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千裡江山圖》,文化賦予您智慧,千裡江山盡在您的掌握

2020-12-12 一點文意

春江月明,柳芽新發。擇一處安靜角落,聆聽舒緩的音樂,飲一杯咖啡,入口醇香,一天的疲累消散無蹤。

春,是萬物復甦的季節,經過了冬的肅殺與沉潛,萬物勃發,千裡江山洋溢著生的氣息。遊目山水間,千裡江山隨著畫軸緩慢展開。

層巒起伏的群山如妙手撥動的旋律時而舒緩時而高亢,如仙人舞動的絲帶高低錯落、豐富多彩,如大家文章起承轉合、開闔有度。山山相連,峰峰相應,既對峙又相倚靠。

山水長相依,動靜宜相間。山勢連綿不絕,浩浩江流環繞。懸崖峭壁,道路九曲,蜿蜒盤旋。時見瀑布飛流直下,砸向低處,複流入江河。地勢平緩處,有木製跨江大橋,如臥影彩虹,氣勢壯觀;山間村落散見古樸小橋,涼亭建其上。

移步換景,境界不一。村居宅邸、野市漁村、舟橋水榭、樓閣亭臺,穿插其中。尺幅千裡,應有盡有。有飄然如仙的白衣隱士,走走停停,吟詩作賦,流連其間。有於谷中村落趕集張羅生活的村民,有撐船打漁送客、互相唱和的漁人。飛鳥遊魚,不亦樂乎。

這裡既有熱騰騰、活潑潑的生活氣息,也有平淡如水、平靜安然的普通日子;既有「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的逍遙自在,又有「花滿渚,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的灑脫不羈;既有「終年狎鷗鳥,來去且無機」的人間仙境,又有「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武陵桃源。

如此美景,要盡收眼底,實非易事。千裡江山,每一景每一物都可細細琢磨,每一人物情態,每一活動場景都可以串聯出無數的故事。每一個點都可以單獨成篇,鋪墊渲染。

你可以自由想像,群峰秀麗、煙波浩渺、山河闊大,需費多少心血,多少筆力,才能連綴成文、鋪彩成畫?

有一個人做到了。

他就是《千裡江山圖》的作者北宋王希孟,據記載,王希孟作這幅畫時,年方十八歲。此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千裡江山圖》是長卷形式的寫意之作,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

整幅畫如婉轉流動的音樂,如平仄押韻的長詩,緩急、動靜結合,恰到好處,不粘滯生澀,不高不可攀,豐富精美、層次分明,卻又一氣呵成。

觀畫時,你不僅會驚嘆於其精心的布局、卓絕的畫工,也會沉醉於其中,猶如身在山水間,眼界胸懷都為之開闊。

如此之畫,若能時時欣賞,閒來把玩,煩悶愁累之時,可使人忘憂,可使人思深,可使人境高,可厚植家國情懷。

國家寶藏文創系列推出一款「江山指路陶瓷馬克杯」可幫您實現這個願望。或閒暇之餘品茶讀書,或商務談判周旋於尺寸間,擁有此杯,彰顯大氣沉穩之質。

此杯以《千裡江山圖》為參照製作,遇熱可現青綠山水輪廓圖,「千裡江山盡在您的掌握」。

品山水、望家國,海納百川、兼濟天下。上下求索,文化賦予您智慧,江山為您指路。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坐上《千裡江山圖》款沙發是什麼體驗?故宮宮廷文化發布聯名新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9月12日晚,故宮宮廷文化聯名左右沙發,在北京東苑戲樓舉辦了一場以「國潮國粹,國貨復興」為主題的新品發布會,從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千裡江山圖》中提取靈感,共同推出聯名款產品。
  • 舞蹈詩劇讓故宮名畫《千裡江山圖》動起來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前天,由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聯合舉辦的「連線千年靜與動,舞繪《千裡江山圖》——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敬勝齋舉行。曾執導過「現象級」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兩位總編導周莉亞和韓真,將以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北宋青綠山水代表畫作《千裡江山圖》為背景,創作舞蹈詩劇《只此青綠》。
  • 讀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王希孟《千裡江山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年紀最小的畫家,他就是王希孟,師從宋徽宗,根正苗紅,意氣風發,10米多的長卷卻蘊含了綿延千裡,甚至萬裡的氣魄!那麼的不可一世,那麼的與眾不同!展開畫卷,讓我們走進這幅山水長卷——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王希孟《千裡江山圖》。
  • 國家寶藏:《千裡江山圖》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畫,那是因為真的值得
    最近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選擇呆在家裡,我也不例外,在家的這段時間重新看了一遍《國家寶藏》,每看一期節目,每了解一件寶物,就會越覺得我們古代人真的是特別偉大,為祖國的古人文化、智慧所折服。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一件文物是《千裡江山圖》,這幅圖是宋徽宗時期一位18歲的天才少年王希孟所作的一幅畫長達11.91米,用現代人的話來說這幅畫就是一幅《航拍中國》,展示了宋徽宗時期的山水、人物,讓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歷史、了解當時的中國。
  • 《千裡江山圖》搬上舞臺,故宮博物院聯手東方演藝集團推舞蹈詩劇
    《千裡江山圖》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北宋青綠山水名作,展出時曾引發參觀者排隊打卡。11月26日,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並宣布將把《千裡江山圖》搬上舞臺,推出舞蹈詩劇《只此青綠》。
  • 國畫之瑰寶《千裡江山圖》,我們也能離你如此之近
    18歲易烊千璽以一曲《丹青千年》,與千年前一位18歲少年隔空對話,令世人穿越千年去領略那幅《千裡江山圖》絕世之美。《千裡江山圖》出自北宋末年,一位18歲少年王希孟之手,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曾在《國家寶藏》節目,作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第一件鎮館之寶展出。《千裡江山圖》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堪稱古代青山綠水畫之最。
  •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跨界舞繪《千裡江山圖》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全力打造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裡江山圖》,作為雙方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的首個合作項目也正式發布。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北宋青綠山水代表畫作《千裡江山圖》為背景創作。作品以時間為主軸,以「青綠」為視覺主色調,站在歷史時空的視角,以舞蹈的語彙繪製一幅精妙的《千裡江山圖》。故宮博物院將為該劇提供學術支持。
  • 千裡江山圖高清全圖欣賞
    《千裡江山圖》 又名「宋王希孟千裡江山圖」,是宋代王希孟書畫作品。該畫作縱51.5釐米,橫1191.5釐米,絹本,青綠設色,無款,據卷後蔡京題跋知系王希孟所作。千裡江山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而且展出的機會並不多。想要一睹真容實在太難。而網絡上儘管有相關圖片,但一來不全,二來清晰度不夠,今天筆者遍分享一下比較清晰的全圖完整版。 作者介紹王希孟,北宋畫家(1096——?)
  • 舞繪《千裡江山圖》,故宮聯手東方演藝集團推舞蹈詩劇,連線千年動...
    《千裡江山圖》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北宋青綠山水名作,展出時曾引發參觀者排隊打卡。昨天,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並宣布將把《千裡江山圖》搬上舞臺,推出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故宮博物院《千裡江山圖》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打造,故宮博物院提供學術支持。《只此青綠》以《千裡江山圖》為背景,將「青綠」作為視覺主色調,用舞蹈的語言繪製一幅《千裡江山圖》。
  • 豆瓣評分9.3:一件國家寶藏裡的前世今生之《千裡江山圖》
    為大家介紹的第一件文物是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讓我們一起了解一幅畫的文化。《千裡江山圖》的創作年代來自北宋徽宗年間,屬於青綠山水畫代表之一,它的畫作長度堪比《清明上河圖》還要長,而畫它的畫師王希孟居然當時只有18歲,不得不說王希孟少年得志。
  • 《千裡江山圖》明年8月將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搬上舞臺
    北宋青綠山水代表畫作《千裡江山圖》,明年8月將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搬上舞臺——11月26日,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新聞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行。
  • 揭秘《千裡江山圖》的作者是不是王希孟?
    如果擯棄成說,廣泛搜集、深入分析相關的文獻資料,也許可望破解《千裡江山圖》作者的身份之謎。這大概是一個與通行版本迥然有別的故事,即便令人敗興,但有可能更為接近歷史的真相。 如上所述,有關《千裡江山圖》作者的有限信息出自蔡京(1047-1126)的題跋,所以我們的研究必須從這份原始檔案入手。
  • 中年人的附庸風雅,復刻版王希孟《千裡江山圖》
    這幅畫來在宋朝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由藝術家的禮物公司進行專業復刻製作的。之前沒聽說過王希孟這位古人,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於是網上搜了一下,好傢夥,這夥計來頭不小而且神秘,算是宋徽宗的親傳弟子吧。總所周知,不想當書法家的皇帝不是好畫家,說的就是宋徽宗這位渾身長滿藝術細菌的皇帝老兒,他親自點撥王希孟,可謂孜孜不倦。
  • 看劇聊藝術|張一山版《鹿鼎記》我看到了綠帽子和千裡江山圖
    它就是——《千裡江山圖》: 徽宗政和三年,呈《千裡江山圖》,上大悅,此時年僅十八。 後惡時風,多諫言,無果。奮而成畫,曰《千裡餓殍圖》。上怒,遂賜死。死時年不足二十。時下諭賜死王希孟,希孟懇求見《千裡江山圖》,上允。當夜,不見所蹤。上甚驚疑之,遂鎖此圖與鐵牢,不得見人,而封天下悠悠之口,此成千古迷蹤,可嘆世人不得而知也」。
  • 宋徽宗親傳弟子,曾畫了一幅《千裡江山圖》,放大10倍後:美呆了
    在公元1113件的時候,王希孟突然向宋徽宗提出要出去半年,其實就是想去外面看看世界,這對於畫家來說其實還是很有利的,沒想到的回來之後,王希孟就帶著自己的作品《千裡江山圖》獻給了師傅宋徽宗,宋徽宗在看到《千裡江山圖》之後,那確實是驚呆了,這簡直是堪稱一幅千古巨作!
  • 收藏 | 故宮連推七大展:《千裡江山圖》、《秀石疏林圖》等大批珍品將亮相!
    故宮日前宣布,2017年度大展《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已經進入布展尾聲,一大批珍貴的青綠山水畫名作,將在故宮集中亮相。最引人關注的,要屬宋代天才畫家王希孟18歲時完成的巨幅青綠山水畫《千裡江山圖》。一陣緊張而有序地忙碌後,長達11.9米的傳世名作《千裡江山圖》,全部打開並安放在特製的展櫃中,等待9月15日正式開展後與世人見面。
  • 雁棲湖國際會都7月再開一家高端酒店,靈感來自《千裡江山圖》
    王希孟繪製的《千裡江山圖》雁棲湖國際會都「一核(雁棲島)雙環(環湖、環山)七組團」規劃近期獲批。「七組團」中,雁柏山莊項目預計將於今年7月竣工投入運營,會都再添一家高端酒店。其設計靈感來自北宋名畫《千裡江山圖》。
  • 國漫《新愚公移山》宣布定檔,二維動畫致敬《千裡江山圖》
    改編自經典的中國傳統神話故事,有著家喻戶曉的群眾基礎和特色的文化烙印,是十分吸引人的題材。不同於近年以CG為主的趨勢,《新愚公移山》反潮流而行之,採取了傳統的二維動畫模式製作。美術風格借鑑自宋代名畫《千裡江山圖》,江河煙波浩渺,山峰青綠寫意,用特色的中國畫風勾勒細節,再配以行腔酣暢的豫劇風格配樂,從視到聽皆將觀眾置於工筆山水的意境與氛圍之中。
  • 好一幅煉化版「千裡江山圖」
    從一片灘涂到一座燈火璀璨的石化新城,凝聚的是歷屆領導的關懷、幾代湛江人的期盼、各個部門的助力以及數萬名中科人的不懈奮鬥,一幅氣勢磅礴的新時代煉化版「千裡江山圖」徐徐展開——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湛江得以將中科煉化「迎娶」進家門並順利奠基,離不開國家和廣東省在戰略版圖上賦予的重任,離不開省市歷屆領導的把脈定向和接力奔走,離不開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的奮勇拼搏。畫卷上,「舵手」「保安」「服務員」的身影格外醒目。
  • 《千裡江山圖》,王希孟的留世佳作!(宋徽宗時代第2卷153)
    公元1113年4月,王希孟耗時半年有餘、費盡心血無數,終於完成千古鴻篇傑作《千裡江山圖》卷,年僅十八歲。《千裡江山圖》,是北宋青綠山水畫的傑出代表,更被稱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所謂咫尺之地,竟有千裡之趣。畫面上,江河交錯,煙波浩淼,千山萬壑爭雄竟秀,氣勢雄偉壯麗。山間懸崖峭壁、飛瀑懸空,林中瓦房茅舍、蒼松修竹,岸邊綠柳紅花、雜陳其間。山川溪水、江湖之間,漁村野渡、水榭長橋,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在運筆上,筆法精密、細膩嚴謹,點畫暈染均能一絲不苟。人物雖小如豆,卻形象鮮明動態逼真。