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畢業季參加線上答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0-12-15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全媒派(ID: quanmeipai),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有沒有覺得2020年過得超級快,轉眼又到了畢業季。今年,你所在的學校或你曾就讀的專業是通過什麼方式進行畢業答辯的呢?

在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後,這一屆畢業生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課題:線上完成自己的畢業答辯。導師和其他老師們只能坐在網絡的另一端評議學生們的論文或畢設,當答辯結束,沒有宿舍party,也沒有班級聚會,甚至連一張畢業合照都只能以線上會議室截圖的方式。

如此與眾不同的答辯場景,催生了許多有趣的話題。失落、迷惑、緊張和期待交織在一起,讓「雲畢業」成為了上半年的一個熱門詞彙。課程也許能夠延遲,但答辯卻是畢業的必經之路,那麼線上答辯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邀請了幾位剛剛參與了線上答辯的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導師和學生,讓他(她)們來聊聊都有哪些感受和獲得。

感謝以下受訪對象(部分為化名):

在失落中準備一場雲答辯

全媒派:當被告知今年會採取線上答辯的形式後,直接感受是什麼?

辜曉進:我已經提前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說老實話,學生還是有點失落的,每年畢設作為我們傳播學院的最後一秀,現場的儀式感很強。這種環節沒有了,他們的成就感似乎就會受點影響。

Ly:因為以為答辯會在學校裡進行,所以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還是有點失落的。其他倒還好,畢竟自己準備挺多的。

靜靜:首先肯定是有點失望的,主要還是想見到老師和同學們,想跟大家面對面聊天。但是我們也能理解。其次,線上答辯這種新的形式,比現場答辯壓力要小一些,更輕鬆一點。

Miumiu:我的感覺就是果然如此吧,因為確實這次持續時間太長了,我們學院本身也是答辯時間比較早的,之前在跟導師溝通的時候就得知學院現在已經開始同時準備兩種答辯方案了,最後還是採取了線上答辯這種形式。

Amuro:我覺得其實也不是很意外吧,畢竟答辯在我看來,至少對於碩士生來說,還是很必要的。我們又無法返校,這或許也就是唯一的解了。

楊同學:其實是在預料之中的,因為剛過了年,學院老師就讓我們每周都要和自己的導師線上溝通論文情況、線上指導,每周都要提交論文進度反饋單。但同時也很開心,因為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完成自己的答辯,在陪伴家人的同時完成論文。

全媒派:從準備到答辯全部在線上完成,有沒有帶來不便?

辜曉進:我們每次的畢設是一個大的作品,因此要求完成大量採訪,所以這次有很多後期的採訪是受到了影響。有些人你如果完全在線上採訪,就無法觀察,看不到現場的東西,這種感受是不一樣的,獲得不了更多的信息。

所以這個帶來的不便是很明顯的,畢業設計的質量多多少少是受了一點影響。但是,學生也還是彌補得不錯,包括讓受訪者提供照片,用各種方式去補充完成。

Ly:不便是肯定的,比如放了一半的參考書在宿舍裡,後面去找文獻、看文獻就很麻煩。調研也是有影響的,線上發問卷就不太好限定調查對象。和老師溝通這一塊也有較大的影響,老師有其他事,沒法面談的時候,感覺不是很直接。

Amuro:我的論文設計方法裡原本是有一個田野調查的,但是擱置了。和導師互動還是沒問題的,甚至因為是線上的互動,我導師還請了別的學校的老師幫我看了論文。

Miumiu:我個人來講是沒有什麼不便的,因為是文科嘛,所以就還是寫論文、讀文獻,都是正常的。和導師大概進行了四五次溝通吧,包括前期定選題、中間寫作過程遇到的一些問題、還有之後的修改定稿,老師都是正常進行指導,基本上都是通過微信電話來進行的。

靜靜:往年我們的畢業論文都是拿紙質版去老師辦公室面批,一點一點改,今年全部改成了在微信上面,我們把論文發給老師,然後老師在原版的基礎上進行批註再發給我們。主要還是給老師們增加了工作量。然後我們雙方的一來一回,增加了時間上的成本。

全媒派:有沒有為線上答辯而專門做了一些準備和調整?

辜曉進:作為導師,我主要還是在質量上把關,以前我們在線下要有好幾次線下的修改,比如說稿件,特別是快要形成版面的時候,包括標題、圖片的採用,都會跟他們提出來。這次也是採取了好幾次的線上專題研討會,用騰訊會議的方式,每次一開都是兩個小時以上,我們會看所有的問題,提出來讓他們修改,修改了下一次再來看,再接著修改。

小蕾:因為我是答辯秘書,基本上全程參與到了線上答辯的前期準備工作當中。當時被通知成為答辯秘書之後,我們就建了一個微信群,然後在答辯的前一周開始,教學秘書就開始布置相關的工作,比如說要收集所有學生的資料、提前跟答辯的評審老師進行溝通、收定稿、準備表決票還包括要準備老師的電子籤名等等。這些東西原本都是線下進行,都是紙質版的,現在全部都要變成電子版的。這些都是為了當天的答辯可以順利進行,以及之後我們要錄入分數,登記成績。

靜靜:線上答辯大家肯定最關注的是網絡問題了。在答辯過程中,老師能不能清楚聽到我們說話?攝像頭能不能看到我們的表現?還有答辯的錄屏工作能不能正常進行?以及答辯的周圍環境是否安靜?這些都需要我們準備。

Miumiu:只能說那天是我假期起得最早的一次,因為我的學號排在前面,我是第一個答辯的,八點半就要開始,所以就起得很早,化妝啊、自己先模擬了一下場景。但沒有說專門進行調整或者準備吧,線下是怎麼樣,線上就怎麼樣來準備就好了。

焦慮源於答辯本身,線上反而相對輕鬆

全媒派:很多學生在網上表達了對線上答辯的焦慮,你覺得這種焦慮是源於「線上」這種陌生的形式還是「答辯」這一考核本身?

楊同學:的確會焦慮,更多是來自答辯本身,這確實是一種考核,就會擔心自己過不了。但是形式上,我個人感覺線上答辯比線下要簡單,因為比起線下盯著老師的眼睛來說,對著屏幕其實沒有那麼緊張。

靜靜:我覺得更多是對於答辯這一考核的本身。因為實際上線上答辯和線下答辯的區別不是很大,甚至線上答辯的壓力是更小的。線下答辯的氛圍、老師的目光、同學的注意力,都可能讓你緊張,但是線上不同,更能專注自身論文的闡述和觀點的表達。

小蕾:我覺得學生的焦慮,第一個可能是之前沒有這樣的情況,包括他們跟師哥師姐所獲取的經驗,都是現場答辯以及線下的溝通方式。線上的話,他們會擔心自己軟體使用不熟練、網絡出現問題,很多東西轉移到線上後,溝通可能沒有線下那麼直接。

然後我覺得除了焦慮,很多人是有一點遺憾,他們覺得線上答辯沒有線下那麼有儀式感。

全媒派:實際過程中,線上答辯是否和你的預期一樣順利?

Amuro:我覺得線上比線下的答辯更便利一些,一是沒有很多旁聽的人,會讓我放鬆一點,二是我可以在旁邊放著我的iPad當提詞器,避免講著忘詞。

Ly:預期差不多。便利之處的話,就是不用列印答辯稿,也不用考慮線下放映PPT的格式不適應問題了。不便之處,就是沒辦法去考慮到答辯老師們的表情,有時候會突然被「罵」。

靜靜:我們是通過企業微信進行答辯的,一開始學院的意思是大家都通過電腦答辯,也提前進行了預演。但是當天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很多同學通過電腦無法看到老師的攝像頭,只能用手機企業微信進行答辯。

Miumiu:線上會議工具還是不太方便,可能也跟我家網有關係,確實卡頓會比較嚴重。其實我們也前後組織了兩次這種預演吧,主要是測試麥克風、攝像頭和PPT,但是因為當時沒有連續地進行演示,所以卡頓的問題可能表現得不是很明顯,到展示的時候才暴露出來。

小蕾:線上答辯跟線下的流程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也非常的正式,包括答辯秘書需要及時做記錄、所有的學生都要做個人陳述,還有所有的問答環節都有時長限制,基本沒有什麼意外的便利或者不便之處,形式和內容跟線下是完全一樣的,就是環境不同而已。

「學姐的孩子突然哭起來要媽媽」

全媒派:師生們都是初次體驗線上答辯,有沒有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

Amuro:好像沒有,不過有時候開組會,學姐的孩子突然哭起來要媽媽,我導師也很貼心地趕緊打斷了她的講述讓她先去看孩子。

楊同學:我們答辯結束宣讀答辯決議的時候大家都很激動的截屏、錄屏,保留了老師「建議授予碩士學位」的現場錄音。

小蕾:有的學生一開始以為不用開攝像頭、只需要開麥克風,所以他做好了不洗臉或者不收拾的準備,然後到頭天晚上突然被通知說需要全程開攝像頭,就一下子很緊張,比如說要挑選衣服和化妝,會提早一個小時起床。

「不希望學生就這麼無聲無息地離開了」

全媒派:往年答辯結束後,師生們通常會有一些告別或答謝環節,今年答辯結束後有什麼活動嗎?

辜曉進: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有設計非常漂亮的海報,擺在深大科技樓的走廊大廳,依次排開來也挺壯觀的,然後在海報跟前一起合影,大家熱熱鬧鬧,還有親友團,或者是以前畢業的師兄師姐一起來看。

今年答辯結束以後,我們叫所有的同學暫時別退出,每個人在電腦上露出自己的頭像,答辯老師和他們一起照了張合影,這也是臨時想到的一種方式,算是一個紀念。

老師結束後一起在教工餐廳簡單地吃了一個工作餐,聊一聊感受。學生那邊答完辯後也紛紛給老師發了微信,都說期待在畢業之前還能有返校的機會,期待跟老師們能夠再相聚。其實我們也很期待這樣,我們不希望學生就這麼無聲無息離開了、畢業了,我們希望他們在畢業之前還能到學校來一趟。

楊同學:跟父母做了一些好吃的,慶祝了一下,我爸還高興地把我答辯通過的消息發到了家庭群裡。

Ly:補覺。七點鐘起床,八點答辯,真的困,我日常都是十點醒。回歸正題,今年唯一能聊表心意的就是答辯組的合影吧,然後每個專業的答辯組合影湊一下,就是我們今年的畢業照了。去年答辯完,15級就去吃不醉不歸的散夥飯了,我們真的羨慕。所以,只好點讚了每一條答辯結束畢業的朋友圈,關係好的就評論一句「畢業快樂」。

靜靜:今年很遺憾,什麼都沒有。很讓人傷感,我從來沒想到會以這樣的形式結束大學生活。答辯結束後,大家都繼續自己的生活,我也一樣。

Miumiu:其實期待了很久,去年的時候就跟爸媽說,明年六月你們要調休或者請個年假什麼的,來北京參加畢業典禮。因為我爸媽至今都沒有去過我學校,本來想著今年畢業典禮他們可以去一下的,結果現在畢業典禮也是個未知數,我們也還沒有拍畢業照,所以感覺今年畢業特別沒有儀式感。

全媒派:有同學說,雖然答辯前學校會讓大家一起截個圖作為合影,但是線上答辯還是減弱了畢業的儀式感,你認同這一說法嗎?你打算用什麼方式來彌補呢?

楊同學:感覺答辯結束的時候心裡有些空落落的。有同學建議線上再視頻一下,拍個雲畢業合影之類的,但是人沒湊齊。我們還挺期待6月份返校的時候能再湊齊吃一頓散夥飯,已經半年沒見面了。可能的話,還是希望可以穿上碩士服在學校裡合影留念。

Ly:少掉的儀式感不是一點兩點。掰著指頭算,寒假前的「珞珈山遺憾消除計劃」告吹,沒能和好朋友一起拍美美的畢業照,沒能和舍友一起吃散夥飯,沒能穿學士服和行政樓合影,沒能和學弟學妹們一起拍照,沒有武漢大學傳統的大雨裡撥穗……等機會早點回武漢吧,也許還能湊個散夥局。

Miumiu:說實話我覺得彌補還挺難的,只能說我自己去買或者租學士服,可能跟要好的朋友拍一些照片,估計也只能以這種形式。但是如果沒有畢業典禮的話,我覺得其實很難彌補,也會覺得很遺憾。

不建議線上答辯成為一種常態

全媒派:線上答辯應該成為以後主要採用的一種答辯形式嗎?還是說這只能作為備選方案?

辜曉進:我認為線上答辯不應該作為一個常態,線下種種的儀式和互動,都不是線上可以替代的。但我們可以嘗試採取線下答辯和線上傳播相結合的形式,把它做成一種更加常規化的交互傳播,但是答辯的形式還是以線下為佳。

靜靜:我個人還是更認可線下答辯,更具有儀式感和正式性。我們經歷現場考核,然後畢業跨出校門,這種線下的實際意義還是要更大一些。

Ly:線上答辯只是一種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因為和線上比,線下答辯更直接,也更考驗答辯者的學識素養和對自己課題的理解。

Amuro:對於學院的組織來說成本也不低,我們的答辯還是把老師們都召集在一個會議室,然後大屏幕投影學生的。那麼如果大家都在學校的話,為什麼不線下呢?

全媒派:對正在準備線上答辯的師生有什麼建議嗎?

辜曉進:老師自己要做一些準備,師生之間的銜接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需要找一個網絡比較好的環境,不要有臨時卡頓這種情況。

小蕾:我的建議就是,雖然有一點遺憾,但還是可以和線下答辯一樣做好充分的準備。因為我覺得很多時候儀式是可以用態度去彌補的,當你全程都盡力了,也都做得很出色了以後,你會對今年畢業的這種特殊的儀式感留存一些記憶。

楊同學:建議大家一定要把網絡環境調試好,儘可能找安靜、網速好、亮堂的地方,因為卡頓不僅讓自己緊張,也不利於老師指導。還有就是注意自己的狀態,雖然是在家答辯,但是也要打起精神,自信和充分的準備會讓老師感受到自己的用心。

Ly:我只能從學生的角度講,那就是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太放鬆,把自己的論文熟悉透就行了,好好考慮論文的重點。

Miumiu:對於正在準備答辯的同學,我覺得還是把論文多熟悉熟悉吧,老師的提問還是很細緻的,有些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但老師都很好,後面都是在給我提建議。

最後,關於這個話題,還有一些感觸:因為我是保研的學生,其實對我們這批的影響應該是最少的了,至少接下來還有研究生畢業典禮,還是能穿著碩士服合影留念的。但對於今年本科畢業打算直接工作的同學而言,之後就再也沒有畢業典禮了,我覺得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吧。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雲端」答辯助力最不平凡畢業季 曲師大順利開展畢業生線上答辯
    曲阜師大新聞中心訊( 通訊員:朱獻貞 付靜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2020屆畢業生正常的學習生活節奏,因疫情遲遲不能返校的畢業生們,一直在為「能否如期順利畢業」「論文答辯怎麼辦」等事情犯愁。我校教務處應時而變、順勢而為,創新將畢業生論文答辯搬上「雲端」,助力「最不平凡」畢業季,為畢業生群體保駕護航。本科畢業論文是普通高等院校學歷教育的最後一個環節,同時也是學業成績考核和評定的一種重要方式。其目的在於集中展示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較為複雜問題的能力,並使他們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
  • 畢業答辯「雲上見」:「雲畢業」,一樣有儀式感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近日「炫·青春」2020南通大學藝術學院舉辦畢業展,觀眾可通過網絡在線上觀看。圖為南通大學的學生在畢業展上參觀。畢業答辯「雲上見」 「線上答辯前,要調整好狀態、調試好設備,確保答辯過程的順暢。」「通過屏幕答辯,體會到了數位化時代網絡的便捷。」為解決防疫期間畢業生返校難的問題,許多高校推出「雲答辯」。
  • 臨近畢業季:六步做好論文答辯PPT
    而今年由於疫情影響等特殊原因,很多高校畢業生的論文答辯都採用了線上答辯模式,還有為數不多的學校取消了畢業論文答辯。眾所周知,畢業論文答辯時展示PPT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準備工作。在很多時候,做得一手美觀大方的PPT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360名碩士研究生完成「雲」答辯!
    3月初,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碩士研究生線上答辯正式拉開帷幕,截至3月29日,全校15個學院2360名碩士研究生完成了學位論文線上答辯,線上答辯率達到95.8%。在一個個碩士研究生相繼按期畢業的背後,是研究生院和各學院為確保答辯質量「不打折」、答辯流程保順暢所作出的努力。今天,大家一起跟隨曉航回到答辯現場看看吧。
  • 阿聯駐華大使館助力阿聯設計師和品牌參加線上AW20中國國際...
    來源:海外網2020年4月30日,北京——阿聯駐華大使館攜手「擁抱中國」項目,共同支持阿聯本土新興時裝人才參加線上AW20中國國際時裝周。此次時裝周將採用先進技術,以一種安全和可持續的方式,為觀眾呈現一場網上時裝大秀。「擁抱中國」是一個務實的平臺,旨在加強中國和阿聯經濟文化交流,吸引中國遊客和投資進入阿聯,推動兩國電影、科技、旅遊和教育等產業合作。「擁抱中國」還致力於推動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項目付諸實施。
  • 2020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設計線上答辯會順利舉行
    2020年4月15日,我院2020屆畢業論文(設計)線上答辯會第一批如期舉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有18名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通過院系畢業設計審核小組審核,參加第一批本次線上答辯,這也是我院疫情防控期間第一批線上答辯。
  • 臨近畢業季,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
    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臨近畢業季,研究生即將面臨學位論文答辯。那麼,歷次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結果暴露了哪些問題?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 隔空答辯的畢業季:中傳女主播200元自製棉被錄音棚
    △ 5月22日,安徽黃山,黃溪忐忑等待答辯結果。「上一次這麼緊張,可能是十幾年前,第一次做新聞主播上直播臺吧。」測試攝像頭的拍攝角度,調整入畫區域的書架、檯燈,穿好專門準備的衣服,化上淡妝……一切準備就緒後,黃溪抱了抱站在一旁的母親,叮囑她回房,暫時保持安靜。暮色漸濃。傍晚6點半,黃溪終於在桌前坐下,打開電腦上的答辯視頻窗口。稍稍緩解的情緒,沒想到被幾分鐘後視頻聲畫不同步的突發狀況弄了個措手不及。她,蒙了。
  • 「雲上答辯」:我校大創項目結題驗收答辯順利進行
    西工大新聞網4月22日電(張東巖)4月10日至13日,在學校統一組織部署下,教務處協同校團委、黨委學生工作部及各教學單位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大創項目)創業訓練、創業實踐及創新訓練項目進行了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結題驗收工作。
  • 視點|全班約定要讓「雲畢業照」走下雲端……最短畢業季,我們也要...
    而受疫情影響,湖南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季被完全改變——線上答辯、視頻面試、拍雲畢業照……許多人還沒返校就「被畢業」了。即便有部分學子回到校園,但不足一個月的「最短畢業季」,只能算作一場向母校的倉促告別。不管有沒有「儀式感」,畢業都意味著一段美好時光的結束,也是另一場旅途的開始。6月8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記錄了幾位湖南高校畢業生的「特殊畢業季」。
  • 論文答辯PPT需要注意的十一個細節
    我猜每年的四五月,畢業季的時候,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後浪們,去慰問他老人家吧,小編也恨啊,真想給他寄刀片哈哈哈。不管怎麼說,畢業論文,也算是大學裡做的最後一件跟學習有關的事了吧。雖然大多數同學天天嗷嗷叫的只想順利畢業。
  • 雲答辯,實驗難,我的畢業論文/設計怎麼辦?| 畢業季
    在2020屆畢業生的設想中,這時自己本該在圖書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在實驗室裡踐行著「實踐出真知」的信條,穿梭於調查現場收集一手資料,扛著機器完成期待已久的「大製作」……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突如其來的疫情切斷了研究設想通往研究成果的大道,圖書館、實驗室、調查現場和拍攝場地揮一揮衣袖,留下了安逸的床、叫人頭大的拖延症和不停「旋轉」卻遲遲不肯「跳躍」』
  • 大連理工大學2020年6月答辯須知及分組(MBA/MEM/MPM)
    大連理工大學2020年6月答辯須知及分組(MBA/MEM/MPM)答辯是培養方案的重要環節,每位學生必須通過答辯後才能申請學位。根據大連理工大學《2020年夏季畢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及相關工作安排》,本次專業學位碩士論文答辯擬採用網絡方式,技術手段使用騰訊會議平臺進行。請仔細閱讀下述答辯注意事項及工作安排,提前做好準備。
  • 堅持一件事,十年如一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堅持一件事,十年如一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0-06-06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高中語文《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答辯
    課程推薦:【0元學面試】2020下教師資格面試精選好課【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培優班】【2020下半年全國教師資格面試直播課>】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統考面試白皮書【免費領】教師資格證面試備考資料匯總教師資格考試的答辯大多會圍繞設計思路、教學實施和教師結構化等題目發問。
  • 高校聯盟畢業季.青年藝術活力一夏
    20-07-162020年畢業季,不想以「受疫情影響」為引語,但全球範圍的影響下,畢業季也不得不在這一層底色下,改變了原有的步伐和認知。創作、就業、出國等各方面社會條件的改變,讓院校、畢業生、相關機構被迫接受突變所帶來的困境和挑戰。還好我們還是我們,從不懼怕,勇往直前!
  • 自考論文答辯是脫稿嗎?
    自考的論文答辯是什麼形式?大多數學校的答辯主要是圍繞著論文進行的,考生提交一份論文,自己留一份論文,答辯那天,老師會圍繞論文的內容來提一些問題。有些院校的答辯氛圍比較輕鬆,有些院校則比較嚴肅。
  • 關於2020年「植根榕城」福州市優秀創業項目現場答辯有關事項的公告
    根據《福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做好2020年「植根榕城」福州市優秀創業項目資助申報評審工作的通知》(榕人社綜〔2020〕57號),我局定於10月23日(星期五)舉行2020年「植根榕城」福州市優秀創業項目現場答辯,擬定2020年「植根榕城」福州市優秀創業項目一、二、三等獎獲獎項目名單,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 知乎乾貨:大學生博士的畢業答辯PPT,怎麼做才高大上!(福利)
    可以簡單看下之前的作品:關注我的百家號,私信關鍵字【答辯】獲取答辯PPT源文件!好了,不廢話,直接進入主題。而至於為什麼是用白底,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因為學術PPT經常會有各種概念圖,如果不使用白底,假如放在其他顏色的背景上,會有一種打補丁的感覺,很難看:因為學術型的PPT信息量普遍較大,使用純白色背景,可以保持頁面的整潔乾淨。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