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為王,半年上線40餘部,短劇的春天來了?丨業內說

2020-12-17 新京報

豆瓣評分9.0、劇情多次上熱搜,辛爽執導,秦昊、王景春等主演的12集《隱秘的角落》成為今年又一部引發熱議的話題短劇。在此之前,24集的《傳聞中的陳芊芊》、12集的《我是餘歡水》、12集的《失蹤人口》、15集的《嘆息橋》等多部短劇都掀起過追劇的熱潮。接下來還有《白色月光》《沉默的真相》《冰雨火》等多部短劇排隊待播。這讓飽受「注水劇」之苦的觀眾不禁感慨,期盼已久的短劇時代終於要到來了嗎?

《沉默的真相》

新京報記者梳理了今年上半年上線的熱門劇集,40集以內的劇集超過了40部,它們在豆瓣上的平均得分接近7分,短劇的確迎來了一次數量和質量上的爆發。短劇的爆發原因是什麼,它會取代長劇成為未來流行的趨勢嗎,怎樣才能製作出高品質的短劇?新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等業內人士。

(註:本文所提到的「短劇」,指40集以內的劇集)

——A面 平臺溯源——

2020年上半年短劇「爆發」成風

今年2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要增強問題意識,推動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從規模數量擴大向整體質量提升轉變,堅決反對人為「注水」、拉長集數等行為,「電視劇網絡劇拍攝製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通知》於2月下發後,廣電總局官網數據顯示,接下來3個月的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劇目平均集數明顯下降——3月、4月、5月備案劇目平均集數分別為34.7、36.7和33.1,而此前2020年2月、1月和2019年12月備案劇目平均集數均在38集以上。

和備案劇目集數變短形成呼應的,是今年上半年上線短劇數量也迎來了爆發。新京報記者梳理了上半年熱門劇集,發現集數在40集以內的超過了40部,相當於平均每月上線7部以上。納入本次統計的43部短劇中,30集(不含)以內的有29部,佔比67.4%,且絕大部分都是網播劇,12集和24集體量的居多。12集的有《唐人街探案》《我是餘歡水》《十日遊戲》等;24集的有《傳聞中的陳芊芊》《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等。從題材來看,懸疑題材備受短劇創作者的青睞,43部中多達20部都與懸疑相關,佔比近半。多部在豆瓣獲評高分的短劇,都蘊含了懸疑元素——《隱秘的角落》(9.0)是懸疑社會,《嘆息橋》(8.9)是懸疑愛情,《龍嶺迷窟》(8.3)是懸疑探險。

《冰雨火》陳曉劇照。

數量之外,這波短劇的口碑表現也很有爆發力。43部短劇豆瓣網的平均得分為6.98,高於2019年TOP30頭部劇集的豆瓣平均分(6.51分,據藝恩數據)。新京報之前曾隨機抽選了2019年以來播出的103部劇集進行數據分析,發現「國產劇集數越多,口碑越差?說注水也不為過丨圖數館」。今年上半年的這43部短劇,也呈現出類似的特徵——集數越少口碑越好。其中,30集以內的29部短劇的豆瓣平均分高達7.21,比集數在30~40之間的14部劇豆瓣平均分高出不少。

《我是餘歡水》

視頻網站早在幾年前已開始布局

將今年這波短劇爆發推向高潮的,是5月底6月初愛奇藝、優酷兩家視頻網站分別推出的「迷霧劇場」和「懸疑劇場」。「懸疑劇場」近八成都是30集以內的短劇,「迷霧劇場」則是整齊劃一的12集短劇。已上線的《失蹤人口》《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分別為7.3、7.5、9.0,口碑表現不錯。雖然上半年短劇數量的爆發和廣電總局提倡短劇創作的《通知》存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但二者沒有因果關聯。因為劇集創作需要時間,主管部門的提倡不可能立竿見影,其影響在未來而不在當下。

《十日遊戲》

短劇之風源起於更早的「青萍之末」。戴瑩告訴新京報,目前大家看到的短劇項目,基本上都是一年前或者更早時候開發的。以《隱秘的角落》和即將上線《沉默的真相》為例,這兩部劇的原著小說版權已經買了5年之久,劇集項目正式啟動是在《無證之罪》播出之後,即2017年底。當時,市場對短劇的需求還只有一個相對初級的方向,但製作方已經能夠非常清晰地看到,品質一般的劇集或者說「注水劇」,光有很多集數和豪華的陣容,並不會帶來很好的流量轉換。「核心還是要有好內容,用戶追看和付費的意願都會很強。在此基礎上我們堅信要去做好的內容,而不是做多少集的內容。」

謝穎也提到了2017年這個節點。32集的懸疑劇《白夜追兇》在這一年播出,潘粵明一人分飾關宏峰、關宏宇兩兄弟,用精湛的演技徵服了觀眾。謝穎透露,在《白夜追兇》的製作階段,包括優酷在內的各視頻平臺就已經在布局40集以內的短劇了。「每個階段都是對稀缺資源的競爭。當信息供大於求,用戶的時間就成了稀缺資源。現在有很多劇,用戶都用倍速在觀看,他們更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投入到更有效率的使用中去。怎樣去掉注水劇,為用戶提供更極致的觀影體驗,就成了長視頻網站都開始發力的方向。」

戴瑩分析認為,短劇興起和用戶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有關。比如現在有一部60集的劇擺在面前,觀眾追還是不追,可能需要做非常大的一番心理鬥爭,因為他們的確沒有大量完整的時間追劇。「做精品短劇集,跟用戶的碎片化時間是契合的,也是符合現代年輕人的收視習慣的。年輕的網生一代是看著美劇、日劇、韓劇成長起來的,他們比較習慣於短劇集的表達語境。」

短劇拉會員能力強,商業變現有待挖掘

此前有電視劇製作的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表示,「注水劇」盛行的根源在於以集為單位定價出售的購銷模式——演員以集為單位計算片酬,集數增加能讓劇方和演員都獲益。對購買版權的電視臺而言,集數越多意味著插播廣告的空間越大。戴瑩接受新京報採訪時透露,網際網路視頻平臺靠購買版權是早期的業態,最近這些年傾向於根據用戶反饋,有的放矢地跟影視劇創作團隊合作,定製或者自製劇集。這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以集數計價的傳統購銷模式,客觀上為短劇興起奠定了基礎。因為對網際網路視頻平臺而言,自製劇集數多少不是重點,如何通過優質內容吸引付費會員才是更重要的目標。

戴瑩透露,相較於同期播出的長劇,「迷霧劇場」的短劇在會員層面的數據表現非常突出,「拉新」(吸引新會員入會)和召回率(讓離開平臺的會員重新充值)都很高。謝穎表示,優質短劇能給視頻平臺帶來兩大好處——除了增加付費會員的規模,還可以讓單片付費觀看成為可能。「今年有一部豆瓣開分9.0的《嘆息橋》(15集),這部短劇我們做了單片付費模式,想給真正的好內容定個價,也讓精品內容更加有價值。」

另一方面,就劇集的廣告變現能力而言,短劇目前還比不上長劇。長劇,尤其是一些古裝IP長劇,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包括中插廣告、衍生遊戲、線下合作等方式在內的商業變現模式。短劇播出時間跨度短,話題討論難以持久,商業變現方式還探索中。這一點,早在2017年《無證之罪》上線時,戴瑩就深有感觸。「這部劇反響很好,觀眾給予了肯定。但它只有12集,整部劇的社會化效應傳播,包括相關話題的討論,很快就結束了。我們當時就在想,如果能夠把這樣的幾部精品短劇集中推出,形成的聚合效應是能和長劇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這次我們把懸疑類型短劇集中到一起,形成劇場的原因之一。」

——B 創作領域——

懸疑成為主力軍,什麼題材適合拍短劇?

今年上半年播出的43部短劇中,懸疑題材佔近半(20部),堪稱主力軍。這批短劇裡,在豆瓣網獲評高分的也多蘊含懸疑元素——《隱秘的角落》(9.0)是懸疑社會,《嘆息橋》(8.9)是懸疑愛情,《龍嶺迷窟》(8.3)是懸疑探險。而隨著「迷霧劇場」和「懸疑劇場」的待播短劇陸續上線,懸疑「主力軍」的陣容勢必將更加強大。為何短劇如此青睞懸疑題材?

一方面固然是懸疑題材短劇的成功有先例可循,比如2017年的《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另一方面也因為懸疑題材與短劇的形式很契合。戴瑩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短劇更需要有「強節點」(吸引觀眾追下去的劇情懸念)來拉住觀眾。短劇不像長劇那樣,有一個很長的播出周期,可以分階段吸引觀眾。「它就這麼短,想要拉住觀眾,不但每集都要有強節點,還需要這強節點都做得很好。懸疑題材恰好具備這樣的強節點,可以和短劇很好地銜接。」她舉例說,如果拍一部談戀愛的劇只有12集的話,觀眾或許會覺得完全不夠看。就因為愛情題材沒那麼多強節點可以勾住觀眾繼續追看。

懸疑主力軍之外,其他題材的短劇也有成功的案例。今年上半年播出的43部短劇中,都市職場題材的《怪你過分美麗》(8.1)、青春題材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8.2)、古裝愛情題材的《傳聞中的陳芊芊》(7.5),熱度和口碑表現也不錯。除了懸疑題材,還有哪些題材適合拍成短劇呢?

戴瑩認為,目前適合拍成短劇的還是以懸疑題材為主,但不一定都是純粹的懸疑犯罪題材,帶有一點複合元素的,比如愛情或者科幻等其他元素,形成了愛情+懸疑、古裝+懸疑的形式,也適合用短劇來呈現。「其實《想見你》(13集,9.2分)就是在愛情的基礎上做了一條懸疑線,整個故事也很成立,非常能夠吸引觀眾追看。」

謝穎表示,只要是劇情和劇本體量合適,各種題材都可以嘗試拍成短劇,只不過前期大家會聚焦在犯罪懸疑題材。接下來,短劇創作也會探索喜劇、青春校園、都市情感、軟科幻等不同的方向,「不過孵化需要時間周期,肯定不會那麼快。」

短劇容易出精品?單集對比長劇更下工夫

劇集的好壞從來都是由內容而非集數所決定。36集的87版《紅樓夢》、10集的《圍城》至今仍是國劇創作的高峰,為一代又一代的觀眾所津津樂道。今年上半年的43部短劇,其6.98的豆瓣平均得分遠高於同期長劇集。其中也不乏引起廣泛討論的作品,比如《傳聞中的陳芊芊》《我是餘歡水》《唐人街探案》等。這難免給人一種印象,似乎短劇更容易創作出精品。

在導演沈嚴看來,短劇在內容品質上的可控性的確要比長劇強。沈嚴今年拍完20集抗疫題材劇《在一起》的「擺渡人」單元之後,就投入到45集都市情感劇《流金歲月》的拍攝。他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感慨,現在要想拍出一部成功的長劇太難了。「(長劇)有一些不科學的東西在裡面,你怎麼讓一個編劇在一兩年之內,把40集的劇本寫得極其精彩,我覺得挺難的。短劇在內容的把握上可控性更強,它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對編劇、導演和演員來說,把兩集弄好當然比把40集弄好,可控性要強多了。 」他本人一點也不排斥拍短劇,甚至表示未來有可能回到10年、20年前,有4集5集的短劇,「但好的內容同樣能夠存活,同樣能掙到錢。這樣的話,我覺得實際上能給整個內容的製造帶來提升。」

然而,可控性強並不意味著拍短劇比拍長劇更容易。事實上,要把短劇做成精品,更需要在劇本、選角、拍攝等各方面下足工夫。比如拍懸疑題材短劇,首先要找到擅長「下鉤子」的編劇,寫出來的每集劇本都有強節點勾住觀眾。

以《隱秘的角落》為例,單集長度從30多分鐘到70多分鐘不等,每集結尾都留有懸念。導演辛爽透露,劇本創作沒有按照固定時長來分集。「我們不是臺播劇,單集時長不成為限制。每一集在哪裡結束,更多地考慮故事和敘事的完整性」;其次,選角要考慮與劇集類型的匹配度,比如懸疑題材短劇不能找大眾喜歡的大熟臉明星。因為這類題材有一定的觀影門檻和審美基準,觀眾更在乎的是演員合適。戴瑩說:「如果只想要迎合市場,找了一個跟角色不匹配但有極強知名度的演員,劇本再好,項目最後都可能會遭遇滑鐵盧。」第三,短劇整體拍攝周期比長劇短,但要做出精品,單集製作時間要給夠。傳統電視劇基本上3天拍一集,但戴瑩向新京報透露,《隱秘的角落》等短劇差不多都是6天~7天拍一集。「相較而言,我們給到了12集短劇的創作者很豐富的創作時間。當然對創作者來說,時間永遠會覺得不夠,這也是需要權衡的一個點。」辛爽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直言,拍劇最需要的和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比如要把演員的表演調整成最靠近我們內心裡想要的模樣,需要時間。包括打光,整個美術布景、色彩的調整,也需要時間。時間越多,我們在各個方面能夠做得更細緻更好,觀眾看到的劇集質量就會更高。」

《隱秘的角落》堪稱2020年的短劇爆款。

短劇不會替代長劇,只是在尋找新空間

半年之內上線了40餘部短劇,平均每個月有7部短劇和觀眾見面,且整體口碑表現上佳。再加上今年2月廣電總局的《通知》鼓勵創作精品短劇,業內普遍期待劇集市場上會湧現出更多的優質短劇作品。在這樣的背景下,短劇會成為未來劇集創作的主要發展方向嗎,它是否能夠取代長劇目前市場上的地位?

謝穎認為,短劇和長劇分別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需求。比如年長一些的觀眾習慣開著電視做家務,也不耽誤看劇,長劇就比較符合他們的需求;年輕一輩的觀眾習慣邊看劇邊發彈幕交流,專注度比較高,這也是精品短劇出現的契機。未來短劇和長劇會並存但分開發展,只要做到極致都能滿足各自的受眾,互相之間不可替代。「就像日本和韓國,既有一百多集以上的長劇,也有十多集甚至幾集的短劇。」

謝穎透露,優酷未來的劇集戰略會對短劇有所傾斜,但長劇依然是創作重點。「不管對哪家平臺而言,長劇的意義都很重要,它是拉用戶、保大盤的。頭部的、泛人群的長劇越多,來你這兒看的觀眾就越多。短劇會往精品化、類型化方向發展,鼓勵探索新的類型、培養新的導演。」她提到,短劇的製作成本相對便宜,製作周期相對短,不管是探索新的類型還是培養新導演,用短劇去試水,容錯空間更大。

在戴瑩看來,短劇的興起給內容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以前的一段時間裡,市場只有長劇。我跟很多導演有過交流,他們手上有很多故事,小說,體量特別適合做成短劇,12集或者8集的。但之前因為沒有短劇的選項,創作就扼殺在搖籃裡了。」但是,整個劇集市場有一個基礎的大盤,那就是觀眾對自己所熟知的類型比如古裝劇、家庭劇、青春劇等還是有極強的需求,這些類型通常是長劇。「短劇的作用主要是引領和探索,希望能夠摸索出一些新的東西來。」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網劇周榜丨《摩天大樓》空降榜單第一,2020懸疑短劇大年?
    網劇周榜丨《摩天大樓》空降榜單第一,2020懸疑短劇大年?2020年可謂是懸疑短劇大年,前有《隱秘的角落》出圈,最近騰訊視頻排播上線的《摩天大樓》表現也可圈可點,本周空降周榜第一位;楊超越流量號召力不俗,《且聽鳳吟》上線14天居周榜第二位;優酷上線的《白色月光》緊跟其後,本周居榜單第三位。
  • 懸疑短劇《辦公室驚魂夜》熱播,快點TV重譜短劇市場格局
    由快點TV自製出品,導演靳漢生執導,鄭念、朱凌宇等主演的都市懸疑短劇《辦公室驚魂夜》於2020年7月17日上線播出,該劇為快點TV獨播短劇,總共6集,每集3分鐘左右,講述了發生在午夜辦公室的驚悚懸疑故事,目前該短劇正在快點TV熱播中。
  • 今年以來網絡劇已上線40餘部 不再是「小打小鬧」
    今年以來網絡劇已上線40餘部 不再是「小打小鬧」 2020-03-08 06:32:18   從今年1月1日至今,通過各大平臺直接播出的網絡劇已經有40餘部。這些網絡劇中,有一部分是過往劇集的續篇,如《愛情公寓5》《鄉村愛情12》《劉老根3》《無心法師3》《醫妃難囚第三季》等,其中有部分網絡劇,前幾部是基於電視渠道播出的。以《愛情公寓》系列為例,從2009年第一部在江西衛視首播,到2014年第四部在四家電視臺同時首播,一直是以電視為主要渠道。
  • 網絡劇4月:全網上線19部,精品短劇走紅,IP主導市場
    全網上線19部,《龍嶺迷窟》《我是餘歡水》火爆剔除臺播劇及10分鐘以下的短劇之後,4月份全網上線的網絡劇共19部,其中16部為獨播,3部為多平臺聯播。網視互聯根據云合數據提供的有效播放數據,整理出了4月份網劇有效播放排行榜。
  • 百億流量加持,押注甜寵跟懸疑,快手能否激活短劇賽道?
    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獨家獲悉,十一小長假期間,快手將集中推出10部精品短劇,其中包括部分聯合出品劇、版權採買劇、分帳劇。即將上線高甜劇場的短劇目前已知有《一胎二寶》《河神的新娘》《我的超能哈士奇》,還有一部與開心麻花獨家合作的短劇,由快手獨家投資。 這是快手繼7月中旬推出快手小劇場分帳政策之後,再一次加注短劇賽道。
  • 2020年電視劇高分排行榜短劇佔大頭,國產短劇究竟贏在哪裡?
    今年 , 國內三大主流視頻網站陸續上線了多部 12 集短劇 , 掀起了一陣短劇風潮。愛奇藝更是趁勢打造了 " 迷霧劇場 ", 連續推出了多部熱門短劇 , 收效甚好。短劇的盛行 , 讓更多的觀眾能夠全身心投入劇情 , 也更讓大家注意到長劇集注水現象。
  • 2020電視劇高分排行榜短劇竟然佔大頭 短劇究竟贏在哪
    今年,國內三大主流視頻網站陸續上線了多部12集短劇,掀起了一陣短劇風潮。愛奇藝更是趁勢打造了「迷霧劇場」,連續推出了多部熱門短劇,收效甚好。短劇的盛行,讓更多的觀眾能夠全身心投入劇情,也更讓大家注意到長劇集注水現象。然而,針對短劇的風行,社會上也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
  • 短劇將成為行業新風口?讓他們來告訴你如何把握時機
    根據紫金陳小說改編的三部懸疑短劇 為什麼短劇體量定在12集? 但迷霧劇場出來之後,我接到了很多業內一線演員、一線製作團隊說「我們終於多了一個創作語境,看到了一種把合適的故事體量放到合適的故事集數中的可能性。」 我們不是沒探討和糾結過——《無證之罪》和《沉默的真相》,我們都糾結過:要不要做24集?最終還是跟所有主創團隊探討,「我們就做12集。」
  • 2020 年,我們花三個月為峨眉山拍了部泥塑動畫短劇
    回到家中,李冠軍卻發現院子裡的棗樹不見了……2020 年 12 月底,一部名叫《棗知道》的泥塑動畫短劇全網上線。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新文創計劃的首部作品,這部短劇綜合了四川本土特色的非遺泥塑創意、短篇小說文本和定格動畫,令許多隻為看秦昊「爬山梗」的網友大讚驚喜,事實上,這部短劇的工期推進「接力」卻只用了不到三個月。
  • 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20000部
    從2019年8月「快手小劇場」入口建立,到2020年4月短劇作品蓬勃發展、10月開展精品短劇引入戰略……報告顯示,目前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20000部,播放量破億的劇集超2500部;近120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超100萬,超3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突破1000萬。
  • 近期上線的四部懸疑類影視劇,其中兩部只有12集,你追了哪部?
    近期這段時間基本是甜寵劇引領影視作品市場,網播關注度最高的幾個劇全是甜寵劇種類,在這個階段一部非常燒腦的懸疑電視劇要想引起觀眾們的關注,就必須要有充足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才會贏得觀眾們的鐘愛,殊不知在進到到六月份之後對懸疑電視劇迷而言總算有了好消息,近期上線的四部懸疑類影視劇,其中兩部只有
  • 2020年電視劇高分排行榜短劇竟然佔大頭?國產短劇究竟贏在哪裡?
    今年,國內三大主流視頻網站陸續上線了多部12集短劇,掀起了一陣短劇風潮。愛奇藝更是趁勢打造了「迷霧劇場」,連續推出了多部熱門短劇,收效甚好。短劇的盛行,讓更多的觀眾能夠全身心投入劇情,也更讓大家注意到長劇集注水現象。然而,針對短劇的風行,社會上也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短劇的風靡究竟是一時的風尚還是國產劇市場的新變革?
  • 讓超前點播「真香」的懸疑短劇,會是長視頻的救命藥嗎?
    播出不到兩周,豆瓣超過 40 萬人打分,分數依然維持在9. 0 左右。《隱秘的角落》靠高口碑硬核出圈,從劇情細節、演員表演乃至配樂都引發熱議。這也印證了硬糖君此前的看法。犯罪懸疑曾是國產網劇中領跑的門類,然而在早一步出現標杆的情況下,也早一步陷入了瓶頸。要破局,得靠最新一茬影帝級陣容、社會派推理的頂配短劇。
  • 《隱秘的角落》入圍全球最佳劇集 國產懸疑劇的春天來了嗎?
    馬李靈珊認為懸疑這個類型天生有優勢。2015年,記者出身的馬李靈珊與導演五百一同創立了五元文化,從《白夜追兇》開始,五元文化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懸疑劇廠牌,今年總共上線了4部懸疑劇。
  • 新銳勢力榜之短劇TOP10:精品短劇走出隱秘的角落
    12集短劇集成為風口,從年初的網劇《唐人街探案》,到豆瓣評分8.9的《隱秘的角落》,多部短劇集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關注到這一領域,並投身其中。   在CEIS2021大會,娛樂資本論論壇涉足了多個新類型板塊。懸疑劇論壇上,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就提到,懸疑短劇的崛起既能給平臺和製作方帶來商業回報,也是對懸疑短劇市場潛力的一個肯定。
  • 精品短劇是國劇未來嗎?
    兩部劇篇幅都未超過20集。此外,《隱秘的角落》《失蹤人口》《摩天大樓》《白色月光》《在劫難逃》等口碑懸疑題材劇,將短劇集的熱度推向頂峰,整個行業都看到了短劇集在目前電視劇市場上的優勢與可行性。  網絡視頻平臺自是最早在短劇集方面發力的,愛奇藝和優酷先後上線了「迷霧劇場」和「懸疑劇場」,主打懸疑題材精品短劇,在今年短劇集市場中,風頭一時無兩。隨後,今年十月份,湖南衛視和芒果TV宣布推出「芒果季風劇場」,播出每周2集、單集70分鐘、共12集的短劇集,這是國內首次臺網聯動深入試水短劇模式。
  • 精品短劇走出隱秘的角落
    12集短劇集成為風口,從年初的網劇《唐人街探案》,到豆瓣評分8.9的《隱秘的角落》,多部短劇集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關注到這一領域,並投身其中。   在CEIS2021大會,娛樂資本論論壇涉足了多個新類型板塊。懸疑劇論壇上,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就提到,懸疑短劇的崛起既能給平臺和製作方帶來商業回報,也是對懸疑短劇市場潛力的一個肯定。
  • 20餘部懸疑劇「混戰2021」,誰將是下一個《隱秘的角落》?
    早在2017年,其同名作品《無證之罪》也製作成網劇,至此紫金陳的社會派三部曲作品都已被愛奇藝改編完成,而愛奇藝通過原著中的嚴良一角,串聯起三部作品,巧妙地構建起嚴良的「懸疑宇宙」加深了觀眾的印象。懸疑文學IP作為懸疑短劇重要的劇本基礎,也成為愛優騰芒四大平臺互相爭取的關鍵要素。
  • 「上頭」的短劇與「頭號玩家」快手
    如今,每天有無數網癮少女都在用快手追劇,雖然她們有人喜歡甜甜的戀愛劇,有人喜歡緊張刺激的懸疑劇,有人忠愛生活流的家庭劇,但相同的是,她們都在為短劇而上頭。經過兩年時間的發展後,短劇的魔力已經不再局限於「短平快」,從快手小劇場來看,當下短劇的類型已經愈發多元,同時內容也更為雅俗共賞。
  • 《隱秘的角落》後多部懸疑網劇上線,劇場模式或成下一個風口?
    暑期檔接近尾聲,各平臺在「懸疑賽道」上,仍舊鏖戰正酣。這一周尤其熱鬧。先是8月12號,優酷「懸疑劇場」重頭戲《白色月光》宣布定檔8月19日播出;兩天後,騰訊視頻《摩天大樓》定檔8月18日,在《白色月光》播出前一天上線。就在這兩部「女性懸疑」準備一較高下之時,沉寂許久的愛奇藝「迷霧劇場」突然回歸,在8月17日緊急宣布,《非常目擊》於18日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