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女權的本質,就是偽女權

2020-12-16 騰訊網

文 | 挪威

這是新90後早起推的第247篇文章

最近寫了3篇文章,一篇是討論「中國女孩只嫁中國男孩」這種荒謬話題的,一篇是寫歐洲難民危機的,最近的一篇,是寫張偉麗的。

都和女孩有關,所以有一位讀者在後臺和我們說:

「你們能不能寫寫女權這個話題啊,我看網上吵得好兇,但現在越來越像撕逼,撕得烏煙瘴氣。」

重要的是下面這句話:

我想想聽聽你們作為男生是怎麼看待女權這個詞兒的。

很好,給了我一個男生寫女權這個話題的理由,平常不敢寫,怕被口水淹死,應讀者而寫,我想即使有口水,但也有給我鏟水的人。

也許你可以聽聽我的看法。

我確實是個男生,並且無法經歷一個女孩必然要經歷的種種痛苦,當然,也無法經歷她們的幸福。

但我不認為我就沒有資格談論這個話題,當我談論女權時,我不是站在男人的立場,也不是站在女人的立場,站在人的立場上。

人類縱然割裂如深壑,但人性有差不多相同的美好與惡賤,文明有相同的底褲與上衣,所以無論拐多大圈,我們會殊途同歸。

這是一切可以拿來討論的基礎,這是男女可以在這個星球上共存並且還能做做朋友、談談戀愛、打打結婚證和離婚證的基礎。

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世界,女權大概分為兩類:

第一種是女權。

第二種是微博女權。

大多數的時候,你看到網上在吵女權,都是在吵「微博女權」,本質上和女權沒什麼關係。

關於微博女權,我舉個例子。

一位父親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早點嫁人,有個安穩的家,偶爾也說幾句哎呀如果你是個兒子就好了,為自己這輩子沒能有個兒子而遺憾。

這件事情,我不知道你們怎麼看,但在微博上的評風如下:

「死爹的都是命好的女人。」

還有一件事兒,曾經在微博很火,大概的故事是:

一位女職員,忘了今天有一個重要的客戶會議,沒有穿職業裝,穿了一件花裡胡哨的超短裙,踢著拖鞋就來公司了,就去開會了。

會議開得不怎麼成功,客戶是陰著臉走的,後來老闆直接把這位女員工開除了,理由是,工作期間穿超短裙上班,破壞公司形象。

事情捅到微博,老闆很快陷入輿論暴力,大批所謂的女權主義者罵老闆不得好死,說這是赤裸裸的職場性別歧視!

「穿超短裙是女性的權利好嗎!」

——說得義憤填膺。

這類事情如果看多了,你會發現,微博女權無論在什麼事情裡,都在堅決貫徹著兩條原則,兩條扯淡的原則:

第一,主張自己作為女生擁有的權利,大於來自其它任何方面的權力。

比如職場女性,她們認為女性這個身份是能壓倒一切職場規則的,能壓倒一切來自上級和公司的權力的。

概括起來,中心意思就是:

「我是個女生,這是我的權利,你們怎麼能要求我做那事兒。」

第二,更要命的是,她們擁有什麼權利,完全由自己說了算。

作為前臺,公司要求你適當化妝,表現公司形象,按照微博女權的邏輯,你是可以拒絕的。「憑什麼一定要求女孩子化妝啊,素顏是女孩子的權利。」

作為銷售,公司要求你不能濃妝豔抹,淡妝就好,以體現專業性。按照微博女權的邏輯,你同樣可以拒絕。「化妝是女孩子的權利,我隨便怎麼化都行。」

總之,都有理。總之,女性這個身份延伸出來的一切權利,在他們眼裡,是最高級的法則,可以壓倒一切人間規則,弄不好還包括法律。

總結起來,三觀幼稚,有點白左,邏輯懸空,經常雙標,活在自己幻想裡,只贊同呵護自己胃口的內容,而不管這種內容是什麼。

哪怕是坨屎,拉在我的立場內,就是坨好屎。

我認為這就是偽女權。

關於女權,這場運動的鼻祖波伏娃有一句話:

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變成了女人。

波伏娃認為導致女人在這個社會收到歧視的原因,不在於「生理性別」,而在於「社會性別」。

指的是社會基於性別而作的一切區分,並把女性圈定在某個範圍裡,就是那些針對於女性的條條框框和固有認知:

例如女司機天然開車就爛,女人天然就不能做某些工作,女人天然就不能理性討論,所以不適合做議員等等。

一些觀念,到今天依然有。

女權的本質,就是要打破這些固定的條條框框和觀念,打破固定的「社會性別」邏輯與框架。

很久之前,那些真正的女權主義者,喊的口號是:

「給我們和男人同樣的機會,我們一樣能幹。」

然後她們幹得比男人還好,人們耳目一新,而男人們則迅速認識到自己以前的認知,極愚蠢。尊重與平等由此而來。

女權得到了伸張,那只能是因為一個原因,就是她們的價值得到了證明,這個社會為此前的愚蠢認知付出了巨大代價。

由男人呵護著的女權,大家捧著的女權,女人自己吹噓著的女權,都不是女權,鬧著玩兒呢。

女權與偽女權,一種區分的方法是:

女權:女人憑什麼不能做?

偽女權:你們憑什麼要求女人做?

前者是要求,要求同等的機遇,同等的平臺,是向外延伸,是一種打破。

後者是拒絕,緊緊把自己包裹在女性這個外殼裡,蜷縮不前,而且認為自己有蜷縮的權力,這權力就是女性這個身份賦予的。

女權追求的是權利,平等參與任何一份工作的權利;

偽女權追求的是一種特權,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的特權。

當然,還是那句話,我是個男生,你讓我生個孩子給你看,我確實沒法做到。

這可以成為我不適合討論這個話題的原罪,但我還是想向中國那些真正的女權主義者致敬。

3月8日婦女節,人民日報做了一組海報,主題是疫情中的女性,在每個參與到其中的崗位中,你都可以看到女性的力量。

什麼是女權主義者,這就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

這些人當中,有醫生,有護士,有交警,有普通基層公務員,有環衛工和志願者。當她們站在那裡的那一刻,你是看不出性別的,只有尊重與敬仰。

任何一種長久的尊重,都不會因為你與生俱來的身份而輕易獲得,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這是一個健康社會的基本原則。

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打破它,徹底打碎,然後重塑,因為這是特權。

而這不僅是女性該做的事情,是全人類都該做的事情。END

*本文封面圖來自電視劇《北平無戰事》

*另外我們的微博:@愛新覺挪威 @許天同學

相關焦點

  • 誤入歧途的「微博女權」,終究會淪為笑料
    誤入歧途的「微博女權」,終究會淪為笑料作者/慧超(一)當下網絡上轟轟烈烈的關於「冠名權」的討論,坦白講我是不以為然的。名字只是一個代號,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可能最不重要的就是姓甚名誰了。法律既然賦予了女性對孩子的冠名權,女性要求行使冠名權本無可非議。你要真在意這件事,和男方婚前做好協商即可。
  • 李思磐丨微博女權的前世今生:從「政治正確」到「商業正確」
    理解這一現象,必須結合微博平臺的管理政策和商業策略變化導致的用戶結構變遷,以及女權議題在微博上的發展脈絡來綜合分析。 曾經的微博:男流(manstream)就是主流(mainstream) 性別平等從邊緣議題到成為微博的主流議題,這個變化是怎樣發生的?
  • 奇葩訴求,papi醬生子,微博女權質問:孩子為什麼沒跟女方姓?
    近日,papi醬生子成為微博中的大新聞,除了papi醬作為網紅一姐的身份,papi醬所生孩子的姓氏,也在微博中掀起腥風血雨,微博女權鬥士與普通網民撕的天昏地暗。事情的起因是,papi醬因為孩子隨父姓被某些網友(微博女權群體)嘲諷了,說她作為獨立女性人設都是假的,還說作為獨立女性卻不注重冠姓權,原諒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冠姓權」這個詞。女權群體的奇葩訴求引來無數網友們反擊:隨父姓不是很正常嗎?就因為說女性獨立孩子就要隨媽姓?
  • 「女權」和「田園女權」,是有天壤之別的!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真正的女權和田園女權之間的區別,本文可能會有遺漏的地方,如果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補充出來!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女權!什麼是女權主義總所周知在古代,是沒有所謂的女權一說,女權一詞是在近現代社會文明進步,人們開始意識到女性權利的時候,女權一詞才被提出。女權運動最開始是指為結束性別主義、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促進性階層平等而創立和發起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
  • 本質就是仇視男性:歐洲女權運動最初的樣子,你或許不敢相信
    問題在於,彼時歐洲女權運動發展已日趨成熟,隨著女性的社會地位逐漸被認可,女權運動的發展也有了相對肥沃的土壤。即便如此,波伏娃仍被她所處的時代排擠。事實上,在男性佔據社會絕對的領導地位的歷史時代,女權運動曾十分坎坷猙獰,諸如「蓋達組織」、「刺客聯盟」的戲碼隔幾天都要上演一回,咱今天就來談談這段往事。
  • 微博上田園女權的反智操作
    田園女權,網絡流行詞,是指一群表面上積極爭取「男女平等」。但是實際上卻想要獲得遠高於自身合法權利的特殊權利。並且無法正確理解「男女平等」,扭曲「男女平等」的意義的群體。網絡上將這類人極度自我,自私的人群戲稱為「田園女權」。
  • 女權or反女權?女王新劇,豆瓣9.2
    20世紀60年代,第二波女權運動風起雲湧。其中,激進女權主義有一個高舉的著名大旗就是,「婚姻是舒適的集中營」。在美劇《美國夫人》裡,女權主義者吐槽家庭主婦們,有一句話說:「婚姻就是賣/淫,贍養費是戰爭賠款。家庭主婦們怎麼還不明白?」
  • 因為有太多的「田園女權」壓榨男性
    這些女權強調的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真正的女性獨立,男女平等。她們自己不僅不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是在網絡上,生活裡四處散布謠言,破壞他人家庭關係,不僅對中國男性以惡毒的語言進行批判,而且對於同樣的女性,也極盡諷刺之能事。比如之前有一個網絡紅人,在微博上說自己剛生的孩子要隨父姓,頓時吸引了一堆田園女權來到她的微博下進行嘲諷。
  • 豆瓣區有不少網友刷一星差評參與女權糾紛
    分數持續下降的原因是,這部劇的一部分冒犯了女權組織,從而迎來了一大批明星差評。該劇最直接的部分是綁匪和梁安妮之間的對話。匪徒綁架了餘煥水單位的惡棍三人,戲弄他們放了他們強盜聽了,但不耐煩地說:「別來這套,男女平等,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
  • 女權or女拳?美國人怎麼看女權?支持程度又如何?
    年齡65歲以上的美國女性中,20%非常支持女權主義,44%一定程度上支持女權主義,36%不支持女權主義;50-64歲的美國女性中,12%非常支持女權主義,45%一定程度上支持女權主義,43%不支持女權主義;30-49
  • 恩格斯為什麼成了「田園女權」?|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上一次他的名字在社交媒體上被熱議,是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貼出了恩格斯關於女性大量參與公共事務才能實現男女平等的觀點,隨後,恩格斯的這番言論被一位男性博主譏諷為「田園女權」。爭議微博截圖作為一名男性,恩格斯和女權有關嗎?有關。他的《家庭、私有制與國家的起源》是女權主義者常常引用的著作,他認為,必須消滅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財產關係,女性解放才會實現。
  • 我們需要打假「女權男」嗎?
    這個視頻實力演繹了網友在上述微博下的評論:「不要追捧什麼『女權男』。不要因為一個男的發了支持女權的言論就誇獎他,就某稱程度而言,一些男性發表女權言論只是一種掩蓋或求偶的手段。」前紐約州檢察長埃裡克·施耐德曼(Eric Schneiderman)就是這樣的「後者」。施耐德曼因起訴性行為不當的好萊塢製片人韋恩斯坦而聞名,也因此成為米兔運動的明星支持者。但在2018年5月,四名婦女指控他曾對她們實施性暴力,她們指責他是米兔運動支持者中的偽君子。
  • 從保羅的觀點談女權
    文 | 小斌最近papi醬的小孩因為隨父姓,惹得一眾女權人士不爽,這也證明,極端女權真的瀕臨破產了。這些女權主義者,看似追求自由獨立,實際上則是處處向男人看齊,懟天懟地的證明自己不比男人差。他的心意就是種族次序、社會次序、性別次序的全面和解。耶穌基督的救贖,帶來了嶄新的世界,而基督徒應該活出全新的秩序。男權主義的時代,該結束了。三我們在以弗所書,提摩太前書和提多書中都找不到一個「順服」或者「服從」這類詞彙。
  • 隨父姓就是婚驢,田園女權何時才會認清自己
    前段時間知名網紅papi醬喜得貴子,但在母親節因為發了一條微博被人罵上熱搜。剛巧我身邊最近嫂子也生了二胎,有個不太熟的親戚從國外回來。在看了寶寶之後發出感嘆「果然女性最後都會成為生育工具,孩子一定還是隨父姓吧。」
  • 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
    洪晃:女權其實就是平權,不是嗎?中國是國家女權主義,就是在法律方面的平等,其實我們都有。你能當 CEO,我也能當 CEO,咱們就憑本事了,對吧?但是意識方面、文化方面是沒轉過來的。就是在文化、意識上,中國還是一個男權社會。
  • Papi醬孩子「隨父姓」被群嘲:「田園女權」又出來作妖了
    這「瓜」一出,讓一大波喜歡PaPi醬的女網友坐不住了,紛紛跑到她微博下對她進行各種嘲諷:有人說,這就是甜甜的愛情;有人說,算是看明白了,事業再成功的女性,只要有個驢腦,照樣逃不過當驢的命運;有人說,想不通怎麼會有人放著好好的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姜」(PaPi醬的姓
  • 《我是餘歡水》被刷一星的背後,真的是對「女權」的捍衛嗎?
    得罪了「女權分子」這個力量非常強大的群體,一旦她們上線,估計全世界都得為之顫抖。《我是餘歡水》惹到女拳分子的原因也很簡單,劇情裡面綁匪讓所有的人說出自己過去最陰暗的一面,只要能夠取勝就放過那個人。這時候梁安妮開始使用自己最擅長的手段「賣弄風騷」,她一邊喊綁匪「哥哥」,一邊讓綁匪放了她,因為她是女人,是「弱勢」。
  • 動漫遊戲向:女權女權!《異度神劍2》竟成了物化女性的代表作…
    2017的遊戲圈,除了內購微交易之外,最大的社會話題恐怕就是「女權」了。什麼叫女權呢?女權(Feminism)又稱女權主義,女性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社會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 反對女權的女人在想什麼?
    近來高分好評的《美國夫人》就精彩地還原了當年的情景,甚至在表面的「女權」話題之外,探討了更多有關女性、有關少數人群的生存狀態內核。從各種角度都很難想像,「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會來演反女權運動的核心人物菲利斯·施拉夫利。生活中,她可從來不避諱自稱「女權主義者」。
  • 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共識
    洪晃:女權其實就是平權,不是嗎?中國是國家女權主義,就是在法律方面的平等,其實我們都有。你能當 CEO,我也能當 CEO,咱們就憑本事了,對吧?但是意識方面、文化方面是沒轉過來的。就是在文化、意識上,中國還是一個男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