顯示,交易日曆、證券帳戶、申報成交等安排與上交所主板一致。
三,預計市值
關於上市標準門檻,《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顯示,科創板引入了五種不同的上市標準,分別是「市值+盈利」「市值+收入+研發投入」「市值+收入+現金流」「市值+收入」「市值+產品空間」。
而上述門檻均以市值為核心,如第一套標準要求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那麼上述「預計市值」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業內人士表示,預計市值就是「你覺得他應該值多少錢,你願意花多少錢買它」的意思。
關於上述「預計市值」的形成過程,業內人士稱,科創板股票上市會有一個詢價過程,詢價完會有一個報價,報價結束後會產生預計市值。
四,盤後固定價格交易
為防控過度投機炒作、保障市場流動性、為主板交易機制改革積累經驗,《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交易特別規定》針對科創企業的特點,對科創板交易制度作了差異化安排。
其中就包括引入盤後固定價格交易。
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指在競價交易結束後,投資者通過收盤定價委託,按照收盤價買賣股票的交易方式。

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是盤中連續交易的有效補充,可以滿足投資者在競價撮合時段之外以確定性價格成交的交易需求,也有利於減少被動跟蹤收盤價的大額交易對盤中交易價格的衝擊。
五,新融券機制
為了提高市場定價效率,著力改善「單邊市」等問題,科創板將優化融券交易機制,科創板股票自上市後首個交易日起可作為融券標的,且融券標的證券選擇標準將與主板A股有所差異。
融資融券交易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或保證金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證券(融資交易)或借入證券並賣出(融券交易)的行為。
融券交易是投資者以資金或證券作為質押,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在約定的期限內,買入相同數量和品種的證券歸還券商並支付相應的融券費用;投資者向證券公司融券賣出稱為「賣空」。
六,上市委與諮詢委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將設置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下稱「上市委」)與科技創新諮詢委員會(下稱「諮詢委」)。
設置上市委是為了保證試點審核工作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提升審核工作專業性、權威性和公信力。試點過程中,上交所層面的發行上市審核職責將由該所發行上市審核機構(下稱「審核機構」)與上市委共同承擔。審核機構承擔主要審核職責,提出明確的審核意見。上市委側重於通過審議會議等形式,審議交易所審核機構提出的審核報告,發揮監督制衡作用。
在人員構成上,上市委注重專業性與獨立性。上市委主要由本所以外專家和本所相關專業人員共30-40人組成,專業上主要包括會計、法律專業人士,來源上包括市場人士和監管機構人員。
設置諮詢委主要是為科創板相關工作提供專業諮詢、政策建議,推動科創板建設,促進科創板制度設計完善。諮詢委將根據上交所上市推廣及發行上市審核工作的需要,提供專業諮詢意見。
諮詢委人員構成上,突出專業性和代表性。諮詢委員會由40-60名從事科技創新行業的權威專家、知名企業家、資深投資專家組成,並根據行業劃分為多個諮詢小組。諮詢委委員由上交所所選聘,並可商請有關部委、單位及相關科研院校與行業協會推薦委員人選。
七,「新三性」與「老三性」
註冊制試點下,發行人應當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簡稱「老三性」),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對發行人的信息披露承擔把關責任。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交易所將從充分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簡稱「新三性」)的角度,對發行上市申請文件進行信息披露審核,以督促發行人及其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信息,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八,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
一般來說,特殊股權結構企業主要是指「VIE模式」的企業。VIE模式(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變利益實體),又被稱為「協議控制」,是指境外註冊的上市實體與境內的業務運營實體相分離,境外的上市實體通過設在境內的外商獨資企業以協議的方式控制境內的業務實體。2000年新浪網赴美上市時,為了繞開相關部門關於外資不得持有ICP牌照的規定,首次採用了這一「變通」方式。從那時起至今15年,絕大多數境外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如百度、騰訊、阿里等都採用了VIE模式。
紅籌企業也是特出股權結構企業的一類。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8〕21號)中的定義,紅籌企業是指註冊地在境外、主要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實施意見》明確,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九,特別表決權
依照公司法,允許科技創新企業發行具有特別表決權的類別股份,每一特別表決權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大於每一普通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其他股東權利與普通股份相同。特別表決權股份一經轉讓,應當恢復至與普通股份同等的表決權。公司發行特別表決權股份的,應當在公司章程中規定特別表決權股份的持有人資格、特別表決權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與普通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的比例安排、持有人所持特別表決權股份能夠參與表決的股東大會事項範圍、特別表決權股份鎖定安排及轉讓限制等事項。
十,戰略配售
「戰略配售」是「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的簡稱。我國《證券發行承銷與管理辦法》(2018年徵求意見稿)第十四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或者在境內發行存託憑證的,可以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發行人應當與戰略投資者事先籤署配售協議。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當在發行公告中披露戰略投資者的選擇標準、向戰略投資者配售的股票總量、佔本次發行股票的比例以及持有期限等。
構建市場化發行承銷制度是科創板建設的現實要求,市場參與各方高度關注。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承銷實施辦法》作出了一些差異性制度安排,包括鼓勵戰略投資者和發行人高管、核心員工參與新股發售。放寬戰略配售的實施條件,允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1億股以上的發行人進行戰略配售;不足1億股、戰略投資者獲得配售股票總量不超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20%的,也可以進行戰略配售等。

相關焦點

  • 解密科創板制度設計|為同股不同權亮綠燈:是一種實踐選擇
    解密科創板制度設計|為同股不同權亮綠燈:是一種實踐選擇 澎湃新聞記者 劉歆宇 2019-02-01 12:54 來源:澎湃新聞
  • 航亞科技科創板上市:市值96億 華航科創與航發資產為股東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16日報導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88510,簡稱:「航亞科技」)今日在科創板上市。航亞科技開盤價為35元,較發行價上漲328.4%;收盤價為37.18元,較發行價上漲355.08%;以收盤價計算,航亞科技市值為96.07億元。
  • 科創板股石頭科技開盤大漲73%,市值73億
    雷軍加持的又一科創板股上市了。2月21日,科創板」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石頭科技(688169)上市,開盤大漲73.35%,報470元,市值73億。據公告書顯示,石頭科技發行數1666.6667萬股,發行價271.12元/股,今日上市交易的僅有1553.3860萬股。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7月,是一家專注於家用智能清潔機器人及其他清潔電器研發和生產的公司。
  • 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 股價大漲200%市值超1400億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吳永久圖片來源:企業供圖7月15日,君實生物(688180,SH)在科創板掛牌上市。這是科創板自去年7月22日開市以來,迎來的第28家生物醫藥企業。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12月,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此前曾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新三板)掛牌交易。2018年4月,新三板與港交所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互相接受符合條件的公司申請掛牌、上市,不設前置性審查程序。君實生物在該備忘錄下於2018年12月登陸港交所。
  • 雷軍財富猛增261億:荔枝上市,小米大漲;科創板總市值破萬億,首家...
    本周科技股值得關注的大事有:科創板總市值破萬億,首家千億半導體巨頭誕生;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傳來好消息;谷歌母公司加入「萬億美元俱樂部」;荔枝、蛋殼公寓上市;傳上汽、廣汽、吉利等參與競購蔚來。宏觀新聞1、科創板總市值破萬億,首家千億半導體巨頭誕生本周科創板表現強勢,個股全線飄紅,全周共成交806.9億元,較上周的611.19億元大漲32%。從個股走勢來看,全周無一個股下跌,部分個股漲勢兇猛,其中中微公司、虹軟科技、華特氣體分別上漲69.7%、44.98%、37.32%,居漲幅榜前三。
  • 科創板日報:三季度企業業績增速有喜有憂 科創板市值超3萬億
    來源:東方財富網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兩市百元股數量達130隻,科創板股票佔比為30.77%;科技部: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85家,市值超3萬億元;科創板核心資產集體走強,資金持續向頭部企業集中;恆大汽車股東大會表決通過科創板上市議案;容知日新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集資金5.33億元;興證策略王德倫:三季度科創板企業業績增速有喜有憂
  • 科創板,乘風破浪一周年
    7月22日,科創板開板一周年。這個從誕生之日起,就承擔著中國資本市場體制機制改革重任的版塊,已創造了資本市場的多個「第一」, 在企業上市、發行、交易等多項制度上都取得了較大突破和根本性變革。截至目前,上市企業140家,相當於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家科技企業上市。
  • 進擊的生物醫藥新銳,憑「第五套標準」直上科創板
    早在科創板開市之初,就有聲音指出,天士力生物符合科創板為未盈利藥企打開上市大門的「第五套標準」,有登陸科創板的可能性。天士力生物此次衝擊科創板,很可能和百澳泰(688177)、澤璟製藥(688266)一樣通過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
  •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接軌科創板 二者錯位發展中良性競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接軌科創板 二者錯位發展中良性競爭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迎來首批企業上市。這意味著,自2019年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後,註冊制改革在A股市場推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既有存量市場改革,又有增量市場改革,其與科創板、新三板精選層共同構成了增量改革的體系。同樣都是註冊制,創業板和科創板的對比是避不開的話題。
  • 首批科創50ETF上市後獲追捧 機構看好科創板長期投資價值
    《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當天四隻產品總成交45.55億元中;成交最高的華夏科創板50ETF有21.19億元,較成交較低的工銀瑞信創板50ETF的5.19億,多了16億元,顯示交易出現分化。科創50ETF首日上市交易活躍11月16日,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工銀瑞信基金旗下四隻科創50ETF正式上市,很快便引來了資金追捧。《投資快報》記者觀察到,在當天上午的集合競價階段,資金大量湧入科創50ETF。
  • 總市值超3萬億,總募資超2500億,科創板上市公司滿200家
    在科創板一般企業的五套上市標準中,目前選擇標準三的可謂百裡挑一,200家上市企業中僅天準科技一家。 上市標準三: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 周末影響市場的10大消息:滬深港通標的名單擴容 科創板股票首次納入
    其中,科創板股票將被納入滬深港通標的範圍。據了解,滬深港交易所將推進相關業務技術準備工作,預計於2021年初完成市場準備工作後將上述科創板股票納入滬深港通股票範圍。新三板轉板細則出爐,這些企業可直通創業板科創板  11月27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出臺有關新三板轉板規則的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精選層掛牌公司向科創板或創業板轉板的上市條件、股份限售要求、上市審核安排及上市保薦履職等重要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轉板上市不涉及新股發行。
  • 科創板第一批減持來了:最高減14%,套現21億!又要誕生億萬富豪
    到了23日晚間,解禁後首批減持來了,多家科創板公司紛紛發布公告,公司股東準備減持了。截至發稿,有7家公司宣布減持。光峰科技,4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9%的股份23日下午,最先出來消息的是光峰科技。網友評論解禁總市值超1700億元Wind數據梳理顯示,今年科創板共有68家公司解禁,涉及數量60.22億股,涉及市值4128.34億元。其中本周科創板解禁公司數量達22家,涉及涉及市值1771.14億元。從單家公司解禁規模看,市值超過10億元的達到20家,中微公司、瀾起科技、虹軟科技、睿創微納解禁市值高達百億元。
  • 仕佳光子今日正式在上交所科創板敲鐘上市!
    ICC訊 (編輯:Nicole) 8月12日,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仕佳光子或公司,股票代碼:688313)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敲鐘上市,證券簡稱「仕佳光子」,證券代碼「688313」;其中 41,524,315 股股票於 2020 年 8 月 12 日上市交易。每股發行價格為 10.82 元/股。
  • 凱賽生物科創板上市「破發」背後:山西兩大省屬國企浮盈仍超90億
    8月17日,科創板公司凱賽生物股價自開盤後便開始下挫,並迅速跌破133.45元的發行價,曾一度下跌至132.63元,133.90元的收盤價離發行價也相差無幾,而今日僅為該股上市後的第四個交易日。不過,備受關注的凱賽生物自上市伊始股價表現便不如預期:上市當日,凱賽生物以150.86元/股開盤,較發行價133.45元/股僅溢價13.05%,雖盤中股價一度高至198元/股,市值衝破800億元,但之後又迅速回落,此後股價同樣「不溫不火」,如今更是跌破發行價,前後不過四個交易日。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加速上市 已有7家登陸科創板
    目前港交所規定,生物科技企業不需要盈利和業務記錄,只要有一批藥物通過一期臨床、不反對進入二期臨床、上市時的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等條件就可以申請上市。去年,科創板宣布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IPO。科創板的第五套上市標準的特點是放棄了營業收入、利潤與現金流的硬性要求,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 阿里零售通入局社區團購 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
    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首日收漲202%市值達5917.52億元 7月16日,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收盤大漲201.97%,報82.92元,當前市值為5917.52億元,成交量5.52億股,涉資479.67億元,換手率為53.08%。
  • ...22億市值蒸發,究竟是「殺豬」盤還是「爆雷」盤?網友:進去想...
    奇信股份至2020年12月16日閃崩跌停之後,又連續走了6個一字跌停板。 莫名其妙「吃」了7個跌停,有網友感慨,慘慘慘!進去想發財,出來想發瘋。2021年1月8日,A股開盤,意外沒有出現,奇信股份還是一字跌停,截至發稿,報8.89元/股,跌幅10.02%,總市值僅剩20億元。算一算,這已經是連續第7個跌停板了,7個交易日,奇信股份22億市值被蒸發。
  • 從信號鏈MCU到科創板,什麼才是國產芯的核心競爭力?
    科創板的成立點燃了國產半導體的新希望,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已經有 17 家半導體產業相關企業登錄科創板,總市值已經超過 6000 億元,佔科創板市值比例約為 30%,在市值前 10 名的公司中,半導體企業就有 4 家,分別是中微公司,瀾起科技,滬矽產業,其中中微公司和瀾起科技市值已經過千億。
  • 科創板已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燕青)記者查詢獲悉,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納斯達克上市標準的最大特點就是靈活變通,設置了三個難度的市場層級,任何一個層級都給予了企業虧損上市的可能,企業只要在盈利、淨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市值規模、運營時間等指標中有部分指標較為理想,即有機會申請上市,不用做到面面俱到。 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允許生物科技公司到香港上市以後,已有超過20家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登陸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