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答辯,實驗難,我的畢業論文/設計怎麼辦?| 畢業季

2020-11-25 騰訊網

每年畢業季,面對求職和學業的雙重壓力,畢業生們都會哀呼:今年是最難的一年!然而,突發的新冠疫情讓本不輕鬆的畢業生們壓力倍增:開學推遲、考研複試推遲、春招現場招聘會暫停……

3月31日,教育部正式宣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延期一個月。而對於同樣面對人生轉折點的高校畢業生來說,疫情對他們的畢業是否產生影響?畢業生們的學業現狀如何?教育部、學校是否出臺政策來保障學生順利畢業?本期RUC新聞坊對話畢業生,傾聽來自他們的不同聲音,讓我們一起聚焦畢業生的學術之路。

01

疫情是否給你的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帶來困擾?

在2020屆畢業生的設想中,這時自己本該在圖書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在實驗室裡踐行著「實踐出真知」的信條,穿梭於調查現場收集一手資料,扛著機器完成期待已久的「大製作」……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突如其來的疫情切斷了研究設想通往研究成果的大道,圖書館、實驗室、調查現場和拍攝場地揮一揮衣袖,留下了安逸的床、叫人頭大的拖延症和不停「旋轉」卻遲遲不肯「跳躍」』的VPN網頁。

@小黑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疫情對我的畢業設計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困擾。因為我們是小組合作項目,沒有辦法面對面討論,這導致畢業設計完成效率低。其次,導師因為要網絡授課,沒有辦法按時指導我們的畢業設計。此外,宅家導致時間受限,經常要做家務等等,使得學習時間的分配不均。

@胡蘿蔔 中國人民大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本科

確實有一些困擾,但是影響不是很嚴重。主要是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不在學校,圖書館網頁經常打不開,資料不是很好找,但是也能找到差不多的對應資料;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在家呆著就容易沒有動力,不太想寫論文。

@一條大鯉魚 中國人民大學 材料物理 本科

還是有困擾的。例如,材料物理方面的課題不能去實驗室動手製備材料,再用儀器觀測得到數據。如果沒有疫情的話,這些操作其實都是一些基本操作。但是,現在只能通過閱讀文獻、查找一些以前的資料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數據,或者直接調整課題的方向。

@Q仔 中國地質大學 地質學 本科

我們的畢業論文都需要做實驗。因為疫情我提前離開武漢,實驗尚未全部完成導致沒有數據,論文開展非常麻煩。

@柒堡 中南民族大學 廣播電視學 本科

按照計劃我們希望能夠拍攝一個比較長的劇情片,想加入很多設計。原計劃三月份就開始進行籌備,三月中旬就進入拍攝,預計拍到五月份左右。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整個的內容和時長都要重新調整。同時,人口的流動會產生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目前希望能夠拍一個簡單的、在單一環境裡面進行演繹的一個片子,沒有那麼多場景的轉換。

我們剛開始討論拍攝的時候,考慮要不要去疫情沒那麼嚴重的地方進行拍攝。因為我們組裡有很多貴州的同學,因此是有考慮去貴州拍攝。貴州有很多少數民族,所以可以拍攝民族紀錄片。後來被我們否決掉了。一方面是因為無論我們去哪個城市,我們都要先隔離14天,這樣就會浪費一部分時間,那麼還是回武漢效率更高一些。第二個原因是我們所有人的器材都放在了武漢,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個假期會這麼長。如果我們選擇租賃器材的話,也不方便。目前還是希望能夠回武漢拍攝。

@穆裡尼奧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審計專業 碩士

我感覺沒什麼困擾,反而增加了畢業論文斟酌思考的時間,製造了一個長時間思考畢業論文的機會。難處是上知網需要掛學校VPN,但這是很小的問題。因為我之前暑假就已經參加了實習,拿到了案例資料,這段時間就沒必要實踐操作了,所以在哪裡創作論文都一樣。

@雪碧 暨南大學 傳播學 碩士

我的研究主題是兒童的媒介素養。疫情前在廣州的小學做了調研,1月初預答辯的時候老師提出需要補充調研。因為樣本的區分度等問題達不到研究方法的要求,可能過不了終審,所以需要補充樣本的收集和採訪。本來計劃過年後2月份等小學開學就回廣州做調研。但由於疫情。現在只能換一個思路寫畢業論文,原來計劃是50%的理論,50%的調研;現在只能80%的理論,20%的調研。而且,之前的數據都不能用了,只能用到一些質化的內容。

還有一個困擾就是在家寫論文的狀態確實不如在學校,「寫論文1分鐘,睡覺3小時」,家裡太安逸了。

@小麥湘 英國利茲大學 Culture, Creativity & Entrepreneurship(創意文化產業與企業家精神) 碩士

我的畢業論文是關於非英國本土文化公司在英國發展的境況,原計劃要對英國幾家跨文化劇場的相關負責人進行採訪,並且親自參與劇場活動,與觀眾交流。但是受疫情影響,我們不能出門,很多劇院也已經關門了,我的調研只能採用線上的模式,爭取能在線上採訪負責人。不過觀眾的調查數據就比較難得到了,或許只能從以前的其他學者的調研數據那裡獲取相關信息。

02

學校是否出臺了相應政策?老師提供了什麼幫助?

與此同時,疫情造成的畢業困難也是擺在各大高校面前的一道難題。面對畢業生們的「太難了」,有的學校「見招拆招」,有的則是「無招勝有招」。

@雪碧 暨南大學 傳播學 碩士

沒有出臺什麼政策,而且怎麼出臺都沒有用,你不可能讓人家疫情期間上班去把書一本本都掃描了吧?就是我導師經常催天天催,問「你做的怎麼樣了」,我就回「老師,我還正在做」。

@小黑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並沒有什麼政策,應屆畢業生好像是被忽視的群體。其實我們本身也很著急,但是老師們的重點都放在網課上了,很多時候往往都是靠我們自覺和主動聯繫導師。然後主要的調整是答辯的形式改成了線上,沒有延遲畢業。

@廖同學 華中農業大學 能源與動力工程 本科

學校目前也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本來說改寫綜述畢業,但是考慮到我們沒有那個水平就放棄了,這點我也很贊同。學校給我們提供的幫助主要是允許換課題,但是我們老師挺樂觀的,如果我們四月初能回去,一個月可以完成實驗,所以沒換。而老師給我們的幫助就是適當減少實驗的因素水平,縮短實驗時間。

@胡蘿蔔 中國人民大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本科

我們學院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政策,但我導師她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了我很多幫助。我也沒有特別尋找什麼幫助,就是偶爾不想寫論文的時候可以找同學吐槽一下,尋求一些心理安慰,大家互相比慘。然後就慢慢地自己就想寫論文了。

@阿萌 河海大學 工商管理專業 本科

這方面沒有(什麼政策),因為不是所有同學都需要線下調查,像我們同專業的,可能很多同學是寫企業相關的論文,他們要獲取信息的話,找公司資料就好。其他信息補充的話,就是學校宣傳提供了可以翻進校圖書館資料庫的VPN,雖然一直都有,但是有很多同學之前是不知道的。

@某同學 武漢大學 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 應用化學 本科

根據學院2月22日出臺的政策,我們不用做實驗了,直接寫個綜述就可以畢業了。雖然寫綜述也比較麻煩,但是比實驗也好多了。

@小麥湘 英國利茲大學 專業:Culture, Creativity & Entrepreneurship(創意文化產業與企業家精神) 碩士

學校主要是給予我們精神上的支持,基本上每天都會發郵件安慰大家。對於畢業設計的話,目前就是給我們推遲了ddl, 然後導師也很積極地和我們溝通,盡最大努力幫我們。查資料還挺方便的,這邊只要有學校帳戶,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用學校網上圖書館,不需要校園網或者專門到學校才能查。只是一些紙質的書籍可能就借不到了,老師建議我們儘量充分利用學校的電子資源。

@泰如如 江西中醫藥大學 藥學專業 本科

因為做不了實驗,學校讓校外實習的我們轉回校內實習並且分配每個人一個課題,把畢業論文改成了畢業設計,也就是一個研究設計,可以不做出結果。目前的話,只能家裡蹲等安排,先就課題查相關資料。

@柒堡 中南民族大學 廣播電視學 本科

對於我們專業來說,學院會降低對畢設要求的標準。例如,原本是要求25分鐘以上,現在只要完成一部完整的片子就可以了,所以相對來說不會說那麼複雜。同時也可以更改畢業作品的類型,比如說可以把畢設改成論文,本來想拍紀錄片的可以改成拍微電影,或者把微電影改成紀錄片,整個項目的完成都會變得非常靈活。

學院目前的通知是延遲畢業設計的答辯時間,也就是說5月7號(原定的答辯時間)如果大家不能按時返校的話,那答辯就會順延。目前唯一確定的是,畢業肯定不會拖到八月份。

03

對學校和自己所做出的的調整安排作何評價?

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的產出過程不僅僅是一場與deadline的「搏鬥」,更是對一段求學歷程的告別儀式。對於這場可能有些不完美的落幕,畢業生們的心態有些搖擺。

@雪碧 暨南大學 傳播學 碩士

論文跟預想的還是很不一樣,但這個東西誰能想得到呢?其實沒有什麼遺憾,反正就已經被整得死去活來了,無所謂了。就那樣沒辦法,既來之則安之,你說我能怎麼辦?

@廖同學 華中農業大學 能源與動力工程 本科

說不上啥不滿意的,因為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困難,可能實驗類要更加難一些,每次看到學校發新文件都說字數不減、質量不減、吧啦吧啦的時候,心裡真的是*#&。但是其實學校還是考慮到網絡的問題讓我們延遲提交了外文翻譯。

圖:華中農業大學實驗室

@某同學 武漢大學 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 應用化學 本科

學院deadline沒有通知,現在綜述寫了一大半,沒有其他困難。學院應該早就有過這種措施來應對這種突發狀況,因為院裡和導師的安排都很快,這個調整個人挺滿意的。

@小麥湘 英國利茲大學 專業:Culture, Creativity & Entrepreneurship(創意文化產業與企業家精神) 碩士

我覺得其實還挺遺憾的,因為原計劃是留了很多時間可以在當地調研,能夠走進劇場最直觀地體驗,這不僅是為了完成論文,也是我的興趣所在。但是,現在的情況只能線上了,總感覺可能會少了很多樂趣。不過就研究計劃而言,現在我的心態還算好,因為線上採訪等方法還算比較可行,應該能讓畢業論文順利完成。

@一條大鯉魚 中國人民大學 材料物理 本科

其實對我來說,我覺得還好,就沒有啥情緒波動。因為回不去學校這個問題,是沒辦法因個人意志左右的,所以就很坦然地接受了靠文獻和資料來進行研究的這種方式。對於做計算物理的人來講,回不去學校沒影響,自己搭上物理系的集群在自己的電腦上做計算就可以;做理論物理也沒有影響,自己看文獻按時聽組會就好;最大的影響是對做實驗物理的人,這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不可能在家裡搭個實驗室,或者自己買個AFM(註:原子力顯微鏡),所以可能會有一些遺憾。

@柒堡 中南民族大學 廣播電視學 本科

目前的話我們都還可以接受,因為整體上來說沒有太大調整,可能就只是時長上會有一些縮短。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很多工作量。我們現在的狀態還是蠻樂觀的,大家都還在期待開學。

不過還是會有一些遺憾了,因為這個片子質量可能會有一些折扣。在很多細節上都需要慢慢精雕細琢的,但是我們沒有時間去加工了,也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再完成一部比較高質量的自己滿意的作品。

04

你希望高校出臺什麼政策予以幫助?

對於所在高校的應對方案,不少同學真情實感地呼喚所在院校能夠再多多「出手相助」,且不僅限於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

@一條大鯉魚 中國人民大學 材料物理 本科

最希望出臺的政策就是希望能延期交論文,要不就查重率調整一下也好(來自一個拖延症患者的呼喚),不過好像都沒有,傷心

@小灰灰 復旦大學 藥學本科

我個人想出於保證畢業設計質量的前提下適當延後畢業時間,但是相應的研究生前最後一個暑期計劃可能會被打亂,心情也是很複雜。

@小黑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一方面,往年畢業生在這個學期就會找工作實習,往往可以得到一部分資金以便後期出去租房等,但是今年沒有辦法實現,所以希望學校能夠推遲畢業生搬出校園的時間,給應屆畢業生足夠的時間緩解就業和找工作找房的難題。政策方面,希望有畢業生幫扶政策或者資金補貼。

@阿萌 河海大學 工商管理專業 本科

政策的話,一方面是希望學校對畢業生畢業在校期限放寬,因為往年會在畢業典禮後就要求搬離宿舍,再一個是希望返校答辯之類的可以分批,像工科專業需要實驗才能完成論文的可以早返校安排實驗,我們經管之類的可以晚一些,我也可以在家實習完再回去,而非因為擔心實習太短遲遲不敢找實習。

05

教師的聲音

@張端老師 中央戲劇學院 專業:戲劇影視文學

對於畢業的要求各個系各個專業畢業要求不一樣。

表演系,導演系,電影電視系編導專業,戲劇教育系,京劇系,舞劇系,戲劇文學系戲劇創作專業、電視劇創作專業和舞美系都是有畢業大戲(有的是舞臺大戲呈現,有的是文學劇本形式)以及畢業論文。有一些理論專業基本上都是畢業論文(字數會比創作專業的要求多)的形式。所以,對各個院系的影響是不同的。

畢業大戲的準備從上學期其實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由於疫情,現階段學生主要通過網課的形式來準備人物案頭。如果五月份開學,學校覺得時間充分的話,也有可能用畢業大戲的形式來呈現;但是如果時間不夠的話,我個人認為也可以通過非演出的方式來完成,比如說畢業大戲就是用一個案頭的工作來呈現。

圖:中央戲劇學院2015級戲劇導演本科班畢業大戲

@唐錚老師 中國人民大學 新聞學院

現在的困難是不能外出,不能聯絡,很多研究方法作廢了,比如說有一個同學的實驗法,後來改成了線上問卷調查,技術可以取代一些方法,但是訪談法、實驗法、參與式觀察不可以。這段時間學校也提供了一些便利,比如在家裡知網免費了,但是學習氛圍還是比較差,我們通過這次疫情發現,即使網絡再發達,人是需要工作環境和氛圍的,沒有了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交流的機會,人的學習會受到限制。

還有學科上面的交流,國際會議都取消了,新聞學院去年做的青梅論壇(年輕學生之間的論文交流)也停了。

我帶的畢業設計本來都是深度報導,一開始都選好了題目,但如果要做深度報導一定要去實地,進行面對面採訪,採訪不僅是聽到聲音、尋找資料就可以完成的,必須還要有正常採訪中的一切觀感。所以一封城之後學生趕緊換題,五個同學做了一篇純用資料整合的內容,體現的是資料匯聚和組織行為的能力,另外每個人做了一篇口述體的採訪,因為這是唯一能用電話採訪能夠做到的較長的體裁了,但是網絡體會很單薄,和我們一開始所期待的立體的深度報導的挑戰性和魅力都要差些。

不可抗力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教育部公布了高考延期一個月,我身邊有在雲南支教的朋友說複課回來高三學生成績都出現了下滑,因為他們在家裡面上網課督促不夠環境不夠,絕大多數的學生是沒法自覺去學習的。

但是這種不可抗力可能會比你在人生中單獨遇到某一個滅頂之災的大困難好,因為畢竟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略微可以開解一下自己。從老師的角度看,主動去安慰和撫慰誰,意思就是你在這個狀況下是值得同情的,是一個弱者,是一個需要讓別人安慰愛護的人,但其實疫情對各行各業的打擊都是一樣的,其實是不需要額外的建議的,沒有太多可以去幫助和安慰的。你知道人生應該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原來的哲理和道理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以前會有群體督促,我們可以通過比較來做激勵, 現在只能自己在家裡,自己督促自己。但是它並沒有使得任何東西發生變化,所以我沒有額外的建議。現在這個時候最多的是看誰能夠堅持,誰能更堅定,因為本來我們以後人生所要面臨的東西並不完完全全是考試,有很多事情都是純粹對於意志和心理的考驗。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

內容編輯:陳敏睿、傅中行、馬懿欣

美編:譚錄陽

RUC新聞坊疫情報導系列

特別策劃

技術前沿

報導規範

趣聞雜談

數據新聞習作

相關焦點

  • 畢業答辯「雲上見」:「雲畢業」,一樣有儀式感
    畢業答辯「雲上見」 「線上答辯前,要調整好狀態、調試好設備,確保答辯過程的順暢。」「通過屏幕答辯,體會到了數位化時代網絡的便捷。」為解決防疫期間畢業生返校難的問題,許多高校推出「雲答辯」。李辰是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一名大四畢業生,近期他和同學通過騰訊會議向老師進行畢業設計作品的展示和答辯。「桌上架著補光燈,對著攝像頭介紹自己的畢業作品,感覺自己就像帶貨主播。」李辰如此形容「雲答辯」時的感受。
  • 視點|全班約定要讓「雲畢業照」走下雲端……最短畢業季,我們也要...
    而受疫情影響,湖南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季被完全改變——線上答辯、視頻面試、拍雲畢業照……許多人還沒返校就「被畢業」了。即便有部分學子回到校園,但不足一個月的「最短畢業季」,只能算作一場向母校的倉促告別。不管有沒有「儀式感」,畢業都意味著一段美好時光的結束,也是另一場旅途的開始。6月8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記錄了幾位湖南高校畢業生的「特殊畢業季」。
  • 「雲端」答辯助力最不平凡畢業季 曲師大順利開展畢業生線上答辯
    曲阜師大新聞中心訊( 通訊員:朱獻貞 付靜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2020屆畢業生正常的學習生活節奏,因疫情遲遲不能返校的畢業生們,一直在為「能否如期順利畢業」「論文答辯怎麼辦」等事情犯愁。我校教務處應時而變、順勢而為,創新將畢業生論文答辯搬上「雲端」,助力「最不平凡」畢業季,為畢業生群體保駕護航。本科畢業論文是普通高等院校學歷教育的最後一個環節,同時也是學業成績考核和評定的一種重要方式。其目的在於集中展示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較為複雜問題的能力,並使他們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
  • 中國各地高校迎來畢業季 「雲畢業」成新潮流
    6月,中國各地高校迎來了「畢業季」。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雲答辯」「雲畢業照」等「雲畢業」方式在各高校間掀起新潮流。  「雲答辯」:特殊時期下的一種應變策略  近日,清華大學、暨南大學、南京航空大學等多所高校發布通知,宣布調整畢業考核方式,開啟畢業論文的線上答辯模式。  一個月前,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2020屆碩士畢業生王懿慈便收到了今年畢業論文答辯改為線上的通知。
  • 我剛親身經歷,說一說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一定要知道這四件事!
    就我這菜到不能再菜的水平,老師會不會看不慣我?」「被老師懟了怎麼辦,要懟回去嗎?」很多同學對於畢業論文答辯是即期盼又恐懼的,很多已經經歷了答辯的人也覺得答辯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我們知道畢業答辯是每個大學生在畢業之前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也就意味著你可以拿到學士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了。我剛親身經歷了論文答辯,專門說一說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一定要知道這四件事!
  • 臨近畢業季:六步做好論文答辯PPT
    而今年由於疫情影響等特殊原因,很多高校畢業生的論文答辯都採用了線上答辯模式,還有為數不多的學校取消了畢業論文答辯。眾所周知,畢業論文答辯時展示PPT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準備工作。在很多時候,做得一手美觀大方的PPT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畢業季遇上疫情怎麼辦?AI換臉、手繪漫畫、PS修圖各顯神通!
    書上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每年夏天、每個學校,畢業的故事總會如期上演。在一片蟬鳴聲中,這一屆的畢業生們迎來了最為特殊的畢業季。論文答辯線上進行、機器人替身參加畢業典禮、行李在線打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畢業季的故事格外不同,高校師生們拿出「十八般武藝」,給這個特殊的畢業季增添幾分別樣的色彩。
  • 產品設計畢業答辯範例
    下面我們通過一篇範文來看看產品設計畢業答辯的寫法。 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叫XXX,是20XX級X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UI設計中的符號應用與設計語義研究》。
  • 哈爾濱工程大學1567名碩士研究生完成「雲」答辯,按期畢業!
    「直至上交論文的最後一刻,鄭群老師還在幫我修改論文,老師嚴謹求實的科研精神與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將影響我一生。」趙一同學的畢設題目為《船用燃機壓氣機跨音級氣動布局研究》,答辯後,趙一逐條整理專家意見,多次與導師鄭群教授溝通修改。鄭群指導他對論文逐字逐句斟酌、推敲,經過多次修改,鄭群才將趙一的論文整理上交學院歸檔。
  • 畢業不延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360名碩士研究生完成「雲」答辯!
    3月初,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碩士研究生線上答辯正式拉開帷幕,截至3月29日,全校15個學院2360名碩士研究生完成了學位論文線上答辯,線上答辯率達到95.8%。在一個個碩士研究生相繼按期畢業的背後,是研究生院和各學院為確保答辯質量「不打折」、答辯流程保順暢所作出的努力。今天,大家一起跟隨曉航回到答辯現場看看吧。
  • 畢業論文答辯「不知所措」?答辯流程和常見問題早了解!妥妥通過
    大學畢業前最重要的莫過於畢業論文了,不僅需要親力親為寫下,並且還有經過查重,修改層層考驗才能完成,而之後的畢業論文答辯更是建立在論文基礎之上,必須熟知論文內容,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就是答辯的流程了。畢業論文答辯「不知所措」?答辯流程和常見問題早了解!
  • 在2020畢業季參加線上答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此與眾不同的答辯場景,催生了許多有趣的話題。失落、迷惑、緊張和期待交織在一起,讓「雲畢業」成為了上半年的一個熱門詞彙。課程也許能夠延遲,但答辯卻是畢業的必經之路,那麼線上答辯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邀請了幾位剛剛參與了線上答辯的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導師和學生,讓他(她)們來聊聊都有哪些感受和獲得。
  • 論文答辯PPT需要注意的十一個細節
    「答辯PPT做完了嗎」……從2019年起,某翟讓教育界掀起的一股整治學術不端的熱潮後,畢業論文查重,畢業論文降重,畢業答辯這一套畢業過程,我猜每年的四五月,畢業季的時候,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後浪們,去慰問他老人家吧,小編也恨啊,真想給他寄刀片哈哈哈。不管怎麼說,畢業論文,也算是大學裡做的最後一件跟學習有關的事了吧。雖然大多數同學天天嗷嗷叫的只想順利畢業。
  • 畢業答辯向行業企業代表開放 西南石油大學「雲」答辯成「雲」招聘會
    ……6月2日,西南石油大學土木工程與測繪學院舉行跨專業聯合畢業設計「雲」答辯,由於答辯直播向部分行業企業代表開放,直播結束後,不少企業直接向優秀學生拋出「橄欖枝」。一場「雲」答辯還成了一場「雲」招聘會。學生畢業答辯為何就能讓用人單位「相中」?西南石油大學副校長劉向君表示,主要源於學校開展的跨專業聯合畢業設計。
  • 浙農林大6名本科生畢業論文不用寫,以高層次論文替代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陳勝偉 霍婷婷)再過幾個月就要畢業了,很多應屆畢業生在都忙著完成畢業課題、做畢業實驗、寫畢業論文,但是浙江農林大學畢業生朱雲龍卻不用做這些,因為前不久他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他不需要專門寫畢業論文,就可以申請畢業。
  • 「畢業演出觀眾只有爸媽」山藝研究生舉行雲上音樂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實習生 蘇娟6月3日,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的2020屆應屆研究生閆格順利通過了自己的碩士論文答辯。閆格沒有返校,答辯在線上進行,沒有了以往的畢業典禮,這場答辯也意味著告別。
  • 如何寫好特殊時期的畢業論文?_權威發布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疫情影響之下,剩餘的實驗部分讓她很擔心。「本來設想寒假之後回校,4個月的時間完成是足夠的,但現在來看,即使3月底或4月能夠回學校,我都不好保證到時能把實驗做完,而現在也不知何時能返校,心理壓力還是挺大的。」她說。
  • 按期畢業!黑龍江1567名碩士研究生完成「雲答辯」
    日前,黑龍江省哈爾濱工程大學14個學院1567名2020年春季畢業的研究生,圓滿完成在線畢業論文答辯。為確保研究生畢業不延期,學校老師多次深入實驗室,通過構建遠程服務平臺,使學生在家也能使用資源和數據;定期詢問、指導學生論文和PPT的修改;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並給與疏導和鼓勵;等等。
  • 2020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設計線上答辯會順利舉行
    2020年4月15日,我院2020屆畢業論文(設計)線上答辯會第一批如期舉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有18名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通過院系畢業設計審核小組審核,參加第一批本次線上答辯,這也是我院疫情防控期間第一批線上答辯。
  • 臨近畢業季,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
    來源:《光明日報》記者:柴如瑾、陳 鵬,圖片來源:千庫網「畢業論文查重率要求越來越嚴,今年要求不能高於10%,過去都是低於20%。」即將博士畢業的蔡麗麗(化名)告訴記者,她所就讀的山西大學今年對研究生論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